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

  •   江愁眠心知吐明,不管谢怜有没有下凡,以神力来阻止永安起义军,阻仙乐的灭国,仙乐都会灭亡。
      《天官赐福》原著里的剧情发展是这样,但更是因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这一点毋庸置疑!
      以永安这种流离失所的灾民之众,想要对抗仙乐皇城军队,无异于以卵击石,螳臂当车。
      然而。
      无路可退之人,就是有着以卵击石和螳臂当车的勇气。一场骚乱后,几万永安人终于离开了城门,撤出一段距离,换了个地方安营扎寨。
      他们就是不肯走。走在路上说不定也要死,在这里耗着大概也是死,有什么区别?凭借之前国主发放的水粮,野外的树皮、野草、菜根、虫蛇鼠蚁,以及积压了多日的怨气和不甘,这些人以超乎想象的顽强生命力,硬是死死地扛着。几天后,匆匆凑出来的千余人仗着些锄头、钉耙、石头、树枝,杀回来打了一场。虽然这一场打得是乱七八糟,输得是一败涂地,一千多人里死伤过半,但也不是一无所获。郎英一个人冲进了城楼,扛了几大袋米粮和几捆兵器回去,虽然负伤惨重,却反而激起了一众亡命之徒的斗志。
      此时。
      他们的性质更接近于强盗。一次,两次,三次。仙乐的士兵们发现,这群“强盗”在迅速进步。
      原先毫无经验的散乱袭击者们渐渐摸索出了门路,来的人一次比一次更为棘手,回去的人则一次比一次多,还有源源不绝的新一波灾民闻讯涌来加入,壮大他们的队伍。
      对此,谢怜坐不住了。
      他向帝君说明情况,便不管不顾地擅自下凡了。
      仙乐太子的下凡,仙乐国轰动,一时之间,全国大量青年男子踊跃参军,短短几月之内,仙乐国军队人数翻倍暴涨。
      有太子谢怜在,起义军是大败而离的,但偏偏,无论如何也无法消灭。
      开战不过一月有余,原本国富民强的仙乐国,就显现出衰败之景。
      江愁眠在永安人民没有起义之前,闲着没事便去太苍山皇极观当了一名扫地的。
      扫一扫地就行,吃喝不愁,清闲极了。
      只是开战后,仙乐与永安之间的战火也烧到了一向以清心修身的皇极观里,此时正是多事之秋,又因为仙乐与永安之间的战况尚未有定夺,大家都不免心生烦躁。
      江愁眠这种清闲日子没过多久,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某日,江愁眠拎着扫帚前去神武殿打扫卫生,那富丽堂皇的神武殿几乎闪瞎了她的钛合金狗眼,尽管她来过不止一次,可还是不免感受到震惊。
      这应该要不少钱吧!
      她扫至内殿,正巧碰上了谢怜与仙乐国师在神武殿里激烈争吵。
      出于好奇,江愁眠躲在殿门外偷听。
      只听国师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太子殿下,你下凡的时候我就已经告诉你了,万事皆有规律,不可随意插手,你倒好,想要逆天改命!”
      可以感觉出,他的情绪非常激动,又碍于身份不得不竭力克制:“我跟你讲过,你是忘了那杯水二人的道理了吗?!自古以来便无两全齐美之事,人总是要做出选择的!你想要逆了这个天命,是根本行不通的!”
      “那我就自己另外开辟出一条新的通路!我是神,我可以做到的!”谢怜大声说道,“我作为仙乐太子,我不救仙乐国,谁来救?!”
      “太子殿下,你总是这样!”国师沉声道,“一意孤行,不听劝谏!”
      “那又怎么样?”谢怜不以为意,“国师想这么认为便这么认为吧!”
      江愁眠再也忍不住了,推开殿门走了进来,“国师所说虽有道理,但太子殿下的看法,也不是完全错误的。”
      两人齐齐回头望她。
      国师道:“江姑娘有何高见?”
      江愁眠走至他们面前停下,微微一笑道:“高见算不上,只是我的个人看法而已。”
      难得见她如此正经,给996都惊讶了。
      少女收敛了笑,淡淡开口:“太子殿下方才所说的第三条路,自然是有的,我并不否认。”继而话锋一转,“但是,这条路的开辟,不是像太子殿下说的那么简单,单单只靠一个人就可以成功,而是需要无数人,付出鲜血甚至是生命方能铺就。曾经有一个文明古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的威逼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探索了很多条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谢怜听到这,急不可耐地问道:“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
      “后来呀。”江愁眠思考了一下,继续讲了下去:“后来呢,随着某个思想的传入,一个与众不同的组织成立了,他们探索的道路与其他道路都截然不同的,但是最后,他们以鲜血和生命,才最终成功了。他们挽救了那个濒临亡国灭种的国家,挽救了受苦受难的人民百姓。”
      说到最后,少女那双美丽如宝石般晶莹剔透的眼眸里,氤氲上一层朦胧的水雾。
      先辈们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经过无数人的牺牲才换来了如今国富民强的种花家。
      历史书太小,装不下一个人波澜壮阔的一生,历史书又太大,装满了华夏5000年的历史,在历史书上,你随身翻过的一页,很可能就是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种花人。
      谢怜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种感觉,真的会有人为了自己的国家,付出自己一切吗?他不敢确定自己的子民,可以为仙乐国做到如此地步。
      “太子殿下,他们成功的关键,不只是靠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更是靠人民百姓。”江愁眠粗略的组织了一下语言,“在当时,国内有两个党派,执政理念都并不同。成功的党派,在兵力武器方面,皆不如失败的那个党派,那为什么最后胜利的,是武器装备非常落后的党派呢?第一点原因是失败的党派政治腐败;党派政府官员贪污腐败,对人民的疾苦置若罔闻。第二点,失去群众支持;失败的党派政府在内战中未能解决人民的疾苦,导致人民对其失去信心。”
      江愁眠清了清嗓子,“太子殿下,我说这么多,无非是一个意思:人民百姓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仙乐国如今是气数已尽,终会覆灭。仙乐国现在的情况,就像是一个表面鲜嫩多汁的水蜜桃,看着诱人可口,可是咬开来,里面已经是腐烂得很彻底了。太子殿下,永安人为什么起义呢?正是因为他们到活不下去的地步了。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仙乐国,好比我方才所说的失败党派,高层贵族贪污腐败,导致了人民百姓的受苦受难,久而久之,统治阶级早已不得民心。”
      “可是……”
      谢怜刚要辨驳,江愁眠就打断了他:“仙乐国的现任国君虽非昏庸无能之辈,但治国能力并不行,无法做到利民安民。俗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永安人的起义,从来都不是暴乱造反,而是人民百姓顺应朝代更迭的历史必然性。正如一位名唤荀子的先贤所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太子殿下若想以神力干涉和逆转这种必然规律,是不可能做到的,只会跟仙乐国一样,被人民推翻踩在脚下。”
      “因为……”她的声音低了下去,“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