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第三十八章 如何抉择 ...

  •   第三十八章如何抉择
      吕逍遥动身寻人,这村子他毕竟也住了一段时间,也有点感情,放着不管实在良心不安。

      然后他就寻到了一地尸体。

      那些人都被杀了。

      身首异处,死不瞑目,鲜血四溅,只是让土地的颜色更深罢了,无人在意。

      吕逍遥先是茫然,他看的出来这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可是为什么?

      吕逍遥看到了一位猎户,昨天还同自己打招呼推销自己刚打的猎物,他家里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儿子。

      他看到一个老实话不多的庄稼汉,已经上了年纪,腿脚不利索但总是喜欢去田间逛逛,他唯一对吕逍遥说过的话就是“我家本来有块好地”。

      他看到一个嘴碎的老人,他总是念叨着自己当兵的儿子什么时候回来,还打趣说要给吕逍遥找个媳妇。

      但他们现在都死了,明明昨天还活生生的人,怎么今天就不在了?

      吕逍遥不懂,他只能压下心里的情绪,继续追查。

      最后他发现,这些人是被官府杀死的,至于原因很简单。

      朝廷要求剿灭叛军,总得有成果吧?可是那些叛军可都是亡命之徒啊,这些官兵哪里愿意去硬碰硬?

      可是发了这么多兵总得有点业绩吧?于是他们抓了老百姓当作叛军给杀了,成功为自己的军功簿添上一笔,还不用废什么力气,拿了奖赏高高兴兴回去,多好啊。

      至于那些被枉杀的百姓?谁管他们,退一步说,他们难道没有可能谋反加入叛军吗?这叫未雨绸缪啊,是不是?

      得知这一消息的吕逍遥觉得自己在做梦,在做一个漫长的噩梦,他觉得疑惑,觉得荒唐,觉得难以置信。

      就为了这种理由他们杀了无辜的百姓?那可都是活生生的人啊!他们有家,有情感,有憧憬,尽管痛苦不堪,但仍然努力的活下去了。

      吕逍遥知道这个不起眼的村庄遭受过不少磨难,天灾人祸摧残着他们,但他们的地里依旧长出了庄稼,尽管少的怜。

      但现在,没有人去收割庄稼了。

      他们都死了。

      没有希望了。

      愤怒和不甘填满了吕逍遥的胸膛,这一刻他是如此的痛恨这个朝廷,为什么天下掌握在这种人手里?高位者贪婪,附庸者不择手段,徒留百姓水深火热,他们自己倒是快活!

      凭什么?凭他们用金钱讨来的官职?凭他们的溜须拍马,左右逢源?

      可愤怒过后又能怎么样呢?他没有力量去抗衡,他甚至连杀了那些官兵的勇气都没有。

      吕逍遥跪倒在地上,麻木的替那些枉死的人收尸。

      泪水砸在了地上,吕逍遥呜咽一声终于还是哭了出来。

      他表面洒脱,实际上内心压了太多的东西,他身上留着皇室血脉,可他又看见了这么多朝廷的恶行,但他又无能为力,他该怎么办?

      他该如何赎罪?

      吕逍遥没有再回村庄,他没有脸面回去也不敢回去,他无法承担传递噩耗的压力与悲痛。

      吕逍遥失魂落魄的走着,正巧就遇到了赵思全,他将今天遭遇的一切告诉了赵思全,他诉说着自己的愤怒,但没有将自己真正痛苦的原因告诉对方。

      就像赵思全没有完全信任吕逍遥一样,吕逍遥也没有完全信任赵思全,更何况吕逍遥羞于告诉别人自己的身份。

      赵思全听完吕逍遥遭遇的一切,先是沉默片刻,随即告诉了吕逍遥自己这些日子的谋划。

      赵思全摊牌,他是威武将军唯一的血脉,想纠集势力推翻朝廷,为自己,更为百姓。

      “逍遥,我知你痛苦,我曾经经受过比这深千百倍的痛苦,以至夜不能寐,我比你更痛恨朝廷的所作所为,所以我培养了自己的势力。”赵思全如此道。

      “我也知你性子,你洒脱不羁,本该是江湖侠客,一壶酒一柄剑走天下,不该牵扯这些恩恩怨怨,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如今天下大乱,民生多艰,我希望你不再袖手旁观。”赵思全声音恳切。

      “我个人的恩怨固然是我起义的理由,但国泰民安才是我心所向,我是威武将军之子,父亲的教导不敢忘,天下太平,海晏河清,驱除鞑虏是我之所愿,亦是你之所愿,不是吗?”赵思全看着吕逍遥,一字一句道,“事到如今,你还要逃避吗?”

