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后来,他又去了教堂学习一次,见那美女姐姐不在,听说她再也不来了,便没什么兴趣去了。有传教士请他教别的小孩认字,他也推脱了,他才不招麻烦上身呢。得费多少心力啊,给他钱他也不干啊。

      如果那天他和黄花交和成功了,生米煮成熟饭,也许她会嫁给他,他爹娘未婚夫也无可奈何,他知道黄花对他没有特别的想法,但是也不反感他。他和黄花都是汉人,□□应该不会判罪,裕德容很护着自己人,会保护他。

      虽然这时法律规定即使满族人,是贝勒身份□□勒属下妇女,也会被处置,罚款,被害人还可以离开原主,可是这只是表面的。很多可以通融,顶多罚款几十两银子了事。如果对方屈服了,那么罪犯可以得到更多满足。

      据说以前努尔哈赤的儿子塔拜□□了一个诸申的老婆,那个诸申冒死上告,竟然被打了100大板,又被贬为奴隶。其实现在这样的颠倒黑白事情也很多,不杀死受害人都算幸运。表面文章和背后文章是不同的。

      另一边却说黄花一点不记得酒醉之后发生的事情,她按期嫁给未婚夫,成亲的当天,她在洞房里百无聊赖,就开始玩魔方,恰好打开了,里面是一串珍珠,珍珠好几种颜色。那是大力偷了别人一锭金元宝买来的。他日常跟街头的狐朋狗友学的偷窃。

      黄花离开的这一年又大旱,盗匪更多了,盗匪不管汉人、满人见财物就抢的,他们让社会更乱了。

      不过没吃的的确很可怜,他甚至看到一个汉人把自己的亲生儿子煮了吃了,他怎么下的去口呢,越是蠢人越坏啊。这个人后来莫名其妙的死了,官府也没有深究,就被抬到乱葬岗子生蛆了。

      这次,裕德容又被点到名去剿匪,他都出钱找人代替,他和自己挺投合的来。这小子学汉人学的快,越来越狡诈。教唆他起义的汉族人也更多了,他们说满族人欺压汉族人,汉族人要团结反抗。

      有些汉族人总是不服气,觉得满族人跟自己不是一个祖宗,或者被欺压活不下去,或者想要过的更好日子,经常起义。

      但是有什么关系呢,他不觉得自己被欺压,他其实很珍惜自己现在的奴隶身份,这可以让他饱食无忧,他也没更多追求。等到他们反抗成功了他换个角色不就行了。

      汉族人为盗匪的更多,这其实是哪个世道都有的,尤其是遭遇旱年的时候。其实,别看汉族人是奴隶,满族人也只有反被驯服的命,汉族人什么地狱酷刑都不怕,汉族人最不怕的就是厚黑暴政了。

      他现在唯一的烦恼就是裕德容总是想要跟他做相公,裕德容说,剥下一个男人的衣服,比捏一个女人的小脚还刺激。满族人一般不能理解汉族女人的小脚优美之处,裕德容是满族人里的少数。

      说到裹小脚,满族人三番四次的下禁令,严禁女人裹小脚,可是汉人不听。许多满族人倒偷偷裹上了。黄花是因为家里穷,父母不爱她想着她帮家里多干活,所以没裹小脚,所以能到处跑。

      裕德容是色胆包天,男女都想采摘,但是他不知道自己只是个雏儿,经常反被采摘。论厚黑他能玩的过几个人?

      每次裕德容对他动手动脚,他就说:“好兄弟,别跟我玩这个。我不是你的菜,你喜欢什么样的男人我帮你出主意。”裕德容往往就住手了,他不住手也不行,他没自己有力。

      其实他那样的时候一般也只是跟他调皮捣蛋闹着玩,逗他。裕德容说:“你对我越忠心我对你越好。咱们是兄弟,不玩花样。”他离了裕德容,心想,玩什么花样啊,把人变成狗他还不会吗?

