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第 52 章 ...

  •   可港府目前公布的信息,并没有说自己是因为营救反倒导致更多的人被感染才停止救援的,他们刚才公开的信息里说的是由于有营救人员被获救人员感染,才被迫停止的,这个理由您怎么看?

      我怎么看?我看他在忽悠我们,就是在忽悠我们,为什么我这么说?现在这个病毒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多个地区反复证明了,他不能通过空气传播,只能通过□□传播,换句话说,只要你和患者或者携带者保持适当的物理距离,不接触到,你就决不会被传染到。营救人员去营救的时候,你不会连这么点常识都不懂吧?你不会就什么措施也不采取就让营救人员和可能携带病毒的这些被营救者去接触吧?你只要稍微注意一点,你怎么可能被感染呢?我在这公开地说,我很怀疑这个理由不过是一个借口,是为这次营救导致大量伤亡找的一个替罪羊,真实的失败原因,他进行不下去的原因,一定是那些幸存者,本来还活着,可救援一来,他们跑到码头,反倒成为了丧尸的牺牲品,营救变成了屠杀,这才是这场救援活动,只进行了半个小时就失败的原因。

      。。。。。赵教授,您的这个观点角度还是蛮独特的,但我想向听众澄清一下,这个观点指示您个人的观点,不是本台的观点,这个希望听众能明白,也希望您能够理解。

      哦。。。我明白,对,这只是我自己的观点,这点你们可以澄清一下,没有问题。刚才我说的那些话,只是我自己的观点。不是你们电台的观点。

      。。。。还有一个问题,赵教授,就是您认为救援暂停是暂时的呢?还是永久性的?

      这个我的观点是不会再有后续救援了。

      为什么?您不觉得您这么说会有些绝对么?

      顾明宇、郭祥、林可怡三个人听到这里,互相迷茫的看了一眼,心里立即凉了下来,广播还在继续:

      刚才我说过了,我认为政府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第一位考虑的就是作秀,而不是如何真的去救人,所以才导致第一次救援只开始半个小时就匆忙结束,那么救援结束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作秀失败了,再开救援,必须要比这次成功,要真的能把人救出来,但我刚才给你分析过了,要把幸存者弄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再开救援,除了让政府展示失败,面对更大的舆论压力外,不会有任何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你说她会如何选择?

      那要是媒体和民众继续质疑他,给他增加压力,港府会怎么处置呢?

      这个简单呀,就是用两条原因就可以把这个质疑都给挡回去了,一条就是大局为重,你救出来人,把别的地方也弄成疫区怎么办?传染到北边怎么办?这个病毒的威力我们都看到了,有多大大家都知道,他提出这个担心来,你很难反驳他,这个就是大局为重,只能有所取舍,有牺牲;第二条,就是如果还有人提出来,就算你大局为重,那也不能不管疫区里面的幸存者,港府不可以对他们置之不理么,这也好反驳,就是你看我们不是没想救你,你看,日本也没救,美国也没救,菲律宾更过分,不但不救,连你自己想离开疫区都不可以,你一离开,军队就要对你开火。一对比,还是我们做得最好吧?我们最少曾经尝试过,只是难度太大,危险性太大,所以我们也没办法,为了更多民众的利益,我们只能暂时停止,他不会说以后也不救,他肯定说暂时停止,但这一停止,基本上就是永久性的了。只是他不会承认。

      赵教授,恕我直言,我还是觉得您的这种说法过于武断了,政府真的就能就此放手不管么?

      呵呵呵,我理解,但你只是从一般的常识去推断,你不是从他的角度去理解的,政治是一个“脏”活,现在就是这么一种情况,不论怎么做,都是脏的,不论它怎么做,你都觉得他有问题,既然这样,他就只能去选择一个还说得过去的办法。

      好吧,赵教授,对您的看法是否准确,我们以后还可以去观察,但现在还有很多人提出质疑,就是港府为什么不采用空中救援的方式呢?好像这种方式比用船更有可操作性,这个您能给我们解读一下么?

      关于动用空中力量,我相信港府最开始的时候肯定考虑过,但如果我们仔细考虑一下这个选项,就会发现很多问题。

      您能说得具体一点么?

