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后母戊鼎 ...

  •   李斯潭话音刚落,眼前的黑暗就缓缓褪去了,一扇大门出现在他面前,上面是和A01封面上一样的金色字体,

      写着【古代中国陈列展厅】

      他将手放在门把手上,刚要拧开,门却自动向两边开启了。

      随之而来的是A01的声音,

      【欢迎玩家进入古代中国陈列展厅副本,解锁驯养关卡1,祝您游戏愉快。】

      还没等李斯潭迈开步子,他就被一股强大的吸力吸入了门里的空间。

      门里的空间还是和他刚醒来时所处的空间一样的一片漆黑,唯一不同的是整个空间的中心放着一个巨大的玻璃展台,展台下的LED灯打在内部,照亮了里面似乎正在挣扎着的庞大物体,奇怪的是,这物体周围好像围绕着一片黑雾似的,让人看不清它的样子。

      李斯潭走近展台,想要看的清楚一点儿。

      可就当他的脸向玻璃罩贴近的那一霎,玻璃突然消失了,李斯潭失去平衡地向前倒去,没等他调整好姿势站稳,他就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撞飞出去,他感觉自己身后的空间好像收缩了一下,背后突然出现了一堵墙阻止他飞的更远。

      他重重摔在墙壁上,咳嗽了两声,也顾不上检查自己的后背就抬头寻找刚才撞击他的庞大物体。李斯潭伸手摸向自己刚才被磕出血的下巴,回忆着刚才自己下巴感受到的触感,像是某种金属,硬度还很大。

      不过也用不着他多思考,因为刚才的巨物已经向他冲过来,李斯潭赶紧向侧面躲去好避开它再一次的疯狂撞击,他一边朝前方奔跑一边后头看去。

      这一看便吃了一惊,在他身后追赶他的,是一个足足一人高的青黑色巨兽,没有眼睛,应当是脸的部分整个覆盖着一张血盆大口,里面却没有一颗牙齿,似乎能将人生吞入肚。

      周身的皮肤看起来十分坚固,像穿了一层厚厚的铁甲,甲上还铸着密密麻麻的兽纹纹饰。

      李斯潭挨个看去,像是盘龙纹和饕餮纹两种。

      至于他为什么不能确定,是因为此刻原本应该安安静静的纹饰突然像是活了过来,从巨兽的青色兽甲中冒出头来,身体在甲身上来回盘踞着,大张着嘴露出里面的巨齿尖牙,似乎随时就要破甲而出。

      李斯潭喘了口气接着往下看,他顿住了,四条本应是粗壮兽腿的地方立着四根,

      柱子?

      不错,就是圆柱形的金属柱子,柱子上面也和兽身一样雕着动物纹饰。

      不同的是,这里雕刻着的是蝉虫纹,每根柱子上都爬着一只巨大的蝉虫,让人看着有些头皮发麻。

      柱子做成的腿下没有能抓地的兽爪,似乎也没办法弯折,前后四根相互配合着,几乎是一跳一跳地向前移动追赶着李斯潭,一人高的可怕巨兽却呈现兔子一样的运动轨迹,这画面莫名有些滑稽。

      李斯潭在心里念叨着,盘龙纹,饕餮纹,蝉纹,青黑甲,柱子腿,古代陈列展厅……

      他脑海里灵光一闪,

      这东西,是后母戊鼎?

      他脑子里刚蹦出这四个字,耳边就响起了A01的声音:

      恭喜玩家李斯潭,解锁文物:
      后母戊鼎
      器物类型:青铜器
      年代:商代后期(约前十四世纪至前十一世纪)
      攻击:待探索
      弱点:待探索
      动态活动特征:移动速度较慢,跳跃前进,对热量感知明显,可控制自身大小。
      武力值:两颗星
      智力:半颗星
      驯养难度:一颗星

      李斯潭看着驯养手册上给出的信息,又回头看了看身后隔着五米远距离追着他的后母戊,首先认可了“移动速度慢”这一点。

      能被他这么个长期不运动,天天闷在室内久坐的社畜落下这么远,果然是相当笨重了。

      他又注意到“对热量感知明显”这一条,这又是什么意思?

      李斯潭并没有困惑很久,因为他很快意识到博物馆内出于对文物的保护,为了减缓文物的老化和损坏速度,通常会保持20摄氏度的恒温环境。

      而人体的温度通常维持在37度左右,大大高出了文物保持的恒温范围,而之所以后母戊可以迅速感知到他身上的温差,是因为

      青铜易导热?

      想法一出,李斯潭登时明白过来,所以后母戊虽然没有视觉听觉等感官,但却能从他一靠近就感知到他的存在,全是因为他的体温。

      但又为什么对他穷追不舍呢?

      难道是因为

      “饿?”

