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第 26 章 ...
-
稳婆和大夫都已家中住下,刘氏的院子里也都是提前准备的包被、小衣等物。
最近些时日,刘氏有意识控制吃的,也多走动。
虽讶异主母态度关心,还亲自过问,刘氏知道这是孩子带来的好。
砚秋听着娘亲说,找出些他生下能穿,能用的,有种很神奇的心态。
手里是蛮新的,加上主母和尤姨娘给的,一件件拿起来直夸可爱。
桂婆子从旁道,“那时候这边做好,少爷就大了,穿不上了,怪做好几天太慢。”
当时啥经验没有,这次准备的多。
六月初,隔了两日就乌云阴着,舒适凉快。
六月初十,主母身边的安婆子来拉着他进后院。
当看到头戴布巾的娘亲哄着床边的婴儿,砚秋手不敢伸。
开口问姨娘您怎么样,屋子里大人们都瞧的羡慕。
听孩子是女娃娃,六斤半,姨娘又是第二次生孩子,两个时辰不到就生下来了,砚秋长舒口气,默念老天保佑。
砚秋手指碰上小手,直接被攥住,轻声道:“妹妹,妹妹,我是哥哥。”
瞧着这模样,一屋子大人看的眉眼柔和。
不舍的回到前院,砚秋开口闭口都说自己的妹妹多么可爱。
阻止不了,都无奈的说知道知道了。
程砚礼想不通,小孩子身上都屎尿的,在母亲那看到回,嫌弃的饭都吃不下,哪里可爱了。
好可惜,要是能换过来多好。
话题扯夫子留的大字上,见其啊一声补作业,耳朵清净真好。
后院处,丽小娘出月子抱着孩子来刘氏这。
去主母那紧张,也不会去尤氏那,自来这说说话。
孩子被抱出来,睁着眼睛到处看,不哭不吵,乖巧的很。
“俩孩子就相差一个月,长大了能一起作伴玩耍。”丽小娘说着,送上小衣服。
刘氏推拒,“你留着给孩子穿就好。”
“她现在穿不下了,别嫌。”丽小娘越接触,越觉的刘氏人真好。
以前为丫鬟时,正院伺候主母,对刘小娘怕事胆小的印象,可当了姨娘,这样脾气的相处是真省心。
小衣服收下,刘氏让婆子给些回物。
尤氏声音传来,丽小娘脸色笑意秒没,起身抱着孩子离开。
门口相遇,尤氏堵着,“这谁呀,我都忘了,哦,丽小娘啊,出月子了啊,娃儿都没名字,还从这溜呢?”
丽小娘气的发抖,咬牙俯身,称呼姐姐后快步离去。
尤氏瞧着那气的模样,嚣张的大笑。
刘氏躺在床上,见姐姐进来,想想没说什么,俩人之间那样,她也没法子,虽嘴上不掺和,可心里亲近向着尤姐姐,就更不可能为了丽小娘而惹姐姐不快。
尤氏进来摸摸小娃,说这坐月子挺好。
刘氏笑,出月子七月八月,那时候热能扇扇子了。
现在不能见风,除了中午热点,穿薄一点的衣服正正好。
尤氏说要抱,刘氏忙阻止,“姐姐肚子那么大,别挤着。”
尤氏高兴的很,嘴上说现在还顾忌什么,可没拗过,没抱成。
这一聊,聊到了俩孩子回来。
听到夫子又夸秋哥,尤氏高兴之后揪着儿子耳朵,“你怎么没被夸,啊。”
一屋子人都低头笑,躺在那的刘氏喊别生气,手够不到。
被撵着回前院,程砚艺揉着耳朵说自己娘亲是母老虎。
砚秋睁大眼望望后边,“二哥,不能这般说。”
程砚艺嘟囔,就在他旁说,又不是别人。
砚秋发笑,真是能起外号,连姨娘都起。
六月中开始,动不动雨连下一周,再阴着数天。
某日下午走台阶差点一滑,砚秋发现长出青苔,被雨水打出来的绿意那般旺盛,好似打扮。
压过也会再直立,茁壮开出小小的花儿,没人注意,就他自己发现,忽然好心情。
偏屋窗户开着排满戒子,外面下雨,虽潮但靠风吹干总比没有用的强。
这个天闷热,听说主母那是灶房那烤干。
有时太阳出来都能下雨,天那边蓝蓝的,一片云彩说下就下。
温度凉快,但潮乎乎的让小娃娃脖子后边起了痱子,抹着艾草膏也没完全退掉。
半个月后,程父来给说了名字。
看白净净秀气的小娃娃,面色缓和点,说长的随他,名字定程芸茵。
茵一字,刘小娘很惊喜,抱着孩子谢过老爷。
满月那天,主母竟过来,还特意让灶房专门弄了几个菜,又给了一块布料。
