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你怎么看?”
      公元1999年10月的某一天,正午。秋高气爽,阳光明媚。肖弥站在S河边暗褐色的泥地上,被人问“怎么看”。而问话者此刻的目光正游移在他的鞋尖,执意不肯正视河岸上那个半小时前刚刚打捞上的东西。
      “我怎么看?”
      肖弥眉头微皱,语气里是不加掩饰的不满。
      “我的看法是这东西如果在两个小时前被发现的话我就不用给医学院那帮不学无术的娃娃们讲解二维幻灯片了,”他剑眉一挑,“直接拉他们现场教学得了!”
      肖弥,27岁,毕业于以医科著名的L大学,才华横溢,长相俊美。1米77的身高,修长的体态,木村拓哉的面孔,洒脱飘逸的黑发刚及肩膀……
      典型标准的大好青年,却在毕业后选择了一个让周围人大跌眼镜的职业——法医。其原因,不可考。
      此刻正值中午12点半,肖弥刚给L大医学院的学生上完课。他代替临产的林老师教这学期的人体解剖学课。课上,他图文并茂的给学生讲解了对一具高度腐烂的尸体进行尸检解剖的全过程。在上次课结束时,肖老师明确的提及了本堂课在考试内容中所占的比例。于是,在首次坐满学生的阶梯教室中,为人师表的肖弥肖老师,带着无框树脂夹鼻眼睛,笑眯眯一脸和蔼的耐心讲解着尸检的每一个具体的步骤,事无巨细。讲台下,将近200名莘莘学子隐忍着胃袋的阵阵痉挛,奋笔疾书的记着笔记,无比认真。眼神中的复杂神情无不透漏着一同一个讯息——这位代课的肖老师,绝对的不好惹!几天前就是因为小看新老师,解剖学课缺席率近三分之一从而直接导致了今天的集体节食减肥。
      (“想逃我的课,你们还差得远呢”——肖弥语)

      新来的实习刑警小刘还在探询的看着肖弥。
      “这家伙至少在水里泡了三天了。”肖弥伸手解开领口的两个扣子,探探脖子瞟了眼前面那具早已被水泡的面目全非的肿胀的尸体,“舌头外伸,看死状,不是被吊死的就是被勒死的。”
      “其余的,得等进一步的尸检之后才能知道。”肖弥说,环顾四周,“老萧呢?”
      肖弥指的是刑警队队长萧剑龙,全局也就只有他这么称呼队长。其实萧剑龙也只有32岁,比肖弥“老”不了多少。但因为他俩的姓“萧”“肖”读音一样,所以在第一次见面萧剑龙拍着他的肩膀叫他“小肖”时,他便笑眯眯的戏称他“老萧”。
      “萧队长带着小龙往那边走了。”小刘向河的上游方向努努嘴。
      小龙曾是一条缉毒犬。自从三年前的9.12特大贩毒案之后,萧剑龙因伤从缉毒一线上退了下来——他的右腿被子弹贯穿,导致走路跛行。萧剑龙转到市刑警队时,便带着他的老搭档——那条咖啡色的拉布拉多猎犬。他们平时可谓形影不离。
      肖弥看着不远处的泥土地上一行圆形凹痕。它们不太大,像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之间的间隔也近乎相同。萧剑龙有一个古铜色的拐杖,末端嵌有铅头,但却很少使用。即使走起路来看着一瘸一拐的,但他仍然身手矫健。
      肖弥皱眉,轻叹一口气。想必是近日的阴雨又在折磨他的创口。
      “萧队长说是要去看看能不能找到第一现场。”小刘说,煞有介事的翻着一个小本子,“他让我在这里等你。”
      肖弥耸耸肩。尸体是在河的下游被发现的,粗略的时间推算,也至少三天有余。先不说这距离能延伸多远,但就连日的雨水冲刷,很难说还能剩下些什么。
      但小龙是条好狗,萧剑龙也是个出色的刑警队长。

