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人的适应性4 ...
-
橙色的黄昏一点点沉入海平线以下,夜色终于吞噬整个大地。许聿之和闻人岚按照原定时间抵达反对派的据点外。路途颠簸,但二人除了看资料,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养精蓄锐,因此神色并不疲惫。
车子停下后,二人背上轻便的装备,悄无声息地融入夜色中。
据点隐藏在一片废弃工业区的腹地,高墙电网,监控摄像头隐匿在暗处,偶尔有巡逻的守卫经过,但都被她们巧妙地避开。许聿之沿途始终观察着四周,注意到围墙角落有一处监控盲区,她向闻人岚示意,两人迅速敏捷地靠近。
“这里的安保系统比他们传来的要复杂。”她压低声音,在夜风中被吹散,几乎听不见。
闻人岚点了点头。这里如此老旧,政府军预估这里只是个临时据点,但显然反对派在安保设施上没有掉以轻心。她目光在外围设施上扫过,想寻找一个突破点。
许聿之从纳米口袋中掏出一个电子干扰器,这已经算是最入门的道具了。她将其部署在围墙下,然后等待了几秒,直到干扰器成功让监控摄像头陷入短暂的失灵状态。
而后两人几乎同时跃起,轻盈地攀上围墙,悄无声息落在据点内部。
闻人岚靠的是轻功,许聿之靠的是ERT。换了普通人,真没法像她俩一样这么轻盈。
据点内部比外部看起来更为森严,到处是红外感应器和声音探测器。许聿之皱了下眉,这也太奇怪了,这明显就是个破旧的临时据点,怎么内部搞得像块铁板?
当时基地给她任务资料,重点强调了营救的难度在于陈教授的人身安全,以及她手中的疫苗样本,可没说一个破据点也这么铜墙铁壁。要不是基地派了闻人岚同行,她简直要以为又弄错了任务等级。
在救出人之前,最好不要大动干戈。二人小心翼翼地躲避这些装置,动作轻巧,没有引起任何警报。
途中她们躲避开了八人巡逻小队、四人监视小队、还有指挥小组以及待命的机动车辆若干,并且不止一组。许聿之挑了下眉,这种配置是保护州长或大使级别的团队编制,而她们刚刚绕过了好几组。陈教授固然重要,但反对派这么慎重地配置这么多守卫,确实令人惊讶。
她们的目标是据点中心的一座看似普通的仓库,根据情报,那里实际上是反对派的秘密实验室,陈教授最有可能被关押在那里。许聿之和闻人岚一路避开巡逻的守卫,最终来到仓库外围。
她打量着这个破旧的门,心中升起一丝疑惑,既然是为了制止陈教授研发疫苗,为什么又要把她关在实验室?
困惑归困惑,她的动作却没停,手下干脆利落地破解了门锁,推开一道缝。门缓缓打开,一股冷气从里面涌出,带着实验室特有的消毒水味道。许聿之和闻人岚迅速进入,然后关上门,以免引起注意。
仓库内部确实是一个宽敞的实验室,几个高科技设备发出低沉的嗡嗡声。在一个被隔离的透明观察室内,陈教授正坐在里面,姿势端端正正,看起来很是怪异。
“找到了。”许聿之扭头对闻人岚说。
“我去解决外面的守卫,你带上陈教授。”闻人岚很干脆。她俩能悄无声息的进来,不代表带上一个身手不好的科研人员还能悄无声息的出去,所以也不抱什么侥幸心理,直接准备打出去。
她实在是有这个实力。
虽然不如她能打,但一样战斗力强悍的许聿之对此没有任何意见,说了声“好”,便扭头向陈教授而去。
在她靠近的过程中,陈教授发现了她,只是依旧坐在原地没动,连头都没有抬一下。
许聿之伸出空空的双手示意自己没有恶意,“陈教授,我们是种花国的特勤人员,接受指派前来营救你出去。”
关于保护和救援人质这件事,并不是像电影中那样单纯当“人肉盾牌”或者“从天而降的营救者”,更重要的是与目标人员沟通,叮嘱其时刻保持警惕心。真正的刺杀从开始到结束往往只需要几秒钟,很难当场制服或反杀全部杀手,那更多是为了影片的刺激效果。所以提高警惕、在危险发生之前就察觉,才是完成任务的最佳方式。
“谢谢。”陈教授是个年过五十岁的女性,整个人看起来冷静而知礼,“但我走不了。”
许聿之听到这话,目光立刻打量她身周,然后凝在她坐着的那把椅子上。
陈教授见她立刻注意到了,微微叹了口气,“我坐在重力感应炸弹上,一旦起身,这里就会爆炸。”
“我可以拆弹。”基地的拆弹机器人十分先进,比市面上那种长度只有50厘米的拆弹机器人还要能精细操作拆弹步骤。
“这是个连锁炸弹,”陈教授解释,“一旦开始拆解,或者我身下这个炸弹爆炸,与之连锁的其他炸弹也会爆炸。那些炸弹被安置在扎兰巴岛国的市区人群聚集区,至少会涉及数万人。”
许聿之抿了下唇,按了下手腕上的通讯器,“闻人,回来,这里有连锁炸弹。”
她把视线转回陈教授身上,“你知道有多少个远程炸弹吗?”
