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寒冷的月亮 ...
-
四年级那一年,小菲比和刘逞美彻底分开以后,她再度郁郁寡欢,变得如同更年幼的时候那么安静忧郁。
月球虽然坑坑洼洼的,它美好也有缺点,但从地球看向宇宙中时,月亮仍然散发着纯洁又冷漠的光晕。我就像一个月亮孤独地挂在寒冷灰暗的夜空里,后来与万物保持着一段距离。
经过逞美之家一事,小菲比从此不肯再交新朋友,她会想象朋友们的父母如果知道她是孤儿,都会那么对待她吗?那些看不起的嫌恶会如排山倒海一般涌来淹没她吗?
不管如何,没有开始也就没有结束,她觉得友情真令人受伤,她不想再尝试得到又失去的滋味儿,连长大以后的我都是这么想的。
不得不说,还好有另一个开心果总是围着小菲比,想方设法地逗她开心,否则她会忧郁到一动不想动。西伯利亚成天在她耳边叽叽喳喳地找事,使得她有时没空情绪低落。是小西伯利亚陪伴了小菲比剩下的小学时光,不过她也渐渐不喜欢被同龄男生喜欢了,西伯利亚逗她开心是真的,烦人也是真烦。
尽管西伯利亚喜欢对她的身世打探不停,想上门去见见她的父母,想去她家里玩,她都严防死守不让西伯利亚有机会发现她是孤儿的事。西伯利亚的大嘴巴可是超大号大喇叭,假若被他知道底细,说不定第二天全校都将知道她是孤儿。
小菲比从小学开始在学校死死隐藏自己的孤儿身份,除了曾经告诉过刘逞美和苏菲医生,吃一蛰长一智,她再也没有告诉过外面的任何人有关于自己的一切了。
过往的经历导致小菲比也不大愿意跟其他小朋友玩,她总是孤形单影,似乎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人生活。若非西伯利亚始终热情如一地凑上去,欠扁地与她玩闹,她已经完全没有朋友了。
班主任观察着小菲比的状态,很担心学生越来越孤僻的情况,她也打电话给福利院里的大人沟通过孩子的心理问题,希望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也能多多开导小菲比。
以及我的灵魂在梦境里宽慰过去的自己,讲道理谁不会,我头头是道地告诉连梦里都在哭泣的小菲比:我们想哭就哭,尽情释放自己,正视我们当下的感受就好,哭得不想哭了自然而然也就不哭了。劝人别哭真是一件扯淡的事,他们叫你别哭,你就哭,又不是让他们哭,看吧,我们要是让他们哭,他们还觉得莫名其妙呢……这些人怎么劝个话都不会,那就别劝了,还不如闭嘴呢……你听我的建议就好,毕竟我还算了解你,是吧。
我们来这世上本就一无所有,做什么都是收获。你要是有亲朋好友,那就是有爱和避风港;你要是没亲朋好友,那就得独立把自己当做港湾;你要是独立不起来那就瘫痪着,想什么时候起来就什么时候起来,时间到了别人和你自己都会拉你一把的;你要是敢做什么事就是勇敢,你要是没做什么事那就随遇而安;有人要是看不起你那就是对方眼瞎,有人要是看得起你那就是配得上彼此;我们无论如何都皆大欢喜……反正你怎么样都是好的,别质疑自己就好。我们不需要别人的认可,真正的认可来自于你自己。
这次有另个调皮的陌路灵魂见我常跑到别人的梦境里,他也跑了进来对小菲比劝说:我们来到世上迟早停止呼吸,其实我们一直在走向死亡。向死而生,你我走向死亡的路途中,只要别影响别人,你应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自己而活,人生何尝不是黄粱一梦呢,何必为难自己。
虽然我知道人都会死,迟早消失在人间,但在那些具象化的时候,我就感到可能我眼前的世界也都是假的,是短暂的幻觉和体验,是我的意识在垂死挣扎。我们生活在世上的时候是很短暂,死亡和虚无似乎才是永恒,然后周而复始地循环一切。
我把陌路灵魂从小菲比的梦境里赶了出去,小菲比眼皮子都不抬一下,她只想尽情地哭,晚上她哭够了,白天她就不会在别人面前哭了。白天,她话都不多说一句,她怕自己开口就容易哭出来,她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变成了一个爱哭鬼丢人现眼,在这些时刻,她宁愿像院儿里部分麻木的孩子变得呆滞。
这所学校里有心理医生,赵老师与小菲比沟通无效之后,忍不住安排她来到校医室看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是一位英文名叫苏菲的海龟,她请小朋友们直接称呼她为苏菲医生即可,也可以叫她的本命陈萧菲,她的观念平等,不介意学生们直呼其名。
赵老师和苏菲医生也是朋友,她俩走得近,彼此的思想都比较开明,不同于其他容易发泄情绪打骂孩子的老师。
苏菲引人谈话循序渐进,她虽然是混子留学生,但是对小朋友有天生的亲和力,她比赵老师还长得温柔可亲,说话时的嗓音纯净得像精灵在唱歌。苏菲说她们的名字中都有一个菲字,她们和赵老师都是能谈心的朋友,也是一道缘分。
苏菲最开始和小菲比聊天的时候,并没有问东问西,而是像寻常朋友一样聊天,当苏菲聊到小菲比感兴趣的话,她才会深入交流。
小菲比想起来苏菲的声音像谁了,像她以前想象中的美人鱼的歌喉,几乎是这样的声音!苏菲医生的声音太符合小菲比的想象了,她就慢慢不回避和苏菲聊天的事情,甚至想多听听这样悦耳的美人鱼声。
