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黑夜 ...
空无一人的街路上非常安静,可能是因为饥饿或者斗殴,偶尔能远远听见一声流浪猫凄凉的哀叫。小七走在勉强被昏暗的路灯照亮的街边,一边心不在焉想着白天工作的烦心事,一边听着耳机里的播客,播客里欢声笑语和小七百无聊赖的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小七好像向往其他人热闹的生活,他们有着热爱的工作,奇奇怪怪又有趣的朋友,愉快且健康的下班生活,但她又好像对一切无所谓,实际上,连小七这个名字也是她随意取的。
她厌恶上班,每天繁重又机械的工作令她作呕,每天都被同样的事情和同样的那几个无聊/喜欢勾心斗角的同事所包围,更不要提来回通勤接近3个小时的路程,小七越来越感觉这条昏暗毫无生气的街道特别符合自己的人生调性,难怪是我回家的必经之路呢,小七自嘲的想着。
她并不是一开始就像现在死水一般的毫无波澜,在读书阶段,她深深的奉行“笨鸟先飞”以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原则,虽然从很早很早的时候,小七就发现自己好像没有办法像其他同学一样融入集体,小学同学们谈论的电视剧不被允许看,明星八卦也完全不知道,没有任何体育细胞的小七甚至不会女生们几乎都会的跳皮筋,小学和初中就这么懵懵懂懂的过去了。告别了稍微有些小地方的小学初中后,她以非常幸运的分数卡进了市里第一批阶梯的高中,这里的同学更加潮流,小七留着男孩子一样的短发,穿着臃肿的校服度过了令人痛苦的高中三年:这三年她非常努力,但成效似乎不尽人如意,因为所有的学习经验和方法统统靠自己摸索;自己所在的尖子班的其余同学总是游刃有余,他们家里请了私人家教,平时上课也经常带着补品,偶尔约着一起去学校对面的麦当劳吃午饭,这些对于当时的小七都非常遥远,因为她每天只有几块钱的零花钱,还主要用于路上自行车突然出故障的修理,更不要说什么随声听或者电脑或者手机了,但当时的小七并没有任何抱怨,只有不被察觉的羡慕,因为早在很早的时候,她就知道有些东西是自己不会也不能够去拥有的,为了避免痛苦,她早在小学就学会了封闭自己感觉,当然,这会让她显得有些呆和后知后觉,但其实小七有着超过同龄人的察言观色能力,只是没有人走进小七的内心,所以没有人知道罢了。小七早就无师自通,通过观察对方的微表情去猜测对方是开心还是生气,进而决定自己要沉默一些还是跳脱一些,所以如果小七对某个人态度有些冷淡时,其实她已经非常讨厌那个人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回到高中毕业的小七,她以离一本线差4分的成绩毕业了,当然相对平时成绩来说,绝对是发挥失常了,因此平时不太管自己的爸爸是希望自己复读,照顾自己起居的妈妈认为这个是状态问题,没有必要复读,万一明年再紧张发挥失常就白耽误一年。小七自己当然不想复读了,毕竟这三年已经把自己所有的力气都花完了,实在没有勇气和精力再来一次,这导致了接下来10年陆陆续续梦到了自己重回高考考场的噩梦情景。总之小七做好迎接美好大学的准备了,她决定大学里好好学习也是一样的,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第一步就走错了,那就是填报志愿。
前文其实多少提到了,小七家庭氛围和条件是非常一般,父亲常年缺位,人和心思都在老家的叔叔和姑姑家,平日里没少偷偷转钱给老家的亲戚,妈妈因为单位效益不好常年待业,小七一度以为妈妈是非常非常爱自己的,哪怕不会像其他妈妈从物质和精神上宠爱自己的孩子,但至少是为了自己高中三年一边在家附近打工一直照顾自己的饮食,虽然妈妈总是阴晴不定,总是挑小七的毛病,但小七心里深深依恋着她,认为自己有母亲的陪伴是非常幸福的。
从填报志愿的那一刻开始,好像所有的一切都脱缰走向另外一条道路了。小七为了合群,一直都是“我可以”“真开心”,披着外向的假皮,因为自己不属于人群,也不被人群接纳,所以内心始终是偏向安静的,如果填报专业,她喜欢英语/艺术和植物方向的学科,高一时曾考虑转艺术生(通过了学校的绘画测试),但因为艺术烧钱以及文化分还行,打消了走艺术生的念头,后来一直梦想可以成为一位植物学家,带着画本走遍原始森林,或者英语专业,每天和文学打打交道。
