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 23 章 ...

  •   “外祖母。”
      姐弟俩行礼后,亲近地走近地走到老国公夫人一左一右。

      老国公夫人一只手虚攥着方景瑜的手,一只手搂着方静宁,关心地问两人:“见到族中长辈了,如何?”

      方静宁答道:“回外祖母,皆好,就是心里生疏。”

      老国公夫人道:“你们从没接触过,生疏些实属正常。”

      方景瑜细致地补充:“族长伯父看起来很威严,四堂叔胖一点,五堂叔像个读书人,他们对我们都很友善,三位伯娘婶娘也都笑容满面的,不过不知为何,我倒觉得族长伯父家的堂兄更面善更亲近些,阿姐说是因为我和堂兄有三分像。”

      老国公夫人认真听他说完,看不出喜恶道:“你觉得亲近,许是血脉相连,也许是他们行商,待人接物自然更圆滑。”

      姐弟俩听着,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方静宁欲言又止,又沉默下来。

      方景瑜时不时看向姐姐,又看向外祖母,亦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老国公夫人也没说话,看不够似的瞧着他们。

      堂内的气氛一时格外安静。

      他们都知道,要到分别的时候了。

      姐弟二人毕竟在国公府生活了近十年,他们没有父母了,老国公夫人和国公府里的长辈们。兄弟姊妹们便是他们曾经唯一的亲人,这里充满了他们成长的痕迹,即便早有准备也十分期待过,可真到了这时候,心里仍然像是撕下去一块儿似的。

      但该走了。

      方静宁渐渐红了眼眶,请辞道:“宅子里没有主人,待客总归是不周,外祖母……”

      她说着说着,便哽咽起来,说出那句话艰难极了。

      “外祖母,静娘、静娘想和景瑜尽早搬回去。”

      方静宁说出这句话,便泣不成声。

      方景瑜也悄悄抹起眼泪。

      老国公夫人抱紧两人,也哭道:“这是挖我的心呢,外祖母如何舍得你们……”

      祖孙三人抱在一起哭。

      老国公夫人身边的老嬷嬷劝慰半晌,三人的哭声才稍稍止了些。

      方静宁哭成了泪人,身子都有些站不稳,越发惹人怜。

      老国公夫人控制着情绪,安慰她:“快莫要哭了,再哭伤了身子。”

      方景瑜也担忧道:“阿姐,你坐下缓缓吧。”

      方静宁哭得脑袋还发懵,顺着两人手扶的力道,靠坐在老国公夫人身边,仍然止不住的啜泣。

      “你这孩子,自小便是个重情的。”
      老国公夫人苍老的手抚摸着她细嫩的脸,心疼道:“早晚要出嫁,不过是提前离开三个月,外祖母这么大岁数,见得多了,早该想透了,不该惹你一个小姑娘跟着伤心……”

      她这样大的年纪,白发人送过黑发人,如今又要面对分离……
      方静宁想到此,泪水又止不住。

      老国公夫人收口,长叹一声,强撑笑颜道:“是我想岔了,都在京城住着,侯府老夫人也答应会让你常回来看我,又不像你母亲,再见不着了,我是知足的。”

      她一提已故的母亲,方静宁如何能抑制,方景瑜也忍不住伤心起来。

      到底是疼爱的小女儿留下的血脉,老国公夫人见两人如此,满眼的不忍。
      可国公府更重要。

      老国公夫人冲着亲信老嬷嬷使了个眼色。

      老嬷嬷进到里屋,取出一个贵重的木匣。

      随后,老国公夫人挥退了屋内所有的下人,只剩祖孙三人。

      老国公夫人从腰间摸出一把钥匙,去开木匣上的锁。但她方才情绪太激动,手一直在颤抖,怎么也对不准锁孔。

      方静宁见了,伤心极了,“外祖母,我帮您开……”

