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请聆听我未曾知晓的故事 ...
未竟的喜欢,苦逼高中校园AU,淡淡凄凉。
贴近现实又脱离于现实。
ps:是一月中旬的一篇原创废稿改的,剧情没有什么新颖的,描写可能也过于细腻了……就当是梦吧。
有工具人的人名私设,不重要。
···代指你的名字。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不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从远方吹来又离去的风如是说。
献给每一位努力成长的女孩。
敬所有的美好与不美好——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始终有人爱你。
1
新年前夕,你同学校里的几位朋友在外聚餐庆祝,饭后去了商场内部一家名为STORY的奶茶店消磨时光,店内的装潢风格恰如其名,颇具故事感。
洁净的木质高脚桌背靠一整面的留言墙,墙上贴满了外形、颜色、文字各异的便利贴。天花板悬着风铃形状的氛围感吊灯,洒落的灯光刚好在墙面中央形成一个不完美的圆圈。
一行笔迹清秀的文字吸引了你的目光,这张便利贴的底边没有多翘,纸面也很整洁,应该是最近才贴上去的。
“请聆听我未曾知晓的故事。”你默念,疑惑随着你的心声产生。
你得出,这份文字的读者应是别人,留言者希望向读者讲述自己的故事,可怪异的地方是,故事本身于作者而言又未曾知晓。
“向别人讲一个自己都不曾知道的故事?”你觉得这句话很有韵味,有种既指代过去,又面向未来的感觉。
见你一直出神地盯着墙面中央的那张纸条,坐在身旁的好友蔡之之探头过来,凝神思索片刻后,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感觉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讲述者向倾听对象说一个自己都不知道或者虚构的故事,而是……”
情感对味,话到嘴边了,蔡之之却无法清晰地描述出来。这种体验像是突然遗忘,但是又明确自己在转瞬间遗忘了,于是绞尽脑汁想要去找回那个被突然遗忘之物。
“而是什么?”你看了看蔡之之,期待她继续说下去。
蔡之之皱了皱眉,又努力搜寻着方才的记忆,看到这句话时宛如灵光闪现的体感尚在,但是当下始终无法找到合适的词句来形容。她有些苦恼地拿过奶茶来喝,边喝边思考。
“发生什么了?你们俩怎么都一副面色凝重的样子……”
才取到饮品的朱云转身就看见两位好友齐齐对着留言墙严肃沉思。蔡之之用手指了下那行文字,朱云流畅地坐到你旁边,瞥过一眼,而后单手托腮望向你们,嘴角流露出笑意:“两位都是有故事的人啊——说来听听!”
“你又想探听别人八卦啦?”蔡之之调侃道,随后摆了摆手,“不过我的生活很平淡的,没什么特别遗憾和难忘的。嗯——非要说的话,可能就是我的cp他们be了……”
“啊,深有同感,真的很难平复啊。”朱云猛得点了几下头。
“···呢?”两人一齐望向中间的女孩。
在环境的作用下,你的思绪不自觉地回到四年前。过去确有一段时光曾无比强烈地存在于你生命里的十八年。
店内播放着小众的外文歌,附近其他顾客的闲谈和奶茶制作时的叮啷声混杂在一起。
“有一个人。”宁静与喧嚣中,她们听到你的回答。
2
高二那年,母亲重病住院,你因为学业和生活压力从省会的重点中学转回本市。刚从金字塔上部的高压环境中逃离出来,面对生活现状,新学校,你感到害怕和无措。
从大地方到小地方,从更高的阶梯上走下来,你不知道新班级的同学会如何看待你,是否会莫名看不惯你,认为你是落魄至此,冷嘲热讽你原有阶层的优越性,从而早早在心里划分了区域。
除了母亲的病情,你还担心自己仍旧在班级里显得格格不入,只是过去和现在的身份对换,本质却无不同。
你仍记得开学当天,自己怀着怎样的忐忑与希望步入陌生的校园。
你拖着装满宿舍用品的行李箱站在树荫下,额角、发梢和背心都出了些许热汗,烦躁又趁此攀上你的心境。
未消的暑气蒸腾,日光落在丛丛掩映的梧桐叶间,投射出细密的阴影,随风扰动。
目光中大片身着蓝白校服的学生不停向前,他们有过去规定好的目的地,行动自然如常。而你却停驻在某个角落里,思考着去向,思考着如何迈步。
在新学校的场域内,你的步伐和别的穿梭者不同,不自在与异样感惹得你紧张,出了更多的汗,后背的衣衫也被稍稍浸湿。但路还是要走下去,你得主动适应和融入新环境。
你望了望教室的窗户,深深呼吸以平复心情,又低下头在裤包里寻找纸巾,可身上准备的纸巾已经用完了,只剩下了皱巴巴的一团。
“算了……”你极轻地叹了口气,手搭上拉杆,“风吹一吹就好了。”
尴尬且泄气地抬起头,正巧迎面而来一位穿志愿者红色外褂的男生,他不疾不徐地来到你身边,轻声问道:“同学,你需要帮助吗?”
