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第四十九章 ...
-
秋日临近,多数人白日的时候都会守着自家田地,通过不同手段驱赶着前来的鸟雀,否则还没等成熟,就只留下些许空壳。
路过校场的时候,闻仪隐约听到了兵器相撞的声音。自己起来的时候姚文君已经早就出去了,想来这时候也已经练了许久。
不过现在是看不到里面的情况,想要入内,要绕大半圈,从西边入内。
原本这里只隔着围栏,后来人多了便砌起了高墙,墙外种了不少树,走在下面也算有些阴凉。
城门口已经排起了队伍,前行较快的自然是原本城中的住户,这时候出去照看田地,携带的东西不多,只需要查验过户籍牌之后便能够放行。
另一边商队核验的流程就有些慢了,从仓库那边过来,车架上满是各种东西,都要仔细核对了清单之后才能出城门。
闻仪走的自然是前进快的队伍,城门口守卫的兵卒也没有什么表情变化,查验过确认身份无误之后便走了出去。
外面想要进去的队伍比起城内更长,绝大多数人也都是风尘仆仆,神情中满是疲惫。
早起这个时候在城外的人不少,不远处的临时建筑也被休整过,如今算作是不少人休息的地方。
“早——”
不少人和熟悉的人打着招呼,结伴往不远处的田地中走去。
水渠中的水还是足够的,只需要引到自家田地周围的沟渠就行,比起前段时间好了不少。
闻仪绕着城墙走了半圈,看到城外河流下游的建筑,这便是专门为风寒等带些传染性的病患暂时居住的地方。
不过除非拿着医馆开出来的凭据,其他人都是进不去的。
前段时日下雨,生了病的人比起往常多了些。但整体而言还在可控范围内,暂时没什么问题。
*
姚文君在和南寻练了会儿后洗漱一番,换了一身衣服,站在台上看着正对着草人木人不断劈砍的兵卒。
“如何?”南寻走到她身边。
姚文君笑着点头,却是肯定的语气:“老师和你说过我们的打算了。”
身边人没有回复,她也没在意,继续道:
“原本想着还要养精蓄锐,最早也还需要过几年,但从那些信件里,有的人已经忍不住了。”
不止闻仪那边收到的那些主和的消息,还有将野心摆在明面上,指明若不割让出足够的利益,便会在秋收之后派遣人过来。
昨日算是休息,姚文君也就没将这些事情说出来,等明天去了城府再同几人商量。
其中有几分是虞地旧部的推波助澜已经不重要,她们这边不缺粮食,而对面受灾严重,这已经是没办法调节的矛盾了。
姚文君原本想着亲自过去,但这次算是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同时对敌,东边原本就不算稳固,自己这次回来算是和闻仪宋锦几个商量些不能透露的细节,等到双方接触必然要过去。
其他人她信不过,也不一定能够配合闻仪等人的调度,唯有南寻。
“你倒是大胆。”
南寻低声道,将擦汗的布巾丢到一边的架子上,拿起一边的弓掂量了下,搭弦拉满,松手后正中不远处靶子的中间。
姚文君挑了挑眉。
“交给我吧,虽同你交手总落下风,但保护几个人安全的能力,我还是有的。”南寻道。
次日。
休息了一天多的人精神看起来都好了不少,尤其是闻仪和宋锦,原本瞧着都能冒出黑气了。
闻仪过来的比平日早些,没想到其他人都已经到了,此时正边说笑着边将这两日积攒下来的东西收拾收拾,方便一会儿处理。
“今天怎么起的这么早?”
宋锦有些惊讶,虽说闻仪只需要过一道门就能到前厅,但从她来的方向能够发现这人应该是走正门进来的,那就意味着这人更早些时候就出了门。
闻仪叹了口气,“不算早了。”
半年没有对照目标,这两天单和姚文君的作息一对比,就知道原先身体不舒服的毛病大都是疏于锻炼导致的。
那些需要很多体力的锻炼被她排除掉,每天起来走走顺便去吃个早餐,也算是活动活动筋骨。
听到她的讲述,宋锦大概也猜到是受了谁的影响,还以为闻仪想和姚文君的作息看齐,失笑道:
“和那个家伙比什么,其他的且不论单说武艺,这么多城邑哪有几个能和文君过上几招的。”
有些人天生精力旺盛,每日只需要休息很短时间便能从疲惫中抽离。与之相对的则是整日困乏的,她以前倒也见过,那人随便做些什么都会极其疲惫,家人起先还以为是惫懒,瞧过大夫之后才知道是天生的体虚,要好生将养着。
她们这些从事脑力活动的人也挺容易疲惫的,好在现在年纪还轻,不至于每日回家连饭食都没力气吃。
“倒不全是为了这个。”闻仪开口,“昨天晚上去医馆商量了一番,等过几天在医馆旁边单开个小屋,帮着放松筋骨。”
今天早上去看的时候已经差不多布置好了,只等聘用的几位老师傅到了就能正式开张。
几人对这事倒也生出兴趣,商量着等空闲时候过去瞧瞧。
“在商量什么呢?”
