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老七家的小七 出评 ...
-
这篇文本是《一评到底小队》的锦娆所收,因锦娆无故退队,此文无人可评,于是在下顶着锅盖,上来说几句。在下知识浅薄,水平有限,若有冒犯,还望作者见谅。
在评文之前,首先对锦娆的退队给作者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
闲言少叙,说说文吧。
看文题着实很吸引人点进去,文案又透露了一点悬疑一点波折,非常不错。有人说,有个好的文题和文案,文已经成功了一半。据作者所说的第一次写文,那么我对作者的匠心独运表示佩服。
但不得不说,真正点进去之后我是有小小的失望的。
文题叫“养成忠犬记”,文案上的介绍也是如此,可前七章都在介绍穿越后的女主在王府的生活。
越看下去,一个问题在我脑海里愈发挥之不去:
文题叫“养成忠犬记”,我们的“忠犬”在哪里?
女主是王爷贱婢所生,无绝色姿容(这里其实有矛盾,穿越之初,女主是个小娃娃,看见自己的样子是这样描述的“她长得还不错,美人胚子是跑不了”,可后来不知怎么就离美女越来越远了,看作者的意思是女主长的不错,但并非绝色?)。前面用大量篇幅,几乎有两万五千字来描述女主在王府里的事情,差点让我以为这是一个宫斗文或者平平无奇的讲述卑贱女主成长史的穿越文。到第八章急转直下,女主忽然遇上了武林中人忽然出了王府忽然行走江湖去了,由“宫斗文”变成了“武侠文”,作者用两千字的篇幅就完成了女主从王府千金到江湖中人的身份转变,很有些突兀。
其实我想说的是,第一章到第八章的情节,真的很重要吗?
女主穿越开篇就遇上了一个容颜甚美的小少爷,骄纵跋扈,对女主百般欺凌,很有些欢喜冤家的味道,后来作者马上点出这人是女主同父异母的手足,于是我们知道,这不是男主——即使作者用了大量篇幅来描写。
接着女主遇上了八皇子,也是容貌甚美,气度非凡,看了大量的女主与八皇子的互动,甚至女主因姐姐一句“八皇子并非女子的良人”而黯然之后,我们不得不悲催地承认,八皇子也不是男主。
到了第九章,好了,我们被雪藏的男主终于出现了。
会有多少读者因为“文不对题”觉得自己受了欺骗?会有多少读者没有耐心熬到第九章而弃文,我不得而知。
铺垫肯定是必要的。
可是本文的主体,显然不是王府里的是是非非,那么用得着那么细细讲述王府里的事情吗?宁无缺与八皇子不是男主,为什么要花费大量笔墨来描写?本文后面,还会出现之前大量描写的路人比如满满、戚如等等吗?诚然,讲述女主的心路历程和成长轨迹很有必要,但是无关的枝节太多,冲淡了文章主线,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
文章就像一棵树,如果一棵树只有旁支而无主干,只怕这棵树不会有多大的用处。纵然枝繁叶茂,亦非栋梁之才。
《养成忠犬记》这篇文,主干很清晰,就是讲女主在江湖上遇见了一个“魔童”(两人相遇之初都是小孩子),然后“养成”的过程。那么为什么要在开头讲那么多无关紧要的事情呢?我觉得很可惜。可惜了这么一篇好文。
也许作者会说,开头的描写都是必要的,那么可不可以稍微精简一下,更加突出主干,更快速地进入主题呢?让“好”上加“好”呢?
作者这篇文,不是宫斗,不是种田,不是王府千金奋斗史,也不是纯正的武侠,其实讲的是女主的爱情故事,那么与此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枝节,是不是可以删减一下?
本文的毛病,不是慢热,不是啰嗦,而是主次不分。
好在第九章男主出现后,作者的讲述渐入佳境,女主与男主互动的过程很吸引人。虽然在描写杨芜爱的爱情故事上还是有主次不分,对文章掌控不够的表现,但总体来讲,非常不错了。
对男主的塑造,令人眼前一亮。
“魔童”从小被培养成杀人工具,没有血泪,没有忧乐,没有感情,不会笑不会哭,不知凡尘俗礼,不懂人情世故,在“养成”的过程中,男主却对女主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在女主初次来“葵水”时洗女主的脏布(咳咳),看得人很是感动。明明是无心无情的人,却对女主如此关怀,巨大的反差更让人读得欲罢不能,很想看看他们后面会怎么样。男主说自己的那句话【他低下头,干涩的轻声道:“我跟其他人,真的没什么不一样吗?”】看得人心中一痛。于是,当男主只为女主展颜时,才更为动人。
有这样的男人在身边关怀,恐怕没有哪个女人会不心动吧?
至于男主对女主的情,恐怕与前世的纠葛有关。
作者虽未点明,但我猜测,女主以前是神仙?因夫君“东华帝君”另娶他人而心如死灰,散尽修为,跳入轮回池。一世一世的轮回后女主到了现代,又被佛祖点化,穿越回古代。在古代遇见的“魔童”便是东华帝君吗?看作者的意思,貌似男主“魔童”还未完全觉醒,虽然第一次见到女主便对女主有所不同,也看见神玉里的记录隐约想起了“木晓(即以前的女主)”,但后来还会有些波折?就是说,有一个魔童的同时,还有一个东华帝君的存在?并且,女主最后选择了这一世的魔童而不是前世的东华帝君?
是这样吗?
如果剧情是这样的话,那么,无关的情节,咳咳,该删就删吧……请记住写文的初衷,记住最初设定,别跑得太远~~~
以上,仅为一家之言,如有偏颇,还望见谅。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局限性,我也不能例外,我说的也只代表我自己的想法,作者看看就算,不必当真。可能这篇评有些毒舌,但希望作者可以理解我爱之深责之切的心情。我还是那句话:别可惜了一篇好文,以作者的程度,完全可以写的更好的。加油,作者君,我很期待后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