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3、八十二、竹林战 ...


  •   按剑台之名取自‘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设于王宫内的宣和门广场。

      台高三尺,径两丈,以坚木制成。

      台下东首五丈外另设有一台,台上置了十数把椅凳,正中的一把檀木椅宽阔厚重,扶手雕刻的一对虎首凛凛生威。

      对于此次吴越开国以来的首次武学比试,钱鏐令三子钱传瓘、钱传珦、钱传璙作陪,命三位护国将军做裁—— 两府行军司马杜建徽、武勇都知兵马顾全武、两浙行军司马马绰。

      距比武大会开始之时未时正尚有半个时辰,按剑台下已里三圈外三圈地围满了翘首以待的兵士。

      大王开恩,准许观看比武的军兵不受职阶所限。除有责在身不得离位之人,因报名之人太多而终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定下了百人。

      这百名幸运儿身份背景年纪多有不同,许多人也互不相识。此刻他们正怀揣着兴奋与激动等待着盛会的开始,等待着平日几乎毫无机会可睹的王颜。

      “来了,来了。”一个老兵扭头拍了拍身旁的小兵。“正中那着蟒袍的便是我们的海龙王!我曾于十年前见过大王一面,啊!大王还是那样的英姿勃发,英雄不减当年!”

      小兵垫着脚眯起双眼聚集了神望去,怎么也看不清远远这队人的面容,遑论身上的袍子。但他们个个身形挺拔,步伐刚健,威严之气扑面而来。啊,他们便是我们吴越最英勇、最有智谋、最了不起的一群英雄!小兵的心头涌上自豪,心跳也咚咚地加快了。

      钱传瓘行于队伍的最后,他在等待一个人。他已见到他跑进了宫门。

      苏锡常疾步追上,低声禀道:“十二郎去见了大王,出来后又去了胡公府上。一刻钟前,胡公点了五百兵出了城。”

      “五百兵?!”钱传瓘心中猛得一震,“可知父王的命令为何?”

      “胡公营训军士时我无法靠近,听得不太真切。似乎是——留洛姓男子活口。”

      “只此一句?”

      “无有他言。”

      钱传瓘霍然转头看向行列之前的背影。父王如常沉潜不露,钱传珦的步子透出轻松快意。

      苏锡常知其所思,劝道:“刺史,对抗大王之命,无论成败如何皆于刺史殊为不利。大王雷霆之怒实可畏哉。”

      钱传瓘淡然道:“这个我自有计较。”

      “好,我带一些得力的人去。”

      --------------------------------------------------------------------------------------------------------------------------------------------------------
      马车出了城后向西北而驶,五里亭中一人正等候着他们,亭外的树下栓着三匹马。

      吴行歌跳下车,呼道:“王元!小黑!”

      其中一匹黑马挣着缰绳向吴行歌跳去。

      吴行歌奔过去解开缰绳,亲昵地抱着马颈抚摸着它。

      王元牵着马走近。“吴娘子,这两匹是汝师傅准备的。”

      “王元,有劳你了。也多谢你这些日子将小黑照顾得甚好。”吴行歌掏出一把铜钱塞给他。

      王元离去后,三人弃了车上马而行。

      离开驿馆后洛载清已数次请二人将他放下,他身上的干系太大,他不欲连累他人。

      吴行歌笑道:“太晚喽,我们已经是一根绳上的蚱蜢了。”

      于空斜觑了她一眼,“什么蚱蜢,同舟共济!”

      “是,是。”吴行歌眯眯笑。“走!我等同舟共济亡命天涯去也!”

      于空单手握缰,另一手虚虚比了个矜贵公子轻摇画扇之态,他将折扇一收,斜斜指去,丹凤眼一挑,眼波流转道:“小娘子,你看这‘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正当春和景明,岂可辜负春光?”

      二人快马扬鞭地引缰而驰,洛载清默然跟上。

      行了约了半个时辰,三人来到一处岔路口。

      吴行歌对洛载清道:“洛大郎,你想不想看看你的枪?”

