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入学第一天 ...

  •   买完牛后,第二天,老林头拉着“白羽”去镇上为它量身定制了一套车架,以后孩子们上学就用牛车来回接送,省了不少事情。
      牛车拉回来后,果然受到了虎头他们的热烈欢迎。
      老林头带着一群孩子坐上牛车,驾着牛车在村里绕了两圈,才让这群小孩子勉强过了瘾。
      果然,不管什么时代,只要是“驾车”,就没有男孩子能忍受这种诱惑。

      话说回来,时间眨眼就来到了第三天,到林恒他们上学的日子了。
      早上起来,林恒他们都换上了学生独有的青色长袍,拿青色布将头发包成一个小鼓包,再穿上黑色小靴子,远远看上去还真有几分书生的儒雅气质。
      用过早饭后,赵氏给他们拿了饼子和饭团,中午可以在食堂热热吃,也可以在食堂买饭吃,但是初到学院,怕孩子们吃不习惯,就先做了自家的吃食拿去学院。

      过了一会儿,林山和王氏他们都收拾好了,就准备出发了。
      虽是夏天,早晨起来还是有几分凉意。
      于是王氏她们把小孩子们围在中间,尽量让风透不进来。
      多亏有了牛车,家里人不用再背着重重的竹筐去镇上了。
      林恒一路都在欣赏路上的风景,这样安静的景色,确实别有一番味道。

      到了镇上后,林山和林河他们先去卖枣泥糕了,林海把林恒他们送到书院门口,又细细叮嘱了一番,看老仆人引着他们进去,才往李氏那里去。

      明德学院共有三位先生,也就分了三个班,分别是启智班、修身班和智儒班。
      启智班,顾名思义,就是启迪智慧,是针对刚入学学子的启蒙班。
      修身班,是为有一定读书基础、但无科举意图的学子设立的,所学内容比较经世致用,修身班毕业的学生,在镇上当个账房、更有甚者去衙门上应聘个文书啥的,是没问题的,因此书院里修身班的学子最多。
      智儒班,那就是必须有一定读书基础,并且有一定的学习天赋,将来打算走科举路线的学子才能进入的班级,这个班会由武院长亲自带,当然学生人数也是三个班里最少的。
      林恒他们来的,自然都是启智班。

      走进启智班的院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一副对联,上联出自《左传》“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即楚材晋用;下联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意为孔子盛赞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局面。
      这副对联挂在这里,自然是为育天下之才的意思,气势磅礴。
      进入学堂后,已经坐了十几个学生,年纪大多是六七岁,有十来个是武家家族的孩子,剩下的都是和林恒他们一样,从西塘镇镇上或者周边的村庄里慕名而来的。

      林恒和林持(小名石头)因为年纪较小,个子较矮,就安排在了第一排,共用一张书桌。林健(小名虎头)和林康(小名狗子)在学堂中年纪稍大、个子较高,就被安排在了第三排,也共用一张书桌。
      林恒旁边的两个小孩是武家族长的孙子,名叫武文彦和武才哲,是一对堂兄弟,看得出来感情很好,两人是五六岁的年纪,兄长武文彦为人比较端方有礼,武才哲性格就比较跳脱,目光频频往林恒和林持身上看,直到兄长武文彦提醒夫子快要来了,才消停下来。

      没过多久,就见夫子拿着一本书进来了。
      学礼班的夫子身穿藏青色长袍,手持一节竹板,面容严肃,嘴角微微向下,看起来很是吓人,班上刚刚还有几分叽叽喳喳,现下却是无一人敢说话。
      武夫子进门后,看见多了四个人,就说道,“咱们学堂里新来了四位学生,分别是林健、林康、林持和林恒,以后大家就是同窗了,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又冲着林恒几人说道,“你们来的比较迟,上午先跟着学堂的整体进度,等到了练字课堂,我再单独教你们”。
      林恒几人比正常入学的武文彦他们迟了一个月,夫子只能抽时间给他们补习之前学过的知识。
      林恒几人闻言也是松了一口气,幸好落下的不多,从头开始总要简单些。
      “好啦,我们先来温习一遍之前学过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学堂上传来一片朗朗的背书声。

      “今天,咱们学习新的内容,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欲;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这段话的意思是稻米、高粱、黄豆、麦、黍、稷,六种谷物是供人食用的主食;马、牛、羊、鸡、狗、猪,这六种动物是百姓所饲养的。喜悦、生气、忧伤、害怕、爱惜眷恋、憎恨厌恶、及想要拥有的,是人人具备的七种情绪;匏瓜、黏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是八种制造乐器的材料……”
      武夫子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着,可见这些内容对他来说是驾轻就熟。
      林恒听得很专注,目光炯炯有神地盯着夫子的嘴,武夫子见学生认真,在心中暗暗点头。

