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心跳 ...

  •   交出人生的第一只由自己掏腰包的婚礼红包后,白玎玲又恢复到了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去。

      只是对于恋爱这件事偶尔还是会不经意地幻想下,然后环顾四周,好像还是没有这么一个人出现。

      白玎玲坐在公交车上,身边是车厢内拥挤的人群,家门口的地铁还没有开通,每天只能挤着公车花上一个半小时左右上下班。

      白玎玲的家住在西区外环线以外,公交终点站的附近,所以早上稍微起早一点还能等个座位,在车上继续睡个回笼觉。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市中心为进行旧房改造及市政建设实行大动迁,许多原本住在市区内的人都被请到了市区外环线以外。

      市中心内时尚繁华,房价节节上升。

      市区外环城镇人群结合,远离闹市,自成一体。

      大约一小时又二十分钟后,车缓慢地停在一个繁忙的公交站点上。

      白玎玲拨开人群,一边口里喊着:“对不起,请让一下!”一边挤下了车。

      世博会召开在即,年底白玎玲家门口的地铁就能通了,像这样上下班的状况过不了多久就能熬出头。

      对面年初刚刚改建扩建完的古寺,像是披上了《西游记》里的那件锦澜袈裟。古寺前一侧竖立着一根高十八米的‘正法久住梵幢’,柱顶上朝向四方的四头狮吼像,一侧正对着也是九月刚刚改建完的下沉式时尚广场。

      每到夜晚在周围灯光的衬托下,古寺总是显得格外金碧辉煌,在这样的繁华地段倒也与周围现代的商业建筑及办公楼相辅相成。

      每到节假日里,街边两侧的悬铃木上都会垂挂着各色彩灯装饰,妆点着这座城市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

      忙碌的工作继续充实着白玎玲的生活,很快转眼又是一年过去。

      而这一年里陈娇生了一个女儿,顾岳东和孙静也终于走进了婚礼的殿堂,与此同时白玎玲又交出了她人生的第二只婚礼红包。

      时光就这样悄悄划过,每一年似乎都有变化,每一年又似乎是一种重复。

      又一年,刘晓雅结婚,生了一个男孩。

      再一年,梁娜也结了婚,也生了一个男孩。

      每一场婚礼的仪式都相类似,不同的是新郎新娘和来去的宾客,而每一场也都是难得的同学聚会,让渐渐远离青春的她们不厌其烦地回忆着曾经过往。

      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结婚了,每一年又都会有新的朋友出现,婚礼也依旧一个接一个地继续着。

      今天白玎玲又来参加一位朋友的婚礼,看着越来越熟悉的仪式场景,不由对结“婚”这件事有了些感慨。

      而离第一只红包送出去,似乎已经是相当久远的事。

      时光在身边不知不觉而又缓慢地流逝着,如今家门口的地铁也通了,出行再不只需要挤公交车,节省了路上不少时间。

      白玎玲抬头仰望着面前三十多层高的有些老式的办公建筑,这里是她每天上班的地方,她在这里两点一线地重复过着她的每一天。

      这份工作是当初还在学校里课程实习的时候,班主任推荐安排的,在这里面的一片方寸之间,这一待就是七个年头。

      白玎玲那时候是班里唯一一个还没毕业,就已经先领了四位数工资的人。

      学校时同寝室的室友梁娜,曾用玩笑般的语气问白玎玲:“老板是你家亲戚吧?”

