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0、第四章—7—(1) ...

  •   7(1)

      那年的春天,我和女友在逛城南服装批发市场时,买了一个可以听磁带的单卡收录机。它就像现在面包店里卖的那种长方体的面包。但四个棱角都被弄没了,棱角全变成了弧形,一边略粗,一边稍微细些。拎收音机的塑料拎手,隐藏在上边的壳里,也随了外形的弧度。装上四节一号电池,要是听磁带的话,可以听两个整天。只听收音机,那就会很长时间。我们俩给它起了一个代称,管它叫“大面包”。

      至于为什么管这个收录机叫大面包。首先是它的长相憨憨的,酷似那种表面焦烤成褐色,里边是雪白软腾的面包。女友笑着和我说,总想咬它一口。其次是当时嘴边常挂着的那句《列宁在1918》中的电影台词儿:哦,不要难过。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回望大学时代的那些光阴,里边多多少少存在着因贫困所制造的心酸。我不能责备我的父母,因为他们已经吃了太多的苦头。他们也想让我们生活得更好,他们已经很努力了。我带着心酸,要去改变现状。确实要感谢那个不肯畏惧前途艰难的年纪,哪怕是“酷似”也能让自己高高兴兴的,哪怕是一句电影台词儿也能鼓舞蓬勃不屈的心去努力前行。

      经过入学后的半个学期,又经过了这个春天。大学的学习生活,已经不会再让我们产生任何紧张的情绪了。不管是应付平时的课程,还是应对结业考试,大家都似乎游刃有余了。每个人的闲暇时间,自然也就多了起来。除了那些立志考研的学生,他们还是整天泡在阶教或者图书馆里以外。对于像我这样毕业就需要马上就业的学生来说,星期日就是一种闲散自由的代称。我们是那种可以率性地,在风景中自由流浪的那群人。

      老三这个学期没有制作他的作息时间表,就连课程也都是前一天在教室课程表上抄的。但他依然保持着按时按点地,去打开水的习惯,又开始打四壶开水了。极少的时候,老六会跟着他一起去。

      老三这学期增加了一个爱好,特别喜欢写信。他买了许多信封,在每个信封的上边,提前贴好一张两毛钱的邮票。隔上一周或十天的,就要到N书店旁的邮筒前,煞有介事地把信封平整再平整以后,像是寄托某种情感似的投入邮筒。还是不放心,哈着腰,仔细看看他的信是否卡在邮筒口上。当他确认信已经掉进筒里了,脸上的表情才会松弛下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