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 12 章 ...

  •   包大娘走出房间,太阳刚爬上屋顶,在碧青的天色衬托下越发刺眼,她眯了眯眼睛,随手带上房门,忍不住叹了口气。
      她一直是一个很乐观向上的人,但现在,叹气对她已经成为喝水吃饭一样平常。

      “包大娘!”
      一个年约七八岁的小和尚跑了过来,他步履矫健,虽然速度很快,但他的呼吸仍然平稳悠长,看得出是一个练家子。
      包大娘强打起精神,笑着招招手:“展昭,饿了吧,走,包大娘给你做面片汤吃。”

      展昭年龄虽小,但他从小离家在少林寺习武长大,世事人情经历胜过同龄人十倍,十分懂事。
      他看着包大娘憔悴的脸色和鬓边又多了的白发,心知这是包大娘不放心喝醉了的儿子,也不知她这一夜来看了包大哥多少次。
      展昭赶忙扶着她坐到石凳上,用还带着一点奶音的声音乖巧道:“我已经把早点买回来啦,王大爷家的饼子有酥又脆,还撒了许多芝麻,包大娘你一定喜欢。”

      展昭是在一个月前,为了自己哥哥的死而来的。
      他那时以为包拯是凶手,一心报仇,没想到见到的人,却是个整日抱着酒壶不离手的醉鬼。更没想到的是,在书院接连出现命案,包拯虽然整日喝得酩酊大醉,却在短短几天内找到了凶手。展昭的哥哥也是凶手为了隐藏身份所杀。
      真相大白,凶手自杀,大仇得报之后,展昭就这样在所有人的默认里留了下来。

      楚楚姐姐善良热情,公孙大哥看着骄傲但是个内心柔软的人,包大娘更是给予展昭从未有过的母亲一样的爱护。
      展昭隐隐可以感觉到,虽然表面上看上去如常的生活,但她们似乎永远也开心不起来,哪怕是笑容都笼着一层哀伤。

      就像包大哥总是在喝酒一样,楚楚姐姐每天练剑到手指头都抬不起来也不肯停下,公孙大哥一刻不停地在河边寻找着,包大娘除了采药就是去义诊。
      人是无法说出内心真正的伤痛的。
      展昭是在庐州其他人的口中得知,原来她们的痛苦来自于最在乎的人的死亡——小艾。

      包拯震天的呼噜声从屋里传到院子,包大娘无奈地叹了口气,没说什么。
      因为练武耳聪目明的展昭却能够从包拯的呼吸声判断,其实包拯根本没有睡着。不止这一次,这一个多月来每一天都是这样的。
      哪怕包拯喝了再多的酒,表现地多么不省人事,展昭也从来没有听到他真正睡着过。
      也许包大哥是想要喝醉却怎样都做不到。
      也许他是想要这种方式拒绝外界对他的一切反应,无论善意还是恶意。
      展昭张了张嘴,虽然包大哥并没有要求什么,但他还是决定尊重包大哥的意愿,保守这个秘密。

      展昭刚要扶着包大娘出去,就见到一个俊逸的身影急匆匆冲了过来。
      “包拯!你给我起来!”是公孙策。
      一向自比潘安重视外貌和礼仪的他,因为奔波在外面寻人,穿着一身布衣,脸晒得黑了,声音也高了几个声调。

      展昭先包大娘一步跑进房,公孙策拽着包拯的衣领,生生将他从床上拉了起来,包拯一身酒气手里仍握着酒瓶不撒手。
      “你到底要这样颓废到什么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小艾也许还有一线生机,她还在等着我们去救她!”