      洛载清点点头。

      “你需等到我那若空谷幽兰的师傅到来。这几日我生了许多尾巴甩掉一个又一个。制枪之事多亏了师傅帮忙。”

      她们停下来等待,不一会儿便听到由远及近的得得声。

      一人一骑尚远,吴行歌便欢呼道:“师傅!”

      来至近前,曲知意道:“有五人跟踪,我俱已除掉了。亦抹去了他们留下的记号。未免万一有所遗漏,还是按着于小郎建议的计划来。”

      她看着洛载清道:“你便是歌儿的洛姓朋友吧。”她将手中长枪一掷,“接着!”

      洛载清伸臂在空中接过。

      只见此枪长约六尺,枪杆通体乌黑如墨,深沉似海。杆径比寻常长枪略细一点却质密而坚沉。握于手中枪身似有灵性般贴合他掌心的曲度与温度。枪刃的幽蓝寒光比初见时更明,如神秘之境中亘久不灭的暗夜之光。

      洛载清轮枪挥了两挥,于空缩了缩头道:“乖乖,刺月挑日。”

      吴行歌点了点头,“若有追兵来到,你就这么杀气腾腾的定能吓走不少。”

      洛载清将长枪托于手中,细看之下见枪身以银粉镌有两个篆体小字——孤龙。

      曲知意道:“游龙一掷乾坤破,孤枪九连国境绝。那匠人道他做出此枪已终身无憾。他为此枪取名孤龙。”

      洛载清下马恭恭敬敬地向曲知意行了一礼,说道:“某与前辈素昧平生,却得前辈仗义相助。某惭愧不知何以为报。”

      他转向吴行歌和于空道:“于小郎,洛娘子,某离开括苍山时,从未料想会得遇你们二人如此侠义心肠之人。你们的恩德,某深记心中。”

      曲知意道:“江湖儿女,路见不平,救人于厄,何须挂齿。”

      吴行歌道:“何况洛大郎你本身便是重义守信的诚真之人,若你为偷奸耍滑欺世盗名阴险狡诈之辈,我们可乐得袖手旁观呢。”

      于空闲闲道:“呆子,什么恩不恩德不德的。还未脱险呢!吾先行一步。”

      他将缰绳一引,拐入小道。

      曲知意、吴行歌与洛载清继续前行。

      三人渐入群山之中,山中修竹茂密,碧翠满目。风摇竹叶起伏如波,连绵向远目不能尽。

      三人下了马。

      吴行歌抱着小黑,对着它乌溜溜的双目道:“小黑,就此别过,希望有缘再见。”她在马臀上一拍,“去,跑得远些!”小黑似通人性,流连回首看了她两眼,终撒蹄而去。

      将马放走后,三人徒步进入林中。渐入密林深处,向着高处而行。

      “师傅,此地林山接连,想来追兵不甚容易找出我们入了那座山吧?”吴行歌心怀乐观。

      曲知意看了看前路,离峰顶尚有一炷香脚程。心忖道:“若果是那人,与他却是不难。”

      她对吴行歌道:“歌儿,我们还需行得再快些。”她转向洛载清,“不知洛大郎的腿伤恢复的如何?”

      洛载清的伤腿将将痊愈可正常行走,但尚不能使用轻功。

      正此时,一道犬吠声自山脚传来。接着又是一道犬吠声,在另一处。接二连三,四围犬声阵阵,且愈来愈清晰。

      当三人离峰顶几乎只有百级台阶时,已隐约可见身后的犬形兵影。

      曲知意道:“歌儿,你们继续前行。”

      吴行歌道:“师傅,小心。”

      “你亦然。”曲知意深深看了她一眼,跃上一根枝粗叶密的老竹藏起身形。

      这是她们前一日定下的计划,若遇追兵则吴行歌和洛载清在明吸引追兵注意,于空和曲知意在暗。

      料想中的破空声自四方接踵而至。吴行歌和洛载清以背相抵,将长枪和剑舞得密不透风,箭矢纷落在地。二人在阻滞中缓慢地一级级台阶向山顶接近。

      只闻一人喝道:“停箭!留男子活口!”

      洛载清这一侧的箭矢立停,另一厢的更为急密。

      吴行歌笑道:“洛大郎,你的命比我的值钱!”

