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8、辅政 ...
-
封妃大典之日,场面隆重至极,册封皇后的典礼都没有如此恢宏盛大,就连吉服,宇文世清也让人绣上了只要皇后才能享有的凤凰,足见其偏爱程度。
文武百官两侧而立,妃嫔们立侍左右,皇后干脆称病不出现。
挽风身着雪白长袍,头上的金冠凤钗熠熠生辉,厚重的妆容让她露出一股妖异的美,一步步迈向站在最高处的宇文世清。
宇文世清站在最高处,朝她伸手。
她将手放在他的手心,拜祭天地祖宗,低头看着黑压压的人群,手中有权力的感觉,是不错。
宇文世清脸上是灿烂的笑容,两手交握的温度,他终于和她站在一起了,她真的属于他了。
他转头看着她,琉璃步摇映着流光溢彩,她比这琉璃还要耀眼。
掏出怀中珍藏已久的青金石发簪,断裂处镶嵌着累丝玉如意,亲手簪到她的头上。
华阳隐在人群之中,看着高高在上的她,眼泪止不住的流。她无法想象,站上那个位置,挽风之后要如何自处。
以子换子,是她能想到的保住挽风孩子的唯一办法。
风头无俩的封妃大典,金碧辉煌的如意殿阁,宇文世清的宠幸偏爱,这一切的一切,让挽风成为了这后宫地位最高的女人,甚至可以盖过皇后。
可她呆在自己的殿阁之中深入简出,外客一概不见。
很快,前朝后宫,对着挽风的铺张奢侈,皇帝的独宠偏爱,怨声载道。
宇文世清也依旧压住所有的不好风声,任由她在后宫我行我素。
挽风自封妃之后,从未有一日脱下白色素服,用她最讨厌的白色以此时时刻刻的提醒着自己。
清净无暇的白色,硬是被她穿出一股子霸道阴鸷的味道。
封妃大典之后不久后,宇文世清在自己的皇位旁,加了一把座椅,挽风垂帘,共同辅政。
此举一出,群臣激愤,儒生抗议,朝堂顷刻间天翻地覆。
挽风坐在那个位置静静的看着他们吵,看着他们闹。她每日都按部就班的跟着宇文世清上朝,然后看着那些大臣儒生吵闹。
过去了整整一个月,她看着这帮臣子抗议,吵闹,绝食,一个个都没了什么气力。
她掀开面前的帘子,站在众人面前,缓缓开口说道,“你们都闹了一个月了,还没想通吗?”
“你个妖女,你一日不走,老夫绝不善罢甘休!”
“你在这骂了一个月了,可得到什么了?”
“陛下糊涂啊,自古妖妃祸国还少吗!”,老大臣朝着宇文世清重重磕头。
挽风冷笑一声,“好一个妖妃祸国,我只是坐在这里怎么就祸乱了朝纲。
这一个月来,你们哭闹寻死,把国家大事搁在一旁,只想着让我从这把椅子上下来。到底是谁祸乱朝纲,又是谁置天下百姓于不顾!”
“妖女,自你出现江南出现冻雨灾害,这是上天示警,你还说你不是妖精!”
“原来黄大人还知道江南冻雨灾害刻不容缓啊!但是还在这里做无用的斗争,罔顾百姓性命,只为同陛下赌气?”
挽风忽的转而一笑,“原来在黄大人心中,我竟比江南的百姓还要重要。”
“你……”黄大人被气的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她转而看向其他的朝臣,“你们也一样,站在这里反对我,不过就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甚至你们都不能容忍我坐在这里!
我站在这里又能如何呢?陛下从让我站在这里开始,可曾办过一件有损民生之事?”
“亦或是你们害怕,怕我比你们还要出色,怕你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被我解决,你们怕你们自己输给一个女人。
你们手握重权,看不得弱性女子站的位置比你们还高。因为在你们心中,女人只能在家相夫教子,主持后院。
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就将女人困在这后院几千年,才华若是真的无用,你们科考功名又是为何!”
“退一万步说,你们选取识字的书香门第世家的女子,又是为了什么?
因为你们知道,女子开智目光深远可抚育优秀的后代,但是你们又想把她们牢牢掌握在手里,不让她们迈出宅门。
不论男人女人,皆是国之子民,女人怎么就不能参政了?”
“我可以告诉你们,今天不仅是我坐在这个位置,未来你们站的位置也会有女子的一席之地。
我会加设女子恩科,与你们这些腐朽的酸儒一齐竞争,高低立现。到时候,真被比下去了,可不要哭鼻子!”
