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浅谈爱的命题 ...
-
在我的童年里,最初感受到爱是母亲哺乳时微笑的眼神,是母亲轻拍我入睡的呢喃,是母亲温声细语与我说话的笑容……
爱是一种高频的能量振动,当它存在时,周围的人能真切感受到踏实,温暖,包容,安心。
但是很可惜,再到我大一些的时候,我就较少从父母身上感受到爱的能量的散发。
我知道有的人会反驳我,天底下哪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在这里我不想就这个问题过多讨论,我也并未否认父母对孩子天生的爱。在这里我只是浅浅地谈一些爱的命题,而我讲的这些不过是爱的冰山一角。
回忆童年里第二个让我感受到爱和温暖的人,是我姥姥。
姥姥是一个性格真实的老太太,但她对孙子孙女们的照顾却十分细心,也从不苛责我们。与其他倚老卖老的老年人不同,她从不仗着自己年龄大阅历丰富而对后代指手画脚,更不会试图用自己的思想控制晚辈的生活方式。这点在我看来尤为珍贵,甚至是许多中国人都不具备的素质。
日常生活中,我也听到很多人在怀疑:“谁谁谁到底爱不爱我?”其实在我看来,与其判断某个人是否爱你,不如判断某个人是否具有持续爱的能力。
前面我们说过爱是一种高频高能量的状态,如果用灯泡比喻每一个人,那么爱的频率一定是最亮最美的灯光。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一个人自己本身的频率和能量并不高,她/他又如何持续散发高频的爱的能量呢?
我不是说只有高频率的人才会爱,而是说,只有高频率的人才更能持续不断的散发爱的能量,面对这样的人你是绝对不会怀疑他/她是否真的爱你。
由此可见,爱的频率是:允许,包容和稳定。
而人类把爱局限在男女之间的荷尔蒙,把控制称□□,把不尊重当作家人的亲密,这点是十分十分可惜的。
所以我们也不需要怀疑某个人到底爱不爱自己,因为对方散发爱的能量的时候,是真真切切的爱。而对方低频的时候,也是真真切切不具备爱的能量。
你会去责怪一个鸡蛋里孵不出白天鹅吗?因此,我们也没必要去责怪自身难保的人无法给到爱。这样的人大多自己生活都不幸,连自己都不明白如何爱自己,又如何去爱别人?
我还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在那些不具备爱的能力的人身上,他们大都不会直接表达“爱”这个词。他们有的人是觉得难以启齿,有的人不明白爱这个词意味着什么,而有的人其实心里相当明白他/她是不爱某个人事物的。这些人都不会直言爱,而他们无法将爱说出口的原因,是潜意识里也清楚自己并不具备爱的能量。
如何处于高频的、持续发光发热的状态呢?唯一的途径只有自我修行。修行之路虽不是人生路的唯一选择,但一定是最容易感到内在喜悦、最容易抵达光明的道路。
2023.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