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5、老家的众人 ...

  •   胡雪儿这是第一胎本来就不好生,痛了二天二夜才把孩子生下来,全身都脱力,等孩子落地就昏了过去。
      她睡了一夜醒来后,看到吴氏手中抱着的软乎乎孩子,好像又有了力气,屏住呼吸问道,“是男孩还是女孩?”她晕过去时没注意是男是女。
      吴氏明白她此时的心情笑道,“媳妇,是个儿子。”对吕家来说,此时确实要个男孙,吕登也需要个嫡子。如今得偿所愿,家中每个人的心情都大好。
      胡雪儿脸上露出狂喜之色,这些年吃的苦总算在这一刻得到了补偿。她再也不用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了。
      她伸出手摸着孩子的小脸,“相公看过孩子了吗?”她最盼望此时有相公陪在她身边,不过看看天色,肯定是上衙门了,算了公事要紧。
      “怎么没看过?当时捧着孩子傻笑了半天,没见他这么高兴过。”吴氏想起吕登抱着刚出生的儿子的傻样子,心中不由有些好笑也有些心酸,“他去衙门时还恋恋不舍的叮嘱我们要好好照顾孩子呢。”
      吕登成婚多年才有嫡子,对这个孩子视若珍宝,巴不得天天捧在手心里,要不是要去衙门,他还舍不得放下孩子。
      胡雪儿脸上露出喜色,两人说了几句话,她就有些乏了。
      李四妈捧了红糖水喂她喝下,她勉强喝了半碗就摇头不要了。
      扶着她躺下看着她睡过去,吴氏吩咐了丫环几句,才抱着孙儿出了门。
      让李四妈下去炖补品,等胡雪儿能吃东西时再端过来。

      钱氏正跟金氏说话,见吴氏抱着孩子进来,起身抱过孩子细看,粉嘟嘟的小脸,极为可爱。“没想我们到的第一天,这孩子就迫不及待的要出来。”这小家伙可把所有人都吓坏了,二天二夜才落地,这过程实在是太过煎熬。
      “那是他跟你们有缘。”吴氏此时心情大好,笑吟吟道,“谢谢嫂子给孩子准备的小衣小裤,太精致了。”
      吴家富夫妻除了那些礼物外,还另外备了一箱子新生婴儿穿的衣裳鞋子和帽子。
      钱氏笑道,“我嫌外面的人做的不好,所以都是家里人做的,料子也是精心挑选的,软和的很,不会扎到孩子的皮肤。”
      吴氏听了,心中感动,“嫂子太费心了,还要劳烦家里的人。”
      钱氏向来性子直爽,“别说这些没用的,孩子起名了吗?”
      “登儿让相公起,不过相公想了好几个名字都还没决定下来。”吴氏想起相公郑重其事的样子,不禁有些好笑。当年三个孩子出生时起名也没见他这么郑重过。
      “不急,在满月之前起好就行。”钱氏知道吕家对这个孩子的重视,反正按照老家的习俗,只要在请满月酒时公布孩子名字就可以。
      乳娘将睡着的孩子抱下去,金氏也找借口下去。让这两人好好说说话。
      屋子里只有两人,吴氏随意了许多,“这次大哥大嫂可要多住几天,不能再像上次那样急匆匆的就走了。”上次才住了十天,就急着要回老家。
      “家里的生意有些放心不下。”钱氏也很想多住几天,多看看三儿子一家,妹妹一家。可有什么办法,这心就是放心不下。
      吴氏有些奇怪的问道,“不是都交给两位侄儿打理了吗?”她怎么记得吴家富将家中的生意交给下一代处理了?
      钱氏轻叹了声,“这两个孩子还不能独当一面,老大性子太过宽厚容易心软,老二有小聪明却没有大智慧,行事容易偏激。”
      当初吴家富夫妻做决定太过草率了,这些年生意出了不少状况,都是因为两个儿子处事不够周到引起的。吴家富只好坐镇家中,随时准备收拾烂摊子。
      虽然钱氏没多说家中的状况,吴氏也明白过来了安慰道,“再多磨砺几年,到时就能独当一面了。”
      钱氏皱着眉头,“性格是天生的,我和相公还真有些担心这份家业。”也不知这家业能不能顺利传下去?
