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0、第 80 章 ...


  •   时光跨度中的命运交错
      ——浅谈凝心长篇小说《相遇人间》的阅读体感
      杨秀刚

      继文集《我们仨》出版后,凝心为了贺喜她一直感恩戴德的恩师柳杉七十五岁大寿的即将到来,又拿起她擅长书写文学校园的笔,别具匠心,苦心孤诣地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相遇人间》,作为寿礼献给她的恩师,实在是情深意长,也令我感慨万千。水平有限,我很少写评论。但这份对恩师的特殊敬重,以及“师徒四人”从那青葱岁月一路走来,让经历过的我,阅读时便心绪难平,于是便不揣冒昧有了一些话想说说了。
      作为应情应景之作,一篇几千字的散文足矣。可要作为一个长篇小说来谋划和经营,那就工程浩大,不同而语了。更重要的是,还得以“我们四”作为素材原型,虚构的情节、环境以及人物命运还不能跑得太偏。如果离那个四人能“容忍”的度,那就画虎不成反成猫了。因为作者,以及作者要描写的几个人,都是我的文朋好友,不说了如指掌,但眉头一皱,他们的形貌、喜好及品性,说上个一二是没有多少问题的。因而在开始阅读文本时,我便隐隐有了一种疑虑。
      因为我知道,这种“命题作文”比纯粹的小说创作更囿于局限,更收窄着作者的驰骋与想象。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这种疑虑也渐渐得到消除,并欣喜看到作者宏阔构架下优秀的小说潜质,小说主人公全都因人而异,巧妙地换了所能接受的名字,甚至演绎而来的绰号。
      小说巧妙的切入,始终都以“我”——一个十五岁在校女孩的热情、单纯、天真、善良、好奇、侠义、求索作为在场,几乎全程参与了小说中所发生的大小事件,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以及思考,推动了小说情节、情感的发展,也见证了自己的曲折成长,让我们逐渐从一种扼腕中,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回肠荡气在时空中奔涌,从而给青春小说赋予了阅读魅力和浩然的依附能量。
      长篇小说自然也必须书写人物的命运交错,越跌宕起伏又峰回路转越好,就整部小说而言,作者已具备了这样驾轻就熟的能力。《相遇人间》中的“师徒四人”,老余无疑是灵魂人物。不仅教学成绩成果斐然,更重要的是,他用文学创作发出了他教学以外的第二个声音,使得他在县里一时名声鹊起,圈粉多多,成为许多有文学梦想学生的仰视。
      在E镇中学,怀揣文学梦想的小小、牧然、东南,首先是被老余的文学气场所仰慕所吸引,三人先后成为追随者后,又由相识到相知,相互之间的情谊也得到磕碰式的发展,于是在边远的E镇中学,形成了一个在才华出众余老师之下,追随着三个披荆斩棘追随“死党”。这个小团体的自然形成,完全得益于文学的魅力和感召,也自然而然成为小说的基因,也契合了那个时代“文学狂热”的精神烙印。
      但这只是一种“戳合”的必要手段,小说得以纵深,三人关系得以维护和巩固的,还是随着对老余特立独行的性格、乐善好施的性情以及令人感叹唏嘘的命运交错得以了解之后。才华本可留校,却抵不住对校长女儿滋滋念念的恋情,毅然回乡教书;本该收获渴慕已久的爱情,女友却蓦然攀上了高枝,嫁给了县领导的儿子,老余收获的只是不尽的沉沦和打击;随着年龄增大,这样一个受人尊敬的秀才,却要父母亲自出马,用传统方式娶了个与之难以匹配的村姑。婚后虽然恩爱,但与才全貌美的初恋女友比来,老余心里的阴影面积有多宽,就只有老余自己知道了。为了对遭受双重打击的牧然姐姐施以援手,却被别有用心的人谗言为作风问题,以至于这么一个乡村中学的教学骨干,连申请的职称评定都被拿下了。教师就是靠职称养家糊口的呀,这样的沉重打击,对正直善良、侠肝义胆的老余,无疑是残忍而又巨大的,可是,为了表现出为师的一贯风格,不让铁粉们焦心,脸上还得显出云淡风轻,若无其事……读到这些文字,几乎都不忍直视。不过多年以后,老余还是凭着骄人的教学成绩调进了县城,获得了名至实归的职称。最后,在一如既往受到圈粉们尊崇的同时,老余又调上了州府,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从而揭示了老话常说的“好人好报”浅显而又深刻的哲理……
