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第七十一章 ...
-
两天以后,闻育恒的毕业答辩开始。
最初,胡广元准备的是一间教室,只有几个老师参与,而且李民朴和王子甫都被排除在外。其实李民朴和王子甫是积极要求参与的,胡广元以他们和闻育恒关系不错,不能公正客观评价为由把他们排除了。
这样一来,胡广元就邀请了自己的亲信为论文答辩老师。
李民朴和王子甫很是忧虑,王子甫对闻育恒道:“这下,你有麻烦了,里面的人全是胡广元的亲信。”
“要相信他,他连那么复杂的凶杀案都能解决,一定也能解决这麻烦!”李民朴看着闻育恒,“我说得对吧?”
闻育恒点了点头,朝着自己答辩的教室走去。李民朴、王子甫以及一干学生就在教室外看着。闻育恒来到教室门口,突然转身离开。
在教室里的胡广元等人看到这一幕都震惊了。胡广元来到教室门口,冲着闻育恒的背影大喊:“闻育恒,你不答辩了吗?”
闻育恒并没有理会,众人都以为闻育恒要离开。可闻育恒并没有离开,他朝着学校操场走去。众人感到很好奇,便都跟在闻育恒的身后。
闻育恒来到操场便停下了脚步,然后正对着跟在他身后的人,大声道:“大丈夫不仅要利国福民,更要光明磊落!今天我就在大家面前进行论文答辩。大家请给点掌声支持一下!”
同学们纷纷鼓掌。
胡广元一听闻育恒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论文答辩,心里暗叫不妙,立刻追了出来。
“我们都没有看过你的论文,怎么能让你答辩?”王馨荷道。
“我的毕业论文你们都看过,它前几天就贴在黑板报上供大家学习。”闻育恒道。
“你要用《医者包大娘传》作为你的毕业论文?”王馨荷略显吃惊地道。
“对!”闻育恒斩钉截铁地道。
“可那是一篇人物传记,根本不是议论文体裁,怎么能当做毕业论文呢?”王馨荷道。
闻育恒刚准备说话,就被胡广元说的一句话阻止了,“闻育恒,你住嘴!天底下那有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论文答辩的?”
闻育恒心道:“不在大庭广众之下答辩,就要被你开除了。”口上却说:“我听说夷洲官学的每位校长上台前,都要向学生发表就职演说。这就职演说不就是你们这些校长当着我们这些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的答辩吗?哦,只允许你们在大庭广众之下答辩,不允许我们这么做,这公平吗?我认为学生应该有自主选择答辩场地的权力,愿意在一间小教室里答辩的,就在小教室里答辩;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答辩的,就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答辩。”
李民朴连连点头,笑道:“这闻育恒说得也有道理。胡校长不是说闻育恒带坏了学校的风气吗?如果闻育恒的论文答辩没有通过,胡校长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将闻育恒开除,这对于学生而言可谓最好的警示啊!”
“李老师说得对啊!闻育恒的答辩与大家都不同,他没通过论文答辩可是要被开除的。如果偷偷摸摸地让闻育恒进行论文答辩,不管通过没通过,都会引起不必要的流言蜚语,还不如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论文答辩好。”王子甫道。
胡广元找不到反驳李民朴和王子甫的借口,只能对闻育恒道:“好吧,既然你想在大庭广众之下丢脸,那我就让你得偿所愿!”随即他拿起闻育恒的文章,对众人道:“各位,咱们用以答辩的都要是论文,哪有人用人物传记答辩的?他给的文章就不符合答辩要求。”
“这篇文章虽然不是论文,但它是我的写作观的最好实践。道理谁都懂,要把道理放到生活中实践,那道理才有价值。不能在生活中实践的道理,就像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一点用都没有。”闻育恒道。
“那你这篇人物传记体现了你怎样的写作观?”李民朴道。
“‘文传道义’的写作观,何为‘道’?孝顺父母是道,与人交往是道,忠孝仁德是道,四时交替是道……总之世间万物皆有其道。何为‘义’,报效祖国是义,造福人民是义,振奋民族精神是义,改良社会民风是义……总之世间万事皆有其义。为文者,应该在这道义之间做文章,以文章向世人宣传道义,让世人明白未来的路怎么走,这样才无愧于作者这个称号。”