“几十个吧。”陈教授回忆了一下反对派在她面前播放的显示器画面,“大概二十几个。”
许聿之的眉头皱了起来。远程触发的炸弹往往被用于恐怖主义和其他恶意目的,因此通常受到严格的监管和控制。而远程连锁反应的设定,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稳定的通信链路、可靠的触发机制和复杂的安全协议,以防止意外触发。
即使技术上可行,使用这种武器也存在巨大风险。例如,通信链路可能被干扰或截获,导致炸弹被意外触发或被敌方控制。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都有严格的法律和条约来禁止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攻击方式。
反对派哪怕憎恨执政党,在自己国家放置数十个远程触发炸弹的行为,也称得上丧心病狂了。
闻人岚打量陈教授身下,椅子的四条腿被安置在一块踏板上,而她的双脚踩在另一块踏板上。饶是她见多识广,不免也愣了愣,“这是……重力联动?”
“联动重力触发机制。”陈教授极轻地叹了口气,“一旦两块踏板承受的重力超过浮动值,一样会引爆炸弹。”
“为了防止有人将你和炸弹一起转移到安全区域,或者使用仪器来辅助拆弹。”闻人岚的语气很冰冷。这种炸弹简直灭绝人性,就算考虑到误触发而设定触发阈值,坐在上面的人也不可能去尝试。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维持一动不动的状态,人很快就会垮掉。
重力炸弹本身就很复杂,需要用专门的设备进行评估,许聿之和闻人岚的纳米口袋空间有限,只装得下手持式X光探测器和一个最新型的小型拆弹机器人,面对这个联动重力机制,显然无法胜任。她们又无法移动陈教授,一时陷入短暂的沉默。
陈教授本人倒是很镇定,“你们能切断连锁触发的通信信号吗?切断那些炸弹。”
“能。”这个问题倒是很好回答,许聿之开口,“如果其他炸弹的信号收发器在一起,就没问题。但如果收发器不止一个,而反对派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后选择遥控引爆,那就糟糕了。”
上一个任务因为要护着两个人质,打得束手束脚。这次虽然只有一个,但是多了几万个潜在人质,比上次还要憋屈。
虽然这种任务不用杀人,没什么心理负担,但是……真憋屈啊。
她和闻人岚身手都很好,可这种任务需要的不仅仅是身手好,还要看对手的性格。倘若对方就是想要鱼死网破,在这种情况下,身手好也无可奈何。
幸而两人心态都很稳,没有乱了阵脚。许聿之联系哈米德,向他汇报这里的情况,并让他疏散闹市区人流,暂时切断所有通信信号。闻人岚则打开电子战术板调出地形布局,想要搜寻实验室附近可能的信号源位置。
许聿之一边给基地发送情报,一边问,“反对派想要什么?疫苗?”
“PVS-03病毒株的相关数据。”陈教授尽量保持语气平静,“之前在扎兰巴岛国实验室时,他们提供了一份阿兹曼·哈桑感染病毒株的样本,我发现它的生物学特性对疫苗的研发具有重要价值。而且03病毒株能够引发特殊的免疫应答,这种机制如果被滥用,完全可能被用作生物武器。”
她的话令许聿之和闻人岚都愣了愣,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原因,同时也很不解,“既然实验室有03的病毒株样本,你为什么还要去医疗安全中心?”
“03病毒株中有一个生物标志物,只在感染的早期阶段出现。由于这个暂时性,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对哈桑的样本进行分析,捕捉这个关键的生物学信息。”
陈教授稍微停了一下,尽量轻地喘了口气。她内心远没有看上去那么镇定,任谁坐在一堆炸弹上,都做不到轻描淡写。
她接着扔出一个重磅炸弹,“政府军内部有内奸,当时我在实验室和哈米德讨论PVS-03病毒株,被实验室里的窃听器捕捉到了,因此我才会被伏击抓获。”
这确实是意料之外的消息,许聿之和闻人岚交换了个眼神。
“我不知道内奸是谁,或许是哈米德也说不定,总之任何人都不能相信。”
“被劫持之前,我已经初步破解PVS-03的一部分数据编码,分离出关键蛋白结构,携带它前往医疗安全中心与哈桑体内的病毒株进行比对。这也是我为什么会被劫持的原因,一方面反对派想要拖延疫苗的进度,另一方面,他们想要03的数据。”
如果是以前,许聿之确实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经过在基地学习了各类“常识”后,她清楚知道分离病毒蛋白结构绝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在疫情这种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中,相关人员会启用快速通道来缩短时间,但就算如此,从样本分析、基因测序、蛋白表达与纯化,到结构解析,通常也需要一周的时间。而陈教授被劫持时,她抵达扎兰巴岛国还不到30个小时。
哪怕冷冻电镜、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等等发达手段通通安排上,也不可能这么快。
这是个可遇不可求的、真正的天才。
别说她是她们此行的任务,就算她是个叛徒,都值得被救出来。甚至许聿之在那一瞬间都想劝说陈教授加入基地了。
不过她还有一些不解的地方,“如果03的数据在你身上,反对派怎么会把你绑在这里?你拒绝配合?”