      老国公夫人无奈一笑,“外祖母老了~”
      钥匙递给她。

      方静宁眼前模糊,钥匙也没插进锁孔。

      方景瑜又接过去,两下便开了锁,交还给外祖母。

      老国公夫人打开盒子,柔软的绸缎上躺着一对金缠丝手镯,金光璀璨,工艺精湛,极其精致。
      “这是外祖母着人打得镯子,给你添妆。”

      方静宁感动不已,哽咽道:“外祖母,您费心了~”

      老国公夫人将镯子轻轻戴到她的手腕上,“真好,你平时喜欢的太素净,成亲了,就不能光由着性子来了。”

      方静宁垂着泪点头,“是,我记得了。”

      老国公夫人又扒开盒子里的绸缎,底下压着三张地契和一张房契以及几块儿手指厚的金砖。

      金砖几乎铺满了匣底。

      地契是京郊远一些地方的,大部分是良田。

      房契是三进宅子,在仁安坊,宅子本身不大,占地不小,按照当下京城日益增长的房价地价,日后会越来越值钱。

      这些东西,算下来值七八千两。

      方静宁和方景瑜看到这些东西,不解。

      老国公夫人道:“这也是给你的压箱嫁妆。”

      姐弟俩皆睁大眼睛。

      方静宁连忙推拒:“外祖母,这太贵重了,我如何能收。”

      老国公夫人压下她的手,语重心长道:“外祖母老了,不能亲自为你准备嫁妆,你的嫁妆都是你舅舅舅母准备的,我这心里总是挂记着。”
      “这是外祖母的体己,专门给我的静娘。”

      老国公夫人又将东西放回去,叮嘱道:“回头就将地契房契悄悄过到你名下,旁人若是问起,你就说只给了你两个镯子。”
      “你放心,你姊妹们出嫁,外祖母也给嫁妆首饰,不显眼,府里人多,外祖母若是偏心太过,你们姊妹该生嫌隙了。”

      她句句都是为方静宁考量。

      方静宁又愧疚又感动,无法自已,泪眼朦胧,“外祖母,你对我这样好,我如何受得起。”

      方景瑜亦是满眼感激孺慕。

      他们再是满心寄人篱下的不安,在这个府里,外祖母对他们的好,姐弟俩都无以为报。

      老国公夫人将木匣合上,送到方静宁手中,摸着她的头道:“你过得好,外祖母便安心了。”

      她又转头望向方景瑜,慈爱道:“外祖母多给你姐姐,是因为你将来会继承家业,你莫要吃醋才是。”

      方景瑜流着泪摇头,“家财都给姐姐,我也不在意的。”

      老国公夫人像看天真的孩子一般,摇摇头,“你们回去,外祖母不拦着,是该回去了,只是外祖母有一个要求……”

      姐弟俩专注地看向老国公夫人,“外祖母,您说。”

      老国公夫人忧虑道:“景瑜还小,不好独自在方家,万一下人欺主年幼,或是发生什么意外,静宁你出嫁了不能时时顾及,所以我的意思是,景瑜还回国公府来,过几年再搬回去。”

      “我……”
      方景瑜想说想跟姐姐在一起,他也喜欢未来姐夫。

      老国公夫人摇头,打断他:“虽说侯府是个好人家,可人心难测,若是旁人存了吃绝户的心,你们是后悔莫及。”

      “平南侯府不会的。”
      姐弟俩都不太相信平南侯府会存恶心。

      老国公夫人没有说平南侯府的坏话,只道:“平安侯府好那自然再好不过,可防人之心不可无,国公府始终是你们的外家,不会害你们性命,静娘出嫁了,常回国公府走动,旁人也道你是有倚靠的,不是可以随意欺凌的。”

