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0、太子薨 ...

  •   前脚宣旨太监刚离开裕泰宫,后脚栖霞又带礼物来到了裕泰宫。
      栖霞对霓烟道:“静妃娘娘感谢沂王相助,特叫我备些薄礼来。”随后将一件件礼物送上,又将将张地契推到霓烟面前道:“静妃娘娘说,皇上这次让沂王净业寺做法事。在净业寺不远处有静妃娘娘的一处五进的宅子,请沂王暂且住着。”
      霓烟将地契推回栖霞面前笑道:“劳烦妹妹转告静妃娘娘,沂王出宫只我二人,人口少不需要五进大宅,只需要一个两三近的小宅即可。伺候的人也不劳娘娘挂心,我们在乡下雇一俩个人就足够了。”
      栖霞听罢,又将一摞银票推到霓烟面前道:“姐姐,这是娘娘给沂王安顿的两万两银票,姐姐替沂王收下。”
      霓烟想了想笑道:“既然如此,这银票我就笑纳了。妹妹在这里我还有一事相求。”
      栖霞道:“姐姐但说无妨。”
      霓烟道:“圣旨下了,要我们两日内出宫,我一个人收拾不出来,想请娘娘派两个宫女过来帮我收拾一下东西。”
      栖霞道:“这点小事不用劳烦静妃娘娘,我既可做主将这两个宫女留下,帮姐姐收拾东西。我先行回宫去回话。”
      霓烟道:“那就劳烦妹妹了。”
      栖霞去了不久就又转回裕泰宫道:“静妃娘娘说委屈沂王殿下了,这是净业寺旁边李村的一座三进小宅。静妃送沂王一辆马车。出入方便些。”
      霓烟笑道:“娘娘考虑如此周全,我代沂王谢过静妃娘娘。”
      两日后皇宫角门,一辆马车静静等着,杨见霖和霓烟坐上马车,带着一车的东西来到李村。在这村庄西北有一座三进小宅。林亦清通过王福儿给霓烟找了一个马夫。是一个二十七八的敦厚汉子名叫王三,家就住在进的山前村。
      霓烟又在村里雇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小菊,帮着做些杂活。
      四人将小宅里收拾干净,把车上的东西都卸下来归置好。小菊和霓烟合力做了一餐饭。小菊年纪虽小却擅长烹饪,将乡野味道做的美味无比。
      杨见霖吃得连连称赞道:“不想这乡野之中还有如此美味。”
      霓烟笑道:“公子知此是为何?一是因为小菊手艺了得,二则实在是因公子腹内已空。”
      四人哈哈大笑,吃起饭来更觉香甜无比。
      杨见霖虽然是奉旨祈福,但对乡里只说是静妃的远房亲戚杨公子被家中安排在此读书,所以乡间都道是大户人家的小公子在此读书。
      从这天起,每日杨见霖每月初一十五,一早到净业寺去为太子点长明灯,和众高僧诵经做法事,直到傍晚才回李村。平日就在家中习字、读书。
      霓烟则小菊打听,这附近可有私塾。
      小菊拍手道:“如何没有?咱们邻村就是。王大哥他们那山前村就有一位老先生。我家小弟狗儿也在那里,跟着先生读书识字呢。”
      霓烟又找来王三问讯这位老先生如何?王三道:“这位老先生早年中过秀才,后来一直未考上举人,年龄大了歇下心来,就在村中开了这个私塾。每日里教学生们读书识字。”
      霓烟道:“这个先生可严厉?”
      王三道:“乡下孩子皮猴一般,不严厉些哪里逼的他们坐在桌旁读书?不过老先生人品好,学问在我们这些粗人面前也是好的。”
      霓烟点头道:“我想让我们家公子也跟着他去读书。跟着个先生讲讲解着,比他自己看强些。况且我家公子自小玩伴少,去了私塾也和别人亲密些。”
      王三道:“都是些村里的毛头野小子,别惊吓了公子。”
      霓烟道:“哪里就惊吓到了?跟着村里的孩子跑一跑,兴许还能多吃一碗饭呢。”
      小菊听到忙跑过来道:“霓烟姐姐,不如让我小弟带着公子去私塾。他俩一处又是一个村的,山前村的孩子就不敢欺负公子了。”
      霓烟笑道:“待你兄弟放了学,叫他来这里,我见见。”
      小菊拍手笑道:“姐姐放心,他一回来我就让他来见你。”
      当晚小菊带着兄弟狗儿来到小宅中。
      狗儿一脸的皮像,墩墩实实见了霓烟也不认生笑嘻嘻的叫了一声:“霓烟姐姐好。”
      就再不做声了,霓烟知道是小菊现教了几句,现在没词了,也不难为他。就问道:“你叫狗儿?可有官名。”
      狗儿吃吃笑道:“俺有官名,俺的官名叫刘元宝。”
      杨见霖在屋内听着稀奇,也走出来,听到这名字“噗嗤”一声就笑了。
      狗儿见大家笑了忙解释道:“俺就是叫刘元宝,俺爹说他都没见过大元宝,就给俺起名叫刘元宝。”
      霓烟笑道:“这名字好,听着就有气势。”
      狗儿听有人夸自己名字好,又展开笑颜对着杨见霖作了个揖道:“这位想必是公子啦。狗儿以后跟着公子。同去学堂,公子放心要是哪个敢欺负公子狗儿就揍他。”
      小菊在旁边嘱咐道:“他们谁敢欺负公子先给先生说,别光想着揍人。”
      狗儿擦了下鼻子说道:“先生管不了,那些人狗儿我才不害怕他们,我和咱村的王铁柱、李二毛我们三个就能打他们五个。”
      杨见霖笑道:“这么说狗儿,不是刘元宝有将帅之才,本王封你为大将军,统帅三军!”
