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巫蛊长安 ...
-
汉武帝晚年,疾病缠身,身体每况愈下,外戚专权,屡屡挑战皇权之威,让汉武帝彻夜难眠。随着巫蛊之术的蔓延,汉武帝也渐被蒙蔽其中,朝中奸臣遂借机陷害忠良,祸国殃民,朝廷上下苦不堪言。
未央宫内,深夜。
汉武帝睡意正浓,忽然梦见自己在驰道上行走之时,突陷巨坑,坑中更有百条巨蟒,而自己竟被巨蟒缠绕。正危急之时,汉武帝惊醒,方觉是一场梦。
次日朝会,汉武帝突然收到密奏,打开一看,汉武帝顿时火冒三丈,遂问朝中大臣。
“杨陵出了一个朱安世,你们可听说过?”
众大臣面面相觑,这时就听丞相公孙贺站出来说:
“臣曾有耳闻,听说那朱安世精通巫蛊之术,在杨陵呼风唤雨,无所不能,此人在杨陵做过不少的坏事,当地百姓对其早已恨之入骨。”
汉武帝听闻,甚怒,说:
“杨陵的地方官员何在?是朱安世有通天的法术?还是地方官员与此人沆瀣一气,故意为之?”
见汉武帝动怒,朝中上下无一人再敢进言。
武帝不悦,大怒。
“传朕口谕,通告全国各州县,缉拿朱安世,若有隐瞒,立斩不赦。”
长安城内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好不繁华。
公孙敬声身后跟着几个家丁大摇大摆的走进一家青楼,一青楼女子瞧见他们进来,便慌忙走上前去,笑脸相迎道:
“公子,里面请,楼上有雅间,专门为您候着呢!”
公孙敬声也不客气,正当他随女子准备上楼时,一个飘飘如仙子、眉梢藏秀气、肌理细腻、骨肉匀称的绝色美人冲他莞尔一笑,便消失在他的眼前。
女子见公孙敬声颇为所动,顿时喜上眉梢。
“公子可是瞧上了那位姑娘?”女子问。
“嗯,长的很是俊俏,可是新来的?”公孙敬声问。
“公子真是好眼力,是新来的没错,这姑娘姓陈,外乡人,听说还是大户人家的女儿,不但知书达礼,歌舞更是一绝呀!”
公孙敬声听闻也甚是高兴,于是便对女子说道:
“看来本公子今天来对了,既然是这样,你还愣着做甚?快去让那姑娘前来,让本公子见识见识那姑娘的清歌曼舞呀!”
“这……今天恐怕不行吧?”女子犹豫了一下说。
“为什么?”公孙敬声很是诧异。
“只因那朱公子已经付了钱财,怕人家不答应呀!”女子说道。
公孙敬声听她这么说很不高兴,他从怀里掏出500钱塞到女子手里,并对女子说:
“本公子有的是钱,你去告诉那个姓朱的,让他乖乖的把那姑娘送我房间,我且作罢,不然,我定不饶他。”
“这恐怕不太好吧?”女子虽然接了钱,却又左右为难起来。
见女子左右为难,此时就听公孙敬声不耐烦的说道:
“整个长安城还不曾听说有谁敢与本公子相争,你且前面带路,今天就让你瞧瞧本公子的厉害!”