男生微微俯身,你对上他的目光,又很快地移开了视线,但你看清了树影下淡紫色的瞳眸、干净的容颜,并不自觉地回想。像鸟群无意掠过水面,泛动起后知后觉的涟漪。
“啊……不用了谢谢。”你匆忙留下一句道谢便拖着行李箱离开了。
车轮轱辘转动,仿佛耳边扑通不停的心跳声被同频放大到外界。胸口闷堵,脑袋晕乎,体温也不受控地升高,似要中暑了。
吹来的风裹挟着热气,你懊恼自己的反应,不明白自己面对那个人为什么会心悸,是因为青春期异性突如其来的对视,还是因为他撞见了自己拼命掩饰的狼狈?
但你现在没心力去思考缘由了,只想快点抵达寝室,藏匿到某个地方,让自己静下来,不再那么无所适从。
你踩着匆忙而混乱的步调行过教学楼外整齐排放的公告栏,余光瞥见红榜上优异奖的几位人员。像被什么无形的东西牵绊住,也许是风,你驻足转身,注视着他们的照片和名字。
你的目光停在第一位同学上,模糊、交叠的身影浮现在你脑海里:“好像是刚才那个人?”
那双眼睛与那张清透的脸庞,你不会认错的。出乎意料,混杂的心绪逐渐平复下来,你静静盯着叶瑄的照片看了许久。
3
“好青春校园剧的相遇哦~”待你讲完了你与叶瑄的初遇,蔡之之偏头靠向你的肩膀,浮动着腔调道。
朱云则放下手中的奶茶,眼睛闪闪发亮,好奇地问:“所以你当时到底是什么感觉呀?”
“是不是一见钟情了!”蔡之之雀跃地附和。
你仰起头,暖黄色的灯光散入你的眼睛里,光影浮动像花开花落,过往的心境似乎也在瞬息间从记忆海底浮上来。
你摇了摇头,嘴角又带上一抹温柔的笑意:“不是一见钟情。不是心动,也不是……久别重逢,而是似曾相识。”
“我懂你的意思,就是那种仿若是过往的人和事再次出现在眼前时的恍惚感。”蔡之之若有所思,“我有时候也会有,好像以前见过某些人,经历过某些事。”
“感觉挺神秘的,有时候还以为自己异于常人,有类似于预知、轮回之类的特别能力……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蔡之之想起了青春时期的自己,忍不住笑道,“这种既视感好像在心理学上有几个比较科学的解释,比如什么记忆错觉说,潜意识影响说,大脑神经机制理论……”
你点头:“当年我看到他的照片,逐渐冷静下来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自己莫名心悸的原因了。”
“和你现在的结论有区别吗?”朱云问道。
“没有。”你的态度尤为肯定,你撕下桌面左上方的便利贴,拿过一支笔,写下“未曾改变”四个字,贴在中间那行文字的下面。
“在与小时候同样痛苦的际遇中,记忆或者梦里那个很重要的人来到现实了。”落笔时,你心中答道。
“在我还未记事的时候,我父亲就离世了。而我母亲的工作一直都很忙,少有时间陪伴我,我家也离市井区域比较远,我的性格也算孤僻。因而从小到大我都没有什么玩伴,也很少建立长久稳固的友谊。”
你笑了笑,喝了口柠檬水,继续讲道:“小孩子单独出门玩又不安全,家长不放心,我只能待在家里自娱自乐,打发时间。”
“我会想象眼中所见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我会让他们跟我一起扮演角色,成为动画片或者电视剧的人。”你轻轻闭上眼,“这样我就可以安慰年幼的自己,有很多不一样的朋友陪伴着我长大,我并不孤独。”
蔡之之和朱云不约而同地挽上你的手臂,牢牢地牵住:“补充,···小朋友现在也是,并不孤独。我们都在你身边。”
“谢谢你们。”你莞尔,“其实我现在并没有多伤感,别担心太多啦。我只是想借此引出年幼时期人的记忆可能不稳定,会出错混乱这一点。”