刘氏说给大小姐做,林氏拍拍,“我是孩子们的母亲,这应该的。”
尤氏给了个红包,打开是一对银手镯。
刚要说什么,尤氏直接说费事,抢过就给孩子戴上。
如此一天,让刘氏第一次感受到虚幻般的巨大变化。
七月份,蜻蜓、蝴蝶空中轻盈飞舞,比花还漂亮,可蝉鸣也越发恼人。
主母那边孩子又起了高烧,小娃娃动不动头疼脑热的。
大夫都踏门踏的熟练,开了药,煮好后直接勺子压着舌头喂进去。
不这样喂,喂不进去,吐了也能喝点。
程芸芝前院里哭腔说弟弟可怜,砚秋不禁想,主母的孩子抵抗力弱些。
年龄大也有关吗,好像听过这种话。
茵妹妹也没说不生病,可三天五天就会好,丽小娘的孩子更是极少生病。
丽小娘还不到二十岁呢,生完身子都没变样。
如今程父去的次数较多,孩子也有了名字,程芸芊。
砚秋总听桂婆婆和小翠念叨,就差那么一个月,程芸芊是二小姐,茵茵是三小姐。
“这有什么关系,只要日后妹妹健康快乐就好。”砚秋给逗弄看哭了,才把玩具给其手里。
大人们又气又笑,就喜欢逗哭,可又不准说不好。
很快过了中秋节,比起去年,宅子里添了几个孩儿,越发热闹。
主母和伺候的下人身上都是苦药味,砚秋听到母亲说烧退了又拉肚子。
不吃药不好,吃药又拉肚子,折腾的确实可怜。
程父皱眉,“过节呢,莫说了,照顾的不尽心点。”
林氏一呆,眼眶微红,安婆子忙说昨个主母照顾小少爷到凌晨才合眼。
程父已站起,举杯对明月吟诗,抒发心情,期盼仕途顺利。
婆子闭嘴,林氏压下情绪,笑着让孩子们快吃。
饭后拿着白天买的灯,孩子们院子里闹笑声不断。
这日下午,砚秋去正院问安,还没进屋就听到孩子哭哑了的声。
几个女人围着哄,林氏突然发飙,“你到底哪难受,啊,怎么都不行。”
可气完,还是轻哄。
婆子见着砚秋,大声道三少爷过来了。
乳母接过孩子,林氏走到外间,“秋哥,别往里近了,好孩子,这几日不用来请安的。”
“我知道,母亲您是怕过了病气,耽误我们念书,但是我这饭后路过,来看看弟弟。”砚秋微弯腰,问好。
林氏一暖,露出好些天不曾露出的笑。
她给推推糕饼让吃,“听芸芝说你把启蒙三本书已念完了,最近夫子还夸你的字又快又好?”
砚秋装羞,“芝姐姐说的夸张,是比以前虫子爬似的好了些。”
林氏摇头,“被夸就是被夸,别学你姨娘,这是自己的本事,没什么好推的,好好念书,将来若出息,刘小娘还有你妹妹都能靠着你。”
她近来懂了年老色衰,生了孩子,身材自己都不愿看,头发都竟有了白发,还有脸,脸颊松着,眼角皱纹,丽小娘年轻美丽,也不怪老爷态度变化。
等孩子能走省心,到时候想法子夺回老爷的注意。
安婆子看主母走神,倒茶发出动静,林氏扭头又开始话语。
砚秋吃着当没发现,好似无意说弟弟肠胃不好,吃苦药就拉肚子,能不能针灸或是开些平和味轻的药。
林氏和婆子都笑,“秋哥,药苦才管用,不过你竟然知道这些,果真是大有进步呢。”
孩子那边又吭吭了,乳母走动声音哄着都不管用。
砚秋拿着没吃完的糕饼,“母亲,你看看弟弟吧,我先走了。”
林氏没反应过来,秋哥就已离开了。
“这孩子懂事的眼馋。”
若之前得知有谁越过礼哥,她定想法子打压,可秋哥处着下来,有出息就有吧,以后不给礼哥拖后腿也是个好。
安婆子扶着起身,“老爷就来看过一回,礼哥是夫人您说的不用请安,但还真不来后院,唯有秋哥,惦记着来看看。”
林氏听着没言语,孩子一到怀里,不一会儿就安静了,不禁抱怨,她身上有什么不成。
可亲亲孩子小手,忽的想到方才秋哥的话。
“安嬷嬷,我这想想,哪怕没那么大药效,可多吃两天也行啊,总比拉肚子强,要不下次试一试。”
安婆子迟疑,“那就先问问大夫。”
林氏点头,哪怕什么没做,心里轻松不少,晃悠睡着后,乳母小心接过,不吭坑不闹,抱着睡觉都是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