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不同的选择 ...
-
1.
夏初从乔伊口中得知她转学的原因,因为与原学校的室友三观不合,在那个宿舍已经快要窒息的时候,她等来了父亲调动工作的时机,全家搬回了这里。
但是同样也面临着新的问题——要在家住着每天和父母硬碰硬。
她和父母的关系不是很好,大概是因为青春期,但也大概是因为她的弟弟。
她有一个比她小两岁的弟弟,叫乔梁,正在原来那个初中上初二。
因为从小跟在父母身边,比起乔伊,乔梁对父母的依赖性要更强。“要不是为了上个好一点的高中,他们才不会让我跟在跟前。”乔伊总是会这么说。
夏初或许可以理解,因为上学前父母也曾想过在学校附近租房跟读,但是夏初早就想脱离父母的掌控,找了个牵强又看似合理的理由搪塞了过去——迟早是要适应集体生活的,提前体验一下。
就目前而言,集体生活的坏处暂时还没有体会到。
所以在夏初眼里,乔伊之所以变得和从前不同,大致和自己一样,无非是“看透人情冷暖”,对世事都不是很感兴趣。
但实则不是,就是单纯想逃。
但也幸好,他们暂且逃离了那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氛围。
2.
不停的周考,月考,夏初已经被搞得头昏脑涨,但乔伊似乎在这个新环境适应的很不错。
“那是因为有你在啊,没有陌生感,所以适应起来毫无问题”,夏初想不到这张冰冷的脸说出这样的话有多么维和,“况且还有舒月”。
乔伊实在和自己太像,做事风格和说话方式,一直都喜欢直来直去,但相比之下,夏初可能更逊色一点。乔伊属于天才型选手,所以在学习上游刃有余,但夏初是个实打实的学渣。
以至于每次周考月考后,只要和乔伊,林舒月坐在一起,必然会引起一顿讨伐。
“初初,你怎么这样,咱们仨不应该学习都差不多吗,你看你这次,这化学成绩怎么都这样了”。
“在这样下去,马上就要个位数了”。
对于物理和化学这两门理科中的大头,夏初是一点兴趣没有,甚至觉得能拿到这么多分数都算是佛祖烧高香了。但乔伊和林舒月都属于发育型选手,所以每一门的成绩都很平均。
但夏初只有一个科目处于佼佼者行列,那就是语文。
所以在语文课上,夏初的名字出现的次数不亚于课文中李白杜甫出现的次数。
“我这不是不感兴趣嘛!再者说了,我又没打算学理科”。
这是夏初从初三以来的想法。
初三的化学老师是个60多岁的女人,总喜欢染一些奇怪的发色,烫一些看似时髦实则很炸裂的发型。操着一口隔壁县城的口音,只有用力听的时候才能听出来他讲的是什么。
所以打那个时候起,化学这门课已经被扔出了夏初的选项列表中。
相反,从上学以来的所有语文老师都让她记忆很深,所以语文是她的挚爱。
3.
“那你说如果咱们几个不在一个班怎么办”?
“不在一个班,又不是不在一个学校,还是会见的”,夏初看着两眼巴巴望着的林舒月。
“以后的学习进度不同,尤其文理科,估计见不了几面”。
看着乔伊面无表情的说出这些话,林舒月给了个白眼,“真是煞风景”。
夏初笑着摇摇头表示无奈。
“听说咱们是下学期就分,人家一中二中都是高二才分”,旁边有两个女生正在讨论文理分科的事情。
这件事夏初也早有耳闻,据说是董事长定的,没有那么多规矩的情况下,是可以自己适当修改教学的方式的。
“为了每年的本科达标率,也是煞费苦心啊,比人家提前学半年,也不见得有几个重点大学的学生”。
夏初不屑一顾。
果然还是在晚自习上听到了这件事。
老班踩着拖沓的脚步走到讲台前,托了托眼镜,把所有的惯用动作都做了一遍后,才开始说正事。
“咱们这也马上期末考试了,现在就有个大事啊,第二学期呢,我们就要分文理科了,这件事很重要,所以需要你们这周回去和家长商量一下”。
“这不都是自己决定的事吗?”夏初我歪头看了看安舒。
“有的同学啊觉得这是自己的事,但是我们之前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有的家长是不同意学文科的,理科是未来就业方向较广的一个选择,所以最好还是要和家长们商量一下”。
夏初听着就已经窒息了,想想家里死气沉沉的氛围,她不知道怎么开口商量这件事,因为她要学的就是文科。
以她的想法就是只要保证不会被电电死,不会吃错药毒死就可以,没有什么远大理想想要创造什么重大发明。但文科不一样,她早就想好未来能开个杂志社看小说,这就是她梦寐以求的目标。
4.
能恰好找一个理由主动和老妈破冰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再这样下去,三年都会是至暗时刻。
周末回家,老妈不在家,只有老爸一人开着电视在看综艺节目。和老爸的关系没有那么尴尬,毕竟中间人的老爸谁也不得罪。
“爸,我妈呢”?
