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年级第一和年级第二 ...
-
她看向沈余。
“你第一本书是直接卖给他们了对吗?按这个情况来看,我想到三个点,给你提个醒——一,你是学生,初出茅庐,容易满足。今天这家出版社应该会压低你的薪酬。至少不会像第一家出版社一样大方。二,你第一次直接卖了版权,即便现在成了爆款,你可能也不太在意。他们很可能也会直接买断你第二本的版权,而以目前情况来推断,爆款概率很大。三,你是后起之秀,以后想在这个圈子立足,必定需要维持和出版社的关系,所以今天他们出的价格,你应该不好意思提出异议。综上,他们在态度上不会太高看你,但会很真诚,让你心甘情愿卖了自己。”
杨家三人都被言之凿凿的沈余震住了。
杨父杨母没想到水这么深,顿时有些后悔让女儿踏进来。杨可颂一脸叹服地看着沈余,难以想象他短短时间能分析出这么多信息。
“不要担心,我会帮你把关。等下,你不知道如何回答,可以不回答,我来回应。”
“好!”女孩笑靥如花。沈余也不由笑起来。
事实如沈余所料,出版社在说明所需要的书籍类型后,开始不漏痕迹地压价。
“杨小姐,您可以先看一下合同,按照约定,您需要在两个月给出一份不少于20万字的稿子,稿子内容要求以中国史为主线,面向青少年。具体内容形式由您自由发挥。稿子通过后,我们将以每千字三十元的价格买断您的书,您看还有什么问题吗?”
杨可颂直接看向沈余。沈余心领神会,开始与出版社进行和谐友好地讨价还价。
最后,出版社让步,双方以“版税式”的稿酬方式约定了具体稿酬。
“那,具体书籍定价等细节,就得等杨小姐的稿子了。”
“好的,我会尽快给你。”杨可颂成竹在胸。
她已经有了大概思路。
“我想以每个时代的代表文物为线索,写成一个个小故事。你觉得怎么样?”回去路上,杨可颂的大脑异常兴奋——她喜欢这种不断构思,把想法付诸实践的感觉。
“很好。”沈余宠溺得望着杨可颂,眼中的情意如有实质。
杨父杨母看在眼里,颇感安慰。
刚才沈余维护可颂的样子,他们看得清清楚楚。他既有心维护,又有能力维护,又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孩子,实在是做女婿的最好人选。
就是自己女儿,不知道开没开窍?
一行人各怀心思,回到家,杨可颂便一头扎进了房间,开始构思故事内容。
“伯父伯母,可颂这个稿子要得比较急,家里资料不够,我想年后和可颂一起去图书馆办公,你们看合适吗?”沈余低声和杨父杨母商量,没有打扰杨可颂。
杨父杨母对视一眼:“当然可以啊,你们去吧,手机带好,有事好联系。”
“好。谢谢伯父伯母。”沈余浅笑,那模样温润清朗,看得杨父杨母心中熨帖得不得了。
“真好,你这孩子就该多笑笑,多好看!”杨母越看越喜欢,“你等着,今天多亏了你,可颂才没吃亏。晚上伯母给你打排骨汤喝!孩他爸,你去卤牛肉去,可颂喜欢。”
“好嘞!”杨父笑,拍拍沈余,自去忙了。
沈余目送他们走进厨房,摸摸自己的脸,才发现自己一直在笑。
原来,笑,没那么难。心中欢喜,也没那么难。他倒了一杯温水,悄悄走进杨可颂的房间。
“喝点水吧。”他柔声提醒。杨可颂一抬头,眼神呆滞,明显还沉浸在故事里。
沈余抬手喂她,杨可颂这才清醒过来。
“阿年,我算了下时间,可能写不完,你忙吗?能不能帮我确定我要写的文物,我只要串起来就可以。”
“好,荣幸之至。”沈余浅笑,那笑容单纯干净,又有点说不出的意味。杨可颂下意识捂住心口。
“怎么了?”沈余担忧,想扶住她。
“我……”杨可颂咬住下唇,不知如何回答。
她刚刚的心动,是因为沈余?还是因为他笑起来像方奕舟?
可颂每天都沉浸在写作的构思中,她和沈余每天凑在一起商量文物的选取与历史事实,过的不知今夕何夕。
转眼初二,杨爸杨妈大清早就喊孩子们起床,今天任务繁重,爷爷和姥爷家都要走,时间耽搁不得。
“赶紧起来!”杨妈妈掀开杨可颂的被子,拉她起来。
“妈妈,好冷好冷!”杨可颂眼睛都没睁开,就精准定位了被子,重又缩进去。
杨妈妈气笑了,干脆不管她,走出房间。
“还有半个小时出发,你自己看着办。”
杨可颂是个责任心很重的孩子,一般杨妈妈这么说完,她就会醒来洗漱。然而,最近她总是熬夜想故事,导致现在是真的困,妈妈刚说完,她就睡着了。
沈余和杨彦文已收拾妥当,在沙发上等待。
“还是你们两个听话。”杨妈妈检查两人的服饰,皱眉,“阿余,那天买的红毛衣呢?大年初,赶紧穿起来,这几天还有姑姑家要走,就穿那个,好看!彦文,你穿着黑不溜秋想干嘛!去换个亮色的!赶紧!”
