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2、算账 ...

  •   并非是明昭不重视求雪之事,而是年末的大晋财政大会要开始了。

      杨德海年过六旬,早生退意,今年户部主持的鱼鳞图册一事,本就是明昭的主意,杨德海好言提点了这年轻人之后,见他胸有城府,背后亦有靠山,便将此事全权交由明昭主持,若是失败与他自然没有干系,若是有功杨德海也不会去沾。

      果然这年轻人是个有本事的,这些日子杨德海冷眼瞧着明昭指挥户部一众给事中计算全国税赋,结合鱼鳞图册厘清丁口与田亩,造册成百上千。

      这种苦差事,偏偏没人敢抱怨偷懒,按照明昭的安排在小寒之时,全部计算完毕。

      明昭本就极善官场之道,又对户部这位老尚书有所了解,她将整理好的户部账册及拟好的奏请先呈交杨德海过目,并没有因为这位老尚书“两不沾”的名声,或是即将乞骸骨而对这位上司有任何怠慢。

      因此,即便杨德海自诩是个不在乎这些虚礼的豁达之人,也不得不感叹后起之秀的处事的周到妥帖。

      待杨德海看完账册和奏请,才是真正对明侍郎刮目相看,顺利推行鱼鳞图册,厘清各省丁口田亩,计算出各省税赋,并顺利征缴,此中之难,即便是做了多年户部尚书的自己,也难以应对地这般完美。

      不论其他,仅全国赋税,便比去年足足多了八成,有这般功劳,想来能接替他做尚书的,恐怕便是这位去岁高中状元的年轻人。

      不过杨德海为官多年,到底目光老辣,况且明昭独自来他的书房详谈,杨德海便直言道:“明侍郎年少有为,但须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今年户部的政绩极为亮眼,压了其余五部一头,况且你又年轻,只怕会招人嫉恨。
      另外,鱼鳞图册虽是良策,但要上令下行,让地方年年按照此法收税也非易事,今年税赋如此之高,若是明年不及今年,只怕圣上不快,易遭众臣攻讦。”

      明昭不曾想会听到这样一番推心置腹,语重心长的话,她心中对杨德海更为敬重,明昭恭谨回道:“多谢尚书大人提点,明昭铭记在心,尚书大人待明昭如自家子侄,才能对明昭有这番教导。
      也请大人放心,即便没有这次税收的功劳,作为今科状元,年未加冠便是四品大臣,明昭早已惹了许多嫉妒,也不差这一次,若是畏惧众女嫉余之蛾眉,明昭便在江南做个豪商,便也十分自在了,何必苦读多年参加科举。
      至于税银,虽然今年多了八成,但实际明昭也并未刮地三尺,百姓依然是三十税一,而且因为税收之策明晰,反而少了许多官吏盘剥的空间,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多出的税银主要出自地方豪强那些从不纳税的田地,以湖北江西徽州为主,此三省豪强兼并土地之风盛行,又与地方官员勾结,欺上瞒下,免于税赋。今年将这些田地登记造册,往后收税只会更加容易,尚书大人莫要担忧。”

      杨德海闻言频频点头,至于征收豪强的税赋,想来镇国殿下也从中出力不少,见明昭不愿提起,杨德海自然也不会说起,虽然他很欣赏这个聪明的年轻人,但往后的路还是要他自己去走,他言尽于此,也算是对得起本心了。

      过了户部尚书这关,账册和奏请便各送了一份到皇帝和丞相案上,其中暗流涌动不必再提,待到大寒之日,大晋财政会议便在议政殿开始。

      已是寒冬腊月,大明宫也是一片地冻天寒,北风凛冽。

      议政殿外挂着重重锦帘,殿内各处都燃着上好的银丝炭,温暖如春,皇帝一身半旧的明黄色常服,高坐于阶陛之上的龙座,面色微红,瞧着心情尚好,下面的大臣心情也轻松些许,听到皇帝宣布道:“开始吧。”

      今日大会,仅有镇国殿下,太子殿下,二皇子和王丞相与六部尚书及侍郎参加,王丞相主持会议,说道:“永安二十六年即将结束,今岁年初北边大雪成灾,又有夷狄频频生事,但仰赖圣上明德,都已妥善解决。
      之后大晋风调雨顺,也是一个好年头,今天大会一是结算今年各部及地方开支,二是结算今年税赋,三是上报分派明年开支。”

      各部按照吏礼兵刑工的顺序上报今岁开支,最后由户部结算,首先是吏部尚书崔礼沉声道:“禀陛下,吏部今岁总开支三百万两,主要用于五年一次的科举,下拨考试资费及各级主事官员往来花费。”

