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 11 章 ...

  •   在景仁宫这片锦绣繁华的庭院里,佟佳月轻柔地倚坐在一张长椅上,其上雕刻了细腻丰富的花鸟图饰。她那悠闲的姿态,宛如静湖中轻盈摇曳的睡莲,透出一股宁谧与高贵的风韵。微风拂过,树影随之翩翩起舞,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恣意斑驳,铺洒在她周身,形成一片和煦的光影交错。这样的景致,仿佛将整个园林都包裹在一层温柔而恬淡的韵致之中,为这个午后增添了几许诗意般的宁静。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这诵读声在宫女沐心的唇间飘散开来,像是空中飘落的梨花,轻盈却又令人扼腕。佟佳月轻轻地眨了眨眼眸,若有所思,沉醉于这首词汇聚的情意与哀愁。

      “唐婉真是个重情谊的女子,可惜却毁于世俗的风雨。”沐心忍不住叹息,语气中充满了对这不幸命运之人的同情与哀怜,娇声惋惜如泣如诉。

      佟佳月轻轻一笑,那笑容中夹杂着复杂的情绪,是对唐婉那般才情和情感的敬佩,同时也是对她结局的悲叹。她缓缓开口,声音饱含深情:“情深不寿,聪明莫过情。唐婉浓墨重彩地绘出了人间爱恨离合的剪影,让人悲从中来,却又不胜回味。古往今来,多少才子佳人,皆成过客,唯有这文字,留得青史长存。”

      于是秋风悲画扇,时光如水,一段感怀就这样在青砖黛瓦的古宫中,与琼楼玉宇一齐,悄然沉淀。沐心微微仰头望向佟佳月,眼中有着探究和敬意,而佟佳月,则是继续沉浸在这古老词句构筑的意境之中,无声地和这庭院里的花、风、阳光,还有那些词里流转的情感,缠绵地构成了一幅韶华不再的画卷。

      破坏这份宁静的,是晚心慌乱的脚步声和她提高的音量。“娘娘不好了,”晚心气喘吁吁地赶来,惊慌失措。

      佟佳月微微皱眉,优雅之态仍不失礼仪,“没规矩,定神后再汇报。”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晚心急促地说,“娘娘,八阿哥出事了。”

      佟佳月的心立刻揪了起来,“禩儿怎么了?”询问中她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晚心匆忙地解释了事情的原委:“今天下午,诸位阿哥前往箭亭进行骑术训练,太子亦在场,并提出亲自指导弟弟们。然而,意外发生了——太子的马忽然失控,将太子抛落并踏伤。事后检查发现,太子的马鞍下藏有针刺,且有目击者称,八阿哥曾独自一人去过马厩,并且在太子的马边逗留。"

      “岂有此理!禩儿不过才五岁,哪会有这心机害人?”佟佳月愤然起身,“他现在在哪?”

      “八阿哥现在被带到了毓庆宫。”晚心忙不迭地回答。

      “走!”佟佳月一边说着,一边迅速拾起裙摆,决心赴毓庆宫营救八阿哥。在宫斗的波诡云谲之中,幼小的禩儿何其无辜,她必须尽快揭开这阴谋。

      ---

      疾步穿梭于紫禁城内曲径通幽、错综复杂的廊道,佟佳月俨如两束急迫的风,终至毓庆宫那巍峨的外围。宫墙高立,门楣之上金光烁烁,赫然的威严让人生畏。而今,此等厚重的宫门对佟佳月而言似乎愈加压抑,每踏前一步,她的心中便沉积一层难以名状的沉重。

      宫廷内的重厚气氛更似一块无形的巨石,盘踞在毓庆宫中每一个角落,令人窒息。宫外,宫女和太监齐齐跪地,一片肃静之中透露着审判前的紧张气氛。宫内,太后端坐其位,康熙皇帝沉着面容,皇贵妃与一旁威严的裕亲王各据一方,在他们面前,几位小阿哥跪着,恭顺而严肃,就像小小的林间鸟雀面对惊涛骇浪时的无助。

      尚未有人宣布佟佳月的到来,便听见裕亲王激昂的声音在宫中回响,他正义慷慨,辩驳满腔愤怒,“此事尚无定论,何来轻易对八阿哥的指控?本王要求彻查此案,查明事发当刻的真相,明辨八阿哥的清白。”裕亲王的话语铮铮有力,显露出的不仅是对侄儿的庇护,更有维护皇室尊严与公道正义的坚定决心。

      然而皇贵妃显然与他意见相左,她含蓄而冷静地提出异议,”裕亲王言之过急。事已至此,证据确凿,八阿哥确曾接触过太子身边的马匹。”

      在这紧张对峙的局面下,裕亲王的目光变得锐利如利剑,正欲穿透一切虚假与误解:“皇贵妃此言岂不可笑?难道轻抚一匹马便是罪行?按此说理,本王日日抚摸良驹,是否也要被迫身陷囹圄?”他的话音中隐藏着强烈的讽刺与不满,对于这昭然若揭的不公,裕亲王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抗议。

