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7、冷语 ...

  •   可令景琪意外的是,短短三日后,内阁竟然又同意了李伯衍的改制之谏。只不过,不是同意三策并行,而是在原有的选拔制度上,取缔了家世门第的限制,虽说未能如愿,但总归是迈出了改制的第一步,景琪本该略感安慰的,若不是内阁紧接着便提出了再次削减雁门关军费的话。
      “既不增设选拔关卡,为何还要削减军费?!”她当场便震惊又慌张地问那些内阁大臣。
      可惜那些大臣们,表决时个个举手同意,发言时却都缄口不言,只有蒋中书,抬手一拜,不疾不徐道:“殿下,削减军费确实与改制一事无关,只是紫荆关需增兵至二十万,不得不从别处调用银子。”
      景琪:“紫荆关……为何又是紫荆关?为何屡屡削减外关的军费,而频频增兵一座内关?”
      蒋循:“殿下!殿下不可轻视内关!殿下难道忘了,当时剑门关兵变,整个圣都除了城防军和守备军,能调用的就只有兵部的两万兵力!多年来为防外敌,潼关,雁门关,剑门关的军需几乎耗费了朝廷的大半数银子。肖武侯爱马,军中自都尉起所用马匹,皆是武侯亲自跑到河北去挑选,其间往复,马匹的费用都要高上一成。”
      “河北多良驹,得天独厚,紫荆关离圣都又近,不管是内援皇城还是外援边塞,都是最适合的屯兵之地。”
      蒋循话音一落,众臣皆是连连点头,包括太傅。
      景琪:……
      前几日因为朝堂上的一番争执,她差点落了个忌惮武将的名头,如今可好,再次削减雁门关军费的政令一下,便是把她这个“忌惮”的名头落实了。
      她没想到,就连太傅,临走前观她神色异常,也低声耳语提点她,“殿下,自古重兵之权,确实不可尽落于一人之手,”而且还反问她,“肖家若有取而代之之心呢殿下?殿下要以何抵挡?”
      “为君者,防人之心不可无啊殿下……”
      景琪:……
      她张口结舌,想反驳却只觉有心无力。
      炫赫231年春,朝廷改制文路,废除了选拔官员时的推举制,解除了门第之限,再次削减雁门关军费,增兵紫荆关。
      景琪觉得自己真的很没用,心情也很是颓废,尤其是命人连请了肖琰两次,都被肖琰推脱事忙拒绝后,她每日下朝后便回到宫中喝闷酒,折子都不看了。
      而这还不算更糟的,紧接着圣都内便发现了一批西蒙国的刺客和扮作商贾的奸细,蒋循还在议政大殿上当众说出了殿下曾被西蒙国的刺客毒害一事,惹得满朝众怒,大臣们纷纷痛斥西蒙国的嚣张与狼子野心,而后蒋循便顺理成章地以此为由,携内阁合议,要求肖崇发兵,攻打西蒙。
      此时,紫荆关已然屯兵十五万余,肖崇带着八万将士离开雁门关后不久,朝廷又以驻防为由,命河北牧分兵十万驻守雁门关。
      表面上说是暂驻,实则就是趁虚而入。前脚派人家去卖命,后脚便占了人家的大本营,加上先后两次削减军费,打压之意再明显不过。肖琰虽不知蒋循是如何查出毒害景琪之人就是西蒙刺客的,可派刺客刺杀一国储君的由头,一旦公诸于众,确实足够挑起两国之战了。他本来想上书随军出征的,可肖崇却急信一封,让他务必留在圣都。
      秋生觉得他哥最近好像变了个人,以前他哥虽然给人的感觉很疏离,至少表面上还是温和的,最近连表面上的温和也没了,周身都似有一股冷气环绕,让他不由得开口时也变得小心翼翼。尤其是昨日,他哥刚收到信报,说肖大帅与李彦的心腹屠格在玉崇关对上了,他哥盯着面前的地图,一看就是半日,一动不动,他煮的茶都换了七次,他哥愣是一口没喝。
