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巧遇 ...

  •   茅屋里,圆桌前,白清兰和王婆婆对坐,而楚熙将素舆停在白清兰身后。

      白清兰给自己和王婆婆斟茶,白清兰笑的一脸温和,“王婆婆,你的事我都听说了。前几日,我在知府衙门里看到一个熟人,他是捕快,与我是同乡。我使点银子看看能不能让他把人带出来。”

      王婆婆闻言,一颗担惊受怕,恐慌万状的心总算能平缓一些,王婆婆感激涕零,千言万语的谢意不知从何谢起。

      她从椅子上迅速站起身来,不顾年迈的身体猛然双膝跪地,对着白清兰不停跪拜磕头,声泪俱下,“浮生姑娘,咱谢谢你,谢谢你了,谢谢你啊~”

      白清兰将泪眼婆娑的王婆婆扶起,好言好语解释道:“我们夫妻俩初来鄞州乍到时,人生地不熟,多亏了你帮我们,我们这日子才能过下去。所以王婆婆,你不必谢我。明日一早,我会去联系我那位同乡,我想既是官官相护,为的无非就是银子,只要多使点银子,人,一定会被救出来的。还请您放宽心!”

      王婆婆心里已然麻木,此刻她除了担心就是谢,其它的话也因自己担心过度,而在说话时有些前言不搭后语。

      白清兰将王婆婆恭恭敬敬,连哄带劝的送出了门,王婆婆离开后,现场顿时清净下来。

      白清兰端坐在椅子上,她毫不客气的问道:“这事你能帮我吗?”

      楚熙轻笑一声,玩笑道:“我记得你以前说过,众生皆苦,唯有自渡。浮生,我记得你好像不是一个喜欢多管闲事的人啊,你这样一个鹗心鹂舌,狠起来六亲不认,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居然还会同情一个命苦的平民百姓,这可不像你啊。”

      白清兰不气不恼,她应答自如,“我是血肉铸成的人,娘生肉长,怎会真的没有心?”

      楚熙有些失落的问道:“你既有血有肉,为何独独对我无情?”

      白清兰不解道:“不爱就是无情吗?”

      楚熙漆黑长卷的眼睫毛微微轻颤,“可你从不接受我的好意,我现在都不奢望你能爱我,但我只希望你能多接受一些我对你的好。我知道你不喜欢欠别人的,所以这些好是无偿,不求回报。”

      “其实我不懂,你为什么会对我执念这么深?”白清兰轻叹,“如果只是因为爱而不得,我不介意今晚圆房,明日一早,各奔东西,再不相见。”

      楚熙心脏痛到滴血,他嘴角挂着一抹自嘲的笑,一开口尽是苦涩,“浮生,你就这么想摆脱我吗?”楚熙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待平复心中那抹悲痛后,才红唇翕张,“青梅伴竹马,两小无嫌猜。浮生,你我自幼一块长大,我喜欢你是因为日久生情,并非爱而不得。你不爱我是我此生的痛,但是你若现在还能处处留情,那我就知道你的心居无定所,没有着落。浮生,我会等你的。”

      年少时的惊鸿一瞥,和白清兰的童言无忌,让楚熙着了魔,丢了心,为此一生执着,为爱一世疯狂。

      在楚熙眼里,白清兰可能不是这世间最优秀的女子,但在他心里,却是独一无二的女子,无人能替。

      白清兰话锋一转,言归正传道:“你到底帮不帮王婆婆?”

      楚熙敛去脸上的悲伤,笑的温文尔雅,“我可舍不得你去越狱救人,以身犯险,否则你要是真有万一,这心疼的,受伤的不还得是我自己?所以夫人,只要你对我一声令下,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为夫也会替你做好的。”

      白清兰抿唇一笑,她起身走到楚熙面前站立,弯腰对着楚熙那张美如冠玉的脸笑的妩媚,“如此,就多谢夫君了。”