      皇贵妃被逼得无言,她张了张口,却最终选择了沉默。

      就在这微妙的僵局中,太后的声音和蔼而富有权威地穿透了冷冽的空气,“好了,现在太子尚在昏迷,我们反复辩论并无裨益。还不如聆听孩子们的声音。皇上,您意下如何?”她责问众人,目光随后转向沉默不语的康熙。

      康熙皇帝没有立即作答,但他微微颔首,眼光审视着那被指控的八阿哥,目中带着未言明的深沉。在那注视下,未知的真相仿佛一粒颗粒闪烁,待发掘,待揭晓。

      拨开重重忧云,年幼的七阿哥突然挺胸站出,不顾现场的肃杀之气,孩提之口却道出了成人都未曾发现的真理:“皇阿玛,那匹马原是八弟的爱驹。太子见状便欲与八弟交换,八弟好心便答应了。八弟何苦害自己的马?”顿了顿,他回头拉了拉旁边比自己大一岁的五阿哥的袍角,“五哥,你说是不是这样?”

      五阿哥稚气未脱的脸庞上流露出一抹和煦的微笑,对上诸位长辈的视线,语气温和诚恳:“确实如此,皇阿玛,皇祖母。那匹马是裕亲王赠予八弟,八弟对它钟爱有加,每日课后都会邀我们去马厩。”

      就在七阿哥准备继续发言,揭露更多细节时,却被旁边的五阿哥轻轻拦住,生怕这话题走远变得不利。五阿哥转而恳求:“皇阿玛,请您洞察,为八弟正名。”

      此时,一个温柔而笃定的声音在空气中绽放,正是佟佳月的,她步伐从容,犹如莲步轻移,走进了这场权谋与真相的漩涡之中。先对太后及康熙皇帝宠雅蹲身行了一个美满的礼,随后向皇贵妃敬了一个恭顺的福,最后礼貌性地与裕亲王交换了一个彼此理解的目光,“如若七阿哥所言确凿,那么设计者的目标应是八阿哥,而非太子。”她的话语虽不动声色,却在在座的每个心中激起了阵阵涟漪。她那宁静通透的声线,就像一道不期而至的春风,划破了迷雾,让藏着真相的朦胧逐渐变得清晰。所有的目光自发地集中在康熙身上——一个简单的决断,即将改写众多命运。

      康熙皇帝略显疲态,眼中的明亮似乎被连绵的权谋斗争折磨得黯淡无光。“此事应以此为结。对于诬告者绝不容忍。若还有人胆敢私下议论,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康熙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他满含深意地看向佟佳月,而她巧妙地回避了皇帝的目光,微妙情愫在眼波流转间留下了令人琢磨的余地。

      迫不及待的太医打破了这短暂的沉默:“启禀皇上,太子醒转。”焦急的太后立刻问及太子的情况,太医如实报告道:“太子无恙,需静养数日便可。”太后匆匆起身,皇贵妃紧随其后前往看望太子。

      一时之间,殿堂内众人散去,仅剩康熙、裕亲王和佟佳月,以及几位年幼的小阿哥,空气中回荡着残存的不安与担忧。裕亲王对八阿哥遭到无端之诬的怒气难平,怜惜地望着八阿哥,如同询问未完的公道。八阿哥的目光落在康熙皇帝身上,那眼眸中似乎澎湃的质问着‘您真的不信任我’。

      康熙无奈却又无力,他的身躯似乎被千斤重担压得喘不过气,转身最终选择逃离现场至乾清宫,“朕还要处理些事。”他轻描淡写地留下一句,却带走了一片风霜。

      裕亲王似乎欲阻挡康熙的离去,佟佳月柔和地对裕亲王劝解:“亲王不必再执念。”她转而对几个阿哥和颜悦色地说:“都起来吧。禩儿今天受了不少冤屈,月姨这里满足你一个愿望。”这份心疼和不偏不倚的关怀尽显其善良本心。

      七阿哥闻言立即不甘落后:“月姨,我也要一个愿望。”

      四阿哥面对这稚嫩的争执不由得无奈摇头:“真是不要脸。”

      七阿哥的怒火随即被点燃:“你才不要脸呢,刚刚谁一声不吭,现在却来说风凉话!”

      这场小争执没有持续太久,四阿哥快步走远,声称要去探望太子,七阿哥头也不回地拉着八阿哥离开,五阿哥只得无奈地跟着离去,临走前向裕亲王和佟佳月行了一礼。大厅中安静下来,只剩下裕亲王和佟佳月,两人交换了一个无声却满含心意的眼神,彼此的沉默充满了尴尬和克制。在这寂静与凝重中,伏笔悄然埋下,未来的宫闱风云将更加难以捉摸。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