“不止。”陈教授苦笑一声,“就算没有我,他们也能找得到其他研究员,只是时间早晚问题而已。但现在疫情爆发,疫苗的进度不能拖,更不能在这个时候再来一个病毒生化武器。所以他们把我放到这间实验室的时候,我假意配合,将PVS-03的关键数据编码与我的生物芯片进行了绑定。这个芯片不仅包含了病毒的关键蛋白结构信息,还有疫苗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发现。芯片设置了多重加密和生物识别安全措施,只有我的生物信息才能解锁这些数据。”
许聿之和闻人岚都露出讶然之色。
这位陈教授,可算得上智勇双全了。
她敢把PVS-03和自己的生物芯片绑在一起,至少做了赌输了就和芯片一起消失的心理准备。而如果赌赢了,她和PVS-03的数据都能活下来。
不过考虑到她身下的重力感应炸弹,只能说赌赢的可能性很小。当然,这显得她更有勇气了。为了避免病毒被制成生化武器,而将自身生死置之度外,让自己成为筹码……绝大部分人做不到这一点。
许聿之很佩服她,“我觉得还是把PVS-03的数据给他们比较好,这样起码可以先解除你目前的危机,我们再去拦截他们投放病毒。”何况对方未必那么极端,选择直接投放病毒。
陈教授下意识想摇头,想起自己在重力感应板上,止住了动作,“你有百分百的把握吗?”
许聿之答道,“差不多99%。”
这个答案几乎就是百分百的意思了。只能说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所以她不能拍着胸脯保证万全的结果。
陈教授却拒绝了,“不能冒这个险,PVS-03比你们想象中可怕得多。”她解释道,希望这两个来营救她的特勤能重视这个病毒株,“这是个PHEIC等级的事件,具有高传染性和高致病性,可以被列为生物恐怖主义相关病原体。”
“让我说的更明白一点。PVS-03病毒株的遗传物质可以被用于构建或修改另一种病毒,也就是说,它能使任何一种病毒削弱或抑制人体的免疫反应,包括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引发自身免疫疾病。而且根据它能够引发特殊免疫应答的表现,不排除可能具有破坏宿主免疫记忆的能力,意味着即使免疫系统即使康复,也可能无法记住该病毒,导致未来更容易再次感染,或者无法对其他疫苗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你们能明白PVS-03有多可怕吗?”
这些内容听起来拗口,但许聿之的大脑被加强过,闻人岚是各方面全才,因此两人都听明白了。
只是明白归明白,她们的任务是营救陈教授。因此许聿之只能据实以告,“可是很难在不惊动反对排队的情况下拆除所有炸弹,除非其余所有炸弹都共用一个收发器。否则但凡漏了一个,就会有一颗炸弹被引爆,你在显示器里看到了。”
陈教授短暂地沉默一下,“我顾不了那么多人……我是个病毒学家,不能让致命病毒从我手里泄漏出去。”
她的语气虽然轻,却显然很坚决。许聿之长叹一声,转向闻人岚,“你有办法护住她吗?我得去找远程炸弹的信号收发器。”
只是还没等闻人岚回答,陈教授就说,“还有一件事。”
如果不是她一直在讲重要的事,也没有废话,许聿之真的想说“麻烦您一次性说完”。
“你们得回去,实验室放着疫苗半成品。”她语气有点焦急,“如果内奸的权限不高,只是找机会在实验室装了窃听器,那疫苗或许暂时安全,但如果他有足够的权限,可以随意进出实验室的话,完全可以毁掉想办法疫苗。那份疫苗很重要,虽然是半成品,已经是最先进的成果了。”
听到这话,许聿之皱起眉头,“能把窃听器装进实验室一次,就有机会进去第二次,疫苗现在根本不安全。”
“对,所以你们得回去保护疫苗,至少确保疫苗在我的团队手里。PVS是致命性病毒,疫苗非常重要,而且,”她垂下眼睛,“我身下的炸弹现在不能爆炸,因为还有几十个闹市区的炸弹,不能冒那个风险。”
话说到这个份上,去保护疫苗几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由于炸弹是连锁触发,所以她们不能拆弹也不能使用防爆桶引爆,而喷洒液态氮也不是最佳选择,如果炸弹有多重保险机制或者电池对低温的耐受性不同,不仅没用,还同样会引发连锁触发。
她们当然能从炸弹中保下陈教授,纳米网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她们也能切断这个据点内的信号,但是谁也不知道信号收发器是否位于据点以外的地方。除非有能力切断整个市区内所有的通信信号,否则那些不知被布置在何处的炸弹就有可能被丧心病狂的反对派引爆。
许聿之这下知道这个任务在考验她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