女子无奈,只好带着公孙敬声一行人朝着那朱公子的房间走去。
公孙敬声破门而入,那朱公子一行人见来者不善,起初也并未理会。公孙敬声倒是一眼就识出了中间一人正是朝廷缉拿的要犯朱安世。
公孙敬声见到朱安世,心中大喜,遂对朱安世说道: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你真是好大胆,朝廷正缉拿你,你反倒跑到这儿来潇洒。”
朱安世听闻,冷冷一笑,说道:
“你就是公孙敬声吧?我认得你,你可以把我抓回去请赏,不过怕你没那个本事。”
公孙敬声见他如此嚣张,大怒,随后一声“拿下”,几个下人便撸起袖子就要过来抓人,谁知朱安世生得一身的本领,几拳便把扑上来的几人打的满地找牙。
公孙敬声见识到了朱安世的厉害,顿时吓破了胆。但逃跑时还不忘朝着朱安世说了一句:“你给我等着,一会儿就让你好看”。
公孙敬声狼狈逃回丞相府,他心里一肚子的气正无处发泄,忽见阳石公主也在,顿生歹意,遂以宝物相赠为由,将阳石公主骗回自己的房间,将其奸污。
阳石公主生的秀丽,白玉无瑕,被公孙敬声如此欺负,作为汉武帝最疼爱的女儿,她自然咽不下这口气,执意要将此事告知自己的父亲。公孙敬声见状甚是害怕,遂将此事告知了自己的母亲卫君孺,想请母亲站出来帮他平息此事。
卫君孺虽然平日里对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宠爱有加,但当他听说自己的儿子竟然做出如此龌龊的事,顿时恼羞成怒,一个巴掌打在了公孙敬声的脸上,痛骂了一通,觉得还不解气,就命人将公孙敬声先关了起来。
待平静下来以后,卫君孺方觉事情的严重性,忙派人将已经离开的阳石公主追了回来。
见到卫君孺,阳石公主扑倒在她的怀里放声大哭。卫君孺安慰着这个受了极大委屈的孩子,内心五味杂陈,待稍稍缓和了些,就听她说:
“敬声这孩子平日里娇养惯了,他把伤害公主的事也都告诉了我,为娘的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我有很大的责任。不过现在事情已经出来了,公主想怎么惩罚这个畜生,我绝对不会袒护他。”
见阳石公主没有说话,卫君孺心里一下子没了底。忽的就见她扑通一声跪倒在阳石公主面前,几近哽咽道:
“我知道公主不会轻饶他,但是公主一定要想明白了,如果你父皇知道了这件事,我们卫氏一族会是怎样的下场,这中间也包括你的母亲呀!”
阳石公主听了卫君孺的话,虽然对公孙敬声千刀万剐的心都有,但是一想到卫氏一族的命运,她也不得不将此事就此作罢。
由于阳石公主的妥协,再加上卫君孺的袒护和娇宠,公孙敬声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他以卫氏一族的命运做要挟,多次将阳石公主奸污,并且还强行将青楼里那个仅有一面之缘的陈姑娘绑到了丞相府,逼其做了自己的小妾。然而公孙敬声不知道的是,那个青楼里的陈姑娘,其实早已与那个闹得满城风雨的杨陵大盗朱安世一见钟情,且早已以身相许。
得知自己的情人被公孙敬声绑去做了小妾,朱安世虽然愤怒,却并未鲁莽行事。他知道自己现在是朝廷的通缉犯,尚需事事小心,但他又不甘心,于是想到了一个绝美的计策。
朱安世偷偷的潜入丞相府,见到了陈姑娘,她伤心欲绝,想让朱安世带他离开这个让他痛不欲生的地方,哪怕陪他出去流浪他都愿意。但是朱安世却安慰她说:
“我现在是朝廷的通缉犯,纵然有万千本领,也终有被缉拿之日。不过,倘若姑娘能够接近公孙敬声,抓住他的把柄,你我便可以以卫氏一族的命运做要挟,明目张胆的在一起了。”
听了朱安世的话,陈姑娘虽有一万个不情愿,但一想到眼下的处境,她也只好点头答应了下来。
征和二年(公元前92年),公孙敬声擅自征用北军军饷1900万钱,北军将领将此事告密于朝廷,汉武帝遂命人彻查。得知确有其事,汉武帝震怒,将公孙敬声坐罪下狱。