      还没等楚熙回话,楚熙只觉一股淡淡的清香涌入自己嘴中,看着面前吻住自己的白清兰,他大喜过望,一瞬间眼角眉梢都染上了层层笑意。

      当温热的唇瓣碰到自己冰凉的薄唇时,密密麻麻的酥痒传遍楚熙四肢百骸。

      楚熙的双手鬼使神差的抱住白清兰那单薄的后背。

      蜻蜓点水般的一吻,良久,两人才难舍难分的离开彼此。

      虽是浅尝辄止,但这一吻却能让楚熙回味一生。

      昭兴元年,楚熙被封御王,和白清兰等人来到鄞州时,收到消息的马臻为了巴结楚熙,私下可没少给他送金银珠宝,米粮鱼肉,可最后却都被楚熙给拒绝了。

      马臻与楚熙虽无私交,但也没仇怨,所以马臻见到楚熙,也都是毕恭毕敬,恭敬有礼。

      马臻的府邸在鄞州最繁华的一条街道上。

      白清兰推着素舆来到刺史府大门前,飞檐翘壁,白墙红瓦,显得庄重肃穆,华贵气派。

      白清兰一人走到刺史府门前,她伸手握着饕餮门环,在门上敲了三下。

      出门的是一个身穿布衣的男子,大腹便便,脑满肥肠。

      他一边哈欠连天一边极不耐烦问道:“谁呀?”

      白清兰语气微冷,“御王在此,还不跪下迎接?”

      男子还未回神过来,便听见御王二字传入耳中,不由得瞬间清醒。

      他睁大眼睛再清楚的看到素舆上的楚熙时,脸上顿时由怒转笑,赶忙下跪迎接道:“小的该死,不知御王驾到,有失远迎,还请御王恕罪。小的刺史府管家吴建拜见御王,王驾千岁,千千岁!”

      吴建是马臻亲封的管家,此人虽其貌不扬,但做事机灵,头脑灵活,还时不时喜欢耍些小聪明,因此很得马臻信任。

      楚熙眸色冰冷,他居高临下的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吴建,一身王者之气尽显。森寒的声音从他嘴中传出,“本王有要事要与马刺史相商,还要劳烦你让马刺史出来一趟。”

      吴建闻言,一个劲笑道:“是是是,小的这就去叫大人。只是这府外风大,王爷要不要进府?小的让人奉上茶点,王爷也能歇息片刻。”

      楚熙淡淡一笑,“不必了,本王腿脚不好,就不去打扰了,你进府让马刺史出来就好,本王就在这等他。”

      “是,小的这就去。”

      吴建说着便动作麻利的从地上爬起,他恭恭敬敬的退下,一入府双腿却跑的飞快,一路向马臻的屋子冲去,生怕让楚熙久等了。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四月牡丹,国色天香。

      刺史府内,朵朵盛开的牡丹花瓣随风而动,在空中飞舞旋转,飘向府外。

      “吱呀——”一声

      朱门大开的声音在楚熙耳畔响起。

      马臻穿着一身便衣,急匆匆的向素舆走来。

      他身后跟着的是吴建。

      马臻立在楚熙面前,他和吴建一起双膝下跪行礼磕头道:“下官鄞州刺史马臻,拜见御王,王驾千岁千千岁。”

      楚熙声音如常,“免礼吧!”

      “谢王爷!”

      马臻和吴建两人缓缓站起身,马臻佝偻着腰,好声好气问道:“不知王爷此来找下官,可是有事吩咐啊?”

      楚熙质问道:“本王在鄞州认识一个挚友,他叫王直。听说前两日被你们的人关进了知府衙门的大牢里,可有此事啊?”

      马臻心下一惊,这王直的靠山怎么会是御王?皇亲国戚不能得罪,否则吃亏的定是自己。只是,知府大牢里那帮下手不知轻重的牢吏,也不知把人打死了没有?

      马臻心里懊悔不已,但他嘴角还是挂着笑,可心里却已忐忑不安。

      他极力解释道:“王爷,这都是误会呀,前两天,王直在街上强抢民女,下官见他犯法,又念在他是初犯,还看在这民女没有损失的情况下,所以才派人将他拉进牢里关两天。但王爷您可以放心,下官自到鄞州上任刺史以来,从不会对百姓滥用私刑。所以王爷,下官向您保证,过两天等王直刑满,下官定会将王直平平安安送到御王府,还请王爷宽心。”

      来鄞州与马臻相处两年,马臻是个什么德行,楚熙了然于心。但他明白,进了知府衙门的大牢,那就是九死一生。

      毕竟,牢吏可不是吃素的,有的是手段折磨百姓。

      现下,与其和马臻浪费口舌,还不如让他快点放人,免得人死在了牢里。

      楚熙笑意不善,“马大人,本王并不想知道王直犯了何事?但是你要记住了,在今日酉时之前,本王要听到王直平安回家,毫发无损的消息。否则,他若掉一根毛发,马大人,即便马阳官至御史大夫,也不会为你而得罪本王。毕竟,你不是他的亲儿子,对吧?”

