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7、皇上让闽霁走开的原因 ...

  •   虽一切从简,太后生辰宴仍热闹非凡,宫灯闪烁,丝竹悦耳,佳肴飘香,群臣环聚,共贺懿寿。

      宴会渐入佳境,长江郡王适时献上一块重达十斤的暖玉籽料,顿时吸引了全场瞩目,将太后生辰宴的喜庆气氛推至新的高峰。

      籽料经过自然流水搬运、冲刷和磨砺,通体光滑圆润。
      十斤重的大型籽料,在自然界十分罕见和珍贵。

      更稀罕的是玉体散发着微微暖意,太后轻触一下,笑得见牙不见眼。
      宾客们排队观赏,各个啧啧称奇。

      “长江王堪称楷模,对太后之敬爱至深,竟遍寻天下奇珍异宝,终得此旷世罕物奉献膝下,真可谓忠孝两全,感人肺腑,足令世人敬仰。太后福泽深厚,必因此孝行而益增瑞气,实为朝廷之光,国家之幸矣!”

      翰林院的人当仁不让,把一句「孝心」夸得花样百出。

      御史台的人稍微含蓄些,正言道:“长江王向以孝行为人称道,今逢太后千秋盛典,特意寻来上佳暖玉作贺礼,此举足见其敬老尊贤之情切,实乃恪尽孝道之典范,值得众臣共勉。”

      翰林院把长江王夸上天,什么朝廷之光、国家之幸等等夸张的词儿都掏出来。
      御史台就事论事,翻来覆去只说长江王孝顺,值得百官学习。

      双方对看一眼,相视一笑。
      面上一句话也没说,心里却已经把对方骂了一遍,还确信对方能听见。

      御史台:我等坚守底线,没说一句假话,不似你们翰林院。
      翰林院:嗟,承认吧,大家都一样,拍马屁难道也分冷暖?

      掌院学士和御史大夫这两个最高长官却躲得远远的,既不碰暖玉,也不奉承。

      御史大夫:“你不好奇?”
      掌院学士:“玉无不暖,概因其导热性佳。人体触摸,便留体温,明火燎过,便余火热。”

      他俩相视一笑,更加同病相怜、惺惺相惜,都因为参与这场「盛事」而感到羞愧。

      苍了个大天!
      为什么不能老老实实送贺礼?
      故弄玄虚还要别人配合演傻子,真该天诛地灭!

      不愿意当傻子的还有大司空萧齐。

      只见他面上微哂,悠然道:“长江王真乃孝感动天,不惜靡费时日寻求暖玉献予太后。若是将这份执着并及黎庶,勤于政务,岂非更能使江山社稷永固,惠及苍生乎?”

      大司空萧齐本人资质平平,但这不妨碍他看不上长江郡王此等纨绔。

      长江郡王可能是没听懂言外之意,也可能是毫不在意,反正他全程乐呵呵,好似十分得意地听着众人的夸赞和恭维。

      正是气氛最热烈之时,侍卫们用担架抬着一个双腿残疾的女子进来。

      皇上见状夸张地洒了一杯酒,慌道:“这、这、这是怎么回事?”

      担架被放下之后,女子艰难地在地上爬行两步:“皇上,民妇有冤……”

      她抬头看了看,然后,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看……
      她陷入跟史湘湘一样的困惑,皇上不穿龙袍吗?满屋都是身穿华服的贵公子,鬼知道哪个是皇帝哦!

      而且,这宴会的座位也太不讲究!
      皇上不是应该如县官升堂一般,高坐堂上吗?

      幸好,皇上身边的宦者及时出声指引:“皇上驾前,尔有何冤屈?竟敢在太后千秋寿宴上喧哗胡闹,若不速速道出个子丑寅卯,可得掂量掂量你项上人头矣!”

      女子匍匐在地上重重地磕一个响头,诉道:“民妇乃南疆宝玉巨贾林慎之妻沈氏,数月前长江王殿下慕名造访,意欲购得林家镇宅瑰宝——融雪天青玉。家夫感念长江王厚爱,遂爽快应承。然当闻听长江王殿下拟以此玉敬献太后以祝圣寿,家夫恐涉欺君之嫌,毅然坦诚禀明实情:所谓暖玉之效,不过玩笑耳。实则是巧设机关所致,那玉器之下暗藏炭火恒温,非玉质本身有暖性也。”

      “讵料长江王对此真相疑而不信,误会家夫故意虚构暖玉之说以抬高售价。即便长江王两度加价,家夫亦恪守诚信商道,坚辞不受。未料人心难测,长江王竟因一时贪念而行径乖张,不仅罔顾法纪,更蓄意戕害家夫,进而图谋侵占我林家世代经营之宝玉产业,实乃令人发指之举。”

      沈氏一番泣血陈词后,全场悄然无声,气氛肃穆凝重。

      长江王是什么货色,京城里大家再熟悉不过,心里显然都已经信了七八分。
      大家无不为之动容,面露愤慨或悲悯之色。

      愤慨是因为此事令人发指。
      悲悯是因为大概率无法伸冤。

      果然,长江郡王不慌不忙,反咬一口:“你一介草民,身有残疾,如何从南疆走到京城,又是如何出现在宫宴之上?”

