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既然大家都说姻缘只是借鉴了媒妁一点而已,只是雷同了而已.
那么我就举例一些姻缘雷同媒妁的内容吧.如果这样明显了你们都还看不出来,那么只能怪你们自己睁眼瞎了
对比:
一,关于背景习俗设定的相似雷同。
习俗设定的雷同要找截图很麻烦,大概归纳一下是这样的,两篇文的婚礼习俗是两人成亲前不能见面,都要独立门户,然后成亲都要从各自的府宅出门,去新宅举行婚礼。
背景框架上设定是架空,男男也能生子,两篇文都是父母之命,《姻缘天定》是指腹为婚,《媒妁之言》是说媒成婚,双方成亲前也都没见过。
人物设定上,攻方的习惯是拿着扇子敲掌心,受方温雅,喜欢看武侠小说的杂记,攻身边有小仆,小仆随攻姓。
相似处:
《姻缘天定》第一章(1听到属下传来消息时,他正躺在桂花树下的软塌上休息。)(2把身上的桂花打落。)
《媒妁之言》第一章(1消息传来的那刻,他正坐在树下小酌。)(2随即起身,抖落一身花谢掀袍离去。)
都是主角在桂花树下,都是下人传来消息,都是有关成亲的事,《姻缘天定》是未婚夫来了,《媒妁之言》是说媒的来了。
相似之处:
《姻缘天定》第三章(1,而且这姻缘,我倒期盼的紧)(2,萧子然听了那句我倒喜欢的紧,胸口微微一热,而后咳嗽起来。)注:这里很明显可以看出问题,前面明明是期盼的紧,后面又是喜欢的紧,作者自己写的文上下语句为什么对不上?就算是打错别字,那么请问是怎么把期盼给打成喜欢的?
《媒妁之言》第十一章(1,这番缘分我倒喜欢的紧,却不知你的感想。)(2,听过男子一番话,清酌一时语穷不知要如何回答)
都是主角一对主角二说对这姻缘喜欢的紧,然后都是主角二不好意思。唯一的差别是《姻缘天定》里此桥段出现在成亲前,《媒妁之言》出现拜堂之后。
《姻缘天定》第一章结尾处(1把我昨天教你写的字,再去抄上一遍,字体工整些。)(2方尔岚却没在说话,走到推开的窗户前看着眼前的一方莲池,远处桂花飘香,十里能见……。)
《媒妁之言》第五章(1把昨日教你的再练五十遍,错一罚十。你那字难看的紧,多练练。)(2清酌抿唇轻笑着望向窗外。院中斜阳烘蕊,木犀花香四溢飘散,中秋月圆桂花香。)
两文都是主角罚小童练字,而且要工整。之后都是主角向窗外看,而且是桂花飘香
1,《姻缘天定》第三章(方寻买了些零嘴抱在手里,方尔岚偶尔拿捏几个放在嘴中,大部分时间是悠然的四处看着。
《媒妁之言》第七章(这小童似也憋屈了许久,随在轿外边走边看,边看边吃,逢到稀奇好吃的就指给轿中的少爷,只待清酌给上铜钱买零嘴。轿中清酌接来小童塞给他的各式小食,虽不喜食,却也并不介意吃上一回)
都是去街上闲逛,下人喜欢吃零嘴,主角偶尔吃上一点。
2,《姻缘天定》第三章(走至一方庙宇旁,方尔岚顿了顿。方寻眼睛溜亮,看到方尔岚停了便道:“少爷,不如去庙里求一挂吧。)
《媒妁之言》第七章(小童凑到近前仔细问询,才知道今日是祠堂广发红线祈福的日子,於是兴高采烈地趴在窗沿说道,“少爷,您也去求根吧,後日就要成亲,也来求个好姻缘。)
逛街之后都是仆人提议去庙里求签卜卦。
3,《姻缘天定》第三章(1大师看着他微微一笑道:“公子所求可是姻缘?”方尔岚点头道:“是。”)(2,“有佳偶善缘、命里有虚无。”大师微微一笑道:“出家人不打诳语,这姻缘极好。)
《媒妁之言》第七章(1,“公子可是卜婚?”老者慈善的含笑问道。“正是。”清酌点头应道)(2,清酌捡起签枝站起身来,身旁老者看过却是手捋长须大笑起来,“公子这番姻缘,倒是好的很呐!”)
进寺庙卜卦都是卜婚,都是老者问,掉落签支后老者都说这姻缘很好。
另外,这个剧情开始都是仆人陪着主角逛街吃零食,然后逛到寺庙都是仆人提议去卜卦,卜的都是姻缘,卜卦的都是老者迎接,卜卦之后老者都说姻缘很好。这个连续的剧情分开出现可以是巧合,一连串的出现要求各个环节都是一样,这也是巧合?
以上所发的只是一部分而已,这些就是事实,不管怎么狡辩鬼扯哭诉都是没有用的,要是不信的话,你们自己可以去一页页翻过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