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好在,宋云说还是说了一些让柳氏欣慰的话:“云说之所以愿意与公子交友,非只因公子之才学,更因公子之性情。云说相信,公子若能以今日之悔悟为鉴,日后必能成就一番大事。”

      “云说愿与公子共勉,一同在学问之路上不断前行,互相提醒,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公子不必过于自责,过往之事,就让它随风而去吧。”

      两个孩子互相“道歉”了,大人们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也再互相为难,柳氏与秦筏互相拉扯了几句,就带着自家孩子各回各家了。走之前,秦筏还特意送了几本古籍孤本,以示歉意。

      柳氏也拉着宋云说回后院,心里盘算着那个大嘴巴的教书先生可能需要换一个时,碧云插嘴了:“夫人,这秦小公子好厉害的口舌。”

      柳氏收回了思绪:“毕竟是秦司徒的公子,自然有他父亲的几分厉害。秦筏出身寒门,却能当上三公之一的司徒,其才学也好,口舌也罢,无一可以轻视。司徒主管教化,此人能桃李遍天下,可不是光光凭借着那“君子之姿”。”

      “秦小公子会翻墙已经是活泼过了头,但就刚刚的言语看,平时应该家教甚言,他今天确实有些出格,那孩子回家可能会不太好过。”

      柳氏叹了口气,说不好过已经是委婉至极了,那孩子看起来是怕极了他的父亲,估计至少一顿打是逃不过了。好在秦筏重名,那孩子应该也不会因此伤的太重。

      但是她自己的女儿,也没有看起来那么省心啊。

      她叹了口气,看向了宋云说:“云娘,你……你在看什么?”

      宋云书收回看向那几本古籍视线:“阿娘,我在看秦大人送的几本书。我发现,第三本书,是做旧的。”

      秦筏把书放在了桌子上,宋云书一直在在门边,没有靠近过那张桌子。柳氏闻言,立刻看向了一直在场的碧云。

      碧云直接跪了下来,没等她说话,柳氏先摆了摆手:“罢了,我信你不会乱说,去把那本书拿过来。云说,能告诉阿娘为什么是做旧的?”

      “第三本书的书脊虽然表面看起来陈旧,甚至在旧线上又重新穿了新线,旧线的断口也看似是自然磨损,但残留的旧线虽然颜色陈旧但依然质地坚韧,看线头,污渍也没有沁入其中。这些细微的差别都使我判断,这本书是新书做旧的伪装古籍。”

      宋云书讲着,碧云也拿来了书,柳氏本想仔细翻阅,但看个书名就已经冷笑出声:“《大庆史》,百年前的前朝余孽写的,语言华丽优美,记录了前朝的一些习俗,却竟敢讽刺开国的世祖。圣上宽容,百姓可以研读,但禁止抄写,若是古籍还好,新书做旧,秦司徒真是用心良苦啊!”

      她把书收进怀里,准备立刻烧掉:“今日之事,你们二人,不许胡言!”

      宋云书点头,碧云也跪下称是。

      柳氏咳嗽了一下,让碧云起来,当作刚刚的事情没有发生,继续自己的询问:“别人家的事情与我们无关,倒是云娘,我是实在搞不懂,你是怎么做到能言善辩的同时口无遮拦的。”

      宋云说睁着大眼看着自己的母亲。她也有些搞不懂,为什么人类可以思维如此跳跃,还可以在思考如此缓慢的同时,还能互相理解自己和对方话语中的弯弯绕绕的。

      “母亲,您的教诲女儿铭记在心。我明白能言善辩是交流的重要能力,但过度使用或不当表达可能转变为口无遮拦,无意中伤害他人。因此,我决心在日后的言谈中更加审慎,确保言辞的恰当与深思熟虑,既表达自我观点,又尊重他人感受。”

      “同时,我也明白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我会虚心向母亲请教,向身边的长辈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内涵,做一个既能够善辩又不失分寸的君子。感谢母亲的教诲,女儿定当铭记在心,时刻警醒自己。”

      宋云说不说还好,她一开始长篇大论,柳氏就会很头疼。加上今天本就不太好的身体,柳氏决定暂时放过自己:“你先去自己玩一会儿吧。其他事情,等你父亲回来再说。”

      宋云说点头:“好的,母亲。我会先去自己玩耍一会儿,不打扰您了。等父亲回来,我们再一起商量其他事情。如果有任何需要我帮忙的,您随时叫我。”

      见宋云说要去找碧云,柳氏忽然想起什么,连忙叮嘱:“不许去荡秋千!”