此时杨陵大盗朱安世还在逍遥法外,对于这个曾经试图盗掘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同茔异穴”陵墓的江洋大盗,汉武帝虽诏令全国缉拿,但至今无果。这块心病让汉武帝寝食难安。公孙敬声征用军饷事发以后,丞相公孙贺为救死罪的儿子,思虑再三,决定上书朝廷,亲自捉拿朱安世,以赎公孙敬声征用军饷之死罪。武帝应允,并承诺若公孙贺能将朱安世缉拿归案,将赦免公孙敬声征用军饷之罪过。
为了抓捕朱安世,公孙贺不惜重金,赏告全国各州县,凡能缉捕朱安世者,赏万钱。同时,在卫皇后的帮助下,他还发动卫氏一族大小官员数千人,在全国各州县安插了耳目。终于数月后,因朱安世身边的一个下人酒后妄言,遂被抓获。重刑之下,他道出了丞相府陈姑娘与朱安世的关系。公孙贺闻言大喜,他于是命人将陈姑娘择日处刑的消息散播开来,想来个守株待兔。
朱安世听说了陈姑娘被抓即将择日处斩的消息,于是思来想去,他最终决定以身犯险,想要在陈姑娘处斩之日带领众兄弟将其救出。然而,除了其余兄弟全部战死以外,朱安世也终因落入陷阱被公孙贺抓捕。为了泄愤,公孙贺本想当着朱安世的面将陈姑娘处死,不料下人来报,说那陈姑娘已有身孕,公孙贺以为陈姑娘怀了公孙敬声的孩子,遂下令将陈姑娘释放。
得知公孙贺已将朱安世缉捕,汉武帝当即赦免了公孙敬声,并对朱安世施以酷刑,以五匹马分裂其人头和四肢,以泄其愤。
临刑之日,陈姑娘托人探监,将一封信交给了朱安世。朱安世看后仰天长笑,随后将信吞到了肚子里。原来陈姑娘虽然被逼入了丞相府,但她性情刚烈,公孙敬声并没有把她怎么样,她肚子里的孩子是朱安世的,并且她还把公孙敬声有违法纪的证词托人交给了父亲生前的故交江充。
朱安世死后,江充也收到了陈姑娘托人交给他的信。江充看了以后大喜,他向来与卫氏一族不和,况且太子刘据曾多次在汉武帝面前进言罢黜其官职,幸有汉武帝恩宠,才未得逞。若太子当政,自己必死无疑。所以江充早有扳倒太子之心,只是苦于没有证据。
信中列出了公孙敬声十多条有违法纪朝纲的证词,其中就包括公孙敬声奸污阳石公主,以及在皇帝专用驰道上埋藏桐木人偶之事。拿到了这些关键证词,对江充来说可谓是犹如天助。他很快将这封信交给了汉武帝,并对汉武帝说:
“皇上对公孙敬声有赦免之恩,其不但不知感恩,反倒以巫蛊之术诅咒皇上,或许皇上龙体欠安,就是受其诅咒所致,其心可诛啊,皇上。”
汉武帝看了江充给他的信,一时间龙颜大怒,再听江充如此说来,心中更是愤恨。想到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受到欺辱而不言,一味纵容公孙敬声作奸犯科,汉武帝的病情变得更加严重,遂下诏罢免了公孙贺的丞相一职,改立刘屈氂为丞相。并命江充及宦官苏文等人查抄了丞相府,将丞相公孙贺及家眷等上百人收监待查,而陈姑娘因举报公孙敬声有功,加上其家父曾是江充故交,遂被江充释放。
有了皇命,江充等人便开启了对卫氏一族的杀戮。他们先是对公孙贺父子施以酷刑,逼其供出了埋藏桐木人偶之地,桐木人偶终被挖掘。江充命人查看,只见上有一彘字,彘是汉武帝的乳名。拿到了公孙敬声诅咒皇帝的证据,江充很快将桐木人偶交给了汉武帝。汉武帝命巫师前来查看,巫师看后大惊失色,认为这是不祥之物,被诅咒者将有灾难,且永不超生。本就痴迷于长生不老之术的汉武帝这下彻底慌了,他问巫师有何破解之策?巫师说只有搜出所有的桐木人偶,并将私藏桐木人偶者杀掉,用其血涂抹于桐木人偶之上,然后烧掉,方能破解。
汉武帝听信了巫师的话,诛杀了丞相一族,并命江充和宦官苏文等人全城搜查桐木人偶,捉拿私藏桐木人偶者。
大权在握的江充及宦官苏文等人很快对太子宫殿,甚至椒房殿以及朝中各大臣的府邸展开了搜查,一时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凡与卫氏一族相关的大小官员除了椒房殿查无所获外,其余均有所得。江充及苏文等人将查获之物上报朝廷,汉武帝望着堆积如山的不祥之物,长叹一口气说:
“原来朕的臣子们都在用巫蛊之术诅咒朕呀,朕竟然还把他们当成朕的亲信,朕糊涂呀!”