      “有什么好担心的?”吴氏想了想笑道,“二哥的性子也有些软和,还不照样把生意做的不错。”
      钱氏嗤之以鼻,“那是有吴家这块金字招牌做靠山。”
      吴家二老爷其实没有做生意的才能,但有下面各个管事撑着,也风平浪静的混到现在。
      再说做生意靠的是人脉关系,吴家这些都不缺。
      “不是一样的道理吗?”吴氏不忍心大嫂这么烦心,“只要吴家一天没倒,这些小辈就不会出事。”
      “希望吧。”钱氏只能冀望第三代,“盼着孙儿一辈能有个出类拔萃的,好把吴家的家业传下去。”再怎么说,也要出现个能掌舵的人。其他资质平庸些,在吴家这条大船上也能混着。
      “孩子们都小,慢慢教导,总会有个出色的。”吴氏也替娘家担心,这要是没接捧的人,这可如何是好?“老三呢?你们想好了吗?”
      在她看来,吴敬仁先前还有些孩子气,如今已经能稳重独挡一面了。
      “就让他跟在登儿后面做事,他也很感兴趣。”钱氏摇摇头,“我看他这几年在京城历练的很老成,做事也滴水不漏,比老大老二都强。”官场果然是个最锻炼人的地方。
      吴氏笑道,“敬仁侄儿的确长了不少本事,登儿如今是离不了他的。”在娘家这么多侄子中,她最喜欢这个侄子。
      “那是最好,我也不想再让他做生意。”钱氏对三儿子也很满意,笑道,“将来分家时也不会少了三房的。”她和相公商量过,分家时就照老爷子的办法,一分为三。
      钱氏心中早就打好主意,做商人没有大出息,远远不及做官的风光,即便只是跟在官员身边沾光也比做商人强。镇上的人家听说她家三儿在京城帮吕登做事,纷纷来求她拉扯自己孩子一把,也送自家的子弟到吕登身边沾沾光。就连金家太太隐隐约约有这个意思,不过都被她回了。
      吴氏点点头,不方便对吴家将来分家之事多做评说。转而细细问起家乡的情况。
      钱氏向来不瞒她,一一道来。吴氏的第二代都已经成婚生子,连最小的勇哥儿二年前也娶了县太爷的嫡女。这些吴氏倒也知道,也送过贺礼回去,勇哥儿成婚也算晚的,不过娶的妻子也算体面。
      不过她不知道的是,县太爷家还把庶女也送给了勇哥儿做妾室。
      吴氏听的目瞪口呆,“这是怎么回事?不合礼数啊?”怎么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太荒唐了!又不是古代,有滕妾之说。
      钱氏心中也对此事很不满,“谁说不是呢?听说这个庶出的姑娘极得宠,她生母是县老爷最得宠的妾室。”
      “那怎么会送给勇哥儿?”吴氏真不懂这县老爷家是怎么想的?“应该好好找一户人家,把她嫁出去做正室太太。”
      做正房才是女人最好的选择,妾不过是个玩艺,是生是死还是发卖掉都是主人的一句话。哪有人赶着上去做妾的?这脑袋是不是坏了不清楚?
      “妹妹也不是外人,我就直说了。”钱氏撇了撇嘴,说出一段隐情,“听说这个庶出姑娘见过勇哥儿后,对他……有情。所以哭着闹着要嫁给勇哥儿,在家里闹的天翻地覆,后来县老爷没办法只好将庶女送过去。”这是含蓄的说法,其实是这个妾上姐姐家做客,对姐夫一见钟情,立下誓言非君不嫁。这种不知羞耻的话都不好说出来污了吴氏的耳朵,居然还有人做出来。真是丢人现眼。
      “荒唐。”饶是钱氏已经瞒下部分隐情,吴氏还是脸色大变,“这种女人品行不端,怎么能让她进吴家大门?”这么可笑的事,县老爷居然还依了女儿,这自己恐怕也立身不正宠妾灭妻的人。攀上这种人家做亲戚,真是丢脸。
      “有什么办法?”钱氏一脸的无奈,“人家是县老爷,吴家再怎么样也要给他这个面子。”人家主动提出来,一点回转余地都不给。那能怎么办?只好收下再说喽。反正县老爷三年任期一满,谁知道到时会到哪里做官?到时山高皇帝远,吴家爱怎么折腾都行。
      听了这话,吴氏轻叹了口气,“那三嫂怎么说?”