“因为我对叶瑄的既视感源自于我小时候的经历,但我一直无法确认那段过往到底是不是真实的。”
“简直像悖论一样……”你喃喃,“说是梦,可过去了十几年,相处的画面依旧清晰可见,体感真切。说是现实,又有无法解释的情形出现,因为那个小男孩后面突然消失了,除了我,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
“印象深刻的记忆是这样的,”朱云扶着额,耷拉着脑袋,“我现在都能回想起自己小时候意外撞见的恐怖场面。”
“怎么画风导向悬疑惊恐了啊——”蔡之之的上身向后仰了仰。
“孩童的想象力丰富,很容易将天花板或者墙面上的花纹,黑暗中的物体,闪烁的未知光芒当成鬼怪幽灵,”朱云的脸色明显愁苦了不少,“童年阴影,一生都挥之不去。”
“我小时候也深受其害,怕黑、怕走廊闪烁的白灯,怕坐电梯……”蔡之之乏力地趴在桌子上,无奈感叹,“尤其是不识好歹,自作自受看了恐怖片以后,家里瞬间危机四伏!”
“我就是在这种情境下遇见我那位朋友的。”
“他救了我。”
4
静止的照片隔着真实的距离,如梦境和回忆出口前那段天光微亮的路途,使人心安、使人怀揣希望。
年少的你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熟悉的人,思绪从不期而遇对视的错愕与惊慌倒回至五、六岁初识的光景。
一个小女孩独自站在分岔口,一边是故障的电梯,一边是昏暗的消防通道。
周末放学,母亲晚上在外应酬,你自己一个人回家。来到小区楼下,你发现电梯坏了,保安恰巧不在,此时楼道内也没有别的人进出,妈妈也要晚上十点才回来……
电梯坐不了,你想自己可以走楼梯回家,但是费劲地推开楼梯口厚重的大门,瞥见逼仄又昏暗的楼道,一行楼梯尽头散发出幽幽的绿光,像隐匿着吓人的怪物。
女孩感到恐惧,背后生出冷汗,本能地退却了。
心里涌上一阵一阵的酸涩委屈,又是这种情境,又是在自己感到很害怕,需要帮助,需要陪伴的时候,他们不在,朋友不在,任何人都不在……
“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就不是这样?为什么没有一个人陪我?”小时候的你眼眶被泪水盈满,但仍旧坚持着不让眼泪落下来。
你红着眼,小声抽泣着又去推门,想要逞强地上楼梯。有时候,你也有过危险的想法,如果自己真的出事了,身边的人会不会很着急,是不是就能多在意你了,也会有更多的人关心你了。
痛苦的同时又怀着莫大的希望,你认为,小时候和高中那时的心境便是如此。
轻柔的微风从楼道间穿行而过,另一双稚嫩白皙的手搭在门上,你听到一个尤为温和的声音:“别害怕,我来帮你。”
泪水几乎随着话音同时落下,你怔愣地睁大双眼——一个和你差不多高的男孩,同样看向你的眼睛,而后微笑。
“我跟在你身边,直到你回家。”
关于男孩的记忆,你仅剩下初遇的一份。现在已经分不清那段铭记至今的过往是梦还是真实了。你也和许多人讲过这个故事,问过一些可能认识他的熟人,都没有结果。
他就像是记忆里的风,走来即是离去,只有小时候的自己知道那抹风的触感,它无法复刻。
步入青春期以前,你最常想起的遗憾或许就是没有和帮助过自己的那个男孩好好认识,成为朋友。
然而在那份遗憾蒙上岁月尘埃之时,又一阵风过,如此熟悉,吹散了记忆匣子上细小浑多的灰尘。
“同学,你需要帮助吗?”叶瑄不经意地走来、停留。
你想,你还是需要的。这一次,你打算认真了解对方,不能再错过了。
5
“···,所以叶瑄真的是曾经帮助你的小男孩吗?”