      李斯潭与后面追着他的后母戊同时说出这个字。

      其实从刚才李斯潭就发现了,这巨兽追人时就一直发出一个单音节的咆哮,类似于“呃”,但当时他并没有多想,毕竟怪兽的话,咆哮两声吓唬人实属正常。

      但此时此刻,李斯潭才确定下来,就是“饿”。

      他看向后母戊兽身上不断扭动着向他伸出獠牙的饕餮纹饰,唇角勾出个略显无奈的笑。

      是了,这家伙身上养着个饕餮,不饿才怪。

      不过饕餮在传说中可是什么都吃的,眼前这只鼎却只知道追着他咬。

      为什么不回头去吃展柜,那么大一个,一动不动的东西放着不吃,来吃他这个浑身没有二两肉的做什么?

      李斯潭想到系统刚才给出的文物动态活动特征,基本上都是根据文物原本的材质和特点延展而来的,那么后母戊的饮食偏好肯定也不会完全与饕餮一致,一定还与自身材质有关。

      所以,还是温度。

      李斯潭几乎可以断定,后母戊只会食用体表温度超过20摄氏度的物体。

      而现在这个空间内的高温物体,只有他。

      他的猜测完全正确,因为A01几乎是立刻出现,呈现出记录后母戊信息的书页,李斯潭看到上面正在出现新的文字。

      恭喜玩家李斯潭,
      解锁后母戊鼎攻击:无差别吞食同一空间内20摄氏度以上物体
      (攻击探索完毕)
      解锁后母戊鼎弱点:饥饿
      检测到目前探索程度:80%
      系统将为玩家提供相应道具:活鸡一只
      (体表温度41摄氏度,重3.2公斤,可牵制后母戊鼎时间:20秒)

      看来探索程度超过一定程度时系统就会为玩家提供道具。

      手册上显示攻击探索完毕,那么就是说,后母戊鼎还有其他的弱点需要探索。

      目前的探索程度已经有80%了,李斯潭推测后母戊只剩最后一个弱点需要探索了。

      他阅览完所有信息,略微嫌弃的看了一眼自己手里抓着的短毛家禽,他并不觉得后母戊的那张巨嘴会用超过一秒钟的时间吞下这只可怜的母鸡。

      但眼下他的体力即将耗尽,身边又只有这个道具可用。

      于是他用尽全力将鸡向后母戊的反方向扔去,想要将距离拖得远一些。

      后母戊很快感知到了比李斯潭温度更高的物体,只停顿了一下就立刻调转方向向后方的母鸡追去,李斯潭见状立刻找了一个位于后母戊鼎斜后方的位置,在安全距离以外观察着它的下一步行动。

      那只可怜的母鸡还没来得及扑腾一下就立刻咬住,不过接下来后母戊鼎的动作着实令李斯潭开了眼界。

      只见后母戊没有立刻用嘴吞下整只活鸡,而是用大口的上下两边将鸡固定住,而鼎身上游动的龙纹与饕餮纹在这时似乎彻底活了过来,猛然加速向中间靠拢,然后分别用探出鼎身青铜面外的尖牙撕扯着鸡身,瞬时活生生将整只鸡扯成了两半。

      而一直爬行在足柱上的四只青铜蝉虫也快速蠕动起来,伸出长如尖锥的口器,愉悦的吸食着从鼎身流下的血水。

      李斯潭反应过来,所以,这才是一只小小的母鸡却可以牵制后母戊鼎20秒的原因吗?

      分而食之,若刚才一不小心被追上,那么现在被生生撕成几片吃的渣都不剩的,就该是自己了。

      李斯潭没有被眼前血肉模糊的场面吓到,他知道自己只有20秒的时间。

      他要用这仅有的20秒找到后母戊鼎剩下的那个弱点。

      A01已经开始倒数,

      【20,19,18……】
      后母戊的弱点一定来源于文物本身的特点,

      【17,16,15……】
      后母戊,后母戊,李斯潭盯着不远处正大快朵颐的巨兽,脑海中飞速检索记忆中与之相关的信息。

      【14,13,12……】
      商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商后期铸品;

      【11,10,9……】
      1939年出土于河省安阳市五官村;

      【8,7,6……】
      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

      【5,4,3……】
      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乘四柱足,器腹四转角;

      【2,1,0……】
      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后再装范浇铸而成。

      有了!

      李斯潭眼睛一亮,与此同时,盘踞在后母戊鼎身上的盘龙和饕餮分别吞下最后一块鲜血淋漓的生肉。

      A01冰冷的机械声响起:【时间到】

      后母戊鼎几乎没有反应时间的立刻感知到空间内剩余唯一一个高温物体,四根柱足迅速转动着调整方向,回过头向李斯潭所在的位置杀来。

      李斯潭刚好想近距离验证一下自己刚才的想法,便径直向后母戊冲去,与巨鼎正正打了个照面,这当口他抬眼向鼎上端看去。

      果然,在鼎上沿的左右两端各竖着一个青铜耳朵。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