      吕逍遥呆呆的看着赵思全,只觉得自己好像身处迷雾,有人把自己往后拉,也有人把自己往前推,但他无论怎么走好像都会坠入万丈深渊。

      怎么会变成这样?他难道要加入起义军?这不荒唐吗?他身上还留着皇室血脉。

      吕逍遥一片混乱,留下一句“我再想想”就落荒而逃了。

      “天下之势已至此,你不可能独善其身的!吕逍遥,你得做出选择!”赵思全看着吕逍遥狼狈的身影大喊道。

      是的,赵思全说的很对,他得做出选择,可是,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选啊!

      是选择加入起义军对自己的家人挥剑?

      还是选择袖手旁观,眼睁睁看着一桩桩悲剧发生?他好像怎么做都是错的。

      吕逍遥又浑浑噩噩了两天,没成想赵思全又找上门来。

      赵思全带来了不好的消息。

      “我屯兵的消息已经泄露,不日我就将踏上不归之路,此事出乎我意料,我虽未准备好,但我已经没有选择了。”赵思全冷静道,“或许此次见面将是我们最后一面,我是来道别的。”

      吕逍遥愣了愣,他没想到抉择的时刻来的这么快。

      赵思全也不再管吕逍遥,转身就走。

      “等等!”吕逍遥拉住赵思全,眼神突然坚定。

      吕逍遥不知道如何选择,那么,就让天意决定吧。

      吕逍遥给自己算了一卦,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卦。

      起卦。

      落定。

      他该去。

      吕逍遥闭了闭眼,苦笑一声,既然如此,那便来吧。

      任他命运如何变化,他总得去面对,逃避从来不是什么好办法。

      吕逍遥,去走自己的道路吧,哪怕一片荆棘。

      于是吕逍遥跟着赵思全的军队揭竿而起了。

      一开始,军中对这位看起来就不太正经的年轻道士不是很服气,毕竟他总是喜欢插科打诨,看起来就像个放荡不羁的公子哥,不像什么有实力的正经人。

      但很快,因为吕逍遥武力不凡,且熟知天文,总能凭借对天气的预判制定良策,他在军中声望渐升,加上他性格洒脱大方,与军中之人打成一片。

      吕逍遥在军中是军师的身份,作为赵思全的左膀右臂,与其共事久了,吕逍遥日渐体会到了对方的可怕,赵思全总是如此冷静,在纷杂的战况中一针见血的做出决策,他是天生的将领,是天生的统治者。

      但会打仗的只能当将军,能治下的才能称王。

      赵思全的治理和笼络人心的本领也同样高超,让吕逍遥甘拜下风。

      两人出生入死,一路扶持,惺惺相惜,虽地位有高低,但情同战友与知己。

      有时赵思全的决策不被众人理解,但吕逍遥总能领会到其目的,以至于赵思全做出决策只要能得到吕逍遥的肯定他就有很大的把握执行成功。

      赵思全的军队战胜了无数敌人,他踩着尸山血海一路向上爬,吕逍遥为他感到高兴,与此同时,吕逍遥也预感到自己要承受代价了。

      在做出那一个个决策,一次次以命相搏,甚至替赵思全挡刀后,吕逍遥都会问自己到底对不对。

      他不知道答案,他帮助别人剑指自家人,若有一天大周国破,他就是罪魁祸首之一。

      可是他能怎么办呢?吕逍遥有无数机会杀了赵思全,可然后呢?天下依旧大乱,百姓依旧痛苦,看不到出路。

      就连吕逍遥也不得不承认,赵思全是终结这一切的最好人选。

      而且吕逍遥已经没有退路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赵思全向他谈起自己的宏图大志,描绘新政权的美好图景?还是听着那些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握着自己的手诉说自己的遗愿?