“如果真是同一个人,那还挺宿命的。”朱云想了想,感叹道,“但我们开头给故事的基调是伤感吧……”
说着,朱云和蔡之之看向你,彼此心照不宣。你轻笑了一下,否认道:“他们不是同一个人。”
关于这个命题,你用了整个高二的时间去求证。
“最初,我只能远远地看着他,我们几乎没有交流。”你的目光透过泛黄的纸页,看向了更渺远的地方,“我和他选科相同却不在一个班,平日的学习生活安排得很紧张,很少有偶遇的情况。即使偶遇,也只是擦肩而过。”
每一次极小概率的相遇,你呼吸和心跳的节奏都会在无人知晓的地方改变,它们变快了,也变慢了。
你高兴自己又遇见了叶瑄,却在两个人的肩膀平行,距离他最近的那一刻,又陷入空落中。
内心如水上的波澜升伏,却若无表情地走向与离去。有很多次,你都冲动地想要叫住叶瑄,装作随性地与他打声招呼,但岸边理性桎梏的堤坝制止了潮水外溢。
你害怕自己显得莫名其妙,不知道该以什么合理的方式出现在他的生活里。
“我总是期望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以此找到更多可能的路径来到你的生活里。”
偶尔,你从累堆的作业中抬起头来,从日复一日的生活抽离开时,会有一瞬的愣神。
你望向教室里晃眼的白炽灯,望向玻璃窗外灿烂的晚霞,那些无法言说的心事,意识最深层的渴望,就会在最枯燥繁琐的时节涌上来。
“明明是风吹动水面泛起波澜,偏偏风不知情。”你也常纠结与埋怨,为什么叶瑄不能主动来认识你呢?难道他已经忘了那天吗?却终归以自作多情的自嘲收尾。
你总是在求证,通过各种外部和内部的条件,努力将叶瑄和记忆里的人联系在一起——相似的容颜、无法解释的熟悉感,抑或是从别的学生和老师口中“无意”探听到的消息……你总是想证明那个命题为真,怀揣着掺杂幻想的希望等待他,总是自欺欺人地将他们等同为一个人……
你多希望,有现实的证据可以使你相信,后来的弥补可以挽回过去的遗憾。
长大后的女孩也可以骄傲地告诉那个帮助过她的男孩:“现在的我已经变得更加勇敢了。就算一个人走在昏暗的道路上,也会害怕且坚强地走下去,直到天光明亮的出口。”
而这些,是他带给她的。
6
高二下学期,文理科的特优班再次分了A、B班,你和叶瑄成为了同班同学,你也有了正式接触叶瑄的机会。
“大家好,我叫···。很高兴和大家成为同学。”班会自我介绍之时,你的目光掠过前几排的人,看向后排熟悉的男生。
而透过这些场面话,你真正想说的是:“你好,叶瑄。很高兴认识你。”
一袭干净的校服穿在叶瑄身上,自然清爽。听到你的声音,他从书本中抬起头,淡淡地注视着讲台上的女生。
“是她。”是那个偶尔与他擦肩而过的女生。
以前次数不多的相遇混了个脸熟,叶瑄还记得女孩的长相。
察觉到你的目光似乎落在自己周围,叶瑄有些疑惑,起初他以为是方才看向你的眼神有些冒昧,便稍有歉疚地低下头。然而你的神情却不自觉浮现在他脑海中,和过去不同。
“奇怪……为什么我会记得她之前什么神情?”