      方静宁觉得外祖母说得极有道理,她虽心里相信许活的人品,可她也清楚,她对平南侯府和许活的了解都有限,并不能完全信任。

      国公府不一样,国公府确实不会害方景瑜性命,这些年也从来没苛待他们姐弟。

      外祖母句句都是对他们真心实意的爱护。

      方静宁想到此,泪又绷不住,扑进外祖母的怀里失声痛哭。

      方景瑜也非不知好赖,纵是不舍,仍旧是答应了再回国公府来。

      老国公夫人教方静宁哭得亦是鼻眼酸,可再哭下去,都要头疼,便劝着姐弟俩止哭。

      待到两人缓过劲儿来,老国公夫人教他们回去休息,“该收拾便收拾起来,明日方家的族人来过,我瞧瞧人,你们便搬回去吧。”

      她似是无力,摆摆手。

      姐弟俩行了礼,才带着木匣出去。

      老国公夫人看着姐弟俩的身影消失在门口,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她给方静宁的那些东西此时看是极多,可换的是方家曾经账上的钱以及将近十年的收益和产出。

      老国公夫人一直希望的是他们姐弟永远最亲近的是她这个外祖母,也最亲近国公府,不愿意眼瞅着两人日渐跟国公府离心,可她更不愿意再闹出国公府贪昧遗产、苛待孤儿的恶名。

      老国公夫人了解姐弟俩,她知道,即便东窗事发了,他们定然也会顾念与她的情分,选择息事宁人……

      这便够了。

      ·
      方家宅子——

      方家伯府的规制没了,宅门早就换了,不过处处都修整过,焕然一新,显得国公府极用心。

      这是方族长等人得知方静宁婚事的前因后果之前所想。

      得知之后,一行人皆哑然。

      “这……”
      方五老爷摇头叹气,“这可真是……”

      国公府行事实在是不出他们所料,这才是他们熟悉的那个忠国公府。

      倒是平南侯府……教人意外极了。

      方族长眉头紧锁,“依你们看,平南侯府对国公府态度如何?”

      方四老爷和方五老爷对视,皆不言。

      方景鹤道:“论理,唯一的继承人这样被算计,应是有不满的。”

      方族长又问:“那你们说,平南侯府对静宁会是什么态度?”

      方四老爷想当然道:“今日咱们不都见到了吗,许世子若对她不重视,也不会特地来接咱们。”

      方族长想要的不是这个有目共睹的答案,他极慎重地说:“国公府和侯府若不是一路,咱们该如何自处?”

      他们一直往国公府送礼,一来为了方静宁和方景瑜,二来方氏族中在京城的人脉自从方灏去世就断了许多,有也不顶用了,是以才不愿意彻底断了这门姻亲。

      原本以为两家结亲,关系应该不错,他们此番进京能多一门人脉。

      现在看来恐怕不是这么回事儿。

      方族长眉头越发松不开,“京中水深,咱们毫无优势,明日去国公府,后日去侯府,得有个章程。”

      方四老爷不明白,“要什么章程?”

      方五老爷给他解释:“万一真不对付,咱们得想好了跟谁走得近。”

      “肯定是平南侯府啊。”方四老爷毫不犹豫道,“那是静宁的夫家,再说国公府那作风,咱们也捞不到什么好,这些年还没品出来吗。”

      方五老爷对族长赞同道:“我觉得也是,端看两府对咱们的态度,也是平南侯府强些。”

      方族长仍然不能下决定,“咱们毕竟不住在这儿,远些近些妨碍不甚大,就是不知道平南侯府是不是想要咱们做些什么,咱们只是出五服的族人,侯府世子亲自来迎,就算是为了静宁,也大可不必……”

      方景鹤问:“咱们能做什么?想要钱吗?”

      方四老爷不以为意,“供谁不是供,顶用才行。”

      方族长摇头,“方灏的家产可还在国公府呢。”

      方五老爷惊讶,“族长是说侯府想要国公府吐口?”