      钱氏心里还是有股气的,“三弟妹还能怎么样?只是个妾室,关在家里不许走动,连娘家也不许走动。”这样的处置不错,让她动弹不得。想回家找靠山也不行,再说好吃好喝的供着她,她还能怎么样?硬要进吴家的门,已经惹恼了不少人,再出什么花样,哪有她立足的份?钱氏突然想起以前的那个叶氏,眉头皱的更紧,幸亏早就打发了。否则就跟吃了苍蝇似的让人恶心。
      吴氏有些不放心,“那个妾室有没有在吴家闹?”在娘家能闹的这么欢,这性子不是好相与的,进了吴家也不知收敛些吗?
      “这倒没听说,我们本来就离的远。”钱氏也叹了口气,“就算有这种事情三弟妹也会瞒的死死的,绝不会让流言传出来。”这家宅平安怎么就这么难呢?吴家虽然已经分家,但总是一家人啊。闹出这种事情对谁都没好处。
      吴氏想想也是,“的确如此,否则就成了大笑话。”或许已经是个笑话了?
      “也不用太担心,三弟是什么人?谁能斗得过他?”钱氏拍拍她的手,“不过是个小小的偏房,连正经媳妇都不是,她敢怎么样?”
      “我是太操心了,忘了这一茬。”吴氏想起吴三爷的手段,不禁松了口气笑道,“要说我们兄妹四人谁心思最重,那当然是三哥了。”真要是狠起来,谁也不是他的对手。再说他是睚眦必报的人,这次丢了脸当然会讨回来的。这个硬要进吴家门的妾室恐怕要倒霉喽。
      钱氏不愿提烦心事,“别提这些,说说金家的事吧。”不过这金家也不省事啊。
      吴氏怔了怔,“三侄媳的娘家?出了什么事?”
      钱氏面露不屑之色,“金老爷临老入花丛,买了两个通房回家,半年前生下幼子。”金家的几个儿子心中都不平着呢,又多出个人来争抢家产。
      金家老爷的儿女早已成家立室,这忽然闹出个小兄弟来,真是不大光彩啊。连吴家也觉得金家老爷做的不成体统。
      “啊?”吴氏吃了一惊,“这金老爷年纪也挺大了,怎么还不给自己留份体面?给家中儿女留份体面?”就算不为自己名声考虑,也要为子女考虑。
      “谁说不是呢?”钱氏愤愤不平道,“我真有些为金家太太不值,那么贤惠的人却遇到这种……”话却没有说下去,再怎么说,金家也是吴家的亲家。而她对三儿媳也很满意,不看僧面看佛面。
      “这些事我们都不知道,连三侄媳也不知道。”吴氏真不知该说些什么,“金家太太来信时都没提起过。”她不方便对金家的家务事说三道四。
      钱氏也知道她的为难之处,转过话题,“金家太太估计已经心灰意冷,如今也不管事了,将管家之职交给了大儿媳。”
      金家太太心灰意冷是真的,她也想通了,也不想再管这一摊子烂事。金家的家产一半已经给了女儿做嫁妆,另外一部分她做了些手脚变成了她的私房,她给女儿备了几个庄子花了出去。剩下的家产也不多了,让他们以后去闹吧。她也懒的管了,即便金老爷再生个十七八个,也与她没什么利益关系。着急的恐怕是那些庶子,她就等着看好戏吧。无论谁闹谁得了便宜,也不敢对她这个嫡母无礼。金老爷都不要脸面了,她还顾着金家干吗?反正女儿也出嫁多年了,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她也不用顾忌那么多了。
      这又是个惊人消息,吴氏想起刘水莲怯生生的模样,不由怀疑这人能当家吗?“刘家姑奶奶?”在她的记忆里,这人又没脑子又没眼光又没远见,总是一肚子的委屈和愤怒,一脸的不平和愤世嫉俗,这种人管家不是笑话吗?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5章 老家的众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