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吃饭 ...

  •   在拥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演变的中国,吃饭已不仅仅是吃饭那么简单了,从最开始的解决温饱,到如今的饭桌文化。在吃的这块,这边东亚大陆上衍生出了许许多多灿烂的文化瑰宝,如秦汉初期的决定政权更迭的“鸿门宴”,北宋初年的“杯酒释兵权”,到世人熟知的满汉全席,再到如今的饭桌礼仪,“3.15食品安全会”,便足以看出吃饭的影响颇为广泛,从个人食品的小事,再到政权更替的大事,都无不渗透,这篇想要说的,更多的是偏向于在生活中的一些观察。
      我是西北人,小时候住在村子里,西北的村子大多都建在光秃秃酷似馒头的山里。在这片黄土高原生活,除了小麦,高粱,土豆,油菜籽,胡萝卜这些可食用的农作物之外,其他的作物很难抵挡的了这里的一年四季干旱,沙城暴,风沙这些自然灾害。在90年代,这片村里的人几乎人人拥有两三亩地,家里上上下下无不靠耕作维持生活,这里每年春种,秋收,在即将过冬之前还可以收获一些大豆,土豆这些非主食类的作物,其他时间就是在为播种做准备,要么就待在家里修补家居。
      村里人吃饭讲究干净,虽然每天下地回家之后一禅衣服,帽兜,布鞋里全是黄土,但这不影响饭菜必须干净。奶奶每次洗菜,菜必须得过两遍清水,第一遍把每一片菜叶摘开,从叶子到根茎,一点点泥土也必须清洗干净,如果遇上小黑点,那么小黑点可以去掉,但不能把那一块儿的菜叶一起毁掉。按照他们的话来说,他们是经历过人被饿死的年代,所以珍惜粮食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记忆。
      不仅奶奶这样,爷爷对粮食的保护也出人意料。每年秋收后打出来的麦粒,爷爷先看好头一天的天气预报,挑一周好天气,拉着奶奶一起,把袋子里的麦粒倒进水里清洗,这样磨出来的面又白又细,那时候吃的面,和炒菜用的油全是村民自己家里一年四季辛辛苦苦换来的天然作物,每一顿饭虽然没有大鱼大肉,但好在健健康康,另外每顿饭要是嘴馋了多吃了点,早上十点吃的饭可以顶到晚上五六点,这期间村民们正好可以省出不少时间来给庄稼除草,打药。
      在西北的村里,我小时候,吃饭一般是一口大锅,炖一锅面片,然后就可以午饭,晚饭,单独的炒菜一般很少有,除非是闲暇的时候,回炒一两个菜,常见的有西红柿炒鸡蛋,再就是炒土豆丝,猪头一般是做成臊子每次煮大锅饭的时候放一点,一盆臊子可以吃一个月左右,村里人吃饭主要是一个健康实在,吃饭也不干其他事,在院子里摆张桌子,就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慢慢悠悠,吃完在院子旁的小台边巴适的歇会儿,生活节奏很慢,也过得自在。
      等到我上学之后,吃饭就成了另一回事。那时候往往是在寄宿制学校,学校的食堂就是吃饭的地方,菜的种类多不多取决于食堂的大小。比方说我在初中的时候在镇里,就是一个小食堂,一共两个档口:一个以米饭配菜做主食,另一个以面做主食。但是在北方,往往面条档口光顾的学生比较多一些。
      我还记得当时吃饭,早晨起床洗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自己的饭盆,在去往教学楼的楼上把饭盆放在食堂外面的窗台上,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在中午下课后的第一时间去食堂的档口打饭,不必再去宿舍折回拿饭盆回食堂再浪费时间排队。一般在档口打到饭之后,一群玩的好的朋友就在一张桌子坐下来,围坐一排。感叹一句:“人真多啊,饿死我了!”诸如此类的话,紧接着便是一阵狼吞虎咽,期间没有任何交流,直到吃完,打了一个“咯”之后,才慢慢悠悠的说起早上课上的趣事,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时候有人提起一个吃饭比赛,结果一个比较强壮的男生,两分钟吃完了一大盆烩菜,这么说你们可能没有什么概念,就相当于两分钟用装载机填满了两层楼高的土坑这样可能比较好理解。学生时期的吃饭,就只是单纯的按自己的口味,选好吃的多吃。
      后来工作了,有幸在一个初创公司当了一段时间的中层员工,尽管当时人不多,但是在我看了已经汇聚了一个标准的职场元素。当时这个初创公司的领导是个戴着眼镜的精明小伙,一副书生气,但是文化并不高,说话之中不免时不时带一些有侮辱性的口语,为人比较小气。但是来公司的第一顿饭,偏偏是他请的!
