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0、暗探 ...

  •   萧济低低笑了一声:“阿定,你心不静。”
      胸腔的震动隔着冬日厚重的衣物传到明定这里,酥麻一片,明定只觉热气上涌,脑中轰然。
      “阿定,”萧济抬起另一只手摩挲他的耳朵,声音微微沙哑,带着十足的勾引,“你脸怎么红了?”
      明定转过头,两人距离极近,这下变成了鼻尖碰鼻尖。萧济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目光渐渐落在唇上,头微微一侧,就要采上这一抹水润。

      “嗯?”明定往后偏开一寸,笑着问,“陛下,你做什么呢?”
      萧济盯着明定说:“练字。”
      衣冠楚楚的人看似克制有礼,眼中却藏着虎狼。明定被萧济盯了一会,败下阵来,叹道:“天还亮着呢!”
      萧济眼睛“唰”地亮了:“天黑就可以?”
      明定咬牙切齿地给了他一个肘击:“先练字!”

      萧济“哎哟”一声捂住肋骨,委委屈屈地把头垫在明定肩上,正要说什么,门突然被叩响了。
      “陛下、二爷,”季初在门外说,“启林回来了!”
      “快请!”明定顾不得其他,将萧济一推,站起来整理衣襟。
      萧济看着进屋的启林,老大不爽地问了一句:“这么快就回来了?”

      出去三年的启林完全不知道怎么就快了,懵懵地跪下行了礼。明定拉了他起来问:“楚国那边能脱身了?”
      启林点头道:“回二爷的话,我跟着楚王的暗卫出任务,趁乱跑了,找了一具尸体伪装,他们现在可能以为我已经死了。”
      萧济拍拍他的肩膀:“一去就是三年,辛苦了!”

      早在三年前,萧济就把启林派到楚国境内,命他潜入王府内部,暗中调查楚王。启林易命改姓,在楚王妃身边做侍卫,因其武功精湛而备受重用。这期间为了隐秘行事,启林并未与京城有过多消息往来。
      直到萧彧奉命入京,启林才接到指示,在路上佯装刺杀,实则是为了恐吓萧彧,一方面让他彻底与楚国离心,另一方面让他觉得危机四伏,即使到了京城安全也无法保证。这样无论是为了试探,还是为了寻求帮助,他一定会来拜访明定。
      事情进展很顺利,启林在楚国也无发挥作用的余地,萧济便调了他回京。

      “启林,你回来得正好!”明定把今日之事说给二人听,“今日我已与萧彧深谈过,他答应将楚国大小事宜告知于我。为防有诈,其中真假还需你帮忙甄别。”
      启林应道:“这个自然!”
      “你这张脸萧彧认得,楚国的人自然也认得。这样,”萧济想了想,说,“你就先住在明府,平日里不要乱跑,也别去找梁钧,省得被其他人看见坏了大事。等过了这段时间,你立刻启程去南疆,房昭靖在那边接应,你去那边安全些!”

      启林闷声说了句“是”。他刚在楚地呆了三年,回了京还不能出去玩!不能出去玩就算了,连梁钧也不能找!启林满脸不情不愿,但他一向惧怕萧济,不敢回嘴。
      明定看出了他的心思,凑近轻声说:“我教你个法子!回头你悄悄去找徐让,让他教你易容,学会之后,还不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启林眼睛瞪得乌溜圆:“这……可行?”
      “嗯!”明定点头,冲启林使了个眼色,启林立刻冲出去找徐让去了。

      “阿定,你今日回来这么晚,是去见萧彧了?”萧济问。
      “嗯。”明定觉得有些饿,捏了一块枣泥糕吃。
      萧济有点不高兴:“见他做什么?”
      “我请他继续任建稷省副司,”明定补充道,“主理各地官道修整事宜。”

      前朝疲敝,不重经济,官道无人维护修缮,荒废已久。各地只能自己筹钱修缮,没钱的地方道路不通,于是愈发贫穷落后。有钱的藩国,诸如楚韩之流,则借修路之名豢养私兵。更有甚者,路修好之后,车马商队经过都需缴税,车马税成为藩国财政的重要来源。
      萧济略一思索,就理解了明定的意思,沉吟道:“现在商队多是走地方道,地方道路况差不说,且匪患猖獗,无人治安。如果今后官道修好了,商队必然会弃地方道而走官道,我们可借此短了藩国财政。”
      早在戍戎时,萧济和明定闲谈时就提过这件事。若能修好官道,直属中央,则一可在各藩地募兵,二可上收税赋,三可肃清匪患,一举三得。

      萧济:“只是藩王可不是傻子,就算一时反应不过来,等官道一通,他们发现没了车马税,一定会出来跳脚。”
      “所以要快,韩国和卫国也要快!”明定若有所思地看了萧济一眼,嘀咕说,“陛下的寿辰快到了吧?”
      萧济没听清,问:“阿定,你说什么?”
      “没!”明定边吃枣泥糕边说,“就是因为动作要快,我才去找的萧彧。”
      萧济狐疑道:“他能做好吗?”
      修路之事可不简单,是个苦力活。不仅要在各地奔走,还要善于疏通关系,而且修路之事极为繁琐,非心细如发、八面玲珑者不可为。

