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 12 章 ...
冯玄冰始终记得那日,云山祭典开始后没多久,晏府便起了火。
火势遍天,焰舌似要吞没整个云京。
整个晏家的繁华都在火后化成灰烬,一朝万人之上,一朝落于尘土。
祭祀遇明火,圣上大怒,没过几日,朝堂中更是传来巂周太子自祭典以后身染重病的消息。
未出半月,巂周太子便撒手人寰。
圣上与巂周虽非父子,但也是关系极亲的叔侄。
巂周太子自幼习武,孩童初蒙期,便熟记兵书,能将各类兵法聊熟于心,堪称武士奇才。
如此体魄强健之人,却死于一场祭祀。
群臣悲不自胜,圣上更是避朝十几日。
民间更有传闻,说是那场祭祀的明火招来恶怨,所以才会带走巂周太子。
其间是非扑朔迷离,世人不过茶余饭后的闲谈,唯有处于局中之人饱受煎熬。
冯玄冰说着,突然低眸凝视自己的手中疤痕。
他于晏府当差数十年,从未听闻过晏侯与其夫人的错处。
可那场大火后,百姓无不唾骂晏家。
在他们眼中,大晋饱受战争之苦,一个英勇善战的巂周太子是他们未来的希望。
如今毁在一个世家文流之辈。
晏侯在火后双目失明,那日上朝,他长跪于圣上面前,请求辞官。
晏侯夫人死于火中,晏侯之子晏回昏迷不醒。
他要辞官,带晏回隐居山林。
离开云京那日,他只见了冯玄冰。
冯玄冰立于庭院中,萧索之景下,回忆起此事他的身影近乎不稳。
晏家的繁华如同浪潮退去,旁系马家却趁势而上。
圣上任命马尚书彻查晏家纵火案一事,马尚书觊觎晏家已久,看似是调查,实则将晏家兵权一点点收回。
树倒猢狲散,一众将士如同浮萍般随着浪潮飘往下一处。
而其中将领冯玄冰,更被马家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冯玄冰自知在云京已无法过活,可始终记得晏侯临别之时嘱托他的事。
所以,在马家人思来想去如何处置他时。
他快他们一步,带着那柄征战沙场,饮过无数乌丸人鲜血的宝刀,亲自叩响马府大门。
“我割开掌心时,便知晓日后我不会再举起那把刀了。”
冯玄冰语气哽咽起来,鬓角间的白发被汗液浸透,粼粼发光,好似那日他立誓时的灼灼烈日。
一个废了手的武将有何用?
他们将他丢到青县,让他做一个文官。
监视他,羞辱他。
他是晏侯离京前见的最后一个人。
当年纵火一案实则蹊跷,他们马家一直未能找出真凶,只不过赶在民怨沸腾,圣上大怒的期间,主动挑下,纵使案情未能推进,也无人怪罪。
晏侯告诉了他一个此生无法说出口的秘密。
而马家的监视,也是为了从他口中得到那个秘密。
这个秘密,他答应过晏侯,要带进土里,可是如今看到面前的颂藜,他开始动摇,若是当年禹州城还有人活下来,那他是否……
“当年禹州之战时,我早已退居青县。”
冯玄冰说着,声音愈发变低。
他无力地抬手,又无奈地放下。
“靖北侯是我的恩师,他于危难中时,我却不知,更没有伸出援手。”
“靖北侯曾于脏乱集市中朝我伸手,给了一个乞儿新的一生,可是我……”
冯玄冰自觉羞愧,竟不知该如何说下去。
风停了,被卷起的树叶静悄悄地落在地上,周遭岑寂无声,连日头都散去温度。
颂藜觉得寒冷彻骨,她愣在原地,嗓子干涩,一时无法发出声响。
昔日黄沙与鲜血似是重现眼前,耳畔间皆为痛苦哀鸣。
“你是说……太子死后,你才被马家调遣至此?”
颂藜原本以为,冯玄冰是贪生怕死,所以故意不收诏书,并在禹州一役后,退居青县。
她用力地抓住面前画卷,想要抓住一股力,足以支撑她走下去。
“颂姑娘,你既是当年禹州城活下来之人,恐怕对当年之事尚不了解。”
冯玄冰见颂藜面色异常,只当她忆起当年禹州城的惨状,便好心规劝。
“这些年来,靖北侯宋平芝一家被大晋人当作叛国者憎恶,我虽有心辩解,一人之力却如螳臂当车,颂姑娘,若是你还记得当年之事,想要到圣上面前翻案,我愿助你一臂之力。”
冯玄冰看着面前的颂藜,心中更觉钦佩,她能从禹州城爬出来,想必有着过人的毅力。
这些年来,他也曾想过替靖北军翻案,可是他既无实证,更无胆量。
可如今,一个柔弱女子尚能为了一个真相,携图南下,只为寻找同盟。
他又何来的畏惧。
“冯大人。”
颂藜屏住呼吸,缓缓起身,神色庄重地看向他,她微微躬身,福礼道。
“先前是我错怪了你,我确实是为了当年之事而来青县,冯大人若愿回云京,颂藜在此谢过。”
冯玄冰忙劝住。
“快起来,颂姑娘,说来,我也该谢谢你,若非是你,若非这幅图,怕是我此生都将抱憾。”
他说着,又想起晏回,那小子刚刚被他说了一顿,恐怕心中悲郁,这般想着,便又看向颂藜。
“颂姑娘可见到小晏侯了,他刚刚也是来劝我回云京,只是我心中顾虑太多,未给他答复。”
冯玄冰说着,咳嗽了几声,似是想要掩饰自己的尴尬。
颂藜垂下眸,看向手中被弄皱的画卷,想起刚刚在冯府门前晏回同她说话时的神情。
他也是来找冯玄冰回京的吗?
