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序 ...

  •   序

      五代先后经历五十三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改了五次国号,依次是梁、唐、晋、汉、周。史家因梁、唐、晋、汉、周五字在前代早已用过,担心前后混乱不明,所以各加一个后字,称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此外还有相继角逐中原问鼎,称王称帝,与梁、唐、晋、汉、周五朝,或合或离,不相统属的国度,共计十个,史称十国,就是吴、楚、闽、南唐、前蜀、后蜀、南汉、北汉及吴越、荆南。

      这五代十国的时势,真正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篡弑相寻,丞报无已,即便有一两个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周世宗两人,当时号为贤明英武,但也不过彼善于此,未足致治。

      所以每代传袭,最多不过十余年,最少只有三四年,各国亦大都如此。所谓木朽虫生,墙空蚁入。中原不得统一,于是就有了外夷窥伺,乘隙而入,五胡乱中原。喧宾夺主,海内腥膻,土地被削,子女被掳,社稷被灭,君臣被囚。纷纷扰扰,无法可治,再加上那契丹人在北方眈眈虎视,乱世如此,当得大叹。

      因此,若要内讧不致蔓延,除非是国家统一;若要外人不来问鼎,亦除非是国家统一!所谓暮鼓晨钟,若彼争此夺,上替下凌,礼教衰微,人伦灭绝,无论什么朝局,什么政体,总是支撑不住,国家动荡,外夷必侵。继南北朝,十六国以来的又一次大混乱,大分裂时期一个大中国,变做了盗贼世界,夷虏奴隶。伤心人别具怀抱。

      就是这样乱世,围绕在中原地区,扬子江南岸的江南富庶之地,李家父子建立的南唐位居江南烟雨之地,定都金陵(南京)。没有受到西北各部族的侵扰,彼此间的征战也少,人民的生活相对比较安定。加上江南自古便是鱼米之乡,较为富庶,而且民风温软,素有享乐的传统,历代才子佳人大多出自江南,诗曲歌舞,十分柔媚。

      南唐开国国主李昪(bian) 知人善任,以周宗、徐铉、陈乔等文臣武将辅助下开创江南盛世。减轻赋税,与民休息,在庐山白鹿洞建立学馆,称为\"庐山国学 \",并下诏要各地仿效,以兴南唐经济文教,始终不渝的坚持保境安民,使得南唐开国之后,一片盛事,立足江南繁华之地,引纳八方贤良。

      而李昪戎马一生,年老之后,深信神仙之说,以求长生百岁,延长寿命,服食方士进献的“神丹”之后,公元943年秋,驾鹤归西。时年,中主李璟即位。

      李璟自幼聪慧,长诗词善射猎而无治国之才、识人之明,自此南唐十几年开国盛世日衰。
      此时,北方朝代替更,后晋帝石敬瑭坐拥黄河以北36郡,却在契丹连年争战下,割燕云十六州与契丹,贺岁进贡,北面称臣。

      后周乘机灭后晋,周帝柴荣精明强干,即位后,整肃吏治,均定田赋,整顿禁军,限制佛教,奖励农耕。后周的军力、国力大大增强。他南征北战,先于公元954年亲率大军在高平(今山西省高平县)击败来犯的北汉及契丹军,又于公元956年亲自征讨南唐,攻取了南唐的江淮14州60县,接着,北伐攻打契丹,收复了瀛、莫、易3州17县,后又攻取后蜀的阶、成、秦、风四州。
      此时,北疆契丹风声水起,耶律阿保机天综英才,统一契丹八部各族,建立契丹国,后改称――大辽。更是面对中原,虎视眈眈,时常来犯北方边境。更于中原、江南各国来往通商、以求伺机入主中原。

      南唐北有后周,东西南各蜀国、楚国、后汉窥视,江南盛世,岌岌可危。南唐忠臣如大司徒周宗、吏部尚书徐铉、宰相刘洞无不居安思危,以求良策保南唐,兴国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