      学礼班上,一般是夫子带着学生先读几遍,将文章读顺了,再去讲解字面意思,进而引申更深层次的含义。
      《三字经》作为学子们入学的第一本读物,文字朗朗上口,道理浅显,却意蕴丰富。
      林恒这个“伪小孩”读起来都别有一番滋味。

      上午的时间,武夫子都在反复朗读、解释含义和抽查背诵理解情况,抽到不会的学生,自然要赏几个手板;抽到背诵流畅、理解到位的学生,也会频频点头。
      一时间,林恒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小学。这种被老师死亡视线盯着的恐惧感,又回来了。
      林恒四人第一天来,自然是全程聚精会神,当然没挨手板。
      而且,现下学习的内容,林恒都能完全接受,一早上下来,不仅对今天学习的内容了熟于胸,也将之前没学的内容看了个大概。

      听到夫子说休息一会儿的命令,一屋子的小孩子们都欢呼一声,然后向食堂跑去。
      早上过来的时候,学院的老仆就已经把林恒他们自带的午饭拿去厨房让厨娘中午给热上,这会儿林恒四人自然是吃到了热乎乎的饼子和饭团。
      见几人吃得不一样,武才哲自来熟地跑过来,和林恒说,“林恒,你吃的是什么呀,能不能让我也吃一口,我和你换,天天吃学院的饭,我都要吃腻了”。
      林恒很大气地拿出自己的饭团,递给武才哲,“你尝尝,这是我奶奶给我们做的饭团。”
      武文彦见自家堂弟如此不客气,很不好意思地将手中的饭也分给林恒他们,小孩子们的友谊总是来得很快,一中午的时间,林恒四人就和武家两兄弟混熟了,也和学院其他的学子相互认识了,虎头还约着旬假时一起去玩。

      下午练字时,武文彦他们都是纸上开始临摹上午学习的字,武夫子在学生中间穿插着走来走去,偶尔会纠正一下学生们的用笔方式。
      随后,武夫子将林恒几人喊道旁边的休息室,这一间屋子是日常夫子们喝茶休息的地方。
      武夫子按照之前的方式,给四人讲授前面的内容,说道,“《三字经》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被称为“袖里通鉴纲目”,又被誉为“千古一奇书”,前人认为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你们要好好学习,不可有丝毫懈怠”。
      林恒几人应“是”。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出生之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后来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彼此间差异也就越来越大。如果不及时教导,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着环境的影响而变化。至于教育的方法,应该注重培养专注力,使其有定力……”
      武夫子一边喝茶,一边讲解,林恒几人听得有几分沉浸。
      感觉没多久的功夫,学堂里有一阵铃声传来,原来已经到了下学的时候了。
      林恒感觉学院的夫子讲得很好,虎头他们也觉得有意思,第一天上学就在铃声中愉快地结束了。
      “下学了,回去后你们要勤加复习,温故而知新,好了,回家去吧”,武夫子转身朝屋后走去。

      院子里的学子刹那间多了起来,有一部分向着门外走去,还有一部分年龄比较大的,就住在学院里,这样可以更专心地读书,等旬假时再回家去。
      林恒四个和武文彦、武才哲打过招呼后,也向门口走去。
      林海三人一早就在门口等着,家里的孩子们第一天上学,还是有几分不放心的。
      “爹”,“爹爹”,几人出门后就向父亲扑过去。
      “唉,爹爹带你们回家”,林海几人各自搂着家里的儿子,和门口的老仆打了声招呼后,就驾着牛车回家了。

      回到家后,虎头他们笑着和爷爷奶奶、爹娘长辈们讲学院里的事情,虎头还重点强调了武夫子有一把半尺厚的手板,听得家里人心都提起来了,不过虎头接着又说,自己和弟弟们如何如何乖巧厉害,把夫子教的内容都记下来了,并没有挨手板。
      赵氏她们也很给面子地夸奖几人。
      一家人说笑着吃完了晚饭。

      饭后,林恒和虎头将三位姐姐叫过来,自觉地教起了三位姐姐,教她们认字、背诵。
      一时间,院子里的声音都轻了不少。
      天色渐暗,林恒将学过的内容在脑海中回忆过几遍,伴着月色睡着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