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第 25 章 ...

  •   第二天又是难得的大晴天,林夏一行前往下一个学校,位于C城最东边的C省农业大学。
      C城确实是个很神奇的地方,从学校就可见一斑。这里有全国最好的传媒大学,最物欲横流的经济学院,以及最负盛名的农业大学。因为C省农大有一位享誉全球的农业科学家、名誉校长,其科研成就造福了全球1/5的人,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农业第一人。
      犹记得去年C大迎新晚会,看着台上的领导、教师、学长学姐以及新生代表凌冬的风采,林夏内心响起一个坚定无比的声音:这里就是中国传媒的未来。
      而今来到C省农大,看到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稻田,一株株长势各异的果树,一个个种着各种蔬菜的大棚,以及满是田园气息的畜牧养殖区,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这里就是中国农业的未来。
      有那样一个“造福苍生、泽被后世”的前人领路,C省农大的学子总是比旁人多一些仰望星空的世界格局和脚踏实地的扎根土地。他们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始终有一个闪烁着熠熠光辉的灯塔指引着他们,既抬头看天,也低头种地,从阳光和土壤中得到自然的馈赠、汗水的收获、万物的生机。
      农大这边负责引领拍摄的是林夏的发小,岑香,一个面容白皙、头发有些自然卷的女孩。为了促成这次相聚,林夏和岑香“里应外合”,成功让岑香成为专题片农大站的最佳人选。
      农大的食堂当然不能只拍食堂,要从食物的源头拍起。主食拍水稻,蔬菜拍大棚里的无土栽培,水果直接进草莓园,肉类去养殖区……农大特色体现得淋漓尽致。
      更好玩的是,由于是学生们自己栽种的,长势各不相同。有长得又高又壮的,也有小白菜地里黄的。比如黄豆,种得好的硕果累累、豆荚又大又圆;管理不善的自然是“草盛豆苗稀”;还有个别怨种,豆苗又高又壮,豆叶又绿又大,就是不长豆……
      陆鸣和林夏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眼神里接收到默契的焉坏。两人一拍即合,把这些良莠不齐的学生作业照单全收,回头剪辑成前后对比,杀人诛心。
      岑香这个学期的课题是种草莓,林夏知晓此事后,立即拉着陆鸣就去拍了,为他俩的损人大业又添一瓦。
      看着那两人在她的草莓园里胡作非为,岑香生无可恋:“有这样的发小,真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谁都知道她说的是反话。
      凌冬于是接了这么一句:“有你这样的发小,确实是林夏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她在闹,你在笑。嘴上嫌弃,其实心里一点也不介意。”
      被人说中,岑香借机跟凌冬说了缘由:“林夏是我的恩人。小学五年级时,我被人诬陷偷窃,尽管我据理力争、反复解释,但当时班里气势已成、积毁销骨。那段时间我过得特别艰难,没有人和我玩,我最好的朋友也跟她们站在一起指摘我、甚至添油加醋让我又多了几项莫须有的罪名。林夏这人看着聪明,对这种事其实很迟钝。但她察觉后却主动跟我说话,陪我一起上学、吃饭,陪着我度过了最难熬的一个多月。做这种事肯定会引火烧身,可她还是这么做了。后来真相大白,偷窃者找到了,很多盖在我身上的黑锅也找到了原主。可没一个人跟我道歉,直到我升到初中换了学校这些流言蜚语才散尽。”
      岑香说:“林夏是个很好的人,成绩好、能力强,很得老师喜欢,品性更不用说,善良又勇敢,像个小太阳。”
      凌冬点头:“是的,她是个很好很好的人,特别好,好得像一束光,能照亮和温暖身边很多人。”
      岑香的第六感迅速捕捉到凌冬话里的私货,眼睛一眯,问他:“我说她很好是站在发小的角度说的,你的‘特别好’又是以什么身份说的呢?”
      凌冬在谎言和坦白之间摇摆了好一会,最终还是选择后者:“以你现在心里想的那种身份。”
      岑香眉毛一挑,原以为这人会打死不认,没想到还挺有种。
      林夏和陆鸣拍完了还不消停,一人捡了一个长得最奇形怪状的草莓果,放在一起比谁才是岑香同志最“出色”的作品。两人各执一词,便拿着让局外人凌冬选,凌冬选了林夏摘的那个,气得陆鸣一口气把两个草莓都吃了毁尸灭迹。
      岑香大喊:“哎别吃!没洗!”
      陆鸣不为所动:“怕啥,又没打药。”
      岑香幽幽地说:“药是没打,就是前几日刚上了农家肥,养猪的学长送的。”
      陆鸣咀嚼的动作忽而停滞。
      其他几人笑得人仰马翻。
      全程嬉笑怒骂,几人在玩闹中完成了室外拍摄。接下来要拍摄的才是本次专题片的重点——食堂。农大的食堂也不少,一共六个,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好美味”餐厅。这里提供的全是农大师生自己培育的食材,由烹饪工艺与营养教育专业的学生下厨,为大家奉上口味随缘的饭菜。餐费极低,人均3元左右,三菜一汤,童叟无欺。
      听说C大电视台要来拍摄,学生们都很开心,纷纷展示自己的拿手好菜,介绍食材来源、烹饪工艺也是头头是道,贡献了很多视频素材。其中一个男生问,可不可以把拍摄的视频发给他们,想给亲朋好友们都看看。陆鸣说当然可以,到时候按每个人的镜头剪成一小段,大家自行认领。全场为陆鸣欢呼。
      对于C大的学生来说,视频拍摄、录音录像都是极其普通的事情,他们的学习和工作,都是为了将自己的心意和心血呈现给观众。但对于农大的学生来说,上电视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哪怕上不了,能从专业摄影师的镜头视角看到自己,也弥足珍贵。
      C大的选择是樱花,经济学院的选择是银杏,而农业大学把校园里的植物全部都交给学生,他们想种什么都可以。桂花、槐树、广玉兰、松柏以及各种果树,学生们自行打理,好坏看造化,种死了就换另一种。后来又推出认领制,师兄师姐们种下的树有谁想接手的,主动申请并在系统备案。
      以林夏的感触来说,C大的校园里更多的是学术和技术,经济学院里充满了金钱的味道,而农大则是泥土的芬芳和生灵的自由气息。无所谓高低贵贱,每个人、每个学校都有自己前行的道路和方式。
      临别时,岑香问林夏:“《我想去的地方》我一眼就能看出是你的手笔,但《美食之都:大学食堂篇》这么接地气的主题,跟你以往的风格不太像。你是怎么想到要做这个专题片的?”
      陆鸣赶紧举手:“是我想到的!我们宣传部每年都要做招生宣传,我今年的提案就是以小见大拍摄C大食堂。这个天才的想法被宣传部否了,但林夏觉得挺有意思,就改了改,把视角从单校的招生宣传拓展到C城的文化特色。可即便如此,一开始电视台也没看上这个策划,直到上个月《我想去的地方》获奖,名人效应加持,这个专题片才获批。”
      “就挺奇妙的。”林夏一句话总结。
      岑香意味深长:“你们仨确实挺奇妙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