      言毕,他昂然转身,面向皇上深深一揖,义正辞严地喊冤求断:“恳请皇上明察秋毫,今日之事定是有奸佞栽赃构陷于臣!”

      太后盛怒之下赫然离座,威严叱责:“速将这群乱党悉数拿下!究竟是何等阴险之人,竟敢借本宫寿辰之际搬弄如此毒妇前来搅局?皇上,看来禁军内部确实亟需整饬清理了!”

      太后不但不听皇上裁断,反而敲打他!
      百官吓得屏住呼吸,不听、不看、不说。

      没有官员喜欢长江郡王,但是此刻大家都退避三舍,别说落井下石了,连就事论事都做不到。

      大家都不喜长江郡王,也知道皇上想整治长江郡王,但更清楚孝道大过天,皇上必得让步于太后。
      只要太后还在,长江郡王最终一定能全身而退。

      现在的情况就是真正的神仙打架,凡人避避避。

      不是心中无正义,而是律法在皇权面前太软弱,长江郡王杀人放火已经不是一次两次。

      让百官感到意外的是,皇上似乎真是决心「大逆不道」一次。
      太后明着说拿下「乱党」「毒妇」,但是没有一个人听令行事。

      肃亲王缓缓站起来,微微躬身道:“嫂嫂,我已派人去南疆查明实情。”

      百官听完同时松一口气,啊,肃亲王站出来,这事儿就好办了!
      虽说长嫂如母,但太后总不能拿孝道压肃亲王!

      长江郡王面对指控泰然自若,淡然一笑间将太子牵涉其中:“实情乃是沈氏不贞,逆伦弑夫,本王途经南疆,顺天应人,施以惩处。此事本王早已详细禀报太子知晓,鉴于林家后继乏人,林家产业暂由少府寺代为接管。若长久寻觅不得林家遗裔,那么这些财产将依法归属朝廷。”

      众人瞬时将目光聚焦于太子身上,太子显然对此突发状况毫无防备,良久方才颇为勉强地回应道:“确有此事,却未曾想其如此微妙复杂,故而一时未能记起。”

      他看起来已经很努力给自己留退路了,说他对其中弯弯绕绕不甚了解。
      可是何必如此呢?
      不能直接否认吗?
      难道太子被长江郡王威胁吗?

      “既如此,一体严惩,都押下去吧!”

      皇上龙颜轻展一丝哂笑,唇角勾勒出一抹耐人寻味的弧度,低沉的喉音在宴会上回荡,犹如洪钟余音,含蓄而又威严,尽显九五之尊洞察世事的从容与睿智。

      这句话,这个表情,他好像已经演练过千百遍,没有一个字是废话,更没有一个多余的动作。

      “陛下不可!”肃亲王悲声道,然而也没再多劝。

      肃亲王为什么反应这么大?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皇上说了「都」!

      都,既包括长江郡王,也包括太子!

      一体严惩,可不得至少包括两个人?

      百官不知道该喜或悲,反正就挺大个事儿,有好事也有坏事。
      但细究起来,好像也没什么事。

      我朝没有了太子和长江郡王,有什么损失呢?

      少了长江郡王,不是应该拍手称快吗?

      至于少了太子,虽然有点惋惜……想来想去好像只是有点惋惜……

      御史大夫正想说些什么,却被掌院学士及时按住。

      御史大夫公正道:“长江王显然是蓄意拉拢太子,欲使其卷入是非漩涡之中,混淆视听,淆乱黑白。”
      掌院学士反问道:“失去太子又如何?此事犹如扇子折在秋末,究其实际影响,岂能酿成轩然大波乎?”

      再说,盛夏之前做不好一把新扇子吗?
      看看皇上这龙体康健的样子,慌个屁!

      御史:“可是太子无辜。”
      掌院:“庇护恶徒,焉能独善其身?谓之无辜,实属悖论。”

      彼二人有商有量、同心协力、共议对策。
      而在另一边,萧齐一人孤勇,坚定地挺身为太子辩护。

      “老亲王不是说已然查明真相?太子可曾涉足此案?陛下,恕老臣直言冒昧,若无确凿证据,万万不可仅凭旁人的三言两语便轻易拘禁审讯太子。试想,若是贵为储君尚且无辜蒙冤,无法自辩,天下百姓岂能安心,国家社稷又将如何安定?”

      长江郡王闻言可乐了,小赖皮似的指着自己:“我,贵为郡王就可以被轻易拘禁审讯,无辜蒙冤?”

      萧齐怒翻白眼,切实体会了一把什么叫投鼠忌器。

      他只好苦口婆心地劝太子:“殿下万勿因一时情急而致误判,务必明辨是非,切忌感情用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7章 皇上让闽霁走开的原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