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第三世界(四) ...

  •   李欣妍瞧他又买这么多衣服,一边伸手去拿,一边嘴上制止道:“怎么又买这么多,哪儿穿的了。”

      “我乐意。”

      “妈妈问你呢?见谁去了?见天儿的不着家。”

      “一个朋友。”

      “男朋友?”刚刚挂断电话的俞之贺接过话茬调侃他。

      “哥~”

      “是女朋友就带回来嘛。”

      李景行心里咕哝着自己倒是想带。

      他从衣服兜里掏出两个小盒子,递给两位妈妈。

      李秀英打开来看,是一个精致的发簪:“哎哟,好雅致呀,怎么想着给阿姨买发簪了?”

      那是俞之安买的,她下午悄悄去看过李秀英了,瞧她有些憔悴,素日爱盘的发髻也只是披散开来,想着又要上课,又要照顾家里,大概是太忙了,便去挑了两个,让他带回去:“瞧您最近都不怎么盘发了,这么漂亮的头发就得配这么精致的发簪。”

      “只可惜我家之安还太小,不然呀,一定得让景行当我女婿。”

      钟灵昵他一眼:“你老妈什么时候盘过发?”

      “您这是胸针,再瞧瞧。”

      还真是:“算你有心了~”

      他想起下午还问过俞之安,怎么不去瞧瞧俞建章,俞之安只摇头,不肯说原因。

      “俞叔叔怎么还没回来?”

      “最近课忙。”

      “您有他的课程表吗?”

      “嗯?”

      “我这学分不是还没凑够嘛,去蹭蹭课。”

      “蹭历史课?”

      “俞叔叔的课那学分肯定得给我嘛。”

      李秀英到书房拿出他的笔记本,上头贴了他的课表:“最近的都在这儿了。”那是他的备课本,近期课程,主要内容都写的非常详细。

      .............................

      “上一堂课咱们讲到清朝时期的满蒙联姻,让大家思考政治联姻的现实意义,加分的机会又到了,有哪些同学准备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呢?”这是为大一新生开设的一堂选修课,所以他不似为硕博生讲课那样严谨,多布置一些讨论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哟,举手的还不少,那就从这位同学开始吧。”

      第一个被抽中回答问题的是坐在第一排的一位男生,他选修这堂课的目的就是学分,听同系的学姐学长讲,俞老师开设的选修课难度不大,且课程设置非常有意思,绝不照本宣科,多围绕大家感兴趣的内容,甚至是一些野史展开,重讨论,且畅所欲言,只要出勤率足够,几乎不会挂科,有独到见解的还能拿高分。

      “俞老师好,上一堂课说到的满蒙联姻,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作用,促进民族融合,稳固政权,加强文化交流和政治统一,提高清政府的凝聚力。”

      “好,请坐,那么其他同学认为呢?”

      “老师,我觉得他刚刚说的不够全面,没有讲清楚前因后果。”

      “那这位同学是怎么看的呢?”

      “首先两个马背上的民族在文化和宗教信仰上本身就是相似的,所以联姻可以促使这种文化更加融合,有利于巩固政权;其次蒙古族当时在军事上是比较强大的,通过联姻形成政治联盟,可以获得军事支援,既让清政府有能力问鼎中原,还可以安定边疆;所以说满蒙联姻对清政府来说是一场性价比非常高的交易。”

      “还有补充吗?”

      “我还有补充,前面两位同学说的这些好处的既得利益者都是男性,对于他们来说联姻就是一场性价比很高的交易,但对女性呢,所以联姻制度也体现了封建制度下男性的自私与无能,打着家国大义的幌子压榨和剥削女性。”

      这位同学的发言又引发了新的一波讨论,紧接着她的发言,有个男生故意夹着嗓子调侃道:“甄嬛传不都说了嘛,能靠一个女人就解决的问题,何必用兵打仗。”

      “所以说还是女性承担的太多,封建制度下的女性都成了男人的垫脚石。”

      “那就不得不提恩格斯对婚姻的经典论述,正是婚姻导致了女性的不平等和被剥削,成为男性的附庸。”

      “但那是建立在非社会主义之下的情形,如果能够消除私人财产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能消除这种不平等。”

      “所以说还得跟党走。”

      “现在可不一样了啊,父母嫁女儿也是要收彩礼的,男方还得备房备车,这不是剥削和压榨吗?”