      刚毕业那会儿,白玎玲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尤其是拿到第一份属于自己的工资的时候,那份喜悦之情即便是多年后成为了某家设计院里部门负责人的她,也仍旧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刚工作时的热情也跟刚拿到手的工资一样,热热的,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兴奋和憧憬。

      下了班后,白玎玲常常通过网络去一些专业论坛贴吧里,与在论坛帖子里结识的同行设计师们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讨论相关的专业知识。

      在网络高速发达的这个时代,信息进行着快速地交换。

      景观设计行业在中国是个起步较晚的行业,许多景观设计公司直到90年代才逐步出现。

      对当时的很多人来说,“景观”这个词还相当陌生,甚至从未听说过。

      同样,对当时还在学校念书的白玎玲来说,也是一个极为陌生的行业,书本上会告诉你知识,但他并不会告诉你这行业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白玎玲当初会进入这个行业,是因为在报考专业的时候冲着“园艺”这两个字去的。

      这个专业应该是跟植物跟花花草草打交道的吧,不用跟人打交道,当时的白玎玲这样想着。

      小时候的白玎玲在念小学之前,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着外婆外公住在一起。

      在这座城市当时的一处棚户区里,有着白玎玲最美好最快乐的童年回忆。

      那时候,白玎玲的外婆在白玎玲的外公搭建的天台上种满了各种花草植物。

      总是一批接着一批开放在四五月里的紫红色杜鹃花,吐着细长的花丝,偶尔招引来几只蜜蜂或是蝴蝶。

      初夏里结着橘黄色果实的枇杷树,白玎玲带着小表妹总是偷偷地摘上一两颗,那清甜的滋味至今都好似留在嘴边回味不去。

      还有那青瓦上摆放着的一盆盆,让白玎玲忍不住要去掐一下就能掐出水来的宝石花......

      然而,现实往往跟想像得并不一样。

      长大的白玎玲的确成为了一名植配设计师,但跟她常常打交道的并不是植物,而是人和电脑。

      每天八九十个小时以上地对着电脑画图的工作,除了同事、领导还有甲方、施工队、监理......等各色的人物需要与之打交道。

      一个月之后一身正装的肖树涵正式来白玎玲的公司报道,他已经成为公司方案组的一员,面试肖树涵的张总监带着肖树涵走进了白玎玲所在的植物组。

      张总监领着穿着一身黑色西装打着领带的肖树涵走到白玎玲桌前:“白玎玲,这位是新来的同事,肖树涵,负责方案。正好跟你是一个学校同届毕业的,萧燕现在不在,我还有个会议要开,你带他先认识一下公司环境。”

      “哦!好的!”白玎玲抬头眨了眨眼,站起身,打量着此刻站在自己面前的肖树涵,心道,穿得这么正式!跟我同届?做方案的话应该是环艺班的吧。

      “你好,我们以前一起上过设计心理学的选修课,可能你已经不记得了。”肖树涵笑着向白玎玲介绍自己。

      “哦!呵呵……”白玎玲向肖树涵尴尬地笑笑,都毕业快八年了,她怎么可能会记得?连自己班的人她都没记得几个了。还一起上过设计心理学的选修课?白玎玲在脑海里搜索了一圈,对这个人的这张脸完全没有半点印象,“我带你去各部门看看吧。”白玎玲迅速地将话题转移到“正题”上,带着肖树涵先开始给他一一介绍起植物组的其他成员们。

      “好高啊!”穆晓青双眼发亮,她是植物组成员之一,两年前进的公司,今年二十六岁,刚跟老公度完蜜月回来上班。

      “是啊!好高啊!”接着说话的是黄媛媛,同白玎玲差不多的时候进的公司,跟白玎玲同龄,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儿子。“肖树涵!你多高?”

      “一米八七。”肖树涵笑回道,此刻植物组的其他成员也围拢了过来。

      “我们公司终于有超过185个子的男生啦!”叶梓萱顶着一个肚子走过来,顺手搭在黄媛媛的肩膀上,笑道。她比白玎玲早一年进的公司,是植物组的负责人,正准备做准妈妈,怀孕有四、五个月了。

      白玎玲站在一旁,也打量起肖树涵,刚才一时没注意,现在看看这新来的同事还真的长得挺高的。她身高1米67,在公司的女同事里算是个子极高的,但肖树涵还是高出了白玎玲一个头。

      不过肖树涵个子虽高,但人却不瘦,还有些小壮,偏白的肤色加上今天这一身正装,给人的感觉即稳重又可靠。本就女性偏多的办公室里,让肖树涵这头一天的公司报道,掀起了不小的浪潮。