叶瑄自己也不清楚原因,只是直觉上,他觉得他曾见过你,那时你的表情和现在不一样。也许是巧合,也许是缘分,在走廊上了了几次的擦肩而过,他却在无意中记住了女孩过去的模样。
而后两三个月,你与叶瑄之间的交流依旧不多,且基本与学习相关。对叶瑄而言,你每次跟他接触的态度都过于疏离了,面色平淡,内容严肃,总是跟他保持着距离,也很少正眼看他。
叶瑄以为是自己过去无意间得罪过你,不过他现在毫无印象。他想过从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找个彼此都空闲的时间询问清楚,向你认真解释并道歉取得你的谅解,但转眼又觉得自己太过莫名其妙了。
为什么要做这种事,意义和目的是什么,万一只是自己单方面误会了别人呢?……总有一堆诘问的圈环箍在他心上,不明所以,无法挣脱。
所以有时叶瑄也在逃避和女孩接触,因为一旦看向她,就会忍不住想与她有关的事情,抑制不住郁闷与忧愁……因为她会让他不舒服,变得“奇怪”。
少年的心事有如静静的晚风,从不可知的地方悄然起风,分明行过世界却似纯白无痕。酝酿着、积聚着千丝万缕的气息,风的意志,原是叫嚣着要张扬过境,鲜明地留下自己的足迹……
可等待漫长,时已日暮,晚风真实触及他终将走过,不复再来之世界一角时,便只剩下了茫然失措的笨拙与温柔,以至于暂时遗忘了原先的意志。
命运和悸动,也许是最简单直接的理由,可以使他内心安定。
也许他喜欢她,也许不是。这份情感谁都无从知晓,无法确认。
叶瑄做不到自我欺骗,他不愿这样随意解释地去思考那个女孩,思考他们的关系。他一直认为,她有些特殊,但她的特殊性是荒诞的,自己的心绪亦是荒诞的。
他不想将这份一旦意识便无法忽视的荒诞投入到女孩的生活中,那是一种无法挽回的冒犯。他不应打搅她,他必须尊重她,这是他为人处世的原则。
然而叶瑄内心的兵荒马乱,你都不曾知晓,你依旧觉得他是淡淡的,你始终不了解他。
……
“···,你真的喜欢叶瑄吗?”听完你的讲述,朱云因故事而生出一种切近真相的猜想。
你转头对上朱云意味深长的眼神,便明白她话中的意思,你轻轻地叹了口气,带着几分释然:“那时的我想要喜欢他。可实际上,我并不了解他,甚至可以说是陌生。”
“我早就知道,我对他诸多复杂的情感,大部分源自于自己的幻想。”
“我只是……”你复又撕下一张便利贴,落笔之间一字一顿,“想要获得很重要的人的认可。”
于你而言,很重要的人之定义范畴外延宽广,因人而异。它可以是自己,亲密的家人、老师、朋友、恋人,甚至是无比知悉的敌人或对手。它可以是真实的人和事物,也可以是虚拟的,已然消逝的、无法触及的存在。
你看向店外商场里形形色色的人:“它就像短暂或长久的信念一样,走向它,无限接近它的时候会产生持续、渐进的意义和价值。”
“被陪伴、被认可、被给予希望本就是人类值得赞颂的天性啊。”蔡之之摸了摸你的头,笑着说道,“我们都是这样的。”
你双手环胸,赞许道:“嗯,所以还是允许青春时期的我对一个特别的男孩子产生情愫吧。我后面学习还挺争气的,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那你们后来怎样了呀?”蔡之之好奇道,“现在还能联系得上吗?”
“他离开了。”
7
他的离开,太过突如其来,毫无征兆。
高三开学的那几天,叶瑄没有来上课,不久你便从班主任口中得知,他转学了。
听到这个消息,你的内心没有太大的起伏,尽管你认为自己应该涌起诸多波澜。
你只是呆愣地坐在座位上,觉得身边的一切都有些恍惚。
你和叶瑄,明明相识了却又像从未遇见一样,像世界各地每时每刻再普通不过的擦肩而过。
你又一次经历了和小时候一样的“梦”——被一双温暖的手轻轻向前推了一段旅程,回过头来却寻觅不到背后的人的身影,感动与怅惘同时滋长于心头。
你有些对不起叶瑄,因为你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他,却总是将记忆与梦投影到叶瑄身上,自顾自地将他当作另一个人。
“我还没有来得及好好认识你,你就离开了。”这是你青春里无法抹去的遗憾。
升高三前最后的暑假,你和叶瑄曾在市图书馆偶然相遇。学校外遇见不太熟且身份模糊的男同学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你本想装作没看见,从书架旁不动声色地走过去,但叶瑄出乎意料地叫住了她。
你很是惊讶,几乎僵硬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目光直直地望向叶瑄的眼睛。
对上他的眼睛,你有一瞬的错觉,你觉得他的神色有种了然的温柔,似乎在说“又是这样的眼神”。
他穿着浅色的上衣,怀里抱着一本书,《追忆似水年华》。看到书名,你回忆起它曲折的故事情节,也想到了日本电影《情书》里著名的桥段。
你和他,在此刻,似乎也成了电影里的男女主人公。
叶瑄礼貌温和地同你交流,从简单的寒暄到暑假的学习再到你们之间的关系,最后,叶瑄还是问出了那个困扰许久的疑问。
“···,我们以前见过面吗……?”