      这一个多月以来,一直拼命喝酒想要不去想的名字,又一次萦绕在耳畔,包拯举起酒瓶,不顾洒出来的酒,仰头一饮而尽,垂着头一声不吭。
      小艾的死,全都是他的错,是他太过自负。
      如果能够多调查一点线索,如果能够早一点发现真凶就是沈良,小艾就不会死。
      他本应该陪着她一起去死,用命来赎罪的,现在却又苟延残喘地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刚刚经历了又一次徒劳无功的搜索,公孙策只觉得自己心中有一把火在燃烧,冷静二字早在小艾死的那一刻就被他扔在了脑后。
      过去这些年,不管公孙策对其他人也好,对自己人也好,从来都不肯承认包拯胜过自己。
      然而,是的,在真正的内心里,公孙策承认,自己确实比不过包拯的头脑。
      他愿意摒弃自己的自尊,听从包拯的指导,只要能够救回小艾。
      然而包拯就只会这样一副比死了还不如的样子,整日喝酒!

      “你,你,你!”公孙策在屋里转着圈,他有心拿把圈椅敲开包拯的头,看一看他的脑子里到底都装了些什么,可是如果他真得受了伤,又怎么能够去找小艾?
      最后,公孙策端起床边的水——那是包夫人早上为包拯擦脸,还没有来得及泼的——干脆利落,给包拯从头到脚浇了个湿透。

      连被灯油烫伤都毫无反应的包拯突然挣扎了起来,他推开公孙策和展昭,从怀里掏出一双满是干涸的泥巴的绣鞋,那是小艾最后留下的遗物,被杀害她的凶手作为陷害她自杀的证据摆在河边。
      包拯小心翼翼地,用床帐擦拭着绣鞋上水渍,突然他愣住了。
      除了破书院杀人案以外,展昭第一次听见包拯开口说话。

      “公孙策,你还记得沈良当时是怎么说的吗,他如何,害了小艾。”

      公孙策心里一痛,但他知道能让包拯愿意开口的一定是大事。
      “沈良说,那晚小艾知道了他才是真凶,约他在河边见面,用真相为要挟,逼他交出凌姑娘的解药。他为了隐藏真相,杀了小艾,又将她的尸首投在河流中,伪造成畏罪自杀的样子。”

      包拯轻轻抚摸着绣鞋上的蝴蝶绣样:“我还记得,这双鞋是我娘在出事的那一天送给小艾的。她是那么开心,很珍惜地穿着这双鞋,连去厨房都很在意,没有沾上一点灰。”
      “郊外河边多灌木和碎石,那天又在下雨,她本不会穿着心爱的绣鞋去走这样一条路的。”

      公孙策升起了疑虑,但理智告诉他这也能够解释:“也许她是知道真凶以后,一时情绪激荡没有注意。”

      “你看。”包拯不愿意交出去,就这样托着绣鞋让公孙策观察,展昭、包大娘和赶过来的凌楚楚围成一圈细细打量。
      因为被打湿又擦拭过,原本的泥巴掉了许多下来,露出部分精美的绣样和雪白的鞋帮,针脚细密,一看就可知道包大娘制作时有多么精心。

      突然意识到有一样应该有的东西并没有存在,公孙策如遭雷劈:“等等,难道?你是说!”

      包拯点点头,隐约之间又能见到庐州第一才子的风范:“没错,这双绣鞋上,没有一点划痕。小艾绝不是自己走去河边的,沈良在说谎。”

      包拯无视眼前四人,自顾自陷入沉思。
      是沈良藏起了小艾吗?不,那会儿高丽郡主和护卫她的崔大人,已经被当做凶手抓住,虽然他是大辽奸细也没有办法再做什么了,他大可以利用这个全城最松懈的时候离开。
      他发现别人带走小艾之后,利用这个机会为自己脱罪,这大概就是事情的真相。
      那么又是谁,带走了小艾?

      早在高丽七皇子死亡之前,包拯已经知道八贤王和他做的交易,交出小艾,无论真凶是否能够抓到都无所谓,七皇子可保证在位期间和大宋和平相处。
      虽然因为七皇子的死,这个合约自然破裂,但八贤王会这样放弃一个很好的砝码吗?
      又或是......
      包拯的脑海中闪过那个和八贤王并立的人,权倾朝野的庞太师。

      美貌为小艾带来的痛苦如此多,如此深重。但包拯此刻还是忍不住由衷庆幸,无论带走小艾的人是谁,至少她还可以活着。而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和未来。
      保护好自己,小艾,我一定会救你出来。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第 12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