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春闱 ...

  •   二月二,龙抬头。

      大晋永安二十六年的春闱,拉开了序幕。

      大明宫宣武门大开,一百二十名举子缓步入内,其中有白发苍苍的老翁,亦有姿容俊美的少年。

      殿试需有层层检查,防止有考生舞弊夹带。明昭坦然地接受检查,祸兮福之相依,她自幼身中牵机,筋脉阻塞,女子初潮后的发育,在明昭身上也并不明显,这也是她能女扮男装参加科举的一个原因。

      大明宫兰台殿内,只有书写的沙沙之声,明昭刚作完一首七言律诗,便见最后一题策论的题目是:雪灾。

      明昭暗道:“果然如此,不出所料。”

      她微微一笑,抬头轻呼一口气,正要大写特写,忽然看到高台之上,不知何时斜倚了一个明黄色的身影,那人满头华丽金钗,端的是风华绝代,倾国倾城。

      镇国殿下此时微眯着一双狭长眸子,坐在主位看着下面的考生,明昭忙低下头,避免和这位祖宗对视。

      她心中想到:“若是这些读圣贤书的举子们抬抬头,看到一个女子坐在孔圣人的殿堂里,身居高位,监考这些学子,不知会不会愤而弃考。”

      明昭又好笑地摇头:“肯定不会,非但不会弃考,若是镇国殿下下旨策论改成骈四骊六盛赞镇国公主功绩,这群读书人恐怕一个比一个肉麻。”

      她低头认真答题,那日温书时她心中电光一闪,忽然想到了慕容焰。

      朝中重臣,如王丞相,崔尚书,均是出身名门科举入市,最爱于细微之处论政施策,而当今陛下,则是统揽全局,放眼天下,再着翰林院那些读书人,则十分看中辞藻华美文采斐然。

      明昭曾拜在李幼询门下,老师说过:“你天资聪颖,也肯用功,但三甲绝非仅靠努力就能得到,功课做得足够好了,便要动动脑筋,琢磨琢磨押题。”

      明昭自然早有准备,今岁主考官是王相,明昭便着重写了几篇策论文章,只是那日飘雪,明昭才忽然想起与镇国公主结伴同行时,偶然听到的西北雪灾一事,她竟漏了这位权倾朝野的人物。

      既然镇国殿下也是在此次科举中说得上话的,明昭便不敢怠慢,虽然有雪灾之题灵光一闪,但明昭凝神思索一夜,还是拟出了“雪灾”与“盐铁”两个题目。

      她当日仔细查阅史书往年雪灾之年有哪些征兆和恶果,如何治理,有何经验。又翻看了农耕水利等著作,细寻良方,今日自然种种良策,锦绣文章,信手拈来。

      兰台殿内众考生冥思苦想,书写文章。而东宫之中,太子慕容乾也因为这题目烦躁地砸了一个砚台。

      慕容乾身为嫡长子,自幼被封为太子,自然自视甚高,况且慕容乾也十分勤奋刻苦,功课十分好。

      他虽因身体不太健壮而在武艺骑射上不如二皇子,但慕容乾自认才华堪当状元,因此在此次春闱中,特向皇上请求匿名参加,定要当个状元太子。

      况且太子妃的祖父,丞相王春明,本就是这次春闱的命题人之一,在春闱之前,太子与太子妃的弟弟王惜知一同听王丞相讲学,还压了几道题目,反复练习。

      可是这道“雪灾”并不在所压题目之中,甚至连相似的没有,慕容乾心中恼火,因为把押题看得太重,现在脑海一片空白,竟连平日里能写出来的策论文章都写不出,最后匆匆写了一篇,交到了兰台殿。

      一声尖锐的哨声想起,时间到了。

      方才安静地落根针都能听到的兰台殿,响起声声叹息,明昭揉揉手腕,抬头,发现那位神出鬼没的殿下已不见了。

      明昭起身随众考生有序地鱼贯而出,宣武门外,各家马车候着,十分喧闹,明昭正要去寻自家马车,忽然有个青衣年轻人拦住了他,明昭认出来,是在兰台殿坐她旁边的考生。

      这青衣年轻人一副文弱的书生模样,长相清秀,与明昭行了平辈礼,说道:“我名王惜知,方才在殿中见兄台胸有成竹,下笔如神,惜知叹服。”

      原来是王丞相嫡孙,太子的小舅子,明昭风度翩翩,笑道:“王兄过奖了,明昭籍籍无名,怎担得起长安第一才子这般夸赞。”

      王惜知面色微红,连连道:“明兄说笑了。”

