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聆雨篇(2) ...

  •   老师争分夺秒,恨不得在每一秒都给学生们灌输一个知识点。可无奈午休铃声的催促迫使老师放下粉笔,抱着保温杯走出教室前门。临走前还吩咐班长覃书和纪律委员瞿茂管理班级,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窗外的雨仍然淅淅沥沥地下着,把整个世界都笼罩在烟雨中。现在正值秋天,“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一天天地冷下去,每个人都把自己裹成一个个“法式小面包”。不少人抱怨学校的离谱规定:校服必须穿在外面。并不是说不想穿校服,只是在天气越来越冷、得穿羽绒服的情况下,再把校服套上去显得格外臃肿滑稽。在高二这个年纪,十七八岁的少年们最是好面子的时候,却不得不整天将整个人缩在被勒得紧紧的衣服中,仿佛一种酷刑。
      戚虞在这种事情的观点上倒是与大家出奇地一致,不过他个人是比较喜欢缩在紧绷绷的羽绒服里的。有一种别的时节没有的紧迫感,因为低温而不断呼出的白气、哪怕只是轻微的动作也能引起的巨大声音、皮肤的泛红以及周围人不时传来的洗鼻声和喷嚏声……这种感觉仿佛是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们对肺结核的吹捧,虽然肺结核早已全灭,但是吹捧永远不会消失。受冻能让脑子保持清醒,能感到一种活着的压迫与真实。
      班长覃书并不在乎班里的纪律,把这项“大任”全权交给纪律委员瞿茂负责,便满不在乎地打游戏去了。老师是检查学生是否带手机的,但是一般都是看着班里的班干部拿着金属探测仪搜同学们的书包及桌椅板凳,不亲自动手检查。这也导致班干部们一般都会提前串通好班里的同学,利用视角盲区和金属探测仪的距离探测巧妙地避开藏手机的空间。
      瞿茂其实也不负责,他之所以可以坐上这个位置全靠在老师面前装的一副好学生的样貌。同学们对瞿茂没有多大好感度,尽管他大大咧咧貌似好说话的样子,可是鬼知道他什么时候为了自己的职位稳固或个人利益就把别人和盘托出,不留一点情面。但是考虑到他是老师面前的大红人的身份,不得不屈服于瞿茂的淫威。
      要是瞿茂如果只有爱告状这一个缺点的话,也不至于惹得人人都不喜欢他。他不仅做事不留情面,嘴上也从来都不饶人。最喜欢的做的事情就是在同学们遇到困难或者心情不好时借着安慰的名义阴阳怪气,被指出还说得格外好听:“啊?有吗?我真的没有那个颜色啊,是你们太敏感了吧。如果你们不想要我安慰就直说嘛,我不安慰就是咯……”说完一般还会一脸无辜委屈的样子跑回座位,一直埋头装哭。别人怎么说都没有用,直到下一节课的老师来发现,才把事情添油加醋、颠倒黑白地再说一遍。于是在老师眼中,就变成了:他好心去安慰同学却遭到同学厌恶。导致原本应该被安慰的同学遭到惩罚,还得跟瞿茂道歉。
      戚虞也是其中之一。
      具体发生了什么戚虞已经快记不清了,只记得自己跟瞿茂道歉时他嘴角微微勾起的弧度、老师在瞿茂身后满意的眼神、同学们或庆幸或嘲笑或怜悯的眼神和窃窃私语。泪水好似在眼中打转,又好像没有。他的大脑一片空白,也记不太清后面发生了什么。只记得好像老师跟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讲课,还时不时话里话外地在暗示几句。瞿茂对他投去了挑衅的目光,戚虞确幸同学们肯定听出了老师的意思,也肯定看到了瞿茂的眼神……
      但这里是高中,这里是一个小县城。是一群也许被打压怕了的学生、也许是家长不抱有期望的学生、也许是家里没钱的学生聚集地。
      漫长的午休。戚虞静静地看着窗外的细雨,静静地思考着一些有的没的。
      其实戚虞对那些不放在自己心上的同学是满不在乎的。但是要是对方是自己的竞争对手或者十分重要的人,哪怕是旁人而言一笑而过、不了了之的玩笑话,也会引发争执,逐渐变成琐碎日常时不时提起的矛盾开端。
      争执是人生的一部分。戚虞这样想。人是必须要去争执的,这是人的唯一发泄口,把平常内心压抑的讲出来才会好受。
      可惜没有人跟戚虞去争执什么。
      别人都尽量避免的争吵,他极度渴望。
      没有人愿意花时间在不想干的人身上。就像从小时候起,我们就被父母亲一遍又一遍地告知:“你要是别人家的孩子,我才不会管你。”
      人们只愿意花时间在重要的人身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