      好的。我们先从技术角度来考虑,如果用直升飞机来救援,那肯定是要大家都到屋顶或天台上来,在街上肯定是不行的。那么好,我提几个问题,你看看能不能解决。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你有那么多的直升机么?需要多少直升机,其实是要根据幸存者数量来定的,我们根据目前情况来估算,港岛正常最少有280万人,那么按照保守的1%估计,那就要有2.8万人幸存,一架直升飞机能载多少人?好,直升飞机我们假设它够用,你要把所有人都弄到天台上,你能保证民众上天台就安全么?这么多人,只要有一个人死在天台上,那就是你的责任,因为不是你要用直升飞机把他弄走,他又怎么会在这种时候上天台呢?所以只要死在天台上的,都要算到救援的帐上,这和倒霉死在港口上是不一样的,死在港口上,你没有对比,你不知道原来港口死了多少人,就算有人为了上船死在港口上,政府可以统统推掉,说他们早就死掉了,早就变成丧尸了,不是我们造成的。但在天台上不行,你不来飞机,没有人会想到去那个地方的,那和找死没有区别。另外说来,那么多幸存者,很可能有好几万人,你救得过来么?你怎么安排顺序?能救多少?还没救到的人怎么办?在天台上干等么?丧尸上来怎么办?有人在天台发病怎么办?救上来的人,怎么和驾驶员隔离?怎么上飞机?吊着走么?救到这边来,怎么隔离?这些问题怎么解决?这么多问题,我刚才就跟你说了,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安排救援,其实就是为了做一场秀,那么这么多问题,它解决不好,不能立即开始表演,他又怎么可能选择空中救援呢?

      那用船不也存在这些问题么?

      对,用船,实际上他把最困难的部分,就是幸存者怎么到船上,全都转嫁给幸存者自己去解决了,政府这是在逃避责任,但至少看起来还有它合理的地方,一个合理的地方,就是幸存者必须先过了丧尸追杀这一关,实际上就等于把可救援的对象大量减少了,我跟你说,这就是屠杀,政府故意忽略不计的屠杀,这样人数就没有那么多了,实际上我怀疑可能加在一起,连一百人都没有救出来,我们可以等稍候看政府是否会公布救援数字,如果他公布,就说明救出的还是不少的,如果他根本不公布,我们就知道伤亡一定会非常惨重,救出来的人实在太少了,少到他都不敢公开。我估计他肯定会选择不公开,因为我估计实际救出的人员数量会非常可怜。另外一个,就是就算这些人上船了,船的空间大大得多,可以容纳更多人,也好安排隔离,这点比飞机救援是有优势的,这可能也是政府为什么会安排船只救援的原因,他想当然的以为用船救有可操作性,怎么也会救上来一部分,实际上,我告诉你,不论用船,还是用直升机,都不行,除了让幸存者白白丢掉性命,除了少数几个幸运儿,对其他人,那就是屠杀,就是一场灾难。

      嗯嗯,赵教授,我觉得屠杀和灾难这两个词用的还是过重了,我觉得政府还是把岛内幸存者的性命放在心上的。您这么说,对政府未必公平。

      我明白你们电台也有电台的立场,刚才的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一家之言,至于我说的对还是不对,我们不妨去看后续情况的发展好了。

      。。。好的,赵教授,下一步您认为香港政府会采取哪些措施呢?

      目前来看,我觉得因为菲律宾已经开始采取全面地隔离措施了,也就是不准民众上街,粮食实行配给制,全面按照早先国际红十字会的建议执行,再考虑到现在港岛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大陆多个地区也已经爆发严重疫情的传言,我觉得很快港府就也会开始实行最严厉的隔离措施,要求所有居民必须留在家里,不准外出。再过一段时间,恐怕我想到你们电台来做节目,也要先递出申请才行。

      那您认为有这个必要么?在非疫区也采取这么严厉的措施?

      在某种程度上,我是赞同政府这么做的,因为我觉得按照这种病毒的威力来看,绝对应该慎重的对待这个病毒,就算采取这么严厉的措施,也还是不过分的。只是这些措施会不会变异成为政府控制民众的常规手段,我们还要观察和警惕。另外我觉得这些隔离措施,政府会在大后天,也就是十月二日宣布,因为十一一定要和谐度过。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2章 第 52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