      方族长道:“家产不拿回来,静宁和景瑜跟他们联系就扯不开,平南侯府得受掣肘,我是族长,出口要顺理成章……”

      这才是影响。
      推己及人,哪怕那是方家的财产,在别人手里别人也不会愿意轻易松手。

      而他们一旦张口,必定要惹国公府不满。

      方四老爷听他们一说,苦恼道:“平南侯府世子也没说什么,你们是不是想太多了。”

      方五老爷无奈地看他一眼,“人家怎么会跟我们讲什么,凭白落个觊觎妻子家产的名头。”

      龙生九子还各有不同,方氏一族,有圆滑的,自然也有方四老爷这样性直的。

      方四老爷烦躁,“真麻烦!那咱们怎么办?”

      决定必须要做,不能两边儿讨好。
      方族长道:“明日看看国公府的态度,顺势而为。”

      第二日,方氏族人带着备好的厚礼,正要出门,忠国公府便来人告知,今日暂时无法待客。

      原来老国公夫人昨日情绪波动太大,今早起来,身子便有些不爽利,头疼的很。

      她年纪大了,有点病,阖府都担惊受怕,自然无心待客。

      然而方族长等人听了忠国公府下人态度高傲敷衍的一句“老国公夫人身体有恙,不便待客,日后再行知会”,只觉得这是国公府轻视他们。

      方四老爷直接在房里暴跳如雷,“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其他人脸色也都不好。

      偏偏又有平南侯府对比。

      他们转过天登平南侯府的门,许活特地又请了假在家中招待,许仲山闲散一些,也在府里的要求下请了假。

      侯爷许伯山公务繁忙,今日还有早朝,不在家中,许活见到他们时还特意解释了一番。

      侯爷许伯山可是兵部尚书,方家人当然不会有任何意见,也不敢有任何意见。

      而老侯夫人老孟氏、侯夫人文氏、二房夫人郑氏都在正院等他们,和许活一般态度,客气又有礼。

      方族长等人越发受宠若惊。

      男女分开,方家女眷们和侯府女眷们一处说话,也都是言笑晏晏的,并不因他们身份低微就态度轻慢。

      下午,侯爷许伯山也回来,与方家人同席共宴,虽威重寡言,却也算极客气了。

      回方宅时,所有人都对平南侯府赞不绝口。

      方家人去平南侯府拜见的两日后,终于得已登国公府的门。

      忠国公魏高和世子魏璋、二老爷魏志皆不在府中,老国公夫人态度倒是温和,国公夫人小王氏和二夫人娄氏热情却有限。

      即便知道有差事不在府里正常,先入为主,方家人心里也不畅快。

      如此,还有何犹豫?

      方族长在得知姐弟俩明日便要搬回方宅后,郑重其事要求道:“老夫人,静娘如今要成婚,便是已经长大成人,能够自行管家理事,且长姐如母,自该由她照料弟弟,不敢再劳烦国公府,还望国公府能将代持的家产交还给方家。”

      国公夫人小王氏和二夫人娄氏顿时不舍,看着他们的眼神仿佛是来抢东西的一般。

      方静宁姐弟亦是惊讶非常。

      方静宁从来没管过这些事务,此时族长这般说,她甚至还有些抗拒。

      国公夫人小王氏道:“静娘不通俗物,贸然接过去,恐怕要乱套吧?”

      娄氏亦道:“我们老夫人说了,景瑜还是在侯府养着,她年纪轻轻初嫁,婆家事儿都够烦扰的了,日后再说吧。”

      方家族长夫人翟氏咯咯笑道:“夫人们实在是谦虚,我们这样的人家,姑娘都要学管家的,国公府的娘子们这样好的教养,只会好,如何会差。”

      翟氏又看向老国公夫人,夸道:“诶呦,您不知道,那日我们见到静娘,可是惊了又惊,仿佛瞧见了她娘年轻的时候,也就是国公府才能养出这么有气度的娘子。”

      老国公夫人不似两个儿媳那般,笑着颔首道:“静娘确实再聪慧不过,方家的家财交还给她料理也是应当,不过如今忙乱,她也分身乏术,我的意思,是等到回门后交接,如何?”

      她说得有理有据,也不是不还。
      方家人交换了个眼神,并未发觉有什么问题,此事便就这么定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第 23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