      师徒四人中,命运最为跌宕起伏、最有个性又最出人意外的是牧然。这一个自带帅气、智睿洒脱、才气逼人、未来可期又颇有女孩情缘的农家子弟,打击却接二连三:先是女友的背叛,后是母亲遭毒蛇咬伤而意外离世,让他抗打击的承受力愈来愈接近于沉沦,以至于大学期间的逃课、酗酒、不修边幅、断绝好友的书信往来,特别是没有知晓“小小”为了他鸣报不平,假意与郑西北“相好”而离间郑西北与林小雨的关系时,看到“小小”与郑西北“相爱”的情境,最终像绷断了最后一根神经,成为压垮他最后一根稻草,以至于让他不顾完成学业,大学没毕业便杳无音讯“消失”了十几年,用他的话说,“我去过很多地方。最开始是云南,然后是广州,现在,我驻守深圳……华为公司上班。我姐和我在一起,她经常跟我说起你。” 后来因为“我想你们了,离开你们已经太久,久到无法触及的距离”,才回到故乡——村BA故乡巴拉河开了家民宿,算是有了叶落归根的宿命……可是这个时候环视一圈,曾经好得固若金汤的好友们,命运也在大起大落:前女友林小雨跳楼自杀;他一直真爱的“小小”等不到他的归期,也已结婚成家;东南留守省城,也终成眷属;昔日的好友和情敌郑西北,爱情轨迹弯弯曲曲一大圈后,又回到原点——跟初恋女友蒋晓曼结了婚;他所崇敬的老余也已来到他所重新就业的城市,并且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一切交错的命运都在时代的大潮中,不可逆转地发生了巨大变化,早已物是人非。曾经的过往历历在目,无法还原,只能令人掩面而思。
      “我们四”之外的,还有为牧然辍学而远赴沿海打工的秋姐,以及秋姐被村霸流氓李东霖奸污留下的孽种,她的至今未嫁,给人留下许多悲情的想象空间;当然还有才华横溢又喜欢横刀夺人所爱的郑西北。于郑西北而言,他就是个反串角色。表面上看,他是整部小说紧密的融入者,实际上他只是一个先被老余救赎的、后又被自己救赎的参照人物。在这面照妖镜里,高尚者与耻辱者一见高下,给小说增添了许多彩头与陪衬,但他的境界与灵肉都进不了“我们四”。
      东南的身世与自爱,馋嘴与憨厚,一个“打哈哈”的角色,在许多场景中,都有点《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味道,为小说增色不少。
      各色人物在时代背景下的命运交错,是人物自身性格和多种可能性促成的结果,在小说中得到典型塑造和艺术再现,成为时代风云变化中的代言人,这是长篇小说的内在必要,也是读者结合自身经历,与书中人物产生共鸣或碰撞,引发许多文本之外社会与艺术效应。从整部小说的人物塑造而言,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
      如果硬要说这部小说有什么不足的话,我认为节奏太快了些,许多必要的铺陈与描写不够,这就导致了阅读时,几乎没有什么宁静的停顿,舒缓的喘息。这当然是我的一己之言。我想随着凝心下一个大部头的面世,这点小瑕疵会得到克服和完善的。

      2024年中秋节写于湛江

      作者简介:杨秀刚,侗族,贵州天柱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理事、主席团委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有小说在《民族文学》《当代小说》《山花》《贵州作家》等刊物上发表,多篇小说、散文获奖。出版有中篇小说集《桃湾村的几个爷们》,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族长》《青鸟在岁月里翻飞》,中短篇小说集《芦笙不仅仅为你吹响》,文化散文集《亲近一条河》,电影文学剧本《爸,再爱我一次》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新人报到,请大家多多关照!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