      宋云说回头看向母亲,继续点头:“好的,母亲。我明白您的意思,我不会去荡秋千了。我会找些其他的事情来做,比如读书或者练字,不会让您担心的。”

      宋云说呆呆的站在那里,直直地看向母亲。她表情一直很平静,也一直是个安静又乖巧的孩子。除了一些不太适合的用词,也挑不出任何的错处。

      真诚、知错能改、待人友善、以德抱怨……宋云说一直是个很好很好的孩子。

      柳氏心头一软,叹了口气,还是改口了:“算了,云娘,就当我刚刚的话没有说过吧。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吧,没有关系的。”

      宋云说依旧很认真的点头:“母亲,谢谢您的理解。我知道您之前的话也是出于对我的关心。我会注意自己的行为,不会让您担心的。如果有什么计划或者想法,我也会提前和您商量,听取您的建议。再次感谢您的宽容和理解。”

      碧云带着宋云说离开了,柳氏躺在床上,头痛欲裂,心中更是忧愁。这个孩子,为何会这般,这般“不通人性”?神女与自己这些凡俗之人之间的差距真的这么大吗?

      这孩子也是会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欣喜、感激、孺慕,但她的表情永远是平静的,她的眼底深的像画中的远山,不,她的眼底没有画,只有一张空白的纸。

      她要如何对待这个孩子?她该如何爱这个孩子才是正确的?

      要求她像个普通人一样说话做事勾心斗角?还是任她自我发展,做她的神女,被所有人孤立?

      柳氏渐渐睡了过去,宋云说也没有去荡秋千,她还是选择了坐在柳氏的院子里看书。这也让碧云松了一口气,更加坚定了她“大小姐天下第一乖巧”的念头。

      傍晚时分,宋家依旧用过了晚膳,宋仲远才到了家,柳氏连忙将他拉进里屋,跟他讲了今日之事,没等柳氏表达自己的担忧,宋仲远先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哈,没想到啊,天天那么端的秦筏也有这么活泼的孩子啊!”

      柳氏连忙瞪他:“夫君,慎言!古籍!古籍!”

      宋仲远摸摸鼻子:“书烧了就行。我跟秦筏关系不睦,他使用这些阴招,我也不能去参他一本。”

      “秦筏是三公之一的司徒,有“天下之师”的美名,他出身寒门,背后没有大的家族,他这个名声的来历嘛……”

      宋仲远朝东方拱了拱手,又摇了摇头。

      “那位是不可能让他的名声有任何污点的。没有了名声,他就坐不稳司徒之位。秦霄之事,说得轻了是年少轻狂,但若说得严重些,那便是天下之师甚至管教不好自己的孩子。对了,动静大吗?”

      柳氏摇摇头:“放心。管家聪明,说是我请秦筏来宋府有事情商谈。明天放出风声,说宋家族学缺教书先生,你记得去找几个秦筏的学生,说是他们老师推荐。”

      “娘子就是贴心,这下我不用参他连自家孩子都管不好了,你是大功臣啊。”宋仲远又想大笑,被柳氏一个眼神止住了。

      柳氏皱眉:“我还是想不通,秦筏为什么要送书?”

      其实宋仲远也没有想通:“自污?莫不是想让圣上放心,我俩关系不睦,不可能联手?而且还能断了跟咱家可能结党的罪名?”

      他叹了口气,总不能是特意给自己送把柄的吧。

      柳氏跟着宋仲远叹了口气,朝廷之事复杂,秦筏因君子之姿扬名建府,自然也不得不受困于这“名”之一字。既然古籍之事宋仲远心中已经有成算,柳氏也不想关心别人家的事情了,宋云说的事情已经让她足够操心了。

      “云娘的事情,可该如何是好?”

      还在思考如何跟皇帝密谈的宋仲远纳闷了:“云娘怎么了?云娘不是一直都很好吗?”

      柳氏瞪了他一眼:“云娘的说话方式让我很是忧虑。直言不讳是好事,但大部分人都不会喜欢这边正直之人。而且,她的措辞,有时真叫人头疼。”

      “娘子这般言语可是受了秦筏影响?”宋仲远摇了摇头,“别忘了,我可是御史,天天纠察百官,得罪的人可不少,咱们平时不张扬是为了不给人把柄,要说咱们有啥好名声……”

      没等宋仲远说完,柳氏也笑了起来:“也是,是我想差了。”

      宋仲远坐在柳氏身后,轻轻帮她揉着头:“我知道娘子聪颖,从云娘话语里看出了云娘的天真无拘的心性,这才心生忧虑。娘子莫忧,我也曾听闻有人天生薄凉,不通人理,以娘子之见,云娘可是这种人?”

      “自然不是!云娘只是,只是性情冷淡了些罢了,你看府里上上下下,哪个不夸她是个好的!”

      宋仲远点头:“是啊,云娘是个好的。现在可能年岁太小,咱们好好教导就是了。”他停了停,还是补充了一句,“就算她真的是神女,也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入世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