      这个时候他看到路边地上坐着有三个贼寇休息,他们都浑身脏兮兮,脚上铐着木头脚铐,三个人都神情复杂,一个是坑骗狡黠的交流,一个是交流后执拗的背叛,一个是低头盘算自己主意的应付。

      比如这种人让人一看就厌恶,他不想正面迎战,免得脏了自己。他只是想想害人而已,一般不付诸实施。小时候几岁他就明白了这些人害人害己,即使用他们世界语言沟通,他们也合不来的。

      这个时候裕德容又走出来找他,两个人坐在街上茶馆喝茶,透过竹帘子望出去,有许多小轿子经过,往一个方向去了。

      裕德容说:“这是皇帝选秀女啊。做皇帝是好,不过他也主要是八旗内部挑选。当年皇太极带着我父亲打仗,胜利了,男的做耕农、奴仆,女的做妻妾、奴婢,那时候我们一个旗的大将军可以挑选的女人,就比现在皇帝挑选的女人多。”

      他听了暗道:“你家里的男女奴隶哪个不是那时候得来的。”口里却说:“李自成起义的时候,福王醉心歌舞声色,派人到大街小巷搜罗美女,只要看上,就在额上贴块黄纸带走了。百姓们很害怕,谁家的女儿不疼啊,一到婚嫁年龄就匆匆嫁人了。”

      “你说为什么这些穷酸老百姓,宁肯把女儿嫁给别的穷酸,嫁给人品也不怎么样的普通人,也不嫁给福王?听说以前的朝代,皇帝选妃,老百姓也是这样的。”

      裕德容说:“我不是汉人,你告诉我吧。”他说:“因为老百姓手里有地,腰杆硬,靠地不靠人。因为汉族人觉得皇帝太不好就会推翻皇帝。汉族人能容忍,国民性像女人,会纵容人,有些人就为恶。”

      裕德容说:“不懂。做女人倒霉啊。汉族人不怕自己倒霉?”大力说:“我也不懂,乱说的。也可能我们民族男女从来没真爱过。”裕德容说:“真爱是个什么玩意。看眼前真爱让人倒霉的吧。”

      裕德容看着路上络绎不绝的小轿子又说:“去年皇帝把建宁公主嫁给吴应熊,也是跟你们民族学的,这个皇帝别看年纪小,你们汉族皇帝会享受的一套都学会了,连卖妹求荣的事情也做了。”他说:“这还学的不快吗?”

      裕德容嘿嘿笑了两声,又说:“逃过了剿匪,现在上面又下令去西南片剿反贼,皇帝用汉官洪承畴为帅,还放手让他灵活捕捉进攻时机。小皇帝怎么这么喜欢用汉官,也信任他们。现在把汉官品级提高到与满人一样,汉官得到从未有过的宠信。”

      他说:“你家一定有办法让你不去的。你爹娘都宠你。小皇帝狡猾,说对于主动诚心投降,真心不再抗清的汉族人,都予以免罪,妥善安置,这是收买人心。体现了母性关爱。这招对郑成功不管用。”

      “小皇帝也只得将郑成功的父亲和其他亲属,流放宁古塔,没收他的家产了。这是父性霸权。郑成功是中日海商大家族生的杂种,有一半产业在日本。”

      裕德容说:“现在郑成功被汉族人称呼为国姓爷,什么意思啊?他们觉得郑成功成了他们的希望了。”大力说:“是唐王赐予他的跟唐王一样的姓氏,就是相当于干儿子干爹那样,唐王的假亲戚,跟唐王一帮了,你说这好处多少啊?都跟唐王姓了,不得了,假若唐王真成了事情,他不就跟着分江山了吗?”

      裕德容说:“就是为了好处,祖宗的姓不算什么?那为什么有些汉族人把姓氏看的那么重要?我自己也觉得中国的姓氏神秘。唐王也说被郑成功的忠诚所感动。”

      大力笑着说:“唐王也不定真假呢,不过是找个身份当抗清借口。唐王、鲁王、福王、桂王,都说是真龙天子呢。唐王说感动,是因为郑成功的父亲海盗起家,他先是投降明朝,后明朝亡国拥立唐王,派郑成功做唐王的侍从监视唐王,郑成功却对唐王忠心耿耿。后来郑成功的父亲投降了清朝,郑成功就跟他父亲断绝了关系。”

      裕德容说:“你说鲁王,我突然想到一个叫王鲁的人,他虽然是个奴隶,可是以前我年纪小,被他欺负,到现在不忘记,那时候在我眼里他就是恶魔。”大力说:“既然你念念不忘,找他报仇吧,你是贵族,找个奴隶报仇没风险吧?”