      吕逍遥在战场上厮杀,也曾挥斥方遒,他有值得托付后背的兄弟,有可以谈论志向的知己。

      他看到士兵们为了未来而厮杀,哪怕那个未来他们看不到,他们仍然愿意为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亲人去拼命,他们会说,等打完仗就带着老婆孩子好好过日子,等打完仗就一起吃好酒好肉,等打完仗……

      有些人等到了,但有些人永远留在战场上。

      吕逍遥早已不是孤身一人,他做出过承诺,受过他们保护,他背负着已故之人的期待与愿望,他如何能抛弃这一切,背叛这一切?

      他早已无法逍遥。

      在一切快要结束时,吕逍遥知道他的结局快要到了,自他踏上起义之路时,他就注定没有好下场。

      那天,乌云密布,赵思全带领军队兵临城下,前方就是皇城。

      吕逍遥看着残破的城墙,神情恍惚,终于,还是走到这一步了,留着皇室血脉的他试图推翻自家的统治。

      他清醒着疯狂,他无路可退。

      可让吕逍遥没想到的是,他们攻城并不顺利,是北将军府的秦小将军在顽强抵抗。

      他认识秦定,那是儿时的玩伴,是他的表弟,但秦定在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而自己在干什么?

      多可笑啊,吕逍遥想,这就是他选的路吗?无论是守政还是逍遥,他都没有做到。

      巨大的痛苦淹没了吕逍遥,他纠结,他无奈,他甚至痛恨自己,但他无法阻止大军的前进,就一如他曾经无法阻止那一村人被杀害。

      原来这么久了,还是没有变啊,他仍然无法做到逍遥,常安居士对他美好的期待终究变成了一个笑话,因为他没有能力,也没有胆魄。

      而就在赵思全受挫驻扎皇城外之时,一个纸条出现在了吕逍遥帐篷里。

      “让赵思全明天攻城”

      短短几个字让吕逍遥心跳加速,谁送给自己的?有什么目的?为什么偏偏送给自己?

      吕逍遥烧掉纸条,思绪纷飞。

      难道是秦定认出来自己的身份?想让自己配合他?

      这个想法吕逍遥心脏狂跳,难道说秦定有什么办法阻止赵思全?

      这个想法一出让吕逍遥完全无法冷静,他内心其实是不想让赵思全攻进去,因为他的父亲和妹妹还活着,以赵思全的仇恨,他会放过吕氏皇族的血脉吗?

      但自己若真的按照纸条上那么做,和背叛有什么区别?

      吕逍遥觉得自己几乎要被这两种想法扯成两半,两种情绪在脑海中纠缠,让他无比痛苦和烦闷。

      又是这样,他的身份和立场的矛盾越来越深,终有一天,矛盾会爆发,将他拉下深渊。

      最终,吕逍遥决定按照字条上的做。

      他知道,秦定的军队已经是强弩之末,赵思全攻下皇城是迟早的事情,那么便让他背叛一次吧,至少给自己,给他的血亲一次机会,让他不再那么自责与愧疚,让他好过一点吧,拜托了,求你了。

      可吕逍遥不知道,因为相信了这个由析木送来的纸条,他加速了大周的灭亡,或许,这就是天意吧,他不会得到救赎,相反,他会堕入永恒的痛苦。

      吕逍遥去劝赵思全攻城,然后,吕逍遥就看到了自己的妹妹从城墙上跳下,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尸体,看到秦定成为阶下囚,看到皇室被屠杀。

      而他,吕逍遥,本该同样被送上断头台的人,受到新皇最高的奖赏,受到所有人的追捧与称赞。

      毕竟若不是他劝赵思全一鼓作气攻城,想来也不会那么顺利。

      吕逍遥了解到原本秦定他们都准备弃城逃跑,没想到被吕逍遥这一搅只能投降。

      终于,吕逍遥还是遇见了自己最害怕的事情,他不仅见证了大周的灭亡,还是罪魁祸首。

      吕逍遥站在皇宫中,茫然的看着四周,他又来了,可是换了一种身份,他不是大周的皇子,而是新朝代的功臣。

      他的父母亲人都随着大周的灭亡而灭亡,只有他,站在这里,看着由自己助力的新皇登基。

      是该笑,还是该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