      “楚三公子可不是浪得虚名!”明定吃得脸颊鼓鼓,含混道,“正好借此事试试他。”
      萧济觉得明定一边吃东西一边算计人的样子实在太有趣,忍不住伸手戳他的脸。明定怒目:“干嘛!”
      萧济顺势收了手,将装糕点的盘子端起来交给季初:“别吃点心了,用晚膳去!”
      明定拍拍手上的渣渣:“晚上吃什么?”
      “有你爱吃的馄饨!”
      明定欢呼一声,飞快地向厨房奔去。

      定兴二年春,赵王薨逝,太后体恤赵国新主萧铭年少,特命其入京安抚,吕青原奉命招待萧铭吃喝玩乐。
      赵国地理位置优越,物产富饶,极为有钱,但到底是藩国,不比京城繁华撩人。萧铭才刚过了及冠的年纪,乍一入京,眼都花了,每日在红尘中游戏作乐,真真是乐不思家。
      随行一同前来京城的还有李经纬,这是老赵王留下的辅政之臣,他察觉到不对劲,在旁劝道:“少主,咱们拜见完太后,就快些回封地去吧!”

      萧铭还没玩够,哪里愿意回去,推脱道:“李叔,不用这么着急吧!”
      李经纬苦口婆心道:“少主,老夫人临行前叮嘱过,京城危机四伏,不可久留啊!”
      提起老夫人,萧铭脸色变了变,似是有所动摇。李经纬趁热打铁道:“况且老赵王新丧,少主整日玩乐成何体统!若是老赵王在天有灵,岂能瞑目!”

      自打萧铭五岁起,李经纬就是他的夫子,心中尊敬之余,多少有些惧怕。听乐李经纬义正言辞的一番话,萧铭再不情愿也只能点头答应,第二日见到吕青原时便把要回封地的意思说了。
      吕青原听罢大惊:“可是吕某招待得不好?”
      “非也非也!”萧铭连连摆手,“是本王思念母亲,想早日回去。”
      “原来如此!”吕青原小声说,“原也不该多作阻拦,只是这些日子下官与赵王颇为投缘,有一句话还是想提醒赵王。”
      “请讲!”萧铭立刻坐直了。

      吕青原:“还有两月便是天子寿辰,天子一向重礼数,各路诸侯皆要入京觐见。赵王在这个时候回去,不怕天子怪罪?”
      “啊!”萧铭脸色变了,“本王没想到这一点!”
      “嘘!”吕青原示意萧铭轻声,“这话可别往别处说,仔细有人说赵王您大不敬!”
      “多谢吕大人提醒!”萧铭感谢不迭。
      “赵王怎么会突然想到要回封地?何不两月之后再走,又不急在这一时!”吕青原语重心长地说,“这种事情,赵王还是应该跟身边的人多商量商量。赵王日理万机,有些地方想不周全也是难免,只是手下的人要想周全,及时提醒赵王才好啊!”

      萧铭心道:“就是手下的人让本王回去的!”他面色已经十分不好看,对吕青原道:“并非人人都像吕大人一般周全!唉!今日多谢吕大人,本王做东,请吕大人去水云间一醉方休!”
      “哈哈哈多谢赵王美意!”吕青原推辞道,“只是下官今日布政署中还有急事要处理,需要先回去。改日!改日下官必陪赵王,不醉不归!”
      “好!那吕大人请自便!”

      见吕青原走了,李经纬走到萧铭身边问:“少主,回去的事情说得如何了?”
      萧铭烦躁无比,看李经纬也哪里都不顺眼,冷声道:“此事我自有主张,不必再提!”
      李经纬一愣,不明白萧铭的态度为何变化如此大,问:“少主,这位吕大人说了什么?”
      “夫子整日盯着我,其他事情倒是该仔细些!”萧铭忍着不耐道,“一月后就是天子寿辰,今日幸亏吕大人提醒!若是直接向天子请辞,天子定会觉得我等无礼!”

      李经纬匪夷所思道:“从未听过有藩王为了给天子祝寿,在京城逗留这么久的!况且天子一向不重视这些繁文缛节,怎会怪罪?”
      萧铭沉着脸道:“吕大人是天子身边的红人,是夫子你了解天子,还是吕大人更了解?”
      李经纬哑然,半晌苦笑道:“少主可还记得蜀后主阿斗?切莫听信小人之言啊!”

      “你放肆!”萧铭大怒道,“谁是后主?谁又是小人?夫子慎言!”
      李经纬再不多言,安静地转身走了。
      而借口要去布政署处理政务的吕青原,则悄悄出现在了明府后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