      裕德容说:“小时候也不敢告诉父母,觉得父母没那么关心我。”大力说:“小孩会害怕的大人不一定怕。你之所以念念不忘那样的恐惧,可能是被‘恶’吓到了。”

      裕德容说:“他现在也是权贵的厉害狗,不过我真不怕了,我经过他好几次,还觉得他变得软弱而伪善。我的报复也似乎达成了。”大力说:“那不叫真的达成,哪天我找几个人蒙面把他捂了头打一顿?面对恶,就得用杀招。”裕德容笑着说:“好。”

      这之后没多久,他被裕泰推荐到他家的一户远房亲戚,当世权贵一等阿达哈哈番巴度家,帮工,因为他做的一道菜极好,就是普通的烧豆腐,秘诀就在汤里,汤除了用萝卜和鸡烹煮,还加了几味野草,味道甘甜。

      这家有个女儿,叫董鄂·玉如,刚被选中入宫做了玉妃。这家同族里还有个女儿,叫董鄂·金如,早前也被选中入宫,现在被皇帝宠幸,封为皇贵妃。

      不曾想到的是,过了半年有余,这天这家的老爷找了他和另外几个人说,皇贵妃在宫里虽然得宠,可是太后不喜欢她,其他妃子为难她,步步难行。现在她妹妹进去了帮她,但是还缺几个下人跑腿。现在挑选了他们几个有眼力劲儿的家丁,送进宫当太监。

      虽然他们都签了卖身契,是他们家的人,但是如果他们答应了,他们的父母亲人会得到额外补偿,每家送地两亩,和银子十两,若是他们在宫里做的好,还会再给他们的父母亲人赏钱。老爷说给他们半个月的时间成亲,半个月后的十六日,就是送他们进宫的日子。

      其他的男子都跃跃欲试,争先恐后的答应了,还有的道:“老爷想得周到,还给我们留后的时间。”老爷笑道:“府里的丫鬟看上哪个,老爷为你们做主。”几个男子便纷纷说出中意的丫鬟。

      他见此情势,对老爷说:“奴才没见过大场面,担心自己能力不够,笨手笨脚。”老爷不快说:“别害怕。有这么多自己人。”他说:“奴才不想做太监。”老爷沉下脸,其他几个男子也住了口,紧张害怕的盯着老爷,又看看他,有的垂了头。

      老爷说:“我也不拿你家的人威胁你,你现在已经知道实情,若是不答应,可就不能留你活口了。”他只好低声道:“是,老爷。奴才听你的。”但是他也没特别喜欢的女子,更没兴趣找哪个丫鬟成亲。

      一连好几天,他都去了街上逛达,去堵坊随便玩了几把,都赢了。这天他玩了大的,谁知道却输没了。

      有个男子看上去有点富贵,像是外地人,很傻光顾着看赌钱都不留意可能被偷窃。他看到,他挂在身上的钱袋沉甸甸的,凑到了他身边。眼看又一局,要开了,那男子紧张的只看着伙计摇色子,伙计一放下碗,伸了头去看,他便左手一托右手一割,钱袋到手。

      出了门赶紧走去一个胡同,发现钱不少,二三十两,还有张50两的银票,加上老爷赏给他们每个人20两,因为他没办喜事又额外贴补他的50两,这些钱足够多了吧,想必可以买通太监吧。但还是多准备点才放心,宫里也需要用钱吧。

      于是他又在街上溜达,进了另一个堵坊,这个堵坊大型,有人走来走去监视,他不敢下手便离开了。

      他又溜达进寺庙,见有人投钱,可是数量挺少。他知道寺庙里有钱,富户都来这里捐赠,寺庙自己也经营生意,但是钱不好找,可能在主持大和尚那里吧。眼见着天快黑了,他惆怅的望了望主持的住处,里面有人,便离开了。

      第二天上午,净身房里有三个太监,他对太监们说:“哥哥们,我是外地人,还没成亲。家里就我这么一个儿子,这些钱给你们买酒喝。等到我留了后,神不知鬼不觉,那时候你们再给我净身,我也愿意,保准不让你们担惊。”

      他拿出了所有的银子,还将之前从主人家的大儿子媳妇那里偷取的几件珠宝拿了出来。这几件珠宝非金即银。几个太监一看,眼红了便去抢。

      他说:“你们今天帮助我这个大忙,日后我若发达了,不会亏待你们。在宫里我每个月都把领的钱分出一些来孝敬你们。你们有事也尽管差遣我。”

