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2、民心 ...


  •   不知是谁先跪在了地上。

      苟活的荆军已然明白,在这样绝对碾压式的武力下,他们负隅反抗,只会成为躺在地上的一具尸体。

      他们纷纷丢掉兵器,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还有胆子稍大一些的,努力喊道:“我们投降!我们投降!”

      时景岁呆愣地看着周围黑压压跪了一地的人,此刻他也不知心中是何滋味,他的确对这些丢兵弃甲朝敌人跪地求饶的荆军有不满和愤怒,但是想到自己为了让大哥逃命,哄骗这些兄弟们送死,他心中更多的是愧疚。

      不过,幸好大哥成功逃了出去。大哥这一辈子辛苦,幼时父母早亡,是大哥带着年幼的他辛苦求生,也是为了照顾他才耽误了婚事,好不容易成亲,有妻有子,却被那些为富不仁的乡绅害得家破人亡,如今强撑着大哥的,是报仇的心志。

      而他,为了让大哥逃走,害死了这么多朝夕相处的兄弟,时景岁心知自己万死难赎。

      偏偏就在他手握利剑,引颈自刎之际,一声破空之响传来,巨大的冲击力将时景岁手中的剑重重撞飞,他愣愣看着那柄剑摔落在地,一同掉下的,还有一枚普普通通的石子。

      明昭淡淡吩咐道:“将这位二当家的弟弟拿下,好生看管,其余人等,一同押解进城。”

      襄阳城

      更夫再一次拿起铜锣走街串巷,大声道:“攻城乱军已被刺史大人围剿,襄阳城安!”

      在家中惶惶不安到半夜的襄阳城百姓才浅浅松了一口气。之前守城将已遵明昭之令,派守军在城中巡逻,严禁城中百姓外出。

      寻常百姓虽然心中惶恐不安,但他们素来畏惧官差,自然不敢轻举妄动,试图出城逃命。但也有富贵权势人家,并不信任这位新上任的荆州刺史,自然是拖了关系想瞧瞧从南门逃走。

      此时此刻,行动快一些的人家已经出了城门,慢一些的也已经出了家门,突然收到荆军被刺史大人围剿的消息,一个个目瞪口呆,又灰头土脸人仰马翻地回家去了。

      此刻已经是寅时,正是夜里最黑最暗地时候,天上的一轮明月渐渐西沉,这片林子重归晦暗,唯有浓郁不散的血腥味,证明着此地今夜发生过什么。

      苏铭见明昭神色淡淡,并无多少获胜的喜色,心中更觉这个位高权重,一身武功的年轻人深不可测。

      他令手下收押乱军,清理战场,便跟上刺史大人,殷勤道:“大人一夜未睡,可是觉得疲惫?属下护送大人回城。”

      明昭听着这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武将自顾自将“下官”改成“属下”,心中不免好笑,两人都知道这个护送不过是个幌子,这句话,代表苏铭已经彻底向她投诚。

      “苏将军与明昭也是生死之交,又有同袍之谊,苏将军又比明昭年岁大些,明昭便以苏兄称呼将军,可好?”

      苏铭闻言,心中也踏实不少,便爽朗大笑道:“大人给我脸面,我腆颜受之。”

      等走出这片密林,又过了一个时辰,明昭一眼便看见在此处迎接的刘锦程。

      刘锦程亲手为明昭披上玄色披风,悄声在明昭耳边道:“都办妥了。”

      明昭微微点头,骑上骏马,带着上万将士与数千俘虏,向襄阳城去。

      天已破晓,天光也渐渐明亮起来,晨间的风轻轻吹拂明昭的面庞,带来清新之气,明昭回首望向那片一望无际的密林,昨夜仿佛只是一场梦。

      将士们欢呼雀跃,为一场大胜仗而高兴。明昭淡淡一笑,转过头来,凝视着城墙上苍劲的襄阳二字。

      昨日进城,她还是初来乍到的新任刺史,今晨,她已经是这座城池的将士和百姓心中,真正的掌权人。

      朝阳的光芒落在明昭身上,似为她笼罩金光万丈,她骑着马,缓缓踏进襄阳。

      城中却是一番热闹欢腾的景象,百姓们听说刺史大人率军回城,早早便在襄阳城大道上夹道相迎。

      街上的百姓早已在口口相传中知晓这位新任刺史大人的来历,当然也离不开乔装打扮的墨影卫混在其中散布消息。

      有大姐高声笑道:“听说这位新任刺史大人是朝廷派来平定叛乱的钦差,年纪轻轻便是状元出身呢,大家伙好歹让让,让我家小儿瞻仰瞻仰状元郎的风采!”

      早有相熟的邻里调侃道:“冯嫂子,是你家小儿想看状元郎,还是你想看,早听说刺史大人模样俊美,还被公主看中当了驸马呢!”