      肖弥感觉到腰间手机的震动,抽出来打开一看,是痕鉴科宋杰的手机号码。
      “这小子,搞什么鬼。”肖弥嘀咕着按了接听健。
      “吆喝,弥弥!”整个局里也只有宋杰这样叫他,还是用“咪咪”的发音。
      “我在你后面。”电话里顽皮的声音说,这个快30岁的人就是像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般。肖弥转身,看到宋杰正站在警车旁,举着工具箱向他遥遥的招手。
      “……”
      “这儿不是第一现场,所以我的活都干完了。”他一脸促狭的笑,“听说你刚下课?等收队后我请你吃午饭,”宋杰呵呵的笑,“估计下午够你忙的了!”
      肖弥当然清楚他指的是什么,但当法医的前提就是得有个坚强的胃,要是以为他肖弥因为河里捞上来的那具惨尸就吃不消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非得狠宰一顿不可。
      “好。”肖弥没说再见就切断了电话。
      转身,对拿着笔准备记录进一步指示的小刘说:“给尸体拍几张照,再提取一些泥土标本。”他又凑近了些,“记得照片要洗双份的。”
      其中的一份明天将会出现在宋杰的午餐桌上。
      肖弥眉眼弯弯笑得如秋日的阳光般灿烂。小刘莫名的感到有点冷,缩了缩脖子。明天他将会在小本子上记下这么一条:法医肖弥是个绝对不能惹的人物,尤其是在他笑得异常美丽的时候。

      小刘在门口探头探脑的时候,肖弥正在用酒精灯煮着咖啡。三角架的过滤网上摆着一个广口的玻璃杯,里面深褐色的液体正散发出阵阵醇香。
      “萧队长通知两点钟在会议室开会,讨论昨天的案子。”小刘说,歪着脑袋看肖弥把煮好的咖啡从过滤网上拿下来,又放上一个红薯。
      肖弥闷闷的嗯了一声,点点头算是应承,因为他嘴里正叼着一袋曲奇饼干。

      萧剑龙见人都到齐了,用笔敲敲桌子宣布开会。
      “关于昨天那个案子,我们先把目前掌握的情况汇总一下。我先说!”
      他清清喉咙,开始说道:
      “死者的衣服里没有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看样子已经在水里泡了好几天了,尸体的发现地是下游地段。这两天雨水多,河里水涨,所以那儿也很有可能不是第一案发地点或抛尸地点。”
      小刘又开始在他那个小本子上飞快的写着什么,那股子认真劲儿就像肖弥课上的那帮可爱的学生。
      宋杰表示赞同。
      “那儿相当干净,没留下什么痕迹,连个脚印都没有。”他说,端起茶缸子想了想又放下了。中午没吃饭,这会儿感觉喝水都难受。
      “那儿挺偏僻的,少有人至。”宋杰又补充了一句。
      “报案的人呢?”萧剑龙问,“查得怎么样了?”
      “只知道是本市的一个号码,用公用电话打的。地处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说话的是刑警吴力,他吸了吸鼻子接着说,“那个人只说了在S河下游蛇足坡地段发现一具像是尸体的东西漂在河上,就这一句话,接着就挂了。”
      “小丽那边呢?她有没有说听到的是男人的声音还是女的?”萧剑龙问。
      “她说她也听不出来。”吴力又吸了下鼻子,“是那种低低闷闷的声音,吐字也有点含混不清的。听着像男声,又有点像女人压低嗓音发出的怪声。”
      萧剑龙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报案者不想牵扯进去而不留姓名这不奇怪,但其煞费苦心伪装自己不让人追查到的行为就有些怪异了。
      “小肖,你那儿呢?”萧剑龙问。
      肖弥从刚才就在捣鼓投影仪,这会儿听到肖剑龙问话,转过头来露齿一笑,“啪”的一声把灯关上了。
      这间会议室本就背光,又因为开会常用投影放映设备,所以平日里厚重的窗帘也不常打开。这一关灯,整个房间便立刻暗了下来,只留下墙上白晃晃的一个四方形区域,上面是尸体的解剖照片——又大又清晰。
      画面上的尸体就像个被吹得鼓鼓的皮球,那张已经腐烂的面孔双目怒瞪,口唇外翻,肥头大耳,面目狰狞,就像个可怕的大头鬼。
      小刘倒抽了一口凉气。昨天躲躲闪闪没敢正视的那个(照片是拜托刑警吴力拍的),现在却赫然映在眼前,还是经过放大了的!
      会议室里一阵椅子碰撞的声音,是宋杰捂着嘴冲了出去。
      萧剑龙无力的挥挥手:“过程就省了,直接说结论。”
      他打了个手势,示意肖弥打开电灯。