没有用的,因为没有人关心小七的梦想,其实她不怨恨任何人,反而她觉得自己活该,因为她自己也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美好的事物,因此并没有为坚持自己的梦想而战斗,只是像一片死去的树叶被风随意的决定着左右。最终在父亲简单粗暴的决策下,第一志愿填写了当时就业前景还不错的化工工程与工艺,当然了,这个专业在她还没有大学毕业的时候,已经逐渐冷门。当时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这个学校的王牌专业是它,多么简单的原因,又多么可悲。
并步入大学之后,伴随着小七的成年,一切的一切慢慢的失控了,妈妈在小七大二时就离开这个市,去了外省打工,一直持续到小七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小七结婚直到现在,不论是寒暑假还是过节,她好像一直没有怎么回来了。
对于这一点,小七是有怨恨的,她在妈妈的灌输下,虽然没有物质生活的支持,也没有特别精心的照顾,但母亲的陪伴就是爱的证明。每当小七羡慕其他父母带同学去哪里玩耍,或者军训时同学从家带来的淡盐水以及比平时多一些的零花钱时,或者家里一直准备的零食水果和丰盛的饭菜时,小七都用这个理由安抚自己:没有关系,我不需要那些,因为自己是被爱着的,只是妈妈的表达方式不同。
但进入大学后,小七才发现,事情也许不是这样的:自己得到的奖学金要用来作为生活费,只要账户里还有钱,家里不会给自己打钱,因此手里永远没有零花钱,更重要的是,她依恋的母亲也离开了,这无疑是一个重锤,甚至是一种背叛;特别是有一年小七的生活费实在用完的时候,小七在电话里小心的问妈妈要,妈妈却说自己手上没有(后来小七知道,家里的钱都被存起来了,活期也好死期也好,家里绝对是有余钱的),让小七问爸爸要,小七又电话向爸爸“乞讨”,爸爸不耐烦的说自己哪有钱,让自己问妈妈要时,小七的自尊心碎了,她心里除了难过,更多的是怨恨。
最后是怎么解决的,小七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似乎是向同学借了几百块勉强度过了那个学期的最后一段时间。这也是为什么研究生毕业后的小七,毫不留恋的选择离开出生长大的地方,随着男朋友去了别的城市结婚生根。每当妈妈反复在电话里哀叹自己就这么一个女儿还去了那么远的地方,不陪伴自己时,小七在外地不会幸福时,小七内心其实是不耐烦和冷笑的,当然了,每当这时候,小七会被自己的如野兽般毫无同理心的阴暗面吓一跳,但事实是自己出生长大的家从大二起就再也没有人长住了,哪怕小七结婚后的七年,妈妈也一直在自己的老家附近打工,边打工边照顾姥姥姥爷(从不让自己姨姨帮忙,对自家人无私的这一点和父亲简直一模一样),妈妈甚至没有来小七家看望过小七,每次都是小七回姥姥姥爷家。所以妈妈在电话里的,让小七在自己出生地陪伴她本身就是一个谎言,也就是说,哪怕小七留下来,也是一个人而已,爸爸妈妈的心从来都是在各自的大家庭里的。
伴随一次次的失望,小七其实也释怀了,她在研究生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要过家里一分钱,逢年过节会给父母转帐,至于妈妈一直口头说的“我攒的钱都是你的”之类说法,小七也没有当真,她从毕业后迫不及待地离开出生地后,就做好了不向父母开口要钱的准备,当然不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她都是一个人,不论多么痛苦。
就这样,在这个平凡的黑夜里,小七到家了。
这是在晋江的第一次发表,看了那么久的晋江,自己也开始发表一些东西了,感到有些新奇,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黑夜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