      也有年纪稍大一些的,见不得这些小年轻不庄重,便出声道:“刺史大人是我们襄阳城的大恩人,莫要不尊重大人。”

      周围的年轻人倒也不觉讪讪,反而又谈论起昨夜刺史大人力挽狂澜,以一己之际击退攻城叛军,坚守城门直至苏明将军来援。

      刺史大人运筹帷幄率兵深入,全歼敌军,当真是将星临世。

      于是更有些少年人热血沸腾,已经商议着参军投入刺史大人麾下了。

      忽然有人似是想起什么,问道:“咱们的刺史大人名讳是何?”

      这是,回答他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响起:“明昭!明大人!”

      有人感叹道:“天下清明,公理昭昭,好名字啊!”

      明昭一进城便听到了如山呼一般的声音:“明大人!”“刺史大人!”

      她跃下马背,肃容行至百姓之中,朗声道:“襄阳城的父老乡亲!明昭身为荆州刺史,保护百姓乃是本职,昨夜襄阳守军七军将士的奋勇杀敌,已将埋伏在城外的荆军尽数歼灭,俘虏数千。昨夜大胜,不仅仅是将士之功,本官也要感谢襄阳百姓信任本官,在家中闭门不出,减轻了维护城中安定的压力,将士们便能安心在外杀敌,这杯庆功酒,明昭与各位共饮!”

      许多百姓不过是出来凑个热闹,没想到堂堂刺史大人竟然向他们道谢!其实昨夜城中百姓谁家不是惶惶不安,说来惭愧,在家闭门不出并非是信任这位刺史大人,不过是因为官差有令禁止外出而已。

      昨夜他们在家中时也不是没有私下抱怨,那些有钱有势的肯定早早卷包袱逃跑了,只有他们这些无权无势的平头百姓,只能被关在家中。

      但是,现在刺史大人亲自向他们道谢!他们闭门不出,他们的惊惶不安,大人都是看在眼里的,襄阳城的平安他们也出了一份力!

      百姓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这次他们不仅仅是感激,更是与有荣焉,更是对这位明大人发自内心的爱戴和崇敬。

      明昭踏进襄阳郡府时,此处却安静地仿佛没有人声。

      她嗤笑道:“这群人又耍这种小把戏。”

      可惜,她初来乍到时或许还会和他们虚与委蛇,如今她有官声,有名望,有军队,自然不会再同他们客气。

      明昭懒得搭理,径直回了自己的院子。

      容清雪本是坐在堂前花架下煮茶,听到脚步声,便望向门口,见明昭依旧行走如风,气色颇佳,虽然因为一夜未睡眼下略有倦意,但一双眼睛明亮如火,看到他时,便漫上笑意。

      容清雪微不可查地松了口气,即便深知如今的她武功绝世,但总会担忧她受伤。

      现在他才放下心来,看来明昭一切顺利。

      不等明昭开口,容清雪便道:“人在右边厢房。”
      明昭忍俊不禁,便走过容清雪身边,直直往右厢房而去。

      容清雪见此眼底稍黯。

      却没想到,一个吻突然落在自己脸颊上,他微讶,侧头果然看到明昭狡黠地对他眨眼。

      容清雪方才有些许失落的心,瞬间仿佛被泡在温泉之中,丝丝暖意流向他的四肢百骸,为明昭担忧了一夜的心境,在此刻才算迎来春暖花开。

      明昭安抚了自己的爱妾,回头便看向在场唯一一个外人,墨十三。

      她对墨十三微微挑眉,十分嚣张。

      墨十三没想到明昭行事这般张狂,竟敢当着他的面,与容青卿卿我我。墨十三觉得驸马就是仗着殿下喜欢,才这般践踏殿下的心意。

      但是,他转眼又想到,容青的男儿身。

      他原本猜测驸马与容青本是假夫妻,毕竟,哪个男子会娶一个男扮女装的妻子。

      可现在看来,驸马与容青分明郎有情妾有意,这明昭本就是喜欢男人!

      如此看来,或许明昭并非是被殿下强取豪夺的可怜人,驸马喜欢男人,自家殿下本就是风华无双的真男儿。

      殿下这可是羊入虎口啊!

      墨十三的心乱了!

      明昭不知道慕容焰的手下都是些脑回路奇怪的奇葩,她刚刚不过是故意挑衅慕容焰而已。

      虽然知晓慕容焰派墨影卫过来是保护自己,但是她也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墨影卫都会如实上报慕容焰。

      昨晚之事,只怕这个墨十三早已飞鸽传书,递信去长安了。

      此刻她故意挑衅,墨十三只能憋着,毕竟他不能因为驸马亲了军医一口就专门飞鸽传书吧。

      明昭踏进厢房,果然看到木三娘,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李云娘,她被五花大绑,封了穴道,闭眼坐在太师椅上。

      明昭上前为她解开穴道,便随意地坐在一旁,好整以暇地看着这位女将军。

      李云娘并非整夜都被封穴道,昨夜她传出消息后,本是准备潜伏在襄阳,继续收集消息。她在信中嘱咐石景年按兵不动,等新任刺史出征江陵之后再行攻城,也是出于一种对危险的敏锐嗅觉。

      她从见到明昭第一面起,就觉得此人十分危险。

      没有十足把握,李云娘并不想和明昭对上,哪怕她知晓,此次围攻襄阳,不论胜败,只会加速荆军灭亡。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2章 民心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