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我打算出趟远门 ...

  •   仅仅一个月时间,市场风向产生巨大变动,所有舞厅被下令整改,他们小县城也不例外。

      沈青山的舞厅利益受损严重,情急之下只能另寻出路。

      宋晓梅听沈青山简单说完这些,内心情绪却复杂,问道:“那你想好去了那边要做什么吗?”

      沈青山沉默半晌,最后摇摇头:“还没想好,到那边再看吧,反正多找找机会,总能混出头。”

      宋晓梅不知道该说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安慰也是无力的,只能祝愿道:“那希望你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能长远发展下去。”

      沈青山笑笑:“行,你也是。带着孩子在社会上闯荡不容易,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就行。”

      走的时候,沈青山留了一个在广州的通信地址,方便宋晓梅今后遇到困难联系。

      宋晓梅收下了纸条,却没当一回事。

      她估摸着自己多半不会用上,与沈青山认识的时间不长,现在他要去遥远的南方发展,宋晓梅不可能再厚着脸皮给人添麻烦。

      都是成年人,有些事情不必言语就已经心知肚明,大家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注定要分开的。

      沈青山的离开算是宋晓梅生活中的小插曲,后来纸条也不知道被放在了什么地方。

      出月子后,宋晓梅开始着手新的销售计划,天气逐渐变暖,军大衣已经成为过去式,或许等到新的冬天到来它才会再次回归,又或许下一次冬天被新的样式取代。

      这个年代是多变的,机会也是,这是属于八零年代独有的特点和魅力。

      宋晓梅要开始重新做生意,自然没有太多的时间花在孩子身上,不过幸好宋母主动提出要来城里帮忙照顾,早上跑过来,晚上再回到村里。

      她觉得这样太折腾,干脆也在附近给母亲租了个房子,这样方便母亲来回跑。

      没有了牵挂,宋晓梅终于可以专心做事情,等她静下心来思考方向的时候却遇到了新的瓶颈。

      “姐,咱们不去进货吗?我看最近皮夹克卖的特别好,百货大楼只要上架就有人排着队疯抢。”宋朵搬着小凳子坐在宋晓梅跟前,与她一同在楼下晒太阳。

      宋晓梅语重心长道:“这你就不懂了,现在卖皮夹克确实很赚钱,但没办法长久,还会被市场所限制。”

      宋朵问:“那我们该怎么办?”

      “做生意讲究的是抢占先机,倘若你落后别人一步,就要处处仰仗别人,被为首的人定下的规矩所拘束。”

      可能是她说的这些有点深奥,宋朵一时半会还没办法理解,满脸困惑地看向宋晓梅。

      宋晓梅接着说:“如果不想受制于人,我们就要把目光放的长远,做出与众不同且不会被牵制的东西。”

      宋朵的眼里都是崇拜,扬声道:“姐,你也太厉害了!”

      宋晓梅却摇摇头,有些失落道:“我也只是懂个道理,暂时还没想好怎么去做。”

      她躺在太阳底下,吸收着天地精华,脑袋里却如同一团缠绕的丝线。

      这时,突然有个穿制服的矮小男人骑着自行车过来,在宋晓梅的铺子跟前停下。

      他从后面的篮子里拿出一叠报纸,问道:“姑娘,订报纸吗?”

      宋晓梅看着那厚厚一沓报纸,狠狠拍了下自己的脑袋,把一旁的人吓了一跳。

      “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她最大的优势不就是信息差吗!利用更前卫的眼光去做出独一无二的服装,通过现在的纸媒来获取市场信息,紧跟时代的脚步,一定可以做成!

      宋晓梅直接掏了钱,“把往期一年内的月报都来一份,再订购未来一年的日报!”

      接下来几天,宋晓梅都窝在二楼的房间里,身旁堆满了各种报纸,她整个人像是淹没在了报纸堆里。

      两个孩子也被提前送去了母亲那里,宋朵帮她看着下面的铺子,卖一些现在常见的衣服和鞋子。

      她做事情太过于专注,不喜欢旁人打扰,有时候宋朵中午给她盛饭送到楼上,晚上她才想起来吃,早就已经凉透了。

      笔记本上密密麻麻都是笔记,没办法,她前世在这个年代没有过多关注于外界事物,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家里带孩子。

      所以她现在需要通过这些报纸来更深入的了解当今的市场趋势。

      经过几天几夜的学习,宋晓梅总算找到了方向。

      她在两个月前的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新闻,版面被安排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险些给漏掉。

      上面大致是说,首都成立了一个模特队,穿各种衣服进行走秀,但没过多久就被指责女性穿得太多暴露,世风日下,最后经不住大众的舆论,只好解散。

      只有宋晓梅知道,模特这一行业不久后就会再次兴起,而他们身穿的服装,将会在服装市场上掀起巨大洪流,不仅仅可以改变现在人们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还会走上国际的舞台。