      时隔一月,肖琰再见到景琪时,那个总是眼含星光的姑娘正蔫头巴脑地自斟自饮,眼圈儿还是红的……
      又想起方才在殿外,瑞姑姑满脸心疼又无奈地跟他讲,“殿下近来睡前总是多思流泪,奴婢实在担心她会伤了眼睛”,肖琰感觉额角的青筋都在突突地跳。
      “琪儿。”
      “肖琰哥哥你来了。”
      景琪每天都想肖琰,想见他,想听他的声音,想念他身上的味道,想被他抱在怀里……所以,乍一看到他,心中憋闷的想念,委屈以及愧疚就一股脑儿的全都上了头,只一句话后,眼泪便像开了闸似的,根本停不下来。
      她起身一把抱住他,泣不成声地道歉:“对……对不起。”
      肖琰被她红肿的眼眶刺了眼,突然满脑子都是肖坚的那句“哭啼女君,死不足惜”,他心神俱颤地闭了闭眼睛,喉结滚动,音色低沉道:“好了,不哭了,不是殿下的错。”
      见景琪不仅没停下,反而哭得愈发狠了,声音便又冷却了两分,“殿下以为眼泪有什么用?是能博得同情还是可用来退敌?”
      景琪闻言愣了片刻,有些僵硬地放开他,忍住了哭声,自我唾弃道:“我确实……”
      只是还没说完,便被他打断了,“殿下,只会哭,是没用的。”
      因为这突如其来的两句话,直到肖琰离开东宫时,景琪都没太反应过来,她一边强忍着泪意,一边茫然地想,看来他的肖琰哥哥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玉崇城是西蒙边塞九连城中的其中一城,也是离潼关最近的一城,肖崇留了十万将士驻守潼关,整军十三万发兵玉崇关。
      玉崇关也是据险以守,且一路上都是蛛网一般的羊肠小道,非常不宜大军通行。肖崇之所以选择先攻此城,乃是想出其不意。肖琰收到信报后一直忧心忡忡,九连郡的郡侯王亭他是打过交道的,此人羊质虎皮不足为虑,可没想到,李彦竟派了屠格去守玉崇关,也就是说他竟然猜到了肖崇会打玉崇关……看来李彦很了解肖崇,但肖崇未必了解李彦,这便是肖琰最为忧心之处。
      金兀城紧临玉崇城,城中藏兵十万,李彦坐镇城中,手中摩挲着腰间的圆月弯刀,眯着一双狭长的丹凤眼,正若有所思。
      一旁的巴彦措犹豫了片刻,还是上前一步提醒道:“王爷,这里您都安排好了,属下看您还是早些回去,以免国主他……”
      李彦吊起半边玄月眉,抬手示意他不必多言,声音听起来阴测测的,表情却是喜怒无常,“国主?呵~本王早就知道他为何如此有底气了……让本王好好想想,此次怎么借机给他来个釜底抽薪~”说到此处,他提着嘴角,笑得已是胸有成竹。
      “去吧,告诉屠格,一定要不着痕迹地战败,让出玉崇关。”
      巴彦措得令后迅速出了门,李彦看了一眼他的背影,眼神阴冷,咬牙心道,“肖崇,呵~此次本王就要让这玉崇关变成你的落崇关!以报当年的亡父之仇!”
      随后他抬手啜了一口茶,扬声叫进来一个护卫,吩咐道:“去,带人回王府,把勤妃给本王送过来。”
      护卫得令后亦是垂首匆匆离去,他放下茶盏,嗤笑了一声,仍是一脸的喜怒难辨。
      七日后,炫赫圣都收到肖崇的捷报,肖大帅初战告捷,一举拿下了玉崇关。因为玉崇关仅有三万守军,对上十三万肖家军,岂有不输之理?