黄大人气的无言以对,只是指着她的鼻子怒骂,“你的父母怎么养出你这么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
挽风转身掀开帘子坐了回去,“我无父无母,黄大人还是照顾好自己吧!”
宇文世清适时打断,“你们闹了一个月了,现在该给朕一个解决冻雨灾害的方案了。”
林槿风只身上前,“臣有本要奏。”
他递上折子,说道,“这是江南节度使上交的地区冻雨灾害人数,现在寒冬时节刚过,本应天气渐暖,谁知天象异常突发冻雨,所以受灾人数不少。
当地救灾还算及时,及时派了大量的官兵清除冰雪。臣认为除了粮食之外,还需要大量的帐篷炭火以安置灾民,还需要派遣安抚使臣,以平民怨。”
宇文世清点点头,“那这件事就交给爱卿去办吧。”
他扫了地上一群面面相觑的朝臣,“行了,你们闹也闹够了,都回去歇着吧。”
槿风退朝前,仔细打量挽风,竹帘遮挡,让他看不清楚她脸上的表情,而她的视线从始至终都未曾落在他们身上。
林太师一家自兵变之后,再未见过挽风,朝堂听政让他们心惊肉跳,看着她日复一日的坐在竹帘之后,不为所动。
几次三番想要去见她,不是被红袖挡了回去,就是被宇文世清挡了回去。
他们眼睁睁看着她万劫不复,猜不透她到底要做什么。挽风托抚琴只是给父兄带去了几句话,进可庙堂,退可江湖,抚琴只供太师府驱使。
挽风并非只是在朝堂上说说而已,她已经着手准备女子恩科的事宜,虽有宇文世清的出手相助,但还是困难重重,几千年的封建顽固,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化解。
只能一步一步从推荐制度开始,从各省选拔出来的女子,经由统一考试,最后再由她出题面试。
选拔出来的女进士,赋予一定的官职,为了防止守旧派的反扑和阻止,她从自己的封地开始实行,以便掌控。
自挽风辅政开始,她同宇文世清一同上朝,书房议政,批阅奏折。
二人针对农业、商业以及军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修改,力除积弊。
农业为本,为了保证国内的粮食供应,奖励耕作,兴修水利,并且引进外来种子以提高产量。并且针对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植被,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畜牧业和种植业相辅相成。
商业上,重农抑商政策仍旧是不可更改,但是开放了商业贸易的时间与空间,给予小作坊商贩一定的生存空间,大商帮和商会制定统一的捐税和徭役的章程,以保证兵粮的供应。并且朝廷专门设置了贸易使,以掌管国内的商业发展和运作,打通海路两条贸易之路,加强同他国贸易往来。
军制和兵制是国家支柱,军功勋爵制度不改,世袭制保留,以安抚勋爵世家,告慰将帅英魂。针对军户实行世兵制,军户制,并给予固定的田地,以作补偿。想推进兵农合一,奈何实在是阻力过大,军户地位与农户地位的不对等,保守派一再抗争,只能慢慢推进。为了防止重演四大家族兵权集中在一族手中,预设置兵将分离。
解决军权控制问题,新政改革基本已经完成大半。
宇文世清抚摸眼前的折子,眼中抑制不住的喜悦,“好啊,现下新政改革措施基本已经定了,可算是解决了朕最头疼的问题!”
他转头看着挽风,“熬了这许多的日子,你也累坏了,先回去休息吧,等推行的时候,我们还有硬仗要打。”
“那臣妾就先告退了。”挽风施然一礼,退出了书房。
意泓和意澄和几位大臣漫步攀聊,远远见挽风从书房出来,匆匆结束对话。
二人悄悄跟了挽风几步路,眼见周遭没有旁的人,意泓施礼请安,“嫂嫂安好。”
挽风似是没听到一般,还是慢慢的往前走,红袖侧目看了一眼二人。
“娘娘请留步!”意泓着急喊出来。
挽风终是停下了脚步,转过身看着二人,“二位大人找我有事吗?”
“嫂…娘娘午夜梦回可会想起故人?”
挽风微微一笑,“既不是政事,恕我不能回答。不过本宫无牵无挂,并无故人。”
说完,便由婢女扶着走向如意殿。
二人还欲再追,被红袖拦住,“大人,前面就是后宫了,不可擅闯。”
“二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意澄看着挽风远走,不住的叹气。
尚在边关就收到父兄死于皇宫叛乱的消息,一回来又是嘉奖又是袭爵,没有人能告诉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
直到上朝时,看到了已经是贵妃的挽风,在垂帘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