闻育恒此话一出,可谓震惊四座,所有人都看向他,李民朴在心里暗暗夸赞,“好个‘文传道义’,闻育恒,你如果能坚持这样的写作观创作作品,将来一定能成为唐宋八大家那样的人物!”就连想要把他开除的胡广元都找不到反驳的借口。
“既然如此,那你应该把这些道理写成论文详细论述才对,怎么能拿《医者包大娘传》交差呢?”站在胡广元身边的一位身穿黑色长衫,嘴角上有一撇厚厚胡须,年龄大概在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道。他是胡广元选定的参与闻育恒论文答辩的教师,是胡广元的死党。
闻育恒叹了口气,说:“我只有两天时间,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篇如此浩大的论文呢?只能用可以体现‘文传道义’观点的文章来做论文答辩了。现在想来,用《医者包大娘传》来做论文答辩也挺好,这样大家更容易理解‘文传道义’。”
“现在就请你给我们详细讲讲‘文传道义’吧!”王馨荷道。
闻育恒点了点头,对众人道:“其实,‘文传道义’的观念并不是我独创的,在历朝历代的文章当中都有这种观念的体现。在中国古代,文章写得最好的当属‘唐宋八大家’,他们写作文章阐理明道,就是在用‘道’指引人民未来的路;我们现在写作文章,歌颂爱国者,歌颂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者,既是在颂扬他们的义,也是在告诉当世人,人活着要有‘义’。不读无道之文,不做无义之人。我们这些写作文章的人,应当传承‘唐宋八大家’的作文之道,宣扬家国天下人民之义,让人民在道义的指引下向着光明前行,让国家在道义的指引下走得越来越好,让社会在道义的指引下变得越来越好。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那才无愧于‘作家’的称号;倘若一个人写诗作文不提倡道义,只想着为商人圈钱,鼓动人民精致地过好这一生而不求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那么他们不仅把自己的一生变成了平庸的一生,还害得他们的读者的一生变成了平庸的一生,还让国家丧失了一些可为栋梁的猛士,误人误己又误国。他们赤条条的到这个世界上来,赤条条的离开,最终什么都没留下。这样无益于祖国人民的人就算家财万贯、富贵逼人,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
在场的人听着闻育恒的这番论述,纷纷点头,不由自主地鼓掌。王馨荷看向闻育恒的目光中,再一次充满了爱慕。她的心里有些妒忌李夷洲,心道:“这么好的人,怎么就让李夷洲捡到了呢?”
然而,闻育恒的论文答辩还没有结束,既然已经讲到了“无益于祖国人民的人不值得称道”,那他自然要升华。所以等到众人掌声完毕,他便大声说道:“各位,今天的夷洲城可谓多事之秋啊!有居心不良者要在夷洲搞独立,要让夷洲脱离中国的版图。这是在毁掉夷洲的未来和夷洲人民的幸福生活啊!作为文人的我们,岂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种倒行逆施之举而无动于衷?我们应该站起来,应该写文章号召所有人团结起来,共同反对居心不良者搞的夷洲独立阴谋,共同促成祖国统一之伟业!如此,则国家甚幸!人民甚幸!夷洲甚幸!如果为了自身利益而危害祖国人民,这样的人就是垃圾!希望我们这些写作文章的人能成为国家和人民需要的猛士,而不是危害国家人民的垃圾!谢谢大家聆听,我的论文答辩到此结束!”闻育恒说完,对着在场的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胡广元和他的党羽色变震恐,只能阴沉着脸离开操场。他们本想着将闻育恒开除出校,万万没想到闻育恒居然会这样进行论文答辩,还趁机宣扬了反对祖国分裂的主张。这下,他们势必要受到蔡登辉父子的斥责了。在场的人都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掌声持续了许久才停下来。
待到掌声停下来,李民朴对众人道:“各位,接下来的话本来是胡校长说的,可他离开了,那只能由我来代劳了。请问:这次闻育恒的论文答辩怎么处理?”
“我的意见是——通过!”王子甫率先站出来表态。
“我觉得方才闻育恒的论文答辩十分精彩,我赞成通过!”王馨荷道。
“同学们也是这意见吗?”李民朴问众人。
众人纷纷点头同意。
“好,现在我宣布,闻育恒的论文答辩顺利通过,恭喜闻育恒成为夷洲官学最年轻的毕业同学!”李民朴说完就鼓掌,大家也纷纷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