      她必须在模特队再次成立之前,迅速做出成绩。

      隔天,宋晓梅去了一趟母亲与继父住的地方,打算陪他们吃顿饭。

      宋母的厨艺还不错,听说闺女要过来吃饭,一大早就跑去市场买最新鲜的鲫鱼和猪肉,等宋晓梅傍晚到的时候,宋母已经烧了一大桌子菜等着她。

      宋母看着宋晓梅眼中带着心疼,道:“你这些天都在忙什么?是不是没好好吃饭,都瘦了。”

      宋晓梅夹了一筷子鱼放在母亲碗里,安慰道:“哪有啊妈,我现在可能吃了,体质就是这样,吃不胖。”

      宋朵在一旁意味深长看她一眼,拆穿道:“才不是,你天天忙的都忘记吃饭,一碗饭我中午端上去是什么样,晚上还是什么样。”

      宋母一听,责备道:“你看你,就知道折腾自己的身子,一个女人家,没必要这么拼。”

      “哎呀,妈,我这不是想让你早点过上好日子吗。”宋晓梅打断母亲的施法。

      可宋母却说:“我不指望能过上好日子,就希望我入土之前,你能赶紧找个靠谱的男人,条件不要放太高,毕竟你也是二婚还带着孩子,将就将就嫁了吧。”

      宋晓梅听见这话却有些不高兴,半天没应声。

      母亲说了半天,后来觉得自讨没趣,也闭上嘴不说了。

      饭桌上的气氛有些凝滞,还是宋晓梅开口打破沉默:“我明天要出一趟远门,可能一个周才回来,我把团团放你这,球球跟着小朵在铺子里。”

      宋母愣住,放下筷子道:“出远门?上哪去?”

      宋晓梅随口编了一个理由:“以前一个小学同学不是嫁到隔壁市了吗?前两天我们联系上了,她邀请我过去玩几天。”

      宋母松了口气,道:“也好,多出去走走,看看能不能认识点靠谱的男人,毕竟你一个女人,容易吃亏。”

      宋晓梅表面上点点头,心里却是另外的打算。

      安排好两个孩子的事情,她顺便也给宋朵安排了事情干。

      宋朵现在在她的铺子里打工,拿的不是按天发的固定工钱,而是分成制,可以拿到铺子每月盈利的百分之二十。

      虽然听起来不多,但对于一家商铺的员工来说,这笔利润分成已经高出其他人好几倍了,更何况宋晓梅对于生意这块还有更长远的打算。

      她把s市的几家固定供货商给了宋朵,每周进货两次,尽量不要积压库存。

      这是宋朵第一次独立经营铺子,小姑娘的内心特别紧张,拽着宋晓梅聊了整整一个晚上。

      第二天一早,宋晓梅便带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去往广州的绿皮火车。

      她没有想过,也不敢去想,这一趟会给她带来什么,又会对她的未来产生多大的影响。

      但想想自己的两个孩子,糟糕的婚姻,复杂的原生家庭,这些压力每时每刻都如同随时会落下的山石,高高悬在她的头顶。

      母亲口中说女人不需要太要强,不需要那么努力,还不如找个踏实的人嫁了。

      只有宋晓梅心里清楚,她也想过安逸的日子,也想无忧无虑的生活,可身上这些重担不允许她停下脚步,一点一点地逼着她往前走,更无法回头。

      从他们县城去往广州要三十五个小时,这个年代的卧铺票很贵,特别是这种远途火车。纠结了许久,她还是没舍得买下那张卧铺票,而是买了张硬座票。

      她前世只去过一次广州,还是女儿带她报的旅游团,匆匆忙忙玩了几天,除了感叹大城市的发展迅速,其他的都没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现在这一趟,算是她第一次正式去广州,她心里期待着,听着耳边火车在铁轨上摩擦的声响,还有周遭乘客的交谈声,好奇这个年代的广州会是什么样子?

      没有高楼林立和到处的钢筋水泥,现在的广州应该会有一个个先进的工厂,伫立在城市里像是巨大的机械怪物。

      她在火车上闲来无事,从包里掏出一张半年前的报纸来看,打算再从中找一些商机。

      当报纸摊开在腿上的一瞬间,从中滑落了一个轻飘飘的物件儿。

      宋晓梅弯下身捡起,发现是当初沈青山与她告别时递给她的纸条。

      上面字迹工整,力度印透纸背。

      宋晓梅突然觉得,她和沈青山之间仿佛有一个看不见的细线,将他们原先的轨迹相连,指引着她往更深更远的地方走去。

      “前方列车即将到达广州站……”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我打算出趟远门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