      会议室重又恢复了光亮。
      肖弥坐回自己的位子,抽出纸袋子里的打印纸,分发给大家。
      “死者为亚洲男性,年龄在40岁左右,身长1米69,体重75公斤左右。”肖弥边分发尸检报告书边说。
      “为什么还强调是亚洲人?”小刘语露不解,“他不是中国人么?”
      “这我可没说。”肖弥分发完后拍拍手,好像刚刚干完一项体力活似的,“死者的大络腮胡子和头发都是褐色的。”
      “可你这上面写着是染过的。”小刘指着报告书,说。
      “他活着的时候要是戴上一副墨镜,再讲一口洋文,你还能这么确定他是不是中国人吗?”肖弥说,“他身上又没有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我也只能根据骨骼结构断定他是亚洲黄种人。”
      “这上哪儿查去,”小刘抱怨,“光中国就十几亿人口。”
      “倒也不是完全的没有头绪。”肖弥狡黠的一笑。
      萧剑龙感到有些头痛,这个肖弥,每回问他就跟审案子似的,一点一点往外挤。
      “说。”萧剑龙言简意赅。
      肖弥又从纸袋子里抽出一个封口塑料袋,摆到桌子上。圆桌周围的人都伸长了脖子看着袋里的东西——一个四公分左右钉子。
      “是从死者的右手肘处取出的。”肖弥说,“死者曾做过右手肘结合手术,看钉子还是比较新的。”

      “剖开死者颈部的皮肤及肌肉后,发现了骨折的舌骨大角及甲状软骨……死因系被勒导致的肺部缺氧……压迫性窒息。”小刘看着报告书,挠挠头,“凶器是直径0.5公分,长30公分的深灰色钢丝……你连绳子的长短颜色质地都知道?”
      小刘瞪大了眼睛,配合他吃惊的语调。
      “当然。”肖弥无可无不可的回答。
      “这怎么可能?”小刘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肖弥。
      “为什么不可能”肖弥说,仍旧是无可无不可的,“我亲眼所见的。那根钢丝就绕在尸体的脖子上。”
      说完,他从纸袋里抽出另一个封口的透明塑料袋,里面装着一根钢丝。
      有人噗哧一声低笑,不止一个人。小刘的脸霎时红透了半边天。
      萧剑龙摆摆手,“别再欺负新人了,小肖。”语气确是透着无奈的。
      “凶手很可能是个左撇子。”肖弥乖乖的坐下,翻着自己手里的那份报告书,“绳结只打了一圈,对于右手来说是个反手结,而对于左撇子来就属于那种常见的正手结了。”
      萧剑龙略作思索,没有说话。
      “勒痕是从前往后略向上倾斜的,说明凶手比死者高。”肖弥接着说,“但具体的身高就不好估量了,只能说是1米75以上。”
      “这说明凶手是个男性!”小刘说。
      肖弥耸肩:“或者是个大块头的女人。”