      楚熙的威胁让马臻心惊胆战,他被吓的脸色发白,手脚冰凉,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心脏砰砰乱跳的他双膝一软,跪在地上,一个劲的附和道:“是是是,王爷您放心,王直会在酉时平安无事回到家里与家人团聚的。”

      楚熙无视马臻的害怕,他笑的一脸温柔,双眼宠溺的看着白清兰,温声如玉道:“夫人,咱们走吧。”

      白清兰走到素舆后边,推着素舆离去。

      马臻忘尘而拜,恭恭敬敬送行道:“下官恭送王爷,恭送御王妃。”

      待两人走的无影无踪后,马臻和吴建才缓缓起身,两人这才发现,因刚才楚熙的一顿威胁,两人现在的腿还抖如筛糠,没有复原。

      吴建一想起楚熙的话,便心有余悸。他急忙问马臻,“大人,这可怎么办呀?”

      马臻缓了缓情绪后,才怒气冲冲道:“还能怎么办?御王都已经下令了,现在是巳时三刻,还有时间。你赶紧去通知岑义,就说御王下令释放王直,然后再把鄞州城中所有的大夫都请来给王直看伤。”

      吴建想了想,才开口道:“大人,既然王直和御王相识,那王直上有一对父母,应该也认识御王。要不咱们带点礼品,去王家赔罪,让王家人给我们在御王面前求求情?”

      本来被楚熙威胁后又不能反抗的马臻就已经够憋屈郁闷了,现在吴建竟然还给他出个馊主意,让他带着礼品去王家给平民赔罪,那他这个刺史日后在鄞州岂非威严全无?

      马臻怒从心起,他大发雷霆,怒骂道:“你这出的什么馊主意?你让我给一介平民去赔罪?你老爷我是官,你让我给一个平民赔罪,以后你让我在这鄞州城中,脸往哪搁?脸往哪搁?”

      马臻越说越气,盛怒之下他不惜动脚,一脚一脚重重踢在吴建身上。

      吴建被他踢的似一只兔子般,左右乱跳,他虽痛的哀嚎连天,但还是不忘好言相劝道:“大人,大人……”因他长的膘肥体壮,他每走一步,身上的肉便左右摇晃,模样滑稽有趣,他气喘吁吁的大声提醒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如今鄞州是御王的封地,我们得罪不起啊!”

      “哎呀~”一声惨叫

      原来是马臻一脚踹在他粗壮宽大的后腰上,吴建被这一脚踢的摔倒在地,但他迅速而灵敏的爬了起来,拼命向府中跑去。

      两人似狗咬狗一般,你追我赶的回了刺史府。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白清兰推着素舆,两人一边欣赏鄞州城中处处盛开的梨花一边闲聊。

      白清兰不解道:“为什么不是现在送回去?而是酉时?”

      “进了大牢的犯人都是九死一生,现在让王直回去,他满身是伤的模样若让王婆婆看见,不得伤心死。所以酉时回去,便可以给马臻时间,让他进城里请大夫为王直治伤。而让王直今日酉时回去,也是怕时间长了,王婆婆会担心过度。而且,有马臻治伤,咱们也可以省一笔医药费,不是吗?”

      楚熙笑道:“浮生,你不是最爱吃糕点吗?城中最近新开了一家糕点铺子,很多人去买,我想味道应该还不错。我带你去试试可好?”

      “嗯,好!”

      随着楚熙的一路指引,白清兰推着素舆七弯八绕来到一个小巷里。

      一家名叫采芳斋的小店前人满为患。

      楚熙笑道:“浮生,你坐在这等我,我去排队。”

      “你腿脚不便,我去吧。”

      白清兰刚要转身时,自己衣袖却被楚熙拉住。白清兰止住脚步,楚熙解释道:“浮生,你坐在素舆上等我,我去排队。”

      楚熙刚准备从素舆上站起身来时,白清兰却伸手一把压在他的肩上,手上带着内力强迫他坐下。

      白清兰一边压着他一边将头伸到楚熙耳边,声音暧昧亲昵,“你都隐忍这么长时间了,这一站起来走路,十二年的苦心经营,便都白废了。夫君,可别忘记了,你现在可不是自由之身,这四周有的是人在监视你。”

      楚熙笑着轻声道:“有夫人如此关心我,我就算是多年苦心经营就此毁于一旦,也觉值得!”