      两个太监说:“这可是担着杀头的罪名,我们可不敢。”只有一个太监说敢,他说:“在宫里活的没兴头,眼前有好处怎么不敢,帮人就是帮自己。咱们是都是没根的人了,就给这小兄弟一段时间留后吧。”

      他急忙说:“见者有份,不敢的哥哥装作不知道就是帮助小弟了,也可以拿些银子,剩下的都给说‘敢’的哥哥。”那几个太监便都答允了。

      他情知几个太监不可靠,过了些日子,给他们都发了信息,说给他们钱,晚上到人少的地方相见,却约了不同时间不同地方,将他们几个全都杀死了,分别扔进了垃圾堆和粪坑。

      很长时间也没人查出来,后来陆续发现了尸体也没查到他身上,他从此安然自得的在宫里待着。

      玉妃的父亲早已安排了他做玉妃的跟班,那玉妃年纪尚小,只有15岁,比他小4岁,却比一般女子八面玲珑。她姐姐皇贵妃,天天霸占着皇帝,给他安排饮食,斟酒劝饭,问寒问暖。有时皇帝办公到半夜,她也陪到半夜,为他展卷研磨,侍奉汤茶。

      皇帝最喜欢她,说自己粗心焦躁,她却总是沉静优雅。皇帝看奏折的时候草草看过就随手扔一边,皇贵妃也会提醒他应该仔细看,不能忽视。据说皇帝还曾让她跟自己一起看奏折,她却拜礼回道:“后宫有规矩,臣妾不能干政。”

      皇贵妃是后宫实际的掌权者,宫中所有的杂务都归她管理。有妃嫔生病,她亲自服侍,三昼夜没休息,对待她们像对待皇后一般。皇后有什么用的需要支使人办事的,她会亲自为她置办好。

      据说曾经皇后生病,她还有过五天五夜没合眼的记录,为她读史书,谈家常,皇后一直亲热的称呼她为姐姐。曾经有妃嫔去世,她悲伤的甚至超过了她们的家属。这些都深刻的感动了大家,人人赞颂她,称她贤良,说她没有想不到的地方,没有处理不好的事情。

      但是因为她母亲是汉族人,自小又在江南长大,所以全身的汉族女子气息,太后就不怎么喜欢她,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希望皇帝宠幸其他女子。

      皇贵妃虽然会讨皇帝喜欢,还会为皇帝出谋划策,擅长人事斗争,帮助皇帝达成心愿,又细心如尘,但太后总觉得不能让她骑在自己和皇帝头上。

      这天皇贵妃在练字,告诉玉妃,有女人待的房子是安字不是家字,有放猎物的房子才是家。玉妃说:“这古代造汉字的一定是个汉族男人了。”大力想,皇贵妃深刻懂得怎么让男人觉得她是待在男人房子里的女人,并且懂得收敛自己的张牙舞爪。

      她又写了一个女字,说道:“女人是会跳舞的,行跪拜礼的。”玉妃说:“这个方面我比较笨。”

      皇贵妃说:“在这个宫里要生存的好,就得会竞争。你把事情做出来了,别人不心服口服也说不过去。作为女人,一定要懂得不问缘由盲目的遵从别人,体会别人的心思,别人就会觉得你跟他一条心的。人都要肯定自我存在,抓到对方的‘我’,让对方对自己好才聪明。投合是门学问。”

      玉妃说:“我不如姐姐。”皇贵妃说:“你得学着做一个好人。和守礼的人。皇上喜欢那样的人。皇上为了什么呀,不也是要个好名声吗?你说不出他的心里话,迎合、配合不了他,你就败了。”

      这个时候皇帝回来了,皇贵妃满面春风的迎上去,问道:“今天翰林院的官员讲了什么有趣的?”皇帝说:“别提了今天没什么有趣的,倒是生了一肚子气。”

      原来每次皇帝听翰林院的官员讲课结束,都会回来找她复述和讨论讲课内容,她也都高兴的配合。她赶紧端了茶水过来。

      皇帝看到她们放在榻上的书本说道:“什么书?”玉妃回道:“《封神演义》,真是有趣呢。”皇帝说:“这都是过去图腾时代的故事,你不知道以前的历史,看着也没意思。”皇贵妃说:“图腾?就是雷神是崇拜雷电的,狐狸精是崇拜狐狸的?纣王是崇拜天地的,所以是天帝之子?”皇帝呵呵笑着说:“有可能。”