苏菲绝口不提交朋友的事情,只是希望小菲比把她当做倾诉的树洞,医生保证完全不会把小菲比说的任何一句话泄露出去的,甚至不告诉赵老师。赵老师也说过,只要她们好好地交流,她不会偷听她们的对话。
小菲比在梦中问过我,可以相信苏菲吗?我请她相信,那确实是一个有职业道德的混子医生,苏菲健谈,聊天的技巧让人舒适。随着成长,小菲比开始觉得我是她幻想出来的人,我是她的潜意识直觉,所以有时候也不想跟我说心里话,她觉得那是白说,没有真实感,不过她会争取直觉的建议。
小菲比在学校见到心理医生进行聊天的第四次,她决定说出内心的恐慌和不安,决定说出那些使她痛苦和复杂的回忆,但还是保留了一部分内容没有说出。也就是从苏菲医生这里,她第一次了解华生实验和罗马尼亚孤儿集中营事件。
苏菲医生叹息着说,小菲比从小就产生的种种焦虑和难受,那大部分的负面情绪,很可能是因为童年没有人及时地好好呵护她,多给她拥抱和抚摸,多解决她的需求,从而使得她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总有婴儿般的情绪,产生了心理问题……
“事已至此,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学会爱自己,学会与自己相处并陪伴自己,因为现在只有你尽可能地用百分之九十九的心意去爱自己,别人的爱可能多也可能少,是不稳定的并且基本都是短暂的,没有人能够永远陪伴你我,包括那些有家庭的人也是一样的。我们不该把过多的期待放在别人身上,与其期待外界的响动,不如期待自己的反馈。”苏菲医生以自己的人生经历,推心置腹地说了实话,“我知道无助的你受到伤害以后,外面一旦有风吹草动,你就会想把感官的门窗立马关闭,隔绝自己与外界的联系。不过有时候你可以尝试着主动踏出一步,你会发现外界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要紧,多给自己一些时间,不要太着急,也不用逼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你觉得困难的话,我们就只订一个非常小的目标,你伸手就容易够得着的小目标,这样完成目标就不会太困难啦。如果你只想待在自己的世界里,也未尝不可,问题是现在的你能不依靠别人完全独立起来吗?人类是群居动物,脱离了群体难免会放大孤独感,我们的情绪会不由自主地低落下来……如果有人能做到在身心上完全独自生活不依靠他人,是一件很厉害的事情,连我目前都办不到。你年纪还小可能也做不到,我们可以尝试着一边求助他人与别人抱团取暖,一边学习真正独立的独处……当有一天你学会了任外界风吹草动,我心岿然不动,或许你就是真正的独立了。而不是只想回避别人,躲在自己封闭的世界找寻岌岌可危的安全感,那一摇恐怕就塌了的小世界……”
于是小菲比第一次知道了她自己的陪伴才是永久的,每个人都是如此,有家庭的人也不例外。她知道了要爱自己,以及如何学习独立这件艰难的事情。我在旁边不由得点了点头,非常同意苏菲医生的开导,原来我曾经忘记了苏菲老师的话,最后我灵魂的直觉依然没有忘记话里的宗旨。
她们做过心理咨询聊过天以后,心理医生拿出空白的纸张邀请菲比画画。小菲比看着眼前的纸笔,沉默了半晌,才开始拿起彩笔在纸上涂涂改改地画下第一直觉里的场景。
小菲比在海岛上画下了一间独立的房子,房子上有窗户和门口,房顶上也有烟囱,烟囱里飘着雾气。只有她一个人住在里面,然后有其他的小人似乎远远地看着她的房子。独栋房子的周围是绿油油的草地,草地和灌木丛里有五颜六色的花朵,花朵附近是大树和小树。天空上有画着哭脸和笑脸的太阳宝宝与白色云朵,小岛周围都是蓝色的大海。
苏菲医生拿起小菲比的图画观摩了片刻,猜测着说:“菲比简简单单很温馨的愿望反射出来了,你真的想要独立,你想要一个温暖的家,你的家是自己。你想住在这样开阔温暖的环境里,但是你却是一直孤独的,你没有在房间里画其他人,你的内心画地为牢,但你渴望人们走向你,又怕他们离去,所以他们在远处看着你就好……这些人在海上来来往往……”
此时,我的灵魂没有很同意心理医生的解释,因为连我自己也说不准那时候心里的潜意识到底是哪种。其实我以前一直不知道我为什么要画这样的画,这并不是小菲比第一次画岛上环境优美的房子和一个小人,只是这次小菲比才加上了远处的人。
我当时可能是觉得这幅画简单,便自然而然画出了会画的东西,可能是我常常这么画,比较熟悉才找到知道画什么的任务。
其后,我和小菲比听心理医生几次这么说,我又觉得似乎是那么回事。有一点是非常肯定的,我从以前到现在都想要一个温暖的家庭,有全心全意爱我的家人,后来我才发现,盼不到愿望以后,菲比后知后觉想要的家应该是自己所在之地,因为此心安处是吾乡。我非常渴望自己能有足够的金钱买下一套房子并装修得独特,我把房间打扮得符合自己想要的风格,我一个人住在家里,有稳定而自由自在的住所,什么都不缺。然后有时我能接受的熟人、男朋友和朋友们,来我的家里做客,这就够了。
我幻想中的第一个菲比之家,是费劲一辈子力气都得不到的。第二个菲比之家,或许大费半生力气,能够完成,但现在想到这里似乎无益了,死去的我只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