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7、酒入愁肠千分醉 ...
-
金殿巍峨,凤舆翟车,珠玑焕彩,华灯煌煌。
当范闲站在身着镶金蟠龙亲王礼服的李承儒身边,看着深青色织锦长袍的俊逸青年携着凤冠霞帔的公主出场的那一刻,不可避免地回想起婉儿嫁与他的那一天。
和他们一样,大皇子与大公主这一对也是两情相悦。大皇子身姿如松,却微微前倾,看着自己新娘的眼神温柔似水,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即使洛九冷声威胁他“莫要负公主,否则你不会想知道后果。”他也只是好脾气地笑了笑,温言保证:“誓不相负。”
李承儒心里对洛九是感激的。北齐大公主千里迢迢远赴大庆,孤身远嫁,无人可依,却必须独立撑起齐国的尊严。可作为北齐战败求和的联姻工具,庆人对她又能有多少尊敬呢?
虽然是政治婚姻,但李承儒却觉得是天作之合,他希望公主过得好。
洛九这所谓的公主之师,不过是北齐为离间边军主将的捧杀封赏。可他却主动为公主送嫁,承担女方亲长之责,用他如今的权势和荣宠为大公主撑腰。因为洛九毫不掩饰的直白力挺,席间军方诸将无人敢开口嘲讽北齐战败,拿公主和亲开玩笑。
至少在这一日,宾客们忘记两国交战,忘记政治立场,只为两位新人献上祝福。
在座的诸位皇子显然也是这么想的。无论是心思深沉的太子,还是诡谲的二皇子,没人想在今日给大哥找不自在,他们爽朗地大笑,痛快地饮酒,直到李承儒笑骂他们“不许闹洞房听墙角!”然后带着三分醉意离场。
可是等新人退场,气氛就凝滞了下来。
坐席是礼部安排的,符合礼制,却也格外古怪。上座仅有五张席案,男方亲友位列左席,一溜坐着太子、二皇子、三皇子和范闲。而女方亲长独列右席,正是洛九。
泾渭分明。
左侧的诸位天家龙种望着对面独自饮酒的洛将军,同时感到闹心。
——他这种长辈规格的席位是怎么回事啊!
而右侧的洛九没管对面几人在想什么,径自一杯又一杯地喝着滋味绵长的喜酒。他在想大公主。
自北齐回到京都后,他已经许久没有见到大公主了,这所谓的老师实在做得不够格。送她出嫁是他唯一能做的——虽然自己声名狼藉,但总算还有些权势,可以为她撑腰。
长长的送嫁队伍蜿蜒前行。描金的喜轿内,蒙着厚重喜帕的新嫁娘腰背挺直如松,手指却绞成一团。他和声安慰一句没事,她却没有回应这句安慰,反而抬起头,隔着红绸直直望向他。
“老师,我相信你。”
公主声线软糯,话却掷地有声。她没有特指,因为她的信任包含一切。她信他不会是以色侍君的媚主之辈,信他不会是背叛朋友的卑劣小人。
她不知道,这样一句相信有多重要。
洛九笑了,笑容宛若皎月,让周围看热闹的人群发出一阵惊呼。他笑了好一阵,回了一句:“公主与大殿下,真是天作之合。”
曾经在禁军校场,洛九与李承儒大吵一架,互不相让,剑拔弩张,让诸军噤若寒蝉。吵到最后大皇子殿下实在没词了,头痛地揉了揉眉心,叹息着败下阵来:“算了,洛九,我信你不会胡来。”
他不知道,这样一句相信有多重要。
除了范闲,没人知道洛九掩盖了什么,又承担了什么。可无论是北齐的公主,还是庆国的皇子,乃至那些沉默的、注视着他的人们,竟都选择了信他。
洛九仰头,将杯中烈酒一饮而尽。辛辣的液体滚过喉咙,化作一股奇异的暖流,熨帖了四肢百骸。他望着摇晃的宫灯,只觉心头一片澄静。
这一路走得很难,可是这些信任很沉,这一世很值,已然无憾。
“本宫敬洛将军一杯。”对面太子的声音穿透喧嚣,截断了红衣将军飘远的思绪。洛九这会儿心情很好,看这位是敌非友的储君都顺眼了几分,举杯与他共饮。
二皇子冷眼旁观,见状挑眉一笑:“太子殿下都开始了,那我不敬多不好意思只是——这杯盏太小,哪里盛得下将军的豪情?换大碗!”这些日子他与太子同被洛九逼得焦头烂额,狼狈不堪,竟然生出了几分同病相怜。虽然依旧极烦太子,但今夜他更想洛九吃瘪。
洛九看出他想与太子联手灌自己酒。不过谁怕!太子二皇子两只菜鸡加起来也喝不过他!洛将军朗声一笑,换了大碗,隔空与二皇子虚虚一敬,仰头干了。
范闲拦住了三皇子跃跃欲试也想举碗的手:“殿下年纪不够,不可贪杯!”他语气温和但不容置疑地将扁着嘴不高兴的三殿下轰走。在这个空档里,洛九与太子又干一碗。
小范大人就笑了,自斟一碗,举起,对着洛九:“我干了,你随意。”
一对三。
席间静了一瞬。
太子和二皇子不由对视一眼,都没有料到范闲的阵营选择。
洛九也没料到。他怔了一会儿,慢慢扯起嘴角:“好……我喝。”随即抄起酒碗,一饮而尽。酒液倾泻而下,飞溅到眼里,激得眼眶都红了。
太子一碗,洛九一碗。
二皇子一碗,洛九一碗。
范闲一碗,洛九一碗。
循环往复。
底下军方和各部来参加宴席的勋贵大臣们本想来敬酒,也都被几人之间诡异气氛所震慑,不敢上前,只敢眼睁睁看着几位皇子与洛将军推杯换盏,将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庆余堂好酒喝尽了一坛又一坛。
席散时,洛九身侧的酒坛比对面加起来还多,步子都走不稳了。小范大人看他醉态可掬,悄悄掩唇一笑。他知道好友今晚不是表演,那副委屈巴巴的模样,还怪可怜的。
——没办法,今晚他要严刑逼供,要的就是醉后乖乖听话的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