      大殿之上满朝振奋,皆赞肖武侯用兵如神,唯有肖琰沉默不语,丝毫没有与有荣焉的喜色。因为他研究地图时早已隐忧重重,那九连城的联防之势异常险峻,若李彦在与玉崇关比邻的金兀城与逐鹿山设下伏兵,那一旦肖崇拿下玉崇关,便很可能受到两面夹击,被西蒙大军给包了饺子。所以,大捷的消息一传来,他更是提心吊胆,到底是李彦并未猜到肖崇会攻玉崇关,未设重兵,还是这根本就是李彦设下的圈套,他还尚不明确。
      于是,他无视了景琪望眼欲穿的期盼,回府后便迅速修书一封,命信报快马加鞭赶至玉崇关,想提醒肖崇,提防李彦的合围之计。
      金兀城东厢府中,勤妃跟着护卫一入府,便去拜见了李彦。
      两军交战之际,李彦把她叫来,必定不是什么好事,她心中早有预感,毕竟嫁到西蒙国三年多以来,李彦对她如何,她心知肚明。
      最开始,她也曾因为临嫁前父皇的嘱托,以及对肖楚的嫉妒,存了对王妃之位的取而代之之心,还设法讨好过李彦,可很快她就发现,李彦这人就是一头笑面虎,而且深爱肖楚,不可能对她有真感情。
      她清楚地记得,她刚入王府数月时,听到下人说王妃经常深夜出门,还冷落王爷,于是她便想借机,以此来激化二人的矛盾。
      那一日,肖楚刚回到殿中,衣服还没来得及换下,她便挽着李彦的胳膊,紧随其后进了人家的寝殿。
      “这深更半夜的,王妃姐姐这是去了哪里啊?妹妹晚间来寻姐姐没寻到,实在担心,只好带了王爷来,想着姐姐再不回来需让王爷派人出府去寻了~”她看着一身黑衣,手上还拿着机关箭的肖楚,忙上前做出一脸担心的样子说道。
      而身旁的李彦则一言不发,只是紧紧地盯着肖楚。
      肖楚放下机关箭,冲着李彦行了个礼后才缓缓道:“两位妹妹送的机关箭一直搁置着,今日拿出来看了看,一时手痒,便出府去林间追着只野鹿,试了试准头,想着王爷政务繁忙便未通禀,还请王爷恕罪!”
      李彦听罢,脸上立刻浮现出了笑意,上前一把握住肖楚的手说,“嗯。从前你最喜欢去猎场了,是我太忙疏忽了。可还开心?”
      他冲着肖楚笑得一脸温和,语气中甚至还带着一丝请求,“等我有空,我陪你去吧?”
      言语之间的亲密温情,根本容不下第三个人,令她心中倍感羞辱难堪。
      而肖楚轻轻扫了一眼她阴郁的面色后,扯出一丝笑来,故意盯着被自己脚下的泥踩脏了的地板,情绪不明地回道:“嗯,开心,就是有点累了。臣妾带回了一身寒气来,尚未收拾怕扰了王爷,夜深了,王爷还是带着妹妹快些回去休息吧。”说完,还特意又看了她一眼。
      只见那李彦愣了一下,面色肉眼可见地冷了下来,他看都没看自己,语气冷冷地冲着肖楚道:“那你记得喝完暖身汤再睡。”说完便不顾自己,转身先出了殿门。
      虽然看起来是如愿地制造出了二人的矛盾,可她就是觉得自己很可悲,而且她也不明白,肖楚为何会如此对李彦。
      待她给肖楚行过礼也出了殿门后,李彦对着她又恢复了一脸笑意,只是,脸虽然笑着,说出的话却满是拒绝,“很晚了,你回去歇息吧,本王还有政务要回政务殿一趟,今晚就宿在那里。”
      她当即便不甘心地追问,“王爷,臣妾可是有何处令王爷不满?母妃来信时,频频问及臣妾与王爷,臣妾都不知该如何回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