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万民请命(六) ...

  •   裴云远远看着他们几个交谈甚欢,心里焦灼如火烧,在皇上和郑霁互相拜了几拜后,他终于等不及了。

      见他往这跑,皇上连忙比了个手势示意他不要动,回头对郑霁道:“都是误会一场,赴山志虑忠纯,淡泊名利,先前那般讲话,不过是为了套出你的下家,还请郑先生不要再对他有偏见了。”

      郑霁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民间早有传闻,裴世子平易近人,好打抱不平,一些民间冤案,只要向忠毅侯府递送状纸,就会有被二次查察的机会,我也正是因为这个,才乔装改扮,混入侯府的。”

      皇上认真道:“事件既已真相大白,那我还有一事相求。”

      郑霁连忙拱手:“不敢不敢,但凭吩咐。”

      “两日后,我将派遣梁瑛携赴山同去齐南查察沿途官员,此案你比较了解,可否一同随行帮助他们?”

      “在下求之不得。”

      皇上微微一笑:“赴山自幼同我久居上京,从未出过远门,此次南下还望郑先生多多照顾,多多提携。”

      郑霁又是好一通废话。

      眼看他们二人拉扯个没完,薛承朗道:“陛下,时候不早了,该回宫了。”

      皇上点点头:“好。那郑先生收拾一下东西,还去忠毅侯府居住吧,来龙去脉我和赴山解释解释就好。”

      郑霁再行一礼:“遵旨。”

      二人各自原路返回,裴云见皇上终于毫发无损的回来了,狠狠松了一大口气。

      “陛下……”

      皇上神情严肃:“路上细说。”

      裴云微微一怔,他们两个人是自幼的交情,陵晔此人天性乐观,私下里总是笑容满面,像这般冷脸,实在少见。

      一上马车,皇上就从怀里掏出来那张长绢递给裴云:“看看。”

      裴云满腹狐疑的打开,越看越心惊,这竟是一封万民书,先是几行清健有力的字迹,检举了齐南十余位官员克扣赈灾银,尸位素餐,鱼肉百姓,再是数不清的签名、印信、手印等,长绢经了无数人的手,上面污渍点点,有泥印有草渣甚至还有血迹,看得人胆战心惊。

      裴云胸中有种说不明的情绪在翻腾:“这就是他伺机接近你的动机?”

      皇上凝重道:“不错,这已经是第二封万民书了,百姓们活不下去,自发写了第一封万民书,打算进京上呈督德寺,不料走漏风声,几名百姓还没出齐南便被官府缉拿了,第一封万民书,也落入了官府手中。”

      “那这第二封是?”

      “郑霁本是个游历四海的行者,行至齐南时,见此方百姓过得凄惨,便向他们打听发生了什么事。得知原委后,他起草了这封万民书,游遍齐南三大州府二十六城,收集民情民意,最终完成了这第二封万民书,独自进京告状。”

      裴云欲言又止,踌躇了好一会儿才低声道:“他如此谨慎,坚持让你亲自看到这封信,想必有许多前车之鉴,给了他血的教训。”

      该有多少百姓把县令告到城中,把城主告到州府衙门,把州长告到省部三司,才发现整个齐南的官员都坏透膛了!

      皇上显然也想到了这一层,他郑重的握住裴云的双手:“赴山,此行艰险异常,你千万莫要辜负我对你的信任。”

      裴云心跳如擂鼓,沉声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两日后,皇城天德门——

      钦差出京,百官送行,裴云没有官职,身份稍稍有些尴尬,皇上准其不必拜别,先行一步到马车上等候。

      裴云到达时,郑霁已经在车厢中开始煮茶了,通缉令已撤,他现在无需伪装,可以以真面目示人。

      贴着胡子时便能看出他五官周正,如今胡子去了,更显英俊,裴云看着他,忍不住冷笑一声。

      郑霁有些莫名其妙:“殿下怎么了,一进来就笑。”笑得还这么不怀好意。

      裴云阴阳怪气道:“可真是一副好皮相,怪不得来我府上还要伪装。”

      横竖都已经说开了,裴云也不用像之前那样死装了,失去动力后,他狗屎一样的脾气一览无余。

      郑霁摸摸自己的脸,笑得前仰后合:“还真是头一次有人这么说我。不过在下易容不为别的,只是想隐藏身份罢了,我先前在齐南杀过人,被官府通缉了,顶着这张脸活动,多有不便。”

      裴云好奇道:“你的真名叫什么?”

      郑霁满脸真诚:“在下真名就叫郑霁。”

      “敢用真名,不敢用真脸?”

      郑霁笑眯眯的把茶壶离火:“通缉的是一无名郎中,关我郑霁什么事?”

      原来如此……裴云又问道:“杀的是什么人?”

      郑霁洗干净两个杯子,倒上茶水:“自然是该死之人。在下虽未出家,但也是道观里长大的,深知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不会动手。”

      裴云冷哼一声:“好好好,十句话放不出一个有用的屁。”

      郑霁拿起茶杯,对他虚虚一敬:“殿下,请用茶。”

      钦差仪仗声势浩大,再加上裴云夸张的行李车和随从们,车队走不快,赶了一天的路,拢共才走了不到二十里。

      马车外,喇叭轻轻扣了扣窗板:“公子,前面就到驿馆了。”

      裴云睡得迷迷糊糊,懒懒应了声,扭头又睡过去了。

      郑霁有些好笑,这位裴世子卸下防备后,内里居然是这么有趣的一个人。

      此时此刻,皇宫里——

      皇上看着桌上失而复得的玉佩,惊讶的瞪大了眼睛:“这是哪来的?”

      内侍应道:“回陛下,下午岳统领送来的。”

      薛承朗猜道:“那日陛下在甘山遗失玉佩,岳统领紧接着便带御林军们去搜寻逆党,许是正好捡着了,就顺手给您带回来了。”

      皇上则不这么认为:“他们当天去当天回,真要是他捡到的,怎么能拖这么久?宣!”

      传召内侍小跑着出去,没一会儿岳未深就到了。

      “微臣参见陛下!”

      皇上笑眯眯道:“岳统领快快请起,今天你为我送回遗失玉佩,我感谢你还来不及。”

      岳未深面露迟疑之色:“回陛下,此事有些疑点,本想如实向陛下禀报,但微臣来时陛下不在……”

      皇上微微挑眉:“哦?什么疑点?”

      岳未深道:“这玉佩乃是家兄交由微臣的,陛下这块玉佩是家兄所制,上有家兄小印,今日上午,城中百诚当铺的掌柜带着这玉佩去家兄家中请其辨认,家兄认出这乃是为陛下所制,想是陛下无心遗失,故赎下玉佩,请微臣代为转交。”

      皇上一怔:“当铺?”

      岳未深继续道:“正是。据掌柜所说,这玉佩是前几日时伙计收上来的,今日大盘库,掌柜才发现竟然收到了家兄的玉,因家兄的玉珍贵异常,能收藏的人家无不大富大贵,断不会拿去当铺当掉,而且来当这玉的人也不像识货的样子,伙计开出八十两的价格他都同意了,掌柜怕是偷盗来的赃物,便拿去请家兄辨认。”

      皇上和薛承朗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一丝怀疑,如果猜得没错的话,那可真有好戏看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