只是她要找冯玄冰,是为查清当年之事。
那晏回劝冯玄冰回云京,又是为何。
檐下风铃声响清脆,廊亭树深,似有春风拂过。
颂藜抬眼看去,晏回不知何时立在灯笼下,日头已然下坠,残阳似血,人影萧索。
他独自一人站在那里,灯笼萤光许许,被风吹响他时光色晕染而来,余下寒意。
他不冷么?
颂藜静默在原地,风声似要推着自己上前,她抑制住心中情绪,转过身去。
“颂藜。”
晏回叫住了她,少年声音欢快,好似没了刚刚那副悲郁的样子,他提盏木制灯笼,跟在颂藜身后。
“今日我细细想过,青县中必有云京的眼线,昨日公堂之事,恐怕早已传到了云京,你我二人如今是一条绳子的蚂蚱,一条船上的人,就算你不愿意与我同行,也不得不为之。”
晏回得意洋洋地晃了晃脑袋,泛白的唇瓣溢出笑容来。
颂藜怔愣住,不知名情绪似要涌上心头,她忍不住仰头问。
“小晏侯,你可知自己所选的同行之人是个怎样的人?”
晏回垂眸与她对视,他眸中恰如点缀星光,灯笼暖意融融,直入眼底。
“是个貌美的小娘子,虽如雀鸟般娇弱,实则聪颖坚韧。”
“小晏侯就不怕给自己招惹祸事?”
晏回听了这话却笑,那笑容肆意洒脱。
“你都不怕,我为何要怕?”
“小晏侯。”颂藜声音酸涩,“我所做之事,恐日后不得周全,与我同行之人,最后下场都不好。”
她别过眼,似是猜想到日后结局。
清风许许,霁月已当空。
晏回将手中灯笼递给颂藜,语气沉沉。
颂藜瞧着手里灯笼,木头被雕成花,灯火裹在蜡纸里,似有暖意流出,她深吸口气,慢慢收回手,言语凉薄道。
“想必小晏侯也猜到,颂家流放,朱兴横死,并非偶然。”
“此路如此难行,你当真要与我同行吗?”
“倘若有一日,我为自保而将你送上绝路,你当如何?”
她眼神宛如利刃,剥开晏回的外壳,一层层探寻他的内心。
颂藜知道,以蔺謇的能力,假以时日必会查到她身上,原本她是打算以那副堪舆图为饵,以当年之事为引,让蔺骞入局。
一个不畏强权的司隶校尉,是她最好的同行之人。
可入局的是晏回,从那日在颂府,他提着灯笼走向她的时候,或许他与她就已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晏回垂眼看她,许久后才开口道。
“在颂姑娘心中,我是怕死之人吗?”
“这世上要杀我的人很多,倘若真有那么一日,你遇上危险,若是能将我推出去保命,那便也是极好的。”
他眼神如此真诚,颂藜一时惊住,她下意识收回目光,低头摆弄手中灯笼。
笼中光被她拢了一束在掌心,挥手间又散去。
莫名的,她心跳的很快。
“颂藜,你有小字吗?”
晏回见她发愣,突然问道。
颂藜手顿住,有些莫名。
“什么小字?”
晏回轻笑。
“颂家如今获罪,你既愿意与我同行,我一直对外称你原名实为不妥,更何况如今你是我晏侯府的画师。”
他伸手替颂藜拂过抽芽的柳枝,风中袭来冷香。
“没有小字。”
颂藜垂眸。
“那本小侯爷给你取一个如何?”
晏回摸索着下巴,若有所思地看向颂藜。
她提着盏灯笼,立于树下,身姿纤弱,佳人如斯。
他语气轻轻,像是在说笑。
“不如,就叫拂柳,春日拂柳,日后逢春,我都会想起你。”
巂周:暗示的这么明显,她应该能想起我吧?\_(?o?)_/?
宋鹂:这个小晏侯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 12 章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