      玉妃说:“皇上为什么生气呀。”皇上说:“刚才跟刘正宗辩论,我认为对于永明王以及郑成功,适可而止,不用抓来杀掉,不行把福建的漳州、泉州与广东的潮州、惠州割给郑成功。这样天下就太平了。”

      “刘正宗说这样会影响清朝的利益,这些地方为朝廷输送很多财富。我说他们讨厌满人想要自己成家过日子。刘正宗又说只是少数人讨厌,郑成功等人是少数,没问过每个人怎么知道他们讨厌还是喜欢,或者没意见。”

      皇贵妃说:“他不知道皇上的苦心。眼下天下纷乱,和睦才是安居乐业的环境。”皇上说:“贵妃深知我心,刘正宗太自以为是。淑惠妃也说强扭的瓜不甜。我让一步他们就老实了,我在这里坐江山也坐的稳。”

      说着他站起身给太监要了纸,在案边写了一道圣旨,叫刘正宗:“当痛改前非,称朕优容宽恕之意。”太监盖了印,传旨去了。

      玉妃说:“自以为是什么意思?”皇上说:“汉族人的说法,就是只顾自己。我们满族人就是太自以为是,所以才会不断的有汉人造反。传旨,我决定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再为身殉社稷的崇祯皇帝立碑,追谥为庄烈愍皇帝。准备一下日子,办个正式仪式,我亲自参加主持。”

      皇贵妃说:“其实淑惠妃也是醉心汉族文化,臣妾是满族、汉族文化都醉心。醉心文化的人,都是希望能和睦的。”皇上说:“好。其实朕经常跟大臣聊天辩论,也是为了了解他们更多,以便征服他们。皇贵妃聪明。”

      他瞧着皇贵妃本性是个极其霸道的人,竟然也惯会装的柔顺,懂得把皇帝的自我、霸权当做赢,跟太后有点像但是又很不像,太后比她还狠心,虽然太后不表现出来,姜还是老的辣。也许也因为她们地位悬殊,不同。

      皇帝孝顺,在这个宫里所有人包括皇帝都得听太后的,太后一言九鼎,皇贵妃伺候太后更是小心,比对皇上还用心,一丝也不敢差错。她在太后身边行走左右,都小步快走,皇帝都说和一般的婢女没有什么差别。太后也不嫌弃显得自己不关爱后人,她只为自己舒服。

      事实上朝廷的事情皇帝也十分不通,经常被太后干预国事,那时候皇帝就老实的站着听着。这个皇帝特别懂得服软,服软的人不是弱势,更何况他是皇帝。而太后,自己拔了尖,一言九鼎,自己高兴就是好了。

      这个时候苏麻儿来了,苏麻儿是太后身边的第一得力宫女。很多事情,太后有不高兴的,去找苏麻儿,她就能帮助从中斡旋一下。苏麻儿品性善良,又从不对男人有非分之想,这才被太后容下了。太后有种本事,让别人对她好,苏麻儿竟然不嫁人服侍她。

      就见苏麻儿穿着朴素,头上简单插了几朵花,蓝灰色花朵图案的上装,灰色下装,进来就给皇上请安:“老奴才给皇上请安了。”

      皇帝赶紧扶她起来说道:“从今以后,你就叫苏麻拉姑吧,你在我家伺候这么多年,屡建奇功,别再自称老奴才。以后见了我也不必行礼了。”

      苏麻拉姑赶紧谢恩,说道:“是。不行礼,但还是自称老奴才吧。在太后面前,奴才就是奴才的身份。”皇帝说:“准。”

      苏麻拉姑道:“禀告皇帝、皇贵妃、玉妃。太后看汤神父带来的装葡萄酒的玻璃酒杯甚好,问要不要。”便有奴才拖着几个盒子,其中一个上来打开盒子,里面装着酒杯。皇贵妃说:“要。”便有奴才上来取了。

      玉妃说:“我吃不惯那个。还有那牛肉,搭配葡萄酒,不是跟蒙古人习惯差不多吗,只不过蒙古人爱吃羊肉,喜欢火上烤的,爱喝牛奶而不是葡萄酒。”皇帝觉得好笑,坐下不语,皇贵妃说:“妹妹,葡萄酒放在冰里冰过的更好喝,改天你再试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