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删了好多,导致跟原来的15章连接不上,就重写一版15章[化了]
分享一些小趣事(关于现生,可以直接划走~)
原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课题,跟朋友分享,虽然我说我是在通俗地讲,但是我的朋友仍旧没听明白我的意思,于是我去翻看了一下关于这段聊天记录,试图找到问题。
是的我找到啦![加油]
这也是我在跟人聊天的时候时常会发生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我所谓的通俗,其实不算是通俗。
我讲的东西太抽象了,一些专业或者抽象的概念在我这里是能够完全理解,从而连成一条完整的逻辑链,但是对于很多非专业人士来说,并不是这样的,这条逻辑链是非常跳跃的。
比如从病理性依恋过渡到自我认知整合、过渡性空间,这些概念的意思我明确,所以当这些词组合起来,对我来说是一条明确的因果链,可是非专业是不明白的,这就导致发生了逻辑断裂,从而无法明确地明白我在说什么。
我觉得这次对话对我来说受益非凡。
我从前总觉得自己的表达能力很强,并且身边的朋友也常说,所以会让我自傲,可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一个人要讲事情,做研究,她为的是让人看懂,明白,了解,从而能够在话语交谈间,明确自我,而不是为了只在专业沟通。
一个专业为何会发展?为的难道只是深奥沟通吗?
这里举个例子,“艺术常常很少被人理解”,总有人说,看不懂是自己的问题。
艺术可以多样,自然也可以做到通俗地解读,表达,事实上每个人心中都有艺术审美的存在,不能因为门槛高,而责怪人长得不够高,这是个谬论呐,难道要做的不应该是降低门槛吗?
就像上面的例子,我在知道问题后,就能用非术语来举例了,我的朋友也听明白我在讲什么了,这对我来说是一件超开心的事情。
即使我的朋友说,她不认为她帮到我了,可是有时候,真诚是一面镜子,她照出了我的问题,让我发现问题,我认为这是一种莫大的帮助嘿嘿[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