一大早,在杨妈妈的督促下,一家人都忙个不停。
直到两人换好衣服重新坐回沙发,杨妈妈才心满意足地笑了。
然而,杨可颂还是没有出来。
杨妈妈皱眉,刚想去催,杨爸爸喊着问她带哪些礼品。没办法,杨妈妈急了:“你们俩去把可颂拉起来,得赶紧走了!哎呦,昨晚都说过了,总是记不住!”
目送杨妈妈念念叨叨地离开。杨彦文和沈余对视一眼。
“知道怎么最快让她起床吗?”
沈余老实摇头。
“以前是拿一道有趣的题,现在,估计是拿她的故事。去吧,只要一句话,她肯定清醒。”
沈余笑,轻轻推开房门——女孩睡意浓重,毫无所觉。
他放轻了声音,蹲在她床头,笑着说:“民国的文物用什么做代表?”
杨可颂如期睁开了眼。
“阿年……”
“起床了,要去爷爷家。”
“我好困。”
“车上还可以睡。”
“好。”杨可颂揉着眼睛,终于爬了起来。
待一家人走进杨爷爷家大门口时,爷爷家早就挤满了人。几个姑姑家的孩子们不过八九岁,正爱玩的年纪,此刻都凑在一起玩鞭炮,姑姑们也忙里忙外张罗着午饭。
“哎呦,大哥一家来了!”不知哪个姑姑喊了一声,接着姑父们也都涌了出来,拉杨爸爸侃大山。杨妈妈自然地凑到厨房,忙活起来。
三个少年站在原地,一下子有些融入不了。
“阿余,我带你去见爷爷。”杨彦文承担起大哥的责任,领着两人去了爷爷的屋子。
姑父几个也都在,杨爸爸正和大家说着杨彦文的事,此刻见他们进来,便让他们自己接下去说。
“彦文,你在国外咋样啊?”只有一个独生女的小姑父磕着瓜子,拿眼觑二姑父,“你表弟正高二,你姑父考虑要不要让他出国读书呢!”
二姑姑家有两个儿子,老大和可颂同龄,成绩还可以,不过可颂落榜后,他就不太搭理杨可颂了,杨彦文便有些不喜欢他。
但二姑父是个忠厚人,他不能落他的脸。
“还可以,每天上课,做实验,写论文,非常充实,老师们的要求都不低,我是真体会到了‘拼命’是什么意思。姑父可以去问问表弟的意愿,他如果愿意,只要雅思托福达到中上,我可以帮他写推荐信。”
二姑父笑得憨厚,点头应好。
杨可颂早就忘了表弟是怎么对她的,此刻一双鹿眼东看西看,偶尔和沈余对视一眼,便抿唇一笑。
“哟,这孩子是谁?”这时才有人发现沈余,瞧他和可颂站在一起,两人都穿的一身喜气,男才女貌,颇为登对。
“这是我邻居的孩子,也是可颂同学,今年留我家过年。”
“可颂同学啊?”那不就是二中?看来不过是金玉其外。有人这样想着,脸上便显出几分不以为意。
杨爸爸不乐意,不动声色地继续说:“对,一个年级第一,一个年级第二,都是好学的孩子。”
“哦——”这么厉害?那怎么还到了二中?总不能也是没考好吧?
“爷爷,这是沈余。他一直在和国外的团队一起做科研,出了几篇论文,非常优秀。”杨彦文直接将沈余介绍给坐在太师椅上的老爷子,沈余便谦恭地半弯着腰,好让老爷子看清他。
“沈余和哥哥一样厉害,他不但自己学的好,还帮同学提高成绩,大家都很喜欢他!”杨可颂也跳出来维护沈余,生怕爷爷对他印象不好。
“是个好孩子。”老爷子阅人无数,瞧着沈余点点头。他脸上带着点笑意,将孙女招过来,“可颂来——爷爷好久没有好好看看你了。”
“爷爷。”杨可颂乖巧地半蹲在爷爷面前,眼含孺慕之情。
“好孩子,瘦了……”老爷子拍拍她的头,将怀里的压岁钱给她,“给你和这孩子的。记得要开心些。”苍老的手指向沈余,杨可颂与他对视,粲然一笑。
“好,爷爷也要开心些。”
老人家笑着点头:“去玩吧。”
杨可颂带沈余出来,太阳正高,照的大地一片光明。
“呐,爷爷给你的压岁钱。”杨可颂将红包递给他。对方却挡回来。
“你帮我收着吧。”
杨可颂看他,他却望着天空不知在想什么。
“你在想什么?”
“想以前。”
“你的爷爷奶奶还在世吗?”
“他们很早就过世了,我没有见过他们。”
杨可颂没接话,默默看着他。
“可颂。”
“嗯?”
沈余依然望着天空,声音低微而缥缈:“有时我很羡慕你。”
“嗯,我很幸运。”杨可颂顺着沈余的目光望去,一只小雀正因遍地的鞭炮声而四处避让。
“有时我很心疼你。”沈余低头,垂望着杨可颂,“痛你所痛,爱你所爱——这一切是因为,我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