      白清兰冷哼一声,“贫嘴!”

      楚熙应答自如,“那也是夫人宠的。”

      “御王?”

      一道疑惑的声音传入白清兰和楚熙耳中,白清兰直起身子,转身后才见到一个气度不凡的少年。

      这少年琼林玉质,身长玉立,面如桃瓣,明眸皓齿,色若春晓,清雅出尘。

      他身穿一件红衣,红衣张扬似火,气质卓绝。

      少年在看清楚熙的脸时,刚准备行礼,却被楚熙阻拦道:“江公子不必多礼,唤我楚公子就好,别暴露我的身份,免得扰民。”

      楚熙口中的江公子,本名江秋羽。

      江秋羽的父亲乃是当朝郡马,名叫江涛。母亲徐萤和她的姐姐徐丽是农家女,以织布浣纱为生。

      建兴十三年夏,徐莹独自一人去荷塘赏莲。

      荷花亭亭玉立,千姿百态,在骄阳的照耀下,色彩明丽,争相竞开。

      兴朝的文人骚客都爱夏赏莲花冬赏梅,春观牡丹秋吟桂。

      而江涛在建兴十三年时,还没有入朝为官,也不是郡马。但江涛才高八斗,满腹经纶,是个秀才,也是个文人,而作为文人的他,自然也会跟兴朝的许多文人墨客一样,到了夏季,就去赏莲。

      同年,徐莹已经十五岁了,出落的貌美如花,冰肌玉骨,一身粉衣绿裙倒是与这满池荷花相互映衬。

      徐莹站在小舟上,一边拿浆划水,一边欣赏满池荷花。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划舟赏景,好不自在。

      小舟划到藕花深处时,却见一船文人骚客正在兴致勃勃的吟诗作对。而这其中就有江涛。

      江涛家境贫寒,但江涛的父亲江哲是当地有名的教书先生,江涛从小就跟着父亲读书识字,成年后便去赶考,只可惜屡试不第。

      江涛模样俊俏,身材修长,气宇不凡,文采斐然,再加上一身青蓝色的衣袍,显出几分文人风骨。

      徐莹对他一见倾心,而江涛对徐莹也是一眼定情,两人郎情妾意,初见时便互相了终身。

      建兴十四年,江涛让媒婆上徐家提亲,只因江家家贫如洗,穷困潦倒,所以上门提亲的媒婆连聘礼都不曾带来。

      媒婆只带了一纸婚书,乃江涛亲手所写,内容是:

      嘉礼初成,良缘遂缔;诗咏关雎,雅歌麟趾。

      情敦鹣鲽,愿相近之如宾;

      祥叶螽鳞,定克昌于厥后。

      喜今日赤绳系定,珠联璧合;

      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织。

      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

      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此证:江涛

      一纸婚书却俘获了徐莹的心,徐莹认定江涛日后必定会大有作为,便不顾徐丽的反对,毅然决然嫁给了江涛。

      大婚那日,除了一袭嫁衣,一个盖头和一顶花轿外,其余的,一切从简,简单到江府连个红绸都不曾挂在府中。

      虽是大喜的日子,可江府既没请敲锣打鼓的乐师,也不曾摆满酒席。

      徐莹进门后,两人就进屋圆房。

      那一日过后,两人便如寻常夫妻一般,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天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虽清贫,但也很幸福。

      建兴十六年,徐莹为江涛诞下一子,取名江清尘

      月冷三边垒,尘清万里云。

      建兴十八年,徐莹为江涛诞下小儿子,取名江秋羽。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建兴十九年,江涛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考上了状元。他因长相俊俏,出口成章,又满腹才学而得到兴朝宁安郡主容澜的青睐。

      容澜虽贵为郡主,但身份尊贵。

      容澜的娘葛静是一妓子,因生产容澜时血崩而亡。容澜的父亲容詹是容晖的表弟,只因容詹年轻时为大兴立下过赫赫之功,又死忠于容晖,所以,容詹老年时因旧伤复发而去世后,容晖便将他膝下唯一的孤女容澜封为安宁郡主。

      容澜从小就养尊处优,性格骄纵跋扈。成年后的她贵骄□□,日日与男宠厮混,以□□放荡闻名于世。

      江涛不了解容澜性情,以为自己得到郡主青睐,从此便可以凭借郡主一飞升天,于是他果断的写了封和离书让人寄给还在乡下生活的徐莹。

      书中内容写道:

      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

      今缘尽于此,各自分离。

      愿娘子相离之后,

      重梳婵鬓,美扫峨眉,

      巧呈窈窕之姿,

      选聘高官之主。

      释仇解怨,两不相欠;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恐无证为凭,寄此信为证

      ——江涛亲笔

      当徐莹接过和离书后,心灰意冷。

      她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江家,回到了徐家。

      建兴三十二年,十六岁的江清尘前去参军,由于他是天生的军事奇才,又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习武天才,而被人不断举荐给慧帝容晖。

      容晖在得知江清尘的存在后,便私下观察他的作战方略,这才发现江清尘作战时有勇有谋,头脑清晰,遇事能随机应变,保持冷静清醒。

      容晖见此奇才,便派人重点培育了他。

      建兴三十二年,雪虐风饕,白雪皑皑

      南陌派萧言琛率兵一万从北冥城穿过,直达霍北城楼下,准备直取霍北城。

      年仅十六岁的江清尘带兵五千,从京畿千里奔袭,一路向霍北城匆忙赶去。

      一入霍北城,江清尘和手下士兵全都人困马乏,但江清尘只下令休息一夜后,便继续作战。

      第二日一早,少年将军江清尘躬擐甲胄,一人手执一柄红缨枪,率兵一千出城迎敌。

      大雪已停,天气晴朗。

      战场之上,硝烟弥漫,炮火轰鸣。

      “杀啊~”

      随着一声令下,将士们挥舞着手中刀剑,在人群中见人就砍,见马就斩。

      空中鲜血随意挥洒,倒下的战马数不胜数,一些落入地面的人头直接被马蹄践踏的脑浆飞溅。

      一时间,哀嚎、求饶、惨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呲~”

      剑与长枪的碰撞声出发尖锐的刺耳声。

      只见江清尘手握长枪,长枪一抖,枪鸣四方。

      而萧言琛手中剑,剑尖锋利,剑气四溢,在阳光的照耀下,剑身闪着森森寒光。

      两人脚下一动,腾空而起。

      只见江清尘和萧言琛两人在空中打的有来有往。

      萧言琛剑气如虹,剑影如织,一挥剑,铺天盖地的剑光如飞凤般袭来,攻势猛烈而强盛,剑法千变万化,一招一式,令人防不胜防。

      而江清尘舞枪,身姿之灵活,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枪法之凌厉,烈如惊雷,缓若游龙,一招一式,动作干净利落,招式狠辣异常。

      两人在空中移形换影,每过一招,尘埃漫天,草木飞扬,地面动荡,狂风四起。

      电光石火间,两人过了不下百招后,萧言琛战败溃逃,此战江清尘大胜而归。

      江清尘因此战一战成名,此战过后,他开始为国建功立业,七年时间,大大小小的仗虽只打了十场,但次次都是没有败绩。

      他也成为了兴国百姓心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年纪最小的战神将军。

      随着战功累累,江清尘的官也越升越高。

      建兴三十三年,江清尘被册封为勇武侯

      建兴三十五年,江清尘被册封为骠骑将军,官居正二品

      建兴四十年,江清尘因病而逝,享龄二十四岁。

      一代少年英雄就此陨落,天妒英才,让七年征战毫无败绩的江清尘终是英年早逝。

      江清尘生前风光无限,他功成名就时,也曾将徐莹和江秋羽接回自己的将军府居住。

      江清尘死后,徐莹心死如灰,他带着江秋羽离开了将军府,又去了乡下生活。

      但江清尘的事迹一直在影响着江秋羽,他既不想一辈子活在江清尘的光环下,也不想一辈子平庸,碌碌无为。

      于是,在建兴四十年秋季,他也学着江清尘去参军。

      他没向任何人言明,他和江清尘的关系。众人在不知道他身份的情况下,经常打压他,为难他。

      但江秋羽并不在意,因为小的时候,徐莹就教过他,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从军一年,不管条件有多艰苦,他一直保持着乐观心态。而他的志向,便是想着,日后的功绩要么与江清尘齐名,要么就超过江清尘。

      总而言之,绝不会给江清尘丢人。

      江秋羽今日来鄞州,是因为他是方天的副将。

      方天一介莽夫,有勇无谋,武功在七阶左右。他空有一身力气,却不懂兵法,也不懂谋略,遇到敌军只会斗狠斗勇。

      他不爱听从任何人的建议,只喜欢别人对他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他好酒好色,好财好吃。

      马臻就是摸清了方天这点,所以才给他四处搜罗美女。

      江秋羽行了一礼,“是!”