      “你的意思是父母靠嫁女儿发财咯?醒醒吧你,大清早亡了。”

      “那上一辈人就是有这种想法啊,你回去问问你爸,娶你妈的时候给了多少彩礼。”

      “你说的这可是上上一辈儿了。”

      “我爸妈可不这样。”

      “你这么说,是因为你们家还这样吧。”

      要说对联姻制度的讨论,大家肯定都是网上看来的结论,冲着学分发的言。

      可要说到婚姻啊、女性权利啊,这些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那整个课堂就像是菜市场似的叽叽喳喳,各说各话的谈论了起来。

      看大家争论起来,俞建章摆了摆手:“同学们,请安静,请安静。”

      待恢复课堂秩序,他才继续道:“文明的演变,社会的进步正是在不断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中实现的,大家能够透过联姻制度看到婚姻制度,并且发表出各自的见解,这非常好。”

      “你什么意思...”虽然大部分同学都已经恢复了安静,认真听着俞建章的总结,可刚刚因为嫁女儿收彩礼算不算卖女儿这个话题吵起来的两位同学,还在小声争辩着。

      见俞建章停了下来看着他们俩,旁边的同学戳了戳那个男生:“嘘,嘘~”

      “你嘘什么嘘。”

      “俞教授看着你们呢。”

      “看来两位同学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俞老师,您会觉得嫁女儿是为了收彩礼吗?”

      “俞老师当然不会,他又不缺钱。”

      “那这么说你将来要是缺钱了,就会卖女儿咯。”

      “好了,好了,两位同学请安静。”

      “俞老师,您评评理嘛,他是不是不讲理,还说什么女儿就是招商银行,儿子就是建设银行。”

      “这个问题是没有定论的,他全完取决于个人认知。”俞建章如是道:“而个人认知又取决于他所受到的教育,成长环境,社会环境。至于我的女儿,那可是我们家的玫瑰,不论我境遇如何,她都将永远拥有自由意志。”

      他说这话时,是如此的幸福,又如此的骄傲,之安是俞家的玫瑰。

      她是之安,那她也可以是那朵玫瑰吗?

      “走吧。”她收了桌上的笔记本,拿起书包,俯身悄悄离开了教室。

      “俞教授是很疼之安的。”

      她没有接话,只是点了点头。

      “给我讲讲你小时候的事儿吧,听说之贺哥当年在福利院见过你以后,就非要带你回家,秀英阿姨甚至怀疑过你是不是他的....私生女。”

      讲起这事儿,她终于露出了笑意:“缘分的确是非常玄妙的。”

      “最初产生这个念头的人是妈妈,只不过,她想要收养的并不是我。”

      李景行有些错愕,这段往事他并不知晓。

      第零世界,2010年夏:

      大暑过后,天气愈发的热起来,不到六点,李秀英就醒了。她掀开凉被,垫着脚尖小心的出了卧房,到楼下厨房烧水泡了壶茶。

      电影频道正在播放边城,还是好多年前看过的小说了。

      约莫七点一刻,俞建章也起了,见身边没人,寻下楼去,就见着李秀英盘着双腿,怀里抱着抱枕,像是在擦眼泪。

      “看什么呢?怎么还哭了。”

      “边城~”她擤了擤鼻涕“多少年前看的小说了,还是头一回看电影版。”

      俞建章是西南大学的史学教授,在学生们眼中,他虽是仁师,却也不免严肃刻板的印象,但回到家里,面对李秀英,他便是全天下最温柔,最体贴的丈夫。

      给她添了些茶水,俞建章便独自走进厨房开始准备早饭。

      今儿早起是为了参加市福利院的捐赠会,西南大学新进了一批图书,旧版的全部捐到福利院,他是出席本次捐赠会的教师代表,要说怎么会选他做这个代表,就得说到他的太太李秀英了。

      李秀英是音乐学院钢琴班毕业的,起初在中学做音乐老师,但这份工作能用到钢琴的地方实在太少,为了不荒废多年的积累,她离开学校,开了一家琴行,在琴行里收学生。

      也是因此收到了当时市中学校长的儿子向楠,向楠和俞之贺同年,小学初中高中都在一个班,实在是难得的缘分,两家自然越走越近。

      向楠的父亲向明杰升任教育局副局长后,她的妈妈王霞便开始资助福利院的孩子,这一善举打动了李秀英,她和俞建章商量后也决定加入资助行列。所以这次除了西南大学捐赠图书,她和王霞也约定了去见一见孩子们。

      其实约莫一两年了,李秀英一直有收养一个孩子的打算,她是很喜欢孩子的,性子是即包容又温和,你一看到她,便会知道她是一个好母亲。

      尤其俞之贺考上公安大学以后,鲜少能够回家,她就总觉得家里少了些什么,这个想法也就愈发的强烈起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下一本开《蝴蝶效应》 高岭之花女,冷淡克制vs心机绿茶男,假正经花孔雀 年龄差8岁,1V1 求收藏,求求了,求求了!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