虽然这些不祥之物坐实了汉武帝的猜测,但是当汉武帝听说太子刘据也以巫蛊之术诅咒自己时,他却深感怀疑。不过此时汉武帝正在甘泉宫养病,多有不便,于是便命一太监传来太子当面对质。
江充等人听闻汉武帝欲与太子当面对质巫蛊之事,甚是害怕,于是便命人追上了急于传令的太监,威胁他说:“水横都尉江充手里有你与公孙敬声违反法纪的证据,如果告诉皇上,定然将你五马分尸。”
太监听闻,甚是害怕,此时就听来人又说:
“你见到太子就对他说皇上已经相信了江充的话,太子以巫蛊之术诅咒皇上,形同谋反,皇上欲废之,改立刘弗陵为太子。”
太监于是将此话传于太子,太子刘据听闻,很是恼火,于是发兵捉拿江充,并将其诛杀,宦官苏文等人得以逃脱,并将太子起兵一事上报朝廷。苏文对汉武帝说:“太子得知自己以巫蛊之术诅咒皇上一事败露,现已起兵谋反,江充被杀,请皇上速速发兵平叛。”
汉武帝听闻,大惊失色,于是命丞相刘屈氂调兵平反。
长安城内一时间混乱不堪,两军交战,死伤数万人,终因太子兵败告终。太子刘据逃亡泉鸠里的一户人家,面临着官兵的追捕,走投无路的太子长叹一口气说:“父皇已经不信任我了,我虽有爱民之心,却终被奸臣所害,只希望我死后父皇能够放过我的家人和我的臣民。”说完便悬梁自尽。
得知太子已死,皇后卫子夫悲痛万分,虽为皇后,却早已失宠。如今太子已死,卫皇后心如死灰,恰在此时,汉武帝下策书收了皇后玺绶,卫子夫遂自尽于椒房殿。
为保卫氏一族受尽屈辱的阳石公主,在母亲自杀以后也彻底绝望。他本想到甘泉宫见父皇最后一面,却被汉武帝无情的拒绝了。冰冷的皇宫里已没有了她的栖身之所,他回到椒房殿,以一尺白绫终结了她悲惨的一生。
刘据死后,其家人相继被杀,唯有尚在襁褓中的始皇孙之子刘病已逃过一劫。
后朝中大臣田千秋上书汉武帝为太子诉冤,书中写道:“皇上如天上之日月,太子如地下之清泉,百姓感念日月之光泽,亦怀恩清泉之冷暖。皇太子素来爱民如子,普施恩德,百姓俱念之,虽兴仁义之师,却并无谋逆之意,纵有过误杀人,其罪并不当诛。此乃臣梦中白发老翁所言,臣不敢隐瞒,速报之。”
汉武帝此时对诛杀太子一事已有悔意,看到田千秋上书所言,汉武帝豁然醒悟,于是召见田千秋,对他说:“朕父子之间的事,别人不敢妄言,而今只有你向朕道出其中的不实,这是先帝的神灵派你来指教于朕呀。”
醒悟过来的汉武帝十分懊悔,遂下令诛杀江充三族,将宦官苏文等人烧死在横桥之上,丞相刘屈氂也未能幸免,因其夫人被人告密有诅咒汉武帝之嫌,丞相刘屈氂一族也被满门抄斩。随着卫氏一族及参与巫蛊之乱朝廷奸党势力的消亡,巫蛊之祸终于告一段落。
因痛心太子无辜遭害,汉武帝命人修建了思子宫并在湖县修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以祭太子亡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