“去了你姥姥家,你舅舅和舅妈出远门了,怕不放心,过去看看”。
夏初点点头,看了眼墙上的时钟。
18:40。
“爸,那我去姥姥家看看姥姥。估计我妈做饭了,您要不想饿着待会儿您自个儿过来吧”,老爸默认的点点头,继续看着综艺。
姥姥家住的不远,两个小区都属于村里的安置房,中间只隔了一个物业和超市。住在二楼,也是为了老人方便。
很远就看到了在厨房忙碌的老妈。
整了整心情,“希望一切顺利”。
“姥姥,我来看你来了”,推开门,夏初先甜甜地叫了一声,姥姥正坐在摇椅上听广播,看夏初来了,便笑呵呵地起了身。
“初初,你都好久没来看姥姥喽。”确实,从高一开学以来,每周只放一天半的时间,再加上学校学习任务重,所以回到家的绝大部分时间夏初都在补觉,以及应付老妈嫉恶如仇的脸。
陆宁在厨房正在备晚餐的菜,闻声从厨房走出来,看到夏初便又折返了回去。
夏初见老妈没话说,便借姥姥的话顺势向下说。
“姥姥这不是没时间嘛,您也知道,高中可和初中不一样,学校天天就知道考试”。
姥姥仔细地听着,“这不马上期末考试了嘛,学校又问我们学什么文理科,我哪知道这些啊,您说我选什么啊”?
夏初故意放大了声音,朝着厨房的方向看看有没有什么动静。
姥姥眯着眼笑着看着外孙女,说:“姥姥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咱就选什么”?
“那我想选文科,您看行吗,我特别喜欢文科”。
“好好好,选什么都好。”夏初看着笑得合不拢嘴的姥姥,心想大概十拿九稳了。
但老妈拿着一捆芹菜走到门口。
“夏初”,铁青的脸上仿佛写着‘我要吃了你’,“进来帮忙择菜”。
夏初极不情愿地走向厨房,接下来便是长达一分钟的沉默。这一分钟虽然很短,但夏初却感觉好像过了一个世纪。
“你趁早给我打消这念头,上这个学校我已经是很宽容了,选文理科你必须听我的”。
“我就不喜欢理科,我就想选文科”。
“你学文科你能干什么?你看看有哪个文科能混出个名堂。”陆宁停下手中的动作,盯着夏初。
夏初第一次从侧边已经感受到了老妈炙热的目光,感觉马上就要把她烤化了。
“反正姥姥支持我选文科”。
“你别拿你姥来压我,我不吃这一套,反正你想都不用想,我和你说……”
门突然开了,夏建青从小菜店买了点小菜便往这边赶,他想母女俩见面避免不了刀光剑影。
夏初也在庆幸老爸出现的及时。
如果老爸不及时出现,血雨腥风是少不了的,而且以老妈强势的性格,估计少不了一顿连环夺命数落。
5.
19:20。
已经可以吃饭了,夏初的饥饿感已经战胜了大脑的理智,现在完全不想考虑选文理科的事。
但陆宁还是先表了态,“我不同意初初选文科,剩下的你们自己看着办”。
“妈,你讲不讲理啊?”夏初原本吃饭的好心情在此刻降到了冰点。
“吃饭不说这个”。
“不,可以说,你表个态吧”,陆宁继而转向姥姥,“妈,您就别掺和了”。
姥姥看着自己的女儿,她向来知道自己的女儿是什么性格。
“我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你大姐,二姐和你哥,都是妈一手带大的,但是因为家境不好,所以早早的就辍学打工去了。妈一直觉得有所愧疚”。
“妈,这商量这事儿,您怎么又扯上这个了”。
“好在最后把你供出来了,知道你要强,凡事都想争个一二,但现在你看,这时代不一样,你不也得学会变通嘛!”姥姥放下手中的筷子,“初初也算是我带大的,她的性格就和你以前一样,也要强,这小孩儿啊你总得让她自己发展不是吗”?
“但我这走了弯路,让她少走弯路不就是为了她好吗”?
“但你走错了,她就一定不适合这条路吗?人都是不一样的,她就不能自己走自己的路吗”?
这一刻,夏初感觉姥姥在发光。她在为自己说话,为了自己可能会走错的想法说话。
陆宁放下了筷子,没在多说,收拾着桌上的碗筷。
21:00。
走在回家的路上,和夜晚一样的沉寂,偶尔能听到风吹动树叶悉悉索索的声音。
陆宁低声说了句,“看你自己吧,无论我做成什么样,也有可能不适合你的”。
继而快步上楼,夏初站在楼下,终于露出久违的微笑。
6.
周末到教室,大家都在讨论分科的事情,夏初也不例外。
安舒兴致勃勃地跑到夏初旁边,“我爸妈同意我学文科了”。
乔伊似乎更淡定一点,按乔伊自己的说法,学什么其实都无所谓。
晚自习要比之前更热闹,所有人都饶有兴致地讨论文理分科会到哪个班。
夏初突然觉得好多人还没有熟识就已经到了分离的时刻,不免有些伤感。
“大可不必,我觉得选什么都是自己的选择。”徐诗语坐在一旁刷着练习题,夏初终于知道自己和学霸的区别。
“诗语你选啥啊”?
“理科啊”。
“哦,那付铭泽呢”?
“应该也是理科吧,我也没有问”。
“那万一他选了文科呢?你怎么办?”安舒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徐诗语愣了一下。
“选什么都是他的自由,不会因为某些原因而改变想法的”。
夏初心想果然是无法比拟的学霸,思想境界如此之高,而自己想的却是朋友们是否还能呆在一起。
安舒趴在桌子上望着周边吵吵嚷嚷的同学不经感叹,“果然还是要分离啊,在这个物是人非的时候”。
什么物是人非?不过是大家做了不同的选择而已,又不是到了人生不得已的时候。
“想见自然会见,又何必贪恋这一会儿?”坐在角落的乔伊漫不经心道出了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