      礼部尚书李三思道:“禀陛下,礼部今岁总开支一百八十万两,主要用于东宫充选良家子及镇国殿下大婚。”

      兵部尚书方证是个清瘦的中年男子,他轻抚美髯,躬身道:“禀陛下,兵部今岁总开支一千八百万两,用于年初墨影军、萧家军与夷狄作战的军资及日常粮草开支。”

      一旁二皇子闻言眉目露出些许气恨,若非镇国故意为难,萧家军也不至于打了两场败仗便被撤销,将军府如今只剩了一个空名头,让人笑话。

      刑部尚书彭易南道:“禀陛下,刑部今岁总开支一百五十万两,用于追缉犯人。”

      工部尚书晏行道:“禀陛下,工部今岁总开支四百万两,用于大明宫宫殿修葺。”

      议政殿安静下来,众人都等着户部公布今年赋税总数。

      户部尚书杨德海道:“禀陛下,户部今岁总开支四百万两,用于年初赈灾及编造鱼鳞图册。
      年初开支预算为两千万两,各部报来账单共耗银三千二百三十万两,各部超出预算支出共一千二百三十万两,因此超出预算的吏部兵部户部的票拟,户部尚未签字,还请陛下审阅。”

      杨德海话音落下,议政殿一片寂静。

      都是成了精的老狐狸,方才各部一一报账,众人对今岁超支便心中有数,但除了皇帝和王丞相,谁也不知今年的朝廷用度竟能达三千六百万两,要知道去年的税银也才两千五百万两,况且年初还有雪灾。

      一众臣子打眼去瞧皇帝与丞相的神色,见这二位还是波澜不惊的模样,便知道这两位早就知道,心中有数。

      皇帝缓缓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既然年初便有预算,为何吏部兵部和户部会超支这么多?”

      吏部尚书崔礼早有应对,他道:“年初大雪,来长安参加春闱的学生往往初冬便要启程,遇上大雪封山,难以前行,吏部为了这些大晋英才,便令地方馆驿安排学子入住,一应花费由户部承担,因此超支。”

      太子暗自瞧着这位才过不惑之年的尚书大人,再瞧瞧王丞相,心中也是愤愤难平,自己费尽筹谋娶了个没有用处的王家嫡长女,王相嫡长孙女,没得到王家半分助力,可二皇子要娶的是吏部尚书嫡女,这位吏部尚书还未像王丞相一般无欲无求,他与二皇子才是一拍即合,相互帮助,想来便令慕容乾心生嫉恨。但想到云鹤道长马上便能入圣上之眼,慕容乾心中又暂时平衡。

      兵部尚书方证道:“禀陛下,夷狄之乱后,夷狄俯首称臣,边境多年未起刀兵,年初预算时仅仅预算了日常粮草花费,但雪灾封城加上夷狄扰边,虽然没有大战,但也有几场战事,况且前萧大将军三战均败,加大的军资耗费,因此超支。”

      慕容乾闻言差点笑出声,去看他这位道貌岸然的二弟的脸色,果然也是如猪肝一般,慕容辰暗骂方证哪壶不开提哪壶。

      镇国殿下忽然道:“此事本宫已然处置过了,萧大将军引咎辞职,六十万萧家军化整为零,也算对三战三败有所交代。户部在年中便上奏过国库不充裕,明侍郎才智过人,倒是想出了个好办法——”

      众大臣心中一紧,亦想起当初镇国殿下刚与明驸马成亲之时的事,当时都以为明驸马是自寻死路,谁知这世上竟真的有得罪了镇国殿下还安然无事的人。

      因此,即便之前有轻视明昭没有风骨,委身权势,停妻另娶的,也不得不感叹这是个有胆量的年轻人,更是不得不认识到镇国殿下十分纵容这位抢来的驸马爷。

      可现在镇国殿下旧事重提,语气不善,群臣暗自打量思索,难道是兰枝玉树金相玉质的状元郎失宠了?

      皇帝虽然常不上朝,但前朝后宫皆有天子耳目,他自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甚至说明昭导致的结果很令皇帝满意。

      虽然慕容焰是个没有继位可能,又与太子和二皇子势若水火的公主,是他手中的一把刀,但毕竟慕容焰手握百万大军,有时也让皇帝不安,现在户部断了墨影军的粮草,倒是让穆皇心安。

      但皇帝还是含笑道:“明侍郎想出什么良策?”

      慕容焰睥睨阶陛之下的臣工,冷声道:“明侍郎断了本宫两百万墨影军的粮草,让将士们自力更生,也不知是否是想瞧瞧,本宫的嫁妆还能支撑几时——”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2章 算账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