      霓烟脸上一变,杨见霖也觉自己失言,不想狗儿觉得杨见霖说的是戏文里的词一样,也学着戏文里的样子道:“谢皇上。”
      众人看着狗儿的模样都忍不住笑了。
      第二日霓烟带着杨见霖拜访了山前村的钱老先生,老先生不苟言笑,问了杨见霖几个问题,又拿纸出来让杨见霖写了几个简单的字。看了杨见霖的字,钱老先生不由点头道:“这字倒是有几分风骨,是个苗子,这个学生我收下了。”
      杨见霖直接与钱老先生见了师生之礼,霓烟将束脩银子也交了。霓烟也学着村里的孩子们给杨见霖缝了一个装书的袋子,缝了一身上学穿的细棉布长衫,这身衣服虽比不上杨见霖在宫里穿的衣服,可也是学堂里最好的衣服了。
      从此每月出了初一十五杨见霖去净业寺跟着高僧做法事,其余时间就和狗儿一同坐马车去钱老先生的私塾上课,霓烟为此还每月给狗儿二十五个钱,做酬劳。
      狗儿从此读书也有了劲头,往日还想着找个借口不去学堂,每天早早就到小宅来,小菊就端上饭来二人吃了饭,让王三赶车二人一道去读书。就是初一十五杨见霖不去学堂,狗儿也风雨无阻,因为杨见霖要狗儿把初一十五的课讲给他听。
      小菊见狗儿如此上进,心中也是高兴,干起活来更加卖力。跟着霓烟学了不少菜肴的做法。有时钱老先生有事,放学生们休息,狗儿也早早来到小宅带着杨见霖和村里一帮孩子,上树捉鸟,下河摸鱼不疯到吃饭不回来。
      杨见霖第一次一脸泥水的回来,霓烟简直认不出来了。忙招呼两人洗脸换衣服。小菊再旁边吓的不敢吱声。心情忐忑了一天,生怕霓烟嗔怪狗儿调皮,不让狗儿再跟着杨见霖了。不想霓烟非但没有说狗儿,反而在吃饭事大大夸赞了狗儿一番。
      到了夜里,杨见霖叫霓烟道:“烟烟.”
      霓烟给杨见霖掖了掖被角,道:“公子是要喝茶吗?”
      杨见霖道:“烟烟,你说母妃知道我在这儿的事情吗?”
      霓烟道:“知道呀,不是告诉你了吗?王三是王福儿的本家哥哥,王福儿会吧你的事告诉太妃。”
      杨见霖道:“我如今会背不少名,真想给背给母妃听。”
      霓烟道:“公子现在会背的名篇,公子都用笔记下来,等着那天回宫见到太妃,公子背给她听就是了。”
      杨见霖眼神一暗道:“我还有回宫见母妃的时候吗?”
      霓烟信心满满道:“有,怎么没有。我父亲兄弟都发配到西北了,这几年音信全无。可我就是觉得,我总能再见到他们。沂王就是长大成人出宫居住,逢年过节也是要进宫请安的。如何能见不到呢?”
      杨见霖道:“母妃见到我,会问些什么?我又该怎样答话呢?”
      霓烟哄着他道:“周太贵妃定然要问,沂王你在李村住的好不好,吃的好不好,可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讲给我听?这些都是奴能想到的,想来太妃会问沂王不少问题。如今沂王就安心休息,明日还要去净业寺做法事呢。”
      霓烟和杨见霖在李家村安心度日。太子却没有因为杨见霖出宫病情得到好转。太医们使出浑身解数,终究还是没有救回太子。杨见霖出宫一个月后,太子杨见霆因患天花而亡故。
      淑贵妃哭昏在太子床榻前,新帝匆匆赶来,看了看太子的遗体,仿佛被雷击中一般。淑贵妃此时悠悠转醒,看到新帝抱着新帝的腿放声大哭。新帝此时也无力气说话,只是抱着淑贵妃二人相拥而泣。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