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传旨 ...
-
夏季的炎热像是细细密密的丝线,围绕在每一寸空气中,捆束着肌肤,榨出人身体里的每一滴水。
李奉夹了两筷子菜,放嘴里嚼了两下,忍不住吐了出来——心里很烦躁,根本没有胃口。
不仅仅是因为这天热,更是因为几分钟前候公公传旨:庆帝晚上在自己的行宫举行家宴,诸位皇子一同前去,包括自己在内。
其实,庆帝大概要讲什么事,李奉心中是有数的。
皇子在六岁的时候就要入资善房读书。资善房里也有达官贵人的子女入学读书,不过一般与皇子分开,皇子单独成班。大皇子去年入上书房读书,没到两个月就读不下去了。他本来就尚武,上课就像催眠,也不能逃课,听不懂就睡觉,月考当然没及格过。庆帝干脆让陈萍萍在鉴察院找了个师傅习武,文化课则单独请了个师傅到府上,学点基础文化知识。
而如今二皇子李承泽也到了六岁,太子(三皇子)却还差一岁。三皇子李承平又比太子小一岁。
可太子之所以为太子,必然要有过人之处,他人才会信服、下注。
李奉大概能猜到这位陛下对于太子入学的安排。
但是自己也去?看来是想让自己也一同入学。
为什么?难道是因为苦心打造的人设终于起了作用吗?
因为作为质子,李奉并没有进入集贤殿(皇宫图书馆)看书的权利。只能到众位嫔妃——尤其是淑贵妃那儿,去看些私人藏书。而有“书痴”之名的淑贵妃爱惜书本,通常不会让人外借,所以自己只能早早的去,看完了放回去,第二天再来。
同时,为了同各位嫔妃和皇子打好关系,李奉几乎每天没多少时间呆在自己的宫殿里,而是一三在宁才人那儿、二四在宜贵嫔那儿、五六到淑贵妃那儿蹭饭和看书。有的时候,甚至会直接借宿在宁才人和宜贵嫔那儿。
久而久之,“质子活泼好动,但是热爱读书学习的名声”就传遍了宫中。
如果庆帝真的让自己同众位皇子入学,一方面,是对自己智力和学识的考核;另一方面....这取决于自己的表现,这位帝王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棋放到他认为合适的地方,物尽其用。
所以,当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李奉心里已经有了底,看了一眼桌上全盘的素材,当即起身往门外走。
“殿下,您去哪?”林泉在背后大声喊。
“去蹭火锅吃!”李奉已经走到门口了,背对着举高手,随意摆了几下,大声回答。
“也是....这一桌子素菜....连个荤腥都没有....”林泉坐到殿下的位置上,重新拿了一副碗筷,开始吃起来。
站在一旁的箫延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然后提着刀往外走,要去追殿下。
林泉余光瞟到了,气的不轻:“箫延!你什么意思啊你?”
“食草的兔子就留下来看家吧。殿下要是感激你的苦劳,说不定会给你捎点火锅底料,蘸蘸蔬菜,让你吃的有味儿些。”
箫延也学着殿下,背对着她,边走边答,浑不在意背后摔筷子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