脚步声从门口传来,正是姚文君提拎着一只藤箱走了进来,瞧见屋中的人围绕在一起有些奇怪。
宋锦早在这人进来前就抬起了头,闻言笑道:
“没什么,不过是找地方放松休息,倒是你怎么带着这么多东西过来?”
众人的实现落到姚文君手上提拎着的藤箱上,她也没吊人胃口,将东西放在中间的桌案上之后便从侧边打开,里面竟是满满一箱文书。
“咳咳。”
闻仪才喝了口茶水,差点呛咳,好在及时反应过来顺了下去。
宋锦也略微后仰,不过还是走上前,拿起最上面的展开一看,总算是松了口气。
原来大半都是先前其他城邑或者势力来往的信件,各种材质的都有,所以占据的空间大些。若全是纸张的,数量就很恐怖了。
此次回来姚文君便将这些都带回来,同闻仪这边的进行对比,也好减少因为信息不对等产生的漏误。
闻仪也将茶杯放了回去,转身去后面的柜子中将这边积攒下来的拿了出来,连带着先前那幅标注了的地图。
两边重复的信件还是不少的,绝大多数内容相似,提出的条件也没有太大不同,那些不同的则被单独放了起来。
其他几位连带着宋锦将其他事情处理了个七七八八,闻仪和姚文君才将这些文书按照内容分完。
从这里就能瞧出不少人对于两边还是有态度差距的。
同闻仪这边多半会直接讲出交换,姚文君那边收到的则多了许多寒暄,只在末尾略微提及,意味并不明确,很有这个时候文书的特色。
“他们这是怎么想的?”姚文君拿出一张锦帛,将其中的内容念出来:
“今岁受灾,只得薄粮浅粟,饿卒数千,盼君之助,来日必相报。”
这是打着旗号拐弯抹角讨要粮食的,还带着些威胁的意味,毕竟几千兵卒也算是能够有些威胁的数量了。
“尝与之相谈,深感不平,吾等必戮力同心,绝不使君受人掣肘。”
这是试图挑拨二人关系达到自己目的的,若不是闻仪和姚文君清楚彼此想要的东西,若真是有利益或者理念冲突的,瞧多了这些总会生出嫌隙。
不过眼下只能瞧个乐子罢了。
宋锦在一边观察着,发现闻仪两人完全没有因为这些信件有什么表情变动,略微放松了些。
其实她有时候也搞不懂这两人是怎么想的,找常理说不论是一个城邑还是更大的地界,一般情况下哪怕有多个能做出决策的人,最终推据到高出的也只会是一人。
但姚文君和闻仪似乎都没有这个意识,有时候宋锦都有些担心会不会产生意外。
私心自然是觉得姚文君合适些,但考虑到那些虞地的旧部,若真定下来,那群有些血缘关系的人又要打着各种旗号过来鸠占鹊巢,甚至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也会觉得姚文君应该退位让贤。
但闻仪……宋锦叹了口气。
算了,想不明白的话就由着这两个人去吧,反正看起来都是很有主意的,这段时间闻仪似乎也在弄些新的东西,且瞧瞧到底会怎么发展。
这些没什么内容的信件闻仪是不回去仔细看的,听姚文君读出来也只摇了摇头,评价只有四个字:
“浪费锦帛。”
姚文君点点头,表示赞同,随即将东西放到没什么用的那边。这种甚至还不如那些要粮的威胁大,放在后面处理就行。
闻仪将先前做过标注的地图展开放在已经被清理过的桌案上,上面的标注比起最开始多了一些。
“这里,还有这里。”闻仪右手在西南方向的几个城邑点了一下,“传回来的消息是他们已经开始动作了。”这些调度自然是攻打的准备,对于临近的几个城邑来说不会是什么好事情。
最近的正是前段时间因为受灾严重闻仪前去的地方,这段时间被宋锦那位族姐经营的还算不错,加上离开前的叮嘱,想来这时候战前准备也已经在进行中了。
“先前派了几支商队过去,想来过几天就能得到最新的消息。”闻仪补充道。
商队虽然也会被盘查,但到底是交易为重,还携带着些粮食,不会有人在这个缺少食物的时候阻拦他们的前进,只不过价格有时候会被他们强行压低。
好在赚钱的东西也不是粮食,带着只不过是多加些保障,同时打消部分人的疑虑。
“这边交给南寻?”
“嗯,东边我过去,调回来的人已经在路上了。”姚文君用笔在地图上标注了一下,然后转向宋锦,询问:
“工坊那边怎么样了?”
先前姚文君发消息回来要了一批最新制作的攻城器械,其他地方的研究总还是比平邑这里慢一点儿,根据图纸制作消耗的时间较长,着急使用的话还是直接带过去快些。
“东西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宋锦翻出桑余那边刚统计完放在她这里复核的数据,“东西已经准备好了,不过有一个地方的组装需要根据地形不同做出调整,你出发的时候记得带着个人,等教会了那边的工匠再派人送回来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