      好不容易在一片围观盘问中离开了植物组,白玎玲又带着肖树涵去其他部门打招呼。

      “你是环艺班的吧?”白玎玲微微地转了下头,问走在自己身后的肖树涵。

      “嗯,你是园艺专业的吧。”肖树涵走上前两步,与白玎玲并肩朝前走。

      “嗯,我是园艺的。”肖树涵突然地上前,让白玎玲心里一跳,一种很久未曾感受过的异样感在那一瞬间如飞过水面的蜻蜓点开的水纹一样,来得不经意,却也消失的极快。

      景观公司总是很忙,加班通宵则是家常便饭,晚饭时间也正好成了大家可以稍微喘口气闲聊一会儿的时候。

      肖树涵走进植物组,径直走到白玎玲的桌前。

      白玎玲正在聚精会神的操作着电脑键盘,并没注意到身边多了一个人。

      “一起吃个晚饭。”肖树涵出声道。

      “哦!”白玎玲一惊,大概是没料想道,一个还没来得及熟悉的陌生男子声音这时候叫她去吃饭,平日里加班的时候,都是植物组成员一起商量着晚饭吃什么。

      白玎玲抬头,见是肖树涵,又看了一眼电脑显示屏右下角的时间,正好刚过下班的时间,转头道:“你下班了?”新人来公司的第一天,一般都不会有太多事交给他,所以基本头一天加班的可能性很少。

      “嗯,你要加班吗?”肖树涵问。

      “嗯,要加一会儿,先去吃饭好了。”白玎玲站起身,跟周围的同事打了声招呼,“晚上我不跟你们一起吃了。”

      五月份天气时冷时热,有时候一天之中早中晚的温差会有些大。

      肖树涵已脱去了早晨穿得薄西装,将它挂在手臂上,只穿了里面一件白衬衫,跟早晨一身严肃的着装相比,此刻才算像是他本来的面目,大男孩一样的笑脸上凹下去两个浅浅的酒窝。

      “你只穿衬衫不冷吗?晚上还是会有点冷呢。”白玎玲找着话题,有一搭没一搭地说。

      “不冷。”肖树涵伸手,按了电梯的向下键,“这周围都有些什么好吃的?”

      “这里吃得很多,前面有个商业广场,平时我们都去那边吃或者叫外卖,你想吃什么?”白玎玲抬起头,望着电梯上方显示的楼层数。

      “你选好了,我请客。”肖树涵道。

      白玎玲刚想拒绝,不过也只尴尬了一秒,就听肖树涵又道:“正好问你点情报。”

      白玎玲转头看向高了她一个头的肖树涵,就见他脸上挂着一抹仿佛对方应该心知肚明的笑容。敢情是找她套公司情报来了,这样想着,白玎玲脸部的肌肉松弛了许多。

      这也难怪,她和肖树涵是校友,有这么一层关系在,问她自然要比肖树涵自己从旁打听要来得直接方便也更快。

      于是白玎玲带着肖树涵去了一家平时中午她们植物组常去的一家日料店,这家日料店中午的时候都会有工作餐,晚上则只能单点。

      但有了肖树涵刚才那句话,白玎玲翻看起菜单来自然也心安理得地得心应手。

      话虽这么说,白玎玲终究是个脸皮薄的人,点了她爱吃的鹅肝和海胆寿司,外加一个海鲜泡饭,就把菜单推给了今天掏腰包的人。

      肖树涵拿起菜单翻看,又加了一个大份的刺生拼盘,叫了一个寿喜锅和一份煎饺。

      “你在这公司工作几年了?”肖树涵拿起手边的水壶,往白玎玲喝掉一半的杯子里注水。

      “我从课程实习开始就在这家公司了。”在一个地方一晃七、八年转眼过去,即便是现在的白玎玲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也许在她父母这一辈的人眼里这才是正常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