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中间商 ...

  •   贸易。

      说是贸易可以让每个人都变好。

      说的仅仅是参与贸易的双方,而不是购买贸易商品的消费者。

      A和B都将自己所生产的商品的一部分通过贸易卖给对方,再将买来的对方的商品向外售卖,这一过程增加了商品的成本。如果不进行贸易,消费者本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购买到这件商品。贸易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受益的是A和B两人。

      贸易能给消费者带来好处的前提是,贸易双方绝无法生产对方的商品或是绝对选择不由自己生产对方的商品从而进行贸易,且贸易双方分割两地。这两地之间很远,必须通过办理手续或是流程才能达成沟通和联系,比方说国家的划分。

      进行一个假设,假设人类群体中不存在国家,地球是一个村子。这座村子里的人们按照各自的特长生产或种植自己的商品,生长成熟后和别人进行交换,以此维持生活各方面所需。

      起初这种生活方式维持得很好,久而久之,村民当中出现部分人的特长不够优秀,生产的东西不如别人好,导致无法和别人达成交换,开始生存困难。生存困难的人产生邪念,想走歪门左道。

      于是村子里出现种种偷盗、抹黑、造谣等恶行。恶行背后的目的是忽略个体能力差异性,试图平衡所有生产资源,这对于能产善产者来说当然不公平。而为了控制这部分恶行,村民当中出现了管理者进行调停。管理者的初始目的是为了群体的和谐与大同。

      管理者出现后,十分有效且短暂地遏制了恶行泛滥。但随着村民不断增多,作恶的目的越多,坏人也越来越多,管理者的人数也在同步增加,村民当中小半数的人都成为了管理者。

      恶行无法完全灭绝,为了更好地进行管控,强制手段开始出现。能产善产者为了自己高于平均线的资源不被损害,引导其他村民服从管理者管制的手段。管理者手中便形成权力。这样的结果是数量过多的管理者内部随之出现分歧,衍生出派别与势力,也就形成了政治,政治再反过来对群体进行分割。

      人类群体达到一定数量就会出现管理者,管理者衍生政治,政治形成势力,国家的存在是必然。

      政治形成的逻辑天然带有荫任和裙带关系的特点,无法避免。如果硬要避免,必须弱化人和人之间的联系,但这不可能的。智人喜欢给事物赋予解读和意义,尤其是情感上的连接。

      最简单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就是“政府——人”的两极关系,中间不能有中间商。但是管理者也会有人因掌握权力而产生私心,对各个领域的两极关系中授命了中间商,并将资源如何分配的部分权力拨给了中间商。

      中间商为满足政治群体中各方利益而存在,不加以遏制便发展成为资本主义。贸易就是不同地区的中间商进行沟通和联系的手段之一。

      政治群体内部的人对政治的理解无法超越时代,每个时代的人不管身处哪个位置都是在摸石头过河,只看自己这条河险不险。

      当下这个政策损害了当前一代人的利益,但这是为了一百年后的子孙繁荣。一百年后,人们发现一百年前的政策并没有惠及到这个时代,管理者们又颁布了一条新政策。这条新政策损害了当前一代人的利益,并说这是为了两百年后的子孙繁荣。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