你从未想过,这句话会从叶瑄口中说出。在那一刻,呼吸和心跳仿佛都停滞了,时间的河流也不再向前。你只是感受到一阵轻柔的,不期而遇的,穿堂而过的晚风,随后他离去。
尽管叶瑄问出这句话的目的只是为了求证自己以前有没有在无意间冒犯到你,想弄明白你对他的真实态度是什么,你也仍旧感到喜悦。因为他主动来找你了。
那次交谈过后,你和叶瑄之间隐秘的误会解开了,叶瑄知道了你过往的故事,也明白了一直以来你们之间微妙的怪异来源何处。他的心结解开了。
“你会觉得小时候我太软弱了吗?”你小心翼翼地询问叶瑄,有些害怕,也有些期待,因为你是第一次将这个大人认为很幼稚无趣的故事完整地讲给别人听。
“不会。”叶瑄轻轻地看着你笑,“我反而觉得无论是小时候还是现在,你都很勇敢。”
“换我的话,应该做不到。”
你显而易见地高兴起来,也坦然接受了他不是你记忆中的人这个事实。其实这份坦然,当时的你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
你向叶瑄诚挚地道了歉,你们重新介绍了彼此,以当下的真实的身份。
那天之后,你暗自承诺不再将叶瑄看做任何人的影子,你会在现实生活里好好认识他,了解他,成为朋友。
然而梦与现实接壤过快,产生了巨大的裂痕,浓重的荒唐与不真切。你和叶瑄真正相遇的第一天却是你们此生最后一次相见。
叶瑄不告而别后,你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随着时间渐渐流逝,你像接受那天关于叶瑄的真相一样,突兀又自然而然地接受和适应了他的离去。
尤为戏剧性的是,叶瑄删除了学校里所有认识的人的联系方式,他可能注销了微信和□□账号,换了新的手机号。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发生了什么。
前一两月,班级里还会有关于叶瑄转学原因的只言片语——父母工作变动,家里出事,出国留学,生了重病在医院治疗……可无论缘由是大是小,是真是假,叶瑄是生是死,你都无比清楚她这一生已然不可能再见到他了。
你不想知道叶瑄的具体情况,因为未知意味着可能,你可以把叶瑄的出现和离去当作幼时故事的重演。
不确定那个男孩,那个少年是否真的存在,也就能否定他们完全不存在的可能性,肯定他们拥有存在的希望。
故事里不可结缘的悲伤,擦肩而过的遗憾,明明停留却未转身的放逐,皆是命运中有缘无分的相遇,一场亦真亦假的好梦。
像这样缥缈而易逝之物,我们所能留住的无非是一个永久难忘的转瞬,借由转瞬生出的无限希望。
你只是怀念记忆中那抹不知从何处吹来的晚风,喜欢它不经意而无声的流动,喜欢它来到又走过的瞬间,喜欢它为世界带来的竭力避免却不可阻挡的微小颤动……
“可被风吹拂的人,没必要知道风的结局。”
奶茶喝完,故事终了。你在店内写下这句话,贴在留言墙上,和朋友们一起离开,庆贺新年的到来。
8
此后的每一个新年,你都会和朋友们去光顾那家名为STORY的奶茶店,但不再提起叶瑄,你渐渐将与他有关的记忆尘封,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直到你工作后的几年,某天夜晚拖着疲乏的身体瘫倒在沙发上休息,眼睛呆滞地望向玻璃窗外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你忽然又想起了他。
你已经长成了被社会历练,岁月沉淀的大人,而脑海中浮现的身影却还是十七、八岁的少年。
而后手机屏幕亮起,一封未知的邮件发来。在夜色的寂静中,你心有所感地笑了笑。
匿名、定时七年。
“请聆听我未曾知晓的故事。”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不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从远方吹来又离去的风如是说。
……
叶瑄确实早就离开了。
迟来的泪水盈满了眼眶,道路尽头,你仿佛看见曾经的女孩流着泪向男孩告别,而他站在远处,似山谷回响——
很高兴认识你。谢谢你。永别了。
END.
以后就暂时不更新啦~
今年七夕有叶老师的同人游上线,也有十几万字。可以关注一下这个!感谢阅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2章 请聆听我未曾知晓的故事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