      楚熙不解道:“江公子在此是有何公干啊?”

      江秋羽爽朗一笑,笑如阳光般明媚,“这不是南陌来犯吗?我身为方将军的副将,肯定是要和他一起来鄞州抗敌的。”

      楚熙微微点头,“这样啊!”

      楚熙心里不免觉得惋惜,楚熙听过江清尘的英雄事迹,也通过影卫的消息得知江清尘还有个弟弟——江秋羽。

      楚熙和江秋羽初相识是在昭兴元年。

      昭兴元年,金秋十月,丹枫迎秋

      京畿城外,江秋羽独自一人在一座高山上舞剑,楚熙正好路过。

      江秋羽身轻如燕,衣袂翩跹,只见他手中剑剑影翩翩,挥洒自如。舞剑如蛇,灵活多变,剑法如龙,游走四周,一招一式,嘶嘶破风。

      楚熙见他剑招精妙,但是耍剑时用力过猛,少了些美感。

      楚熙欣赏他的剑法,便让琉璃推着他上山。

      楚熙到了山顶,极目远眺,只见远处是崇山峻岭,连绵起伏。

      江秋羽虽靠着江清尘来到了京畿,但他从未和兴朝的皇亲国戚接触过,因此,他并不认得御王容熙。

      楚熙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只言明自己姓楚,两人在山顶一见如故,又相谈甚欢,成为挚友。

      楚熙问江秋羽,“你武功高强,剑法高超,只是舞剑时,剑招凌厉凶狠,好似有积在心里的怨恨没有发泄出来一般。你是不是有什么不顺心之事?”

      江秋羽苦笑一声,“我有一个哥哥,他是我此生唯一敬重的人,也是我的骄傲。哥哥十八岁封侯,十九岁封为将军,我羡慕不已。我本想学着他建功立业,可是不管我去哪投奔将军,跟着他们历练,他们虽都表面对我尊重,可暗地却笑我是个只会靠着哥哥来耍微风的毛头小子,还说若我离开了哥哥,便什么都不是了。”

      “你哥哥是勇武侯,也是骠骑将军江清尘吧?”楚熙看了看悬崖下面,深不见底,万丈深渊,他笑着问道:“江公子,悬崖上的风景好看吗?”

      “悬崖上风景秀丽,群山环绕,气势磅礴,确实很好看。”

      “可悬崖下是白骨成堆,血流成河,十分凄惨呀。”

      江秋羽不解,“你这是什么意思?”

      楚熙耐心解释道:“人这一生会经历许多挫折和磨难,刚出生的人都会站在悬崖下向上仰望。若这人想要庸碌一生,安稳度日,那就得老老实实安居山下,若这人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那就得往上攀爬。只可惜,古往今来,有太多追逐名利的人,也有太多不安于现状之人或中途放弃之人,这些人不是被比自己能力高的人踩踏到山下变成一具尸体就是自己松开了手,摔得粉身碎骨,最后葬送了自己的一生。这就好比做皇帝,争功名,皇位功名就在悬崖之巅,高不可攀,若你克服不了高处的恐惧,那就趁现在还未攀爬之际,赶紧下去吧,以免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楚熙蔑笑一声,“毕竟临渊履薄,哪怕谨小慎微,也总有万一。而心慈手软亦或心志不坚,不能强大自己者,终有一日,也会被人踩踏崖底,不得翻身。”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总天真。

      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

      醉生梦死谁成气,拓马长枪定乾坤。

      挥军千里山河在,立名扬威传后人。

      楚熙一番话,胜读十年书。江秋羽只在瞬间就明白了楚熙是想让他百忍成金,百炼成钢,是想让他经历生活的挫折和磨难后,方可成人成才,而后扬名立万。

      江秋羽心里感谢楚熙的开导,他行了一礼,“多谢指教!”

      心结打开后,江秋羽脸上的阴霾都消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笑意。

      楚熙心里轻叹,江秋羽天生将才,骁勇善战。军事能力与他哥哥江清尘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方天在楚熙心里,就是一个只会逞匹夫之勇的草包,江秋羽给方天做副将,真是可惜了。

      楚熙轻笑一声,“既然如此,那我就不打扰江公子忙正事了。告辞!”

      江秋羽行了一礼,笑容满面,“那好,待我忙完正事后,我一定会上门去拜访您的。楚公子慢走!”

      语毕,白清兰推着素舆离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