      洛载清道:“好!”他足底一旋转了身子挡于吴行歌身前。

      二人踏上最后一级台阶立于山顶平台时,追兵已近在数丈外,领兵之人的面目也清楚分明。

      只见他年约五旬,体型高大精猛,浓眉之下一双虎目锐气逼人。

      他身侧有二人与他人兵甲不同,显非寻常兵士。其中一人体型精瘦,手持一杆长枪。另一人身负长剑,相貌英俊,目光矜傲。

      胡进思双目冷冷锁住吴行歌与洛载清,下令道:“放犬!”

      十数只半人高的猛犬凶戾地吠叫着向二人扑去!

      吴行歌挥剑将最先扑至的割了喉,凶犬却全不知惧龇牙瞪眼接连扑来。它们虽为犬,却恶似虎,猛似狼!獠牙之口向二人下盘、喉管、后背,不可料的各处撕咬而去!

      洛载清长枪一划,熟练无比地使出若虚枪法第一式——‘春江潮起’。

      这几日他日日于驿馆中研想《若虚枪谱》所载之图与心决,已略有感悟。虽为初次使枪,却丝毫不感生涩。而手中的孤龙枪似是已认了他做主的灵物,极为称手,如与手臂浑然一体。

      只见“哗”地起了一片幽光,众人尚未看清几只恶犬已重重坠地,喉部冒着血,四肢兀自抽搐着。

      一只猛犬向吴行歌面部扑来。吴行歌斜踏一步反手长剑刺穿犬喉,左手挥拳击上另一只的犬腹。

      另一恶犬扑上咬住剑刃,虽嘴角血流如注仍死死不放。

      吴行歌力贯剑身,长剑一抖犬牙跌落,却有另一犬补上咬住剑身。

      她不知,身后更有一犬已腾然而起扑向她后颈!

      微风荡过后背,她一瞥之下见到坠地的凶犬与一晃即逝的幽光。

      她对洛载清一笑,“多谢!”

      二人并肩而立于满地的恶犬尸身中。

      她低声问道:“洛大郎,你感觉怎样?”

      “畅快淋漓。”

      胡进思看着面前云淡风轻的二人,微微一笑道:“小娘子,你的‘四时剑法’使得不错,老夫便来讨教一番。”

      吴行歌一怔,“你怎知四时剑法?”

      胡进思队中手执长枪之人喊道:“我倒要看看是谁的长枪厉害!”向洛载清直冲而去。

      与胡进思对上的瞬间,吴行歌便有了答案。

      “这,是惊雷剑法!原来他便是师傅曾遇着的那人!”

      曲知意与吴行歌拆招时由曲知意演练惊雷剑法,比之胡进思本人自是精纯不及,比之今日他功夫愈发炉火纯青之下的剑法威力更是差之不少。

      故而,吴行歌勉力抵挡至五招便已不支。她余光瞥处,见到洛载清与那个兵将战得难解难分,二人势均力敌不相上下。

      胡进思当年以侍卫之身随钱传瓘赴宣州,因护钱传瓘安然返越深得钱鏐与钱传瓘父子信任。钱鏐造功臣堂,记有功将士五十余人,胡进思名列榜上第二。

      钱鏐之命甚明,钱传瓘之心他亦知。然,王命为尊。

      他杀心已聚,便要以下一招‘疾雷迅电’将吴行歌毙于剑下!

      只见他腾身而起,手中长剑连闪,剑光如雷似电,向吴行歌当头劈来。

      却闻一声清喝,“你若伤她,我便要你孩儿抵命!”

      ‘你’字出时潇潇竹叶漫天而下,一片青绿中一抹青影从天疾降,至‘命’字时青影已一把抓起目光矜傲的男子,长剑压于其喉。

      男子姓胡名璟,为胡进思长子。其功夫虽不弱但差之曲知意不少,且因其性倨傲而未防范吴行歌等人还有后着,故未能抵抗一招便被拿下。

      胡进思与吴行歌双剑交击,吴行歌只觉一股强力自剑身贯穿手臂击入肩胸,长剑脱手而去!她跌坐于地。

      胡进思剑尖抵于她的心口,转面望向曲知意,目中柔情一片,“小意,你来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