      虽然门第清贵,但这位王惜知的确是个心性单纯的读书人,明昭与他互通姓名,寒暄一阵,互相祝对方高中,便告辞离开。

      终于考完了,明昭回府用了晚膳便睡了个天昏地暗,第二天醒来时日头都已西斜。

      容清雪以为明昭只是刚刚考完放松一下,没想到她竟日日睡起懒觉,醒了就招猫逗狗,吃喝玩乐。

      甚至连那明府的老管家都来见容清雪,老管家慈眉善目:“清雪姑娘,少爷考完有些太松散了,老奴不好规劝少爷,只盼着少爷早日娶妻,让少夫人多管着些,如今清雪姑娘虽还未过门,可阖府上下都认定您是未来的少夫人,您可多劝着少爷,上进一些。”

      容清雪无奈,连纵容疼爱明昭的老管家都看不下去了,盼着自家少爷上进一些,可见小妖女这些日子有多不像话。

      他进内室,将还窝在锦被里醒了不起的懒虫拉起来,把老管家的话转述她听。

      谁知明昭笑嘻嘻道:“知道了,马上娶你。”

      不同于考完的举子们轻松闲适,大明宫鸾台彻夜灯火通明,一百二十一份试卷在此层层批阅,定等评级。

      有一篇文章被翰林院侍郎呈给主考官王春明,盛赞诗句才华横溢,策论更是言之有物的锦绣华章。

      王春明出身琅琊王氏,本就是世家子,为官近四十载,步步高升,如今是大晋丞相,兼鸾台平章事。

      王春明本是负责此次春闱命题人之一,他拟就了“民为本”、“治国论”等题目,只是在众命题人商议时,镇国殿下所出考题“积雪成灾”,令人耳目一新,又颇具实用性,王丞相等一致同意以此为策论考题。

      只是,王春明思及自家孙儿和太子殿下,心中颇为无奈,考前所压题目与此基本无干。

      惜知还好一些,性子沉稳而且文章本就作地极好,而太子殿下,虽然勤奋好学,但到底急躁了些,恐怕成绩会不如人意。

      王相心道:“太子殿下优势在于嫡长,自幼封为储君,轻易不能改,但是太子自视甚高,心胸并不宽广,按怜萱所言,已有刚愎自用的苗头了,或许并不是明君之选。”

      想到孙女怜萱,王丞相眉头皱得更紧,王家虽是大族,自己也身居相位,但到底有太多不得已,太子妃之位虽看上去风光无限,可并非是王家所求,亦非怜萱所求。

      将家中烦心事丢开,王春明拿过试卷,略一读便拍案叫绝,辞藻华美,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又极言之有物,所提皆为良策。

      王丞相心知这篇文章绝非太子或惜知所做,但以他爱才之心,定要力推此为魁首。

      随着长安城的雪渐渐消融,年味也渐渐散去,各地的商贾出行、官员调动又在初春之时开始运作,远在姑苏的莫二爷自收到明昭的信就开始采买东西,准备年后入京之事,如今一队车马终于缓缓行进长安城。

      莫二爷不惑之年,虽长相清俊,却披发蓄须不修边幅,又素来一身道袍,没有姑娘看得上他,至今仍独身一人。

      可如今他的乖女,不,是乖儿,终于要娶亲成家了,莫二爷不禁老泪纵横,听说儿媳不仅是明昭的救命恩人,还是个男儿身,莫二爷就更满意了:“吾儿也有暖床的贴心人了。”

      明昭最近几日表现好了一些,好歹能赶得上用早饭,平日里无事,亦开始练剑,如今她牵机余毒尽消,武艺更是日进千里。

      等莫二爷跨进门来时,便是看到白衣墨发,剑光凛然,他眼中一酸,险些掉下泪来。

      明昭回头,惊喜唤道:“莫老头!”

      容清雪听到声音,忙从内室走出,只是在门处却有些迟疑,他听明昭提起过这位莫二爷,明昭的义父。

      虽然明昭提起义父总是语气嫌弃,可他知道明昭与义父是相依为命,感情极为深厚,如今莫二爷来了,容清雪竟有种丑媳妇见公婆之感。

      幸而,明昭极自然地过来,拉了容清雪的手,与她一起去迎莫二爷进正堂,边走边介绍道:“莫老头,这是我的未婚妻,容清雪,他医术高超,对我可有救命之恩。”又道:“清雪,这是我义父莫二爷,以后你也称他为义父吧。”

      到了正堂,明昭本要同容清雪向莫二爷行后辈礼,毕竟这是儿媳第一次见公公,可莫二爷道:“且慢。”

      他郑重拱手,向容清雪行礼道谢:“多谢清雪救了吾儿,大恩不敢忘。”这是他作为明昭义父的真诚谢意,不仅为这位清雪公子在青岫山救了落崖的明昭,还为他解了明昭身上牵机之毒。
      待明昭容清雪行礼后,莫二爷看着眼前一对璧人,笑地眼睛都眯成线,道:“清雪,以后明府就是你的家,若是我这不成器的昭昭敢欺负你,你就来找义父,我替你出气。”

      容清雪心知明昭的家人真心实意待自己,听莫二爷打趣,也浅浅一笑,瞧着真真是令婆家满意的乖媳妇。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0章 春闱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