      小刘跳过那些繁复的医学术语直接念着结论:“死亡时间为三天又19个小时又40分30秒前,折算成小时是……天啊,你竟然能够精确到秒?”
      小刘此刻的目光是仰视的。
      “那是距离昨天中午12点半的数据。”肖弥提示小刘注意最后的注解。
      “这可真是太神了!”小刘惊叹。
      肖弥拿笔敲了一下小刘的脑门,“你没仔细看我的报告。”
      “综合水温气候,尸体的腐烂程度,等等等等,推定的死亡时间是三到四天前,不可能再具体了。”他耸耸肩,“但死者手腕上的电子表停在了下午4时49分30秒。”
      肖弥见宋杰晃晃悠悠的回到他的位子,然后盯着面前桌上放的那几张纸,在犹豫要不要翻开看。
      肖弥轻轻扯动嘴角。
      “我给它解剖过了,死因是进水所致。”
      “但这只能说明它是那个时刻入水的。那可能是抛尸的时间,却未必就是谋杀发生的时刻。”萧剑龙纠正道,“死亡时间有可能是那个时刻与三天前之间的任何一个时间。”
      “有可能,”肖弥身子向后倾斜抵着椅背,用右手撑着桌子的边缘,左手则在熟练的转着笔花,“但误差不会太大。除非凶手是在行凶后把尸体搁在河边,一段时间之后才想起把它扔到河里的。”
      “当然,那段时间可以是三天前到三天又19小时40分30秒前的任何一段时间。”肖弥说。
      “怎么?你找到第一现场了?”忽略掉肖弥玩世不恭的语调,萧剑龙抓住了他话里的重点。
      “具体的地点还不确定。”肖弥说,“不是在河的下游地段,有可能是中上游的某段河岸边。”
      他停止转笔,用铅笔的末端点点桌上的报告书。
      “河的下游沿岸都是很细的泥沙,不会出现小石子的。”
      他又开始用右手反方向的转笔花,“目前,我的手头上还没有足够的河流沿岸的泥土样本,所以无法说出它的具体来源。”
      “什么石子?”小刘伸着脑袋问,紧接着脑门上又挨了一记爆栗。
      “你没好好看我的报告书!”肖弥佯装生气。
      会议室里一片纸张翻动的声音。
      萧剑龙在大段大段的学术论证之中找到了他需要的信息。
      “鞋?”他眉头微蹙,“你是在他左脚的鞋里发现的那个小石子?”
      “喂,等等,”小刘插话,“这跟刚才讨论的第一现场有什么关系?跟再之前说的死亡时间又有什么关系?”
      他在肖弥再一次的抬笔之前缩回了脖子。
      “这会儿怎么又扯到石子上去了……”他小声嘀咕。
      “没听过一句谚语么?”肖弥说,“让旅人疲倦的是鞋里的一粒沙。”
      “又出来谚语了。”小刘继续嘀咕。
      “没错,这确实能说明一些问题。”萧剑龙说,“那粒‘沙’极有可能是在被害人死后进到鞋里去的,否则的话很难相像死者能够在鞋里有石子的情况下走来走去。”
      “而且鞋的大小正合适。”肖弥补充说,“他不可能察觉不到那个小石子的存在——如果那时他还活者的话。”
      小刘一脸恍然大悟状。
      “我明白了!就是说案发现场其实就在那条河的河边!”他“刷”的一声把报告书翻到前一页,“在河的中上游一带的河岸。然后又把尸体丢到河里了。”
      “而河水进入死者手腕上带着的电子表,表坏了,停在了下午4时49分30秒。我们已经知道了谋杀案是在河边发生的,所以说死亡时间也就应该距表停的时间不久。当然凶手没有理由在杀人之后把尸体放在岸边很长时间后再把它扔到河里!”
      小刘对自己的那番推理很是满意,洋洋自得的点着头。
      肖弥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这听起来确实说得通。”萧剑龙说,没有看小刘,“如果谋杀是在河岸发生的话,将尸体扔到河里是最直接的作法。如果不是在离河很近的地方,凶手更多的会选择挖个坑掩埋尸体。”
      萧剑龙又转向肖弥:
      “你能确定那个小石子是来自河岸而非其他的地方吗?”
      肖弥耸耸肩。
      “我说过目前我还没有足够的河岸泥土样本作比较,”他说,“但可以确定它的所在地临近水源——小石子上附着有生长在潮湿处的微生物的痕迹。”
      萧剑龙点点头,沉思片刻。
      “对于这个案子,你们怎么看?”他环顾一圈,征询大家的意见。
      小刘左瞅瞅右看看,见没人答话,便怯生生的开口,语气很不确定。
      “是谋财害命?”话刚说完脑门上就又挨了一笔。
      萧剑龙摇头,“这个案子远没有那么简单。”
      “怎么说?”刑警小李第一次开口。
      “凶手不仅拿走了死者身上所有能证明身份的东西,”萧剑龙说,将椅子向后撤了撤,用手来回摩挲他那条伤腿,“他还曾试图在死者身上寻找什么东西。”
      “啊?”发出这个单音节词的是小刘。
      “而那个东西并不大,”肖弥说,嘴角挂着莫测的笑,“小到有可能装在鞋子里。”
      “鞋子……”吴力张张嘴,最终没有说出下半句。
      “是石子!”小李大叫一声,“那是在被害人死后才进到鞋里的!既然鞋的大小合适,那它就不可能是自己钻到鞋里去的,也不可能是凶手或被害人塞进去的——那样做根本毫无道理。它只有可能是在脱掉死者鞋子后又给他穿上时,无意之中落在鞋里的!”
      萧剑龙赞赏的点头。
      “也可能是在脱掉鞋子后沾在死者脚上而后又留在鞋里的。”他补充说。一直睡在会议室角落的小龙醒了,摇摇尾巴跑过来,把脑袋搁在萧剑龙放在右腿上那只手的手背上。
      “凶手脱下死者的鞋又给它穿上,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他在寻找什么——从鞋里。”萧剑龙从小龙的下巴下抽出手,轻拍他的脑袋,小声说了句什么。
      “凶手肯定翻遍了死者的全身!”吴力吸吸鼻子,“他在找什么呢?什么东西甚至有可能藏在鞋子里呢?”
      萧剑龙摇头:
      “我们甚至不知道他是否找到了它。”