      当时我们部门有两个人,一个是我,另一个是我刚招来不久的我的领导,我们共同负责公司线上的业务。但是公司里本就没有多少人,加上老板,一共就三个男生,剩下七个全是女性,于是那天老板通知说来了一批货,是六十多匹布料,要从楼下,搬到公司在小区里租的一间房(仓库),但是好在小区有电梯,只用搬从楼下到电梯的距离,再从电梯搬进库房里。本着作为公司的员工,仅有的男性,我们到了地点,上手之后才发现没那么简单,一匹卷着的布,大概有几斤重,需要我和领导一起才能从快递的车里抬下来,然而这样的布还有六十多匹,看着满满一车厢的布料,我突然很想辞职,但是被领导劝了下来。
      于是一场浩浩荡荡的卸货开始了,从下午三点干到晚上六点多下班还未搬完,我和上司已经累的气喘吁吁,而自始至终老板都没叫一个卸货的工人,一旁帮了一段时间的女同事也累的叉腰,年龄稍大的一个女性合伙人当即说:“你们下班休息吧,我出钱了,剩下的那些让工人来搬吧!”随机转头下班走了。
      我摇摇晃晃的跟着上司去超市买了瓶水,上司顺便带了一瓶给老板,回来我们送过去的时候,他正坐在一堆货物里裸着上半身喘气,一边又指挥着工人卸货,当我们把水放下准备走时,他开口了:“晚上去吃个饭吧,你们想吃啥?”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我和上司来到了老板家楼下的一个火锅店,开始老板选好了锅底,把菜单递给我上司,上司点好之后给了我,我看了看已经点的菜,加了一道我爱吃的,于是返给老板。接下来就是一阵长久的沉默,气氛陷入尴尬的时间段,老板感觉到怪怪的,于是率先打破沉默:今天的这批货搬的太累了,下次还是叫个工人吧,人累的不行了。上司随即符合着笑了笑,六十多匹布,真心还挺累......后来老板找来服务员,叫了几瓶啤酒,待火锅端上来之后,大家一边烫菜,一边几杯酒下肚,一些话自然而然就说出口了:“哎,程总,你之前是干什么来的?”,“哦,你别说啊,我正在这个公司跟了大老板已经跟了五年了,没有大老板的提携,我是绝对走不到今天的...”不知怎的,这时候的饭局就变味了,夹杂着奇奇怪怪的语气,在美妙的食物也令人难以下咽。
      当然职场的另一种吃饭,就是做基层员工的时候,这个时候吃饭就只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当你的工作达到超过你的承受量的时候,你恨不得吃饭就是一个程序可以忽略,以便你空出时间解决更多工作上的事情,每天像被设定好的机器人一样,在电脑前伏案,到了十二点,自动刷新在外卖柜前取外卖,回工位吃完然后睡觉。这时候的吃饭既显得可悲又显得不那么可怜。
      总的来说,吃饭在现在的社会中,在城市化的发展中,值得细细品味的是休闲下来攒了很久想去试试的新口味,大多时间外卖占据了大部人的生活,尤其是在高端写字楼旁那些动辄三四十一碗面的打工人,但是如果自己做饭,打工人仅存的精力和不多的休息时间就要被占用,终究演化成吃饭只是维系了人的正常运转,而品味美食则需要更多的金钱置换自由的时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