      萧剑龙用笔头敲敲桌子,开始分派任务。
      “小李,带着一到两个人,去全市的大小美容美发店问问,看有没有曾在哪儿把胡子染成褐色的人——染头发的不少见,但染络腮胡子的可不是满大街都有的。查查看,能不能找到那个人的身份。这事儿你负责!”
      “小吴,你去各个派出所查查看最近有没有报失踪的人口,看能不能找到外貌特征描述相符的。不行就登报启事!”
      “还要附上照片么?”吴力问。
      萧剑龙登了他一眼,“你要吓死人啊?那种照片报社肯登估计也没人认得出来!光告诉报社基本特征就行啦,身长体重,年龄,发色啊之类的,越详细越好。让有线索的人直接找你,这事儿由你负责!”
      吴力领命。
      萧剑龙看了一眼宋杰:“我看你今天好像身体不适,没什么精神。”
      肖弥捂着嘴偷乐,惹来宋杰恶狠狠的一瞥。
      “我没事的,头儿!”
      萧剑龙拍拍宋杰的肩膀,“那好,你带几个人沿着那条河岸进行采样,尤其是中上游沿岸的泥土砂石,具体的数量间隔等问题你去问肖弥。”他顿了顿,又说,“说不定还可能找到第一案发现场——毕竟那块地儿比较偏,很少有人去。”

      萧剑龙转向小刘,“你就去市里各大医院查查最近一段时间都有什么人作过那种手术,让他们比对一下特征,看在这条线上能不能查到那个人的信息。”
      停了一会儿,他又转向肖弥,“小肖,你跟他一块儿去。这事儿你负责!”
      “照顾着点新人。”萧剑龙的口气里透出淡淡的无奈。

      散会后,大家鱼贯而出会议室,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去了。肖弥磨蹭着走到最后。临出门口的时候,他突然站住了,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他从纸袋里翻腾着找到一个乳白色的小药瓶,转身抛向萧剑龙。后者还坐在桌边,没有动地儿,伸出手轻而易举的接住了肖弥扔过来的东西。
      “止疼药。”肖弥冲他眨眨眼,“腿疼的时候吃一片,最多两片。别上瘾了。”
      小龙汪汪的叫了两声,冲肖弥使劲的摇着尾巴。全局里,除了萧剑龙外,它就只对肖弥特别亲密。
      “你吃完后总不记得买